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花
(江苏省口岸中学 江苏 泰州 225321)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思考已到位,计划的制定也非常的详细,但在实践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教师不应只满足于写了教案,上了课,批了作业,还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每节课的所思、所想、所感,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Dewey)早在19 世纪初就论述了反思性教学的问题。 此后几百年,反思性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发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说,反思是一种复杂的内部认知过程。 对教学而言,反思就是教师对教学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1]。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不断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不仅包括课后的反思,还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反思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可以是教学方法的反思等。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课堂实例, 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想象进行反思,以期与同行共勉。
在我们的印象中,好像反思就是课后反思,其实不然。 教学前的反思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教学目标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反思等。 俗话说的好,不打无准备的仗。 课堂教学的参与就是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学生是我们教授的对象,一切活动都是在为学生服务。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有备而教,不仅要备教材内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流程,更要备学生的实际情况,务必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既不能太简单,让学生觉得课堂索然无味,也不能太难,让学生望而却步。
案例: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前反思
“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本身就是学生普遍感觉难理解的一个概念, 也是教师觉得难讲授的一部分内容,气体摩尔体积的讲解更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前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否则很容易出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没反应的尴尬场面。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所有课堂教学行为的进行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因此,课前吃透教材,深入理解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气体摩尔体积的内涵及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的理解,同时也是难点内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前我仔细分析了教材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同组有经验的老教师,跟他们讨教有效的教学方法。 比如:八个篮球堆积在一起的体积和分散到房间八个角落所占的体积做对比,这样就很容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内容。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针对这节课的教学,可以采用学生主体参与、教师总结归纳,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模拟气体体积的影响因素等教学手段。
教学前的反思, 不但可以增强教学实践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前预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教学活动前,虽然已经有了教学预设,但是这种预设是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有一定的变化空间。能否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按照既定的预设轨道进行,使学生的思路沿着教师的思维进行,这都有赖于教师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案例: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中反思
备课时,尽管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了预设。 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 如:主体参与课堂的教学模式,追求的是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同学趁此机会,滥竽充数,课上乱讲话,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实时观察每个学生的神态,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又如:在请同学总结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时,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预期的想法不一样时,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和分析问题,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 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及时、主动、快速地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恰到好处地利用课堂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闪光点和错误,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反思,有些人认为是亡羊补牢,其实不然。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针对性和批判性,可使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有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后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目标达成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思等。
案例: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胶体”的教学后反思
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应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列举一些常见的胶体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三角洲的形成、雾、漂浮的灰尘、墨水、豆浆、牛奶等,让学生感觉化学其实离他们并不遥远,生活处处都是化学。 进而利用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了与化学有关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发现并解决了问题, 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听老师讲,更多的是做实验、搞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后的反思,不仅能直观、具体、及时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加强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进一步研究,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将这些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系统化、理论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教学反思, 是教师在寻求自身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所留下的不断前行的足迹,它不是最终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是纯粹的概念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观的原子、分子、离子等,学生头脑中对微观粒子还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经过反思后,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用宏观的物质做类比,比如硬币、小米、大米等,使学生易于理解物质的量的真正含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教育教学理论是进行教学反思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和方法总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立志于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这也是使自己的教学不断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 也是自身专业不断成长的源头活水。
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过程,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同样也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 最好是一时的追求,更好是永恒的目标。 随着我们对新课程认识的不断加深, 我们会不自觉的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新课标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感悟[2]。只有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做到知和行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才能在反思中为实现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奠定好基石,才能真正享受到教育带给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1] 周政英.化学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发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12):17-19
[2] 翟远杰.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要重视教学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