文化空缺:跨文化交际失败剖析

2012-04-14 01:2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民族

张 小 雨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文化空缺:跨文化交际失败剖析

张 小 雨

(河南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已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跨文化交往活动有时会发生交际者始料未及的交际障碍,小至误会,大至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即为“文化空缺”,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文化差异。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基础,“文化空缺”是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有几种类别: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交际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语篇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对应。造成文化空缺的原因有:民族性格、情感等的差异, 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礼仪禁忌的差异,典籍、典故以及宗教的影响。

跨文化交际;空缺;语言;文化

21世纪的世界文化越发彰显出多元化的色彩,更能展示出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魅力。然而,由于各民族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在人们的交流活动中,即便不存在语言障碍,还会出现不同文化的相互撞击,即一种语言中正常的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非但不可理解,甚至不可理喻。究其原因,是由于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反映在语言中,会形成大量的“一种文化中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文化空缺现象”[1]。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空缺现象,易于使用单一的母语文化模式去解读对方的话语,屡屡造成交际障碍。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文化人类学者和语言学家已经开始关注并研究这一现象,先后提出了“偶然的缺口”(random holes in patterns)[2]、Cultural Gap[3]、Cultural Lacuna[1]等不同的说法,空缺理论基本形成。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跨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而产生。王秉钦在其《文化翻译学》中写道,文化空缺指“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的、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白”[4];何秋和认为,文化空缺即“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中并不存在”[5]。在开放性、多元化的今天,这一现象值得人们警醒。只有及时发现和认知这种文化空缺,才能有效地规避、防范文化空缺产生的误解和冲突,使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展开。

一、文化空缺的类别

毋庸置疑,跨文化交际过程不仅是不同语言的交流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的交流、认知、共鸣的过程。然而,由于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差异,往往出现交际一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文化的人们来说则不知所云;或者双方各自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去解读对方,从而导致文化移入,甚至文化误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请看下面这段对话:

(Between a Chinese and an American)

Chinese:We are going to Orlando to spend the weekend in Disneyland.我们打算到奥兰多的迪斯尼度周末。

American:What fun! I wish we were going with you.How long are you going to be there?好啊!真希望能和你们一起去。打算去多久?

Chinese:Three days.(I hope she’ll offer me a ride to the airport.)三天。(很希望她能主动开车送我去机场。)

American:(If she wants a ride,she’ll ask me.)Have a great time.See you.(假如她需要乘车,她会要求的。)玩得开心啊,回见!

Chinese:(If she had wanted to give me ride,she would have offered it.I’d better ask somebody else.Sort of frustrated.)Thanks.I’ll see you when I get back.(假如她想送我一程,她会主动提出来的。我最好还是再问问别人吧。稍感失落)多谢,回来去看望你。

显然,上述对话中由于中国人和美国人双方都在按照各自的文化模式解读对方,以致中国人的含蓄没有被率直的美国人心领神会,因此,这是一次失败的交际。这一案例的文本分析表明,文化空缺通常包含以下三种类别:一是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二是交际层面文化空缺;三是语篇层面文化空缺[6]。

再者,有些词汇在一种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文化中却只是表示名称的普通名词。譬如“竹子”由于中空有节,挺拔不屈,中国人常常视其为“虚心”“坚定”“高风亮节”的象征,从而赋予其高尚的文化内涵[7]。因此,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喜欢赏竹、咏竹、画竹,更有将其作为自己雅号的,如“竹坡居士”“竹溪六逸”“竹林七贤”等。而在英语文化中,bamboo只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植物名称而已。同样,daffodil在汉语中意思为“水仙花”,而在英语文化中则不仅是“水仙花”,还是“春天”“欢乐”的象征,无论是莎士比亚《冬之歌》,还是华兹华斯《云中漫步》,无不反映了诗人看到它时的愉悦心情。

可见,文化空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无时不在,稍不留神,即可引起误会、冲突等适得其反的交际效果。

通常来讲,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如上文中的“竹子”“水仙”等。交际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如上文对话,以及大量的非语言交际方式。语篇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由于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对应。比如:中国人受“天人合一”及“直觉”“关系”取向影响,语篇表达大多采用层层递进,起承转合,渐入佳境的“归纳式”;而西方人更倾向理性、逻辑演绎,或开门见山,或先果后因,直入主题。

二、文化空缺的原因剖析

由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民族性格、宗教信仰、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这是产生跨文化交往中文化空缺的社会根源。空缺理论流派认为,“在我们阅读异文化文本时,总会遇到不理解或陌生的地方,即该民族特有的文化成分,构成文化空缺,其中蕴涵着民族心理空缺和交际活动空缺,主要体现在性格、情感和思维能力方面”[8]。

1.民族性格、情感等的差异

文化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也是该民族性格、情感的展示。悠悠五千年,造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古老的农耕文化哺育了淳朴的华夏儿女,“仁”“义”“理”“知”“信”诠释了龙的传人独特的情怀。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惊艳世界的“和”文化表演,它向人们昭示了“和为贵”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以中国人重视“关系”,不仅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和平;所以中国人含蓄内敛,处事低调,中庸谦恭,卑己尊人,安贫乐道。而商业文化孕育的西方文明表现的则是“海洋”的特质:张扬、外向、率直、尚变、浪漫。他们不相信命运,不受制于自然,就像谚语中所说的那样:“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2.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

不同于西方的契约社会,中国人重视“道法自然”,凡事讲的是“情理”,“情”先“理”后;讲“心安理得”,自然是“心”先“理”后。所以,中国人靠直觉、灵感和顿悟来领会,实践理性强大;重视直观经验,所谓“实践出真知”。“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反映出中国人推崇博爱。仁义,强调个人的存在要依附于集体,个人的价值源自于集体的价值。这种价值观念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文化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态度、需要和行为方式。而英语文化是一种科技理性文化,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借助逻辑、推理,演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个人奋斗取得自我的成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他们通过充分发挥个人的品质和潜能,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这种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人生信条也充分体现在英语习语中:“Allis fair in war and love.”(在战争和爱情上,采用任何手段都不为过。)

3.礼仪禁忌的差异

礼仪和禁忌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习俗的差异也是造就文化空缺的主要因素之一。世界各民族都非常注重交际礼节,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交际礼仪规则,不了解这一习俗文化,就可能造成文化误读。“尊老爱幼”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老年人常常被尊称为“老人家”,所到指之处都要受到特殊照顾,德高望重被尊称为“×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是Old Smith在英文中却不讨Smith喜欢,被冠以old意味着年老无用,一旦年老,就意味着退出历史舞台,从此被人遗忘,为社会抛弃。所以,西方人对老(old)非常敏感,老年人更故意被称作senior citizen(年长的公民)或golden ager(黄金年代的人)[9]。

4.典籍、典故以及宗教的影响

文学典籍、历史典故都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历史渊源,就会导致理解错位或文化误读,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如汉语中的“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三顾茅庐”“桃园结义”“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古代著名的历史事件或民间故事,中国人家喻户晓,而西方人却知之甚少。同样,英语中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也都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Shylock指冷酷无情的放高利贷者,即源于莎士比亚的The Merchant of Venice;green-eyed monster(绿眼恶魔)源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Othello,指“妒嫉成性之人”;而19世纪英国作家Lewis Carroll 的著名童话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则赋予了这一习语“想入非非”或“浮想联翩”之意。Uncle Tom不仅仅指汤姆大叔,更是其由于在Uncle Tom’s Cabin一书中的性格则成了“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的代名词。此外英语中很多典故受希腊罗马神话的影响很大,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祸害的根源)等。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寓意,很可能会闹出笑话来。

宗教一直主宰着人们的信仰,在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重大作用。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圣经》被奉为其教义和根本。因此,英语中大量的成语、习语和典故源自《圣经》。《圣经》中的很多故事、人物、箴言等脍炙人口,已成为广泛使用的英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了解这一点,就可能会碰到语言理解上的障碍。如“Moses”(摩西,带领西伯来人摆脱埃及奴役并制订了著名的摩西十戒而为“领导者”“立法者”之意)、“Dove of peace and Olive leaf”(和平鸽与橄榄叶,象征和平),“Noah’s Ark”(诺亚方舟,避难所之意)等。反观中国历史,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佛教在中国虽是外传宗教,但自西汉末年传人我国以来,很快便拥有众多信徒,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文化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佛教中的“佛”和“菩萨”、道教中的“太上老君”都是受中国人崇拜的世界主宰者。中国人常“求神拜佛”,祈祷的是“菩萨保佑”;“魔高一丈”,自然有“道高一尺”;“一人得道”,往往“鸡犬升天”……世间万物就是这样彼此依存,相克相生。

5.新词的不断涌现及使用

语言来源于社会,社会可以丰富、发展语言。因此,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使得一大批新词应运而生。如特指一战后“迷茫的一代”的Lost Generation,到二战后“垮掉的一代”的Beat Generation,从上世纪60年代反传统、非主流的“嬉皮”(Hippie),到上世纪70年代年轻中产阶级崛起的时尚、前卫的“雅皮”(Yuppie),以及80年代享受生活而不愿有孩子羁绊的“丁克”(Dink),再到如今后来不堪生活、家庭重负的Sandwich Generation(三明治一代)、无所事事的Couch Potato(电视迷,整天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穿梭于各大商场之间闲逛的Mall Rats(逛商场迷),无不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样,汉语中的“新新人类”“80后”“90后”“蚁族”“房奴”“农民工”“凡客体”“咆哮体”等,无一不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以及特殊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必须时刻警醒自己,准确把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新生词汇。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10]。所以,在跨文化交往中,只有重视文化空缺现象,觉悟文化空缺原因,才能有效地克服其带来的种种障碍,变文化“误读”为文化“理解”,进而确保交际的成功。

[1]Pitirim A. Sorokin and Robert K. Merton:Social Time:A Method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7(5).

[2]Hockett,C. F. Chinese Versus English:An Exploration of the Whorfian Theses[J].Language in Culture,1954.

[3]Edward T. Hall.The Silent Language[M].Garden City:Doubleday,1959:32.

[4]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313.

[5]何秋和.论空缺与翻译理论[J].中国俄语教学,1997(2).

[6]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2).

[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242.

[8]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

[9]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310.

[10]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M].New York:Simon & Schuster Inc.,1997:48-50.

[责任编辑许昌]

CultureGap—AnalysisontheFailurein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ZHANG Xiao-yu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In 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have infiltrated into every corner in lives. Due to the ethnic cultural diversity, however, these activities may be confronted with some unexpected obstacles from misunderstanding to conflict, and “cultural gap” i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In the cours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gap”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Theref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is its base. Also, it is the epitome of heterogeneity about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refore, both a people’s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its native specialty can be mirrored by cultural gap. To ensure that the communication goes on successfully, this paper, taking a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se as an example, makes a textual analysis on the vacant phenomena accompanied wit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flected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values, thinking mentality, etiquette, taboos, classical allusions, and religions, so that some misunderstandings or conflicts can be expected to be avoide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gap;language;culture

G04

A

1000-2359(2012)05-0145-04

张小雨(1966-),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FYY012);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12400450284)

2012-03-01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民族
情景交际
我们的民族
交际羊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多元民族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