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4月9日文章,原题:傲慢助长美中不信任 基辛格本月撰文称,未来美中关系,“冲突是选择,不是必然”。这是现实主义者讲出的重话。比其分析更重要的是,他居然觉得有必要就两个根本上相互依赖的超级大国发表如此见解。这里所说的依赖,不是冷战时期与苏联那种狭隘的“相互确保摧毁”。它是一种贸易和投资的长期相互依赖,更加不可避免,将决定今后全球化的性质。
美国已到了信用的历史性极限,世人认为我们最好的日子已过去,除非大刀阔斧改革政经。美国两党不愿听到这些,更不愿采取行动。相反,美国人以为我们下一个“非凡的”反弹将自然到来,或坚信可通过破坏中国崛起来实现。傲慢和恐惧成了庸碌无为的两党领袖的救命稻草。中国方面可看到有同样的趋势。在那里,傲慢以意识形态和军事两种形式呈现。
中国的“经济奇迹”无非是人口红利和脆弱环境的代价换来的。所谓优越的“中国模式”其实并无新意。如今,中国像以往所有那些“崛起者”一样,碰到了发展之“墙”。
中国快速发展军力,对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国家来说,这也正常。但北京在处理有争议土地和海域方面搞砸了,几乎所有邻国恳求华盛顿加强军事合作及增加驻军。于是,美国处于一种战略尴尬境地,试图在北京的全球利益激增之际对其进行地区围堵。华盛顿一再表示欢迎中国崛起。但事实上,美国在做着从战略上动摇中国的事情。
熟悉中国国情的专家都会认识到该国前途未明。中国试图同时做到从粗放型增长转向密集型增长、从中央集权转向必要的分权和民主化。其高层坦承转变会带来严重问题。
围绕这两大转变的问题不是方向而是速度。一旦这个进程受到外部干预,中国人自然会产生害怕威胁的反应,并猜测美国谋求破坏中国的历史性崛起。从某种角度讲,这种猜测不无道理。无论美国人是否承认,事实上,相比一个走自己民主之路的富裕中国,美国人更乐见一个好战、贫穷、独裁的中国。
为什么?因为那样的中国不可能再成为美国一切问题的替罪羊,丧失外部借口的美国最终不得不直面国内问题。因而,我们美国人宁愿“战略不信任”主导对华关系。▲(作者托马斯·巴尼特,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