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探讨

2012-04-14 00:51娟,
关键词: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物质

刘 娟, 钱 逍

(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苏徐州22100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4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指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受到来自信息网络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将是我们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可分为两类:1、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等;2、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空间活动或集中展现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与时间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口头传说、戏曲、手工技艺、生产生活方式、风俗礼仪等项目口耳相传,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风貌、意蕴内涵、精神信仰传播开来,凝聚着几千年文明古国的传统与生机。民族精神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价值观念和民族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经久不衰、同心同德、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1]。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已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与重视,《决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首先是文化的觉醒,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代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讲清楚自己国家文化的历史与发展,能非常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能很好地继承自己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的发展繁荣,更加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能让我们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始终保持本民族文化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我们有婉转优美的民间音乐、繁多有趣的传统戏剧、内容丰富的历史故事、瑰奇多彩的神话传说、绚丽多彩的民间美术、惟妙惟肖的手工技艺、独具风格的民俗节庆活动等,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共同构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资源,体现了丰富的民族精神。我们要自觉认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

自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文化发展亦是如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价值进行充分的肯定,抱有坚定信心,才能获得坚守的勇气,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这就是文化自信。拥有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的中华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具有这种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历史,要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与灿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浮沉的近代历史,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出现了或者自卑自弃,或者自傲自大的有悖于文化自信的倾向,加之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发达国家以各种高科技手段裹挟着各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文化价值等向我们袭来,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均产生了不良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加需要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扬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更加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充分认识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两大分类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价值观念、审美倾向、智慧才能、民俗风俗等的融合与构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技能、技艺,还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信仰,更是维系群体心理过程的强大动力和支撑,这种共同的文化心理形成了特定地域特定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进而形成整个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自信心,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我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我国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中,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十类项目共计1 530个项目入选,大量蕴藏于普通民众之中的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理解民族精神内涵的珍贵历史资源,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的真实来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强。

如果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我们文化发展的出发点,那么文化自强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落脚点。文化自强就是要依靠本民族自身文化特色,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民族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建设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综合国力稳步上升的同时,我们更加应该思考文化发展对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重要意义,真正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共同推进,协调发展,尽快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的灵魂是凝结在文化之中最深层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的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中,逐渐形成了各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动力,与此同时,要想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有各民族共同坚守的核心价值观。正是基于此,党中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贯穿始终的鲜明主题,也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珍贵的文化宝库,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智慧情感、价值观念、审美情操等,其本身就蕴含着本民族文化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如我国国粹京剧成功入选2010年世界“非遗名录”。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它广泛植根于中国传统叙事结构,表达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想和价值观念,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功入选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认可。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共有29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是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表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创造活力,我国独具特色、数量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及文化自强的有力依托。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价值定位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认同感是个体对群体的一种心理依附感受,是指个体对自己成员身份的知悉和接受[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深深扎根于民间,根植于民间各种艺术、技艺、民俗等文化之中,千百年来依然能够找到共同的心灵归宿和精神认同。如对祖先的追悼与祭奠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生活内容,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清明节就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整理与保护。清明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祭祀已故祖先,慎终追远,唤起整个族群的血亲意识,从而使整个家族在血亲观念的感召下变得更加团结[4]。时至今日,祭祀祖先始终是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人们都通过各种祭祀方式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追思与悼念。不仅如此,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亦回到祖籍,祭祀祖先,更加说明了无论走到哪里都属同宗同源的中华民族的血肉亲情,体现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了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这种民族精神的融入下,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到自己作为民族的青年一代,承载着民族兴盛的荣誉责任,肩负着民族崛起的时代重任,感受和认识到自己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意识,这种意识越强,就越会在青年中产生一种合力,将他们紧紧凝聚在一起,进而内化为对民族、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巨大力量。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使其所以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就是民族的脊梁和精神支柱,是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5]。中华民族在几千年风云际会的历史长河中,几度辉煌又几经屈辱,却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历久弥新,始终薪火相传。面对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趋势,文化间相互碰撞、强势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蚕食弱势文化的现象不容忽视。当代大学生成长在社会急剧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中,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与侵蚀,甚至有些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而对外来文化一味崇拜,从而削弱了青年学生对民族的自尊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我国的许多民间口头文学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传说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蕴藏着对人类自身的肯定和骄傲以及对生命理想理解和追求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精髓。通过在当代大学生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可以让青年一代深刻理解我国的民间文化并不是他们想象的或者愚昧或者落后的乡土文化,而是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生动生活实践的优秀文化,表达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好情感。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

爱国情感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是建立在民族自信、自尊和自豪基础上的每一个国家成员对祖国的一种强烈的、稳定的心理感受,是一种神圣的精神状态。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出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间文化,灿烂的民间文化不仅凝结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而且昭示着华夏民族的个性与精神。如我国的端午节。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又申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因为注入了纪念屈原的节魂,端午节从地域性节日变为国家的节日。屈原高贵的人格、坚贞的家国情怀、刚正的风骨、高尚的情操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激励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作为端午节的标志性习俗,龙舟竞赛深受我国人民喜爱,56个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端午划龙舟的习俗。每到端午,在祖国的江河湖海到处举行龙舟竞赛。以龙舟竞赛为代表的龙舟文化,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展示了一种团结协作、敢为人先、齐心协力的精神,成为推动社会和谐的动力。

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冲击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感情、淡化了当代大学生的民族意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使大学生熟悉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通过端午节这样的文化空间,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在潜移默化之中不断培养大学生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深厚情感,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热情与炽爱。这种民族情、爱国情、亲情、民情、乡情,沁人心脾,育化心灵,使当代大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人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构想

(一)自在与自觉的统一。

自在的文化就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们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它既包括远古以来的原始意向、经验常识、行为规则、道德戒律、审美经验与趣味,也包括传统知识、智慧、伦理、礼仪、风俗、习惯等,以及这些文化内涵、文化行为、文化精神的常识化、自在化、模式化的精神过程与精神成果[6]。生产技能在劳动中产生,民间传说在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中延续,节日、仪式在人类对大自然的质朴认识中出现,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内容主要就来自于自在的文化。自在文化是从最初零散的、经验型的常识、行为逐步转化为具有相当智慧的知识或约定俗成的风俗,尽管有些自在的文化也具备一定规模和程式,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觉的文化。自在的文化是传统的文化,自觉的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6]。它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或规范,是通过教育、引导等方式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需要文化自在与自觉的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文化自在,而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就需要文化的自觉。民歌小调、剪纸年画、制作技艺、节庆风俗等无不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在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而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产生各种流变和多种综合。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许多曾经是人类珍贵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出现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正是基于这一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就需要通过文化自觉来进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需要“请进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引进课堂,组织各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观看并学习民间艺人高超而精湛的技艺表现,同时听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珍贵的、活态的民族文化遗产,深切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培育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和凝聚力,让民族精神入脑入心,从而达到自在文化与自觉文化的统一。

(二)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一直远离高等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也往往用较为高深、较为空洞的语言进行灌输,忽视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民间文化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被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青年所接受正是因为其寓教于乐的文化风格,将晦涩的理论、艰深的哲思以某种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之中不知不觉接受了西方文化,将其中所隐藏的各种意识形态看似无意识其实有目的地传达进人们的头脑。这种注重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教育形式。

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而言,其本身就具备相当的趣味性、观赏性和参与性。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很多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从小听着奶奶讲的传说故事,哼着妈妈教给的歌谣,看着爷爷和父亲的各种生产技艺,这些对于他们是一种美好的童年记忆。如果将这些民间传统文化纳入课堂教学或校园文化活动中,让他们在长大以后了解到原来小时候所接受的这些简单的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遗产,可以让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产生亲切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族精神教育更具说服力。通过这种直观的、具体的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灵的感染与熏陶,从而真正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实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三)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民间文化常常是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的结合。我们都知道,公元前3500年开始的古埃及文明,经历了古希腊、罗马的统治时代,直至公元641年阿拉伯人的征服为止,前后持续了4000年之久。它留下了金字塔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遗产,但古埃及文明却中断了[7]。这说明,并不是只要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就一定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一定能够延续民族的文明,古埃及文明在尼罗河边沉睡了一千五百年才被人发现就是最好的证明。传统文明的延续是由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续的[7]。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往往与特定的物质文化环境相依存,如白蛇传传说之于西湖、泼水节之于西双版纳、吊脚楼营造技艺之于苗寨等,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形成共生共存的特定文化现象。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样的特点,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文件中专门提及“文化空间”的全新概念,目的就是对民间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而使其整体性不被破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更加需要“走出去”,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田间,寻访民间艺人,了解民间艺人的生活环境,理解当地的特色民俗,了解老艺人的生活,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拍摄记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创作过程,让青年学生在更加原生态、更加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凝聚民族信仰和民族价值追求。

[1] 林佳瑜,陈如好.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54.

[2] 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J].红旗文稿,2010(15):4.

[3] 陈志军,浦解明,左益,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16.

[4]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08.

[5] 向云驹.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39.

[6] 向云驹.从自在走向自觉——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J].文化学刊,2008(2).

[7]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11.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与文化遗产相遇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