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量+X+啊”句的功能拓展

2012-04-13 21:52:02许剑宇
关键词:词组形容词句式

许剑宇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语言文字及其应用研究

“指+量+X+啊”句的功能拓展

许剑宇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基于前人的研究和对人民网语料的分析,可以讨论“指+量+X+啊”句式中“指+量”(主要是“那个”)的定性、X的功能分类问题。同时,从该句式的语体色彩、应用范围、在语段中的位置以及与同类句式的比较等几个方面出发,也可以对“指+量+X+啊”句式作全方位的研究。该句式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功能拓展的趋势。

指示代词;量词;句式;功能

现代汉语中由指示代词加上量词“个”组成的指量词组“那个”、“这个”,历来受到不少语言学家的关注。关于它们的定性问题,也有不同的意见。学者们一般都是把“那个”与“这个”放在一个大的系统中进行比较,得出异同。必须指出,本文研究的“指+量+X+啊”框架格式不是指称性而是陈述性的。*李临定、许小颖(2008)论及框架格式“那个……啊”时说:“作谓语。有生动、夸张色彩。”其中“作谓语”也就是陈述性用法的意思,区别于指称性(即作主语、宾语)的用法。参照使用频率等因素,该格式中又以“那个X啊”最主要和最常见,所以下文谈到“指+量+X+啊”有时就指“那个X啊”句,与它相对应的还有“这个X啊”句,将在第五部分讨论。

一 “指+量+X+啊”中“指+量”的定性问题

(一)研究概况

刘丽艳指出:“对‘这’、‘那’的研究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梅祖麟(1985)、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的研究为代表,他们从历时比较的角度研究了‘这’、‘那’的来源和功能嬗变;第二阶段以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的研究为代表,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下,对‘这’、‘那’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了详尽的描写;第三阶段以张伯江、方梅(1996)、曹秀玲(2000)、沈家煊(1999)等人的研究为代表,主要从功能角度考察了‘这’、‘那’虚化的语法意义、在篇章中的作用以及不对称现象,并从认知角度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徐默凡2001);第四阶段是从自然会话分析的角度,把它们作为话语标记进行研究。如陶红印(1999)、方梅(2000)等。”[1]

总的来看,“这个”和“那个”,许多学者都认为它们的基本语法功能就是指代,并主要从意义(基本意义和虚化意义)、功能和使用频率以及语用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所有有关“这”“那”“这个”“那个”的研究中,本文讨论的是“那个X啊”、“这个X啊”句。

吕叔湘对“那个”的用法及功能描述如下:[2]

一用于指示,“那个”指示较远的人或事物,如例(1):

(1)那个人是谁?

在口语中,它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夸张,如例(2):

(2)河水那个清啊!

二用于称代,它可以代替名词,“那个”称代较远的事物、情况、原因等,如例(3):

(3)那个你不用担心,我去想办法。

“这个”和“那个”可以对举,表示众多事物,不确指某人或某事物,如例(4):

(4)姑娘们这个穿针,那个引线,几天就绣好了一幅花鸟画。

另外,“那个”还可以代替某种不愿意明说的形容词,而“这个”则无此用法。如例(5):

(5)你刚才的态度真有点太那个了。

朱德熙明确指出“这”、“那”经常和量词或数量词组合,如“这个、那个、这两本、那两本”。这类格式可以单独用,也可以做名词的修饰语。“这、那”、“这个(份)、那个(份)”修饰谓词,强调程度高,后面往往带语气词“啊”,例如:

(6)一家子那个哭啊,看了真叫人心酸。

(7)那个冷啊,就别提了。[3]

王立伟、安畏认为,“指+量+形”结构中的“这/那”与其后加形容词之间并非描述和被描述的关系,而是指示和被指示的关系。[4]

李临定、许小颖分别谈了这两个框架格式:“指代词‘那个’和语气助词‘啊’前后呼应。‘那个’后边用形容词。不单用,后边要有后续句,进一步作出评论。作谓语。有生动、夸张色彩。”“指代词跟量词组合‘这个’,和语气助词‘啊’前后相应。‘这个’后边用形容词或动词。后边常有后续句,作进一步说明。有夸张、生动色彩。”并且指出两格式“用法相当,常可互换”。[5]

(二)本文的观点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现代汉语中的“那个”由最初的指量词组凝固成了一个指示代词,与“这个”相对,而“那个X啊”中的“那个”并非简单地起指示作用,它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意义逐渐虚化。它的虚化意义来自于其指示意义。正如张伯江、方梅认为的那样,“这、那”语法意义的虚化主要表现为“非指代化倾向成为指称标记”和“指示域的扩展和转移”。[6]其中指示意义会虚化为定冠词、通指标记、无指标记和描述性状程度的词,而称代意义则会虚化为泛称代和连接意义。例如:

(8)就在飞机快要落地时,我看到机场地面上停满了消防车和急救车,当时那个紧张啊,简直有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本文用例一般引自2000—2010年间的人民网各大报系。考虑到篇幅限制,在不影响意思完整的前提下有的例句字数上做了适当的删减。(《新京报》2009年2月17日)

(9)他跑得那个快啊,简直像阵风。[4]

(10)红绿灯那块儿的那个小破房子就是啊!那房子,那个破啊!(《京华时报》2004年3月12日《徜徉故居寻名人踪迹(格调生活)》)

(11)当时以后,一听到这样的话,那个感动啊,哄起来了,把我都架起来了。”(《大地》2001年 第十二、十三合期,《使命(第三章)》)

紧张、快、破、感动属于形容词,前面都有“那个”来修饰,后面都有一个语气助词“啊”,很显然,这里的“那个”表指示的作用极弱,*有可能有一点指示作用,比如例(8),因为“那个X啊”受“当时”修饰,指示作用最为明显。但是应该指出,对于大多数用例而言,这个指示作用已经不占主流,有时起到的作用相当于零,此处暂且不讨论它的指示作用。待到本文第五部分专题讨论、比较“那个X啊”与“这个X啊”时会论及。具体语境中没有“这个”和它相对,而只是表示一种程度(深),一种感慨(夸张、生动的色彩),一种强调(其中例(10)最典型,前边就说明是“破房子”,后边更强调它的破),甚至主要起一种完句成分的作用(比如例(11),若删掉“那个”“啊”,原句就不够完整了)。

二 “那个X啊”的语体风格和应用范围

(一)语体风格

“那个X啊”句式大多用于口语,书面语中出现频率不高。该句式在强调和凸显X部分所负载的信息时,带有主观夸张的色彩。Lyons认为,说话人会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7]例如:

(12)a可别提去公园了,那个倒霉啊,钱包给丢了。[4]

b可别提去公园了,倒霉,钱包给丢了。

(13)a饭菜那个可口啊,服务那个周到啊,环境那个幽雅啊,甚至上菜的翠花都是那么赏心悦目。(《人民日报》2002年6月18日)

b饭菜可口,服务周到,环境幽雅,甚至上菜的翠花都是那么赏心悦目。

比较上面的两个例子,显然a比b更易于表达感情。比如(12)的a、b两句都表示钱包丢了之后觉得倒霉,可是a句在陈述丢钱包的同时,还表示一种惋惜、遗憾的心态与感情;而b光秃秃的一个“倒霉”,体会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份强烈的感情。例(13)也是同样的道理,a用上三个“那个X啊”,表达出客人对这个饭店由衷的赞美、喜欢;可是在b里变为三个最简单的主谓结构,虽然也是一种赞美,但是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平静的描述,表达效果自然比不上a。其次,从句子的结构和连贯性角度考虑,a句在表达上更通顺、更尽意,b句虽然也可以说,但是总感觉别扭,如例(12)b句中的“倒霉”显得非常突兀,而(13)b句的三个主谓结构构成排比关系,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读起来琅琅上口,适用于书面的表达,与后半句“甚至上菜的翠花都是那么赏心悦目”联系不如a句紧密、巧妙。

(二)应用范围

1 口头应用

“那个X啊”句式口语色彩较浓,适用于人们平时的言谈,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日常交谈

(14)——去了演唱会都有什么感想啊?

——哇塞,没得说!气氛那个热烈啊!现场那个叫人山人海啊!(《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0月27日)

(2)现场采访

(15)——你能跟我们说说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吗?或者你的心情如何?

——就在飞机快要落地时,我看到机场地面上停满了消防车和急救车,当时那个紧张啊,简直有喘不过来气的感觉。(《新京报》2009年2月17日)

(3)文艺节目

(16)——那个喜呀,那个乐呀,那个敲呀那个打。(歌曲《喜乐年华》)

2 书面应用

“那个X啊”句式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口语中,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此外,它也会出现在比如新闻报道等一些书面作品中,这需要具备一些条件。首先,内容必须是生活化或娱乐性的,比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场合不是很正规严肃。其次,要出于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像必要的夸张、感慨等等。

(17)我心里那个自豪啊!真是言语无法表达。(《市场报》2007年2月7日)

(18)自打进了公司,晓菁的日子过得那个滋润啊!(《江南时报》2003年1月17日)

三 “X”的功能类别

“那个X啊”格式中,X可以是词,包括形容词、动词、名词等;还可以是词组,包括主谓词组、动宾词组等。这一格式的焦点在X上,说话人运用该格式的目的在于强调和凸显X部分所负载的信息。下面就X的功能分类情况展开讨论。

(一)形容词

有关X为形容词的情况,很多学者研究过,如王立伟、安畏、唐雪凝等等,笔者基本同意他们的观点,故这一小节从略。从语义上的限制条件看,此时的形容词必须是表性状特征的,而且存在量度方面的差异,而“那个”相当于程度副词“很”,如果将“那个”替换为“很”,原句仍成立。借鉴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的观点,笔者认为X为形容词的情况就是“那个X啊”句的原型,后边讨论的其他句子都是由这个原型衍生出来的,所有“指+量+X+啊”句都有统一的含义,都是表示一事物某种性状的程度深。因本文此前列举的例子绝大多数都是“那个+形容词+啊”句,故此不赘。

(二)动词

1 心理动词

(19)如庖丁解牛般阐述小偷的伎俩,只听得我眼界大开,听得那些个乘客一愣一愣的,我的心里那个佩服啊,真想五体投地,拜他为师。(《江南时报》2002年3月14日)

(20)我们当时那个羡慕啊。(《江南时报》2009年3月31日)

分析得知,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基本上都能进入这个句式,因为心理动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正如上文所言,该句式前边的“那个”相当于“很”。当然,这里用“很”一般只是客观的陈述而已,而用“那个”多带感叹语气。

2 动作动词

(21)北人欢笑,不对呀,应该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啊,这是过年呢,还是过夏?(人民网《“候鸟”过年》,2010年2月3日)

(22)听小王那个吹牛啊,让人云里雾里探不着他的底细。

通过对X为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检验一个词语能否进入“那个X啊”句式,关键是看它能否受程度副词“很”修饰。而动作动词恰恰是不能直接受“很”修饰的*刁晏斌列举了较多的用例以证明现代汉语中存在着程度副词修饰心理动词以外的一般动词的现象,并认为一般动词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非动作性、性状义和程度义。可见,他所说的一般动词并不包括我们这里讨论的动作动词,但他的性状义和程度义的观点对本文有所启发。参见刁晏斌《试论“程度副词+一般动词”形式》,《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那它为什么又进入了“那个X啊”句式呢?有必要借用语义隐含的理论加以解释:根据具体的语境,例句中加点部分每个动作动词的后边都可添加带有明显性状义或程度义的词语来充当情态补语,如例(6)哭得惨,例(16)敲得有力,打得有劲,例(21)吹得猛,飘得急,例(22)(吹牛)吹得厉害。如果我们在这些充当补语的下加着重号的词语前添上“那个”,说法也是通的,但因为成句时这些可以充当补语的词语不出现(隐含了),所以表程度义的焦点标记“那个”就移位到了动作动词前状语的位置上。

(三)名词

(23)社会发展越快,语词的更新就越快,比如说缩略语、压缩语就越来越多,语词本身有的时候,它的那个容量啊,它帮助我们记住一个时代。(《江南时报》2003年11月11日)

(24)唉,那个场面啊,真是一辈子忘不了。(《人民日报》2006年1月28日)

与前文讨论的动作动词一样,这里加点的名词也是不能直接受“很”修饰的,它们之所以进入“那个X啊”句,同样需用语义隐含理论加以解释。根据具体语境,这些例句中加点部分每个名词的后边都可添加带有明显性状义、程度义的谓词,如例(23)那个容量(大)啊,(24)那个场面(热烈)啊。这样,就形成了“那个”修饰主谓词组的格局,但因为成句时这些括号里的词语不出现(隐含了),所以造就了“那个+名+啊”的结构式。

从表义功能上看,“那个+名”通常是指称性的,[8]而本节“那个+名+啊”结构更倾向于是陈述性的。怎样鉴别“那个+名+啊”结构是指称性的还是陈述性的?至少有两条标准可以参考:一是“那个+名+啊”(包括其前的连带成分)是独立小句,还是仅仅后续部分的陈述对象(主语)?二是“那个+名+啊”(包括其前的连带成分)后的逗号能不能删掉?逗号删掉前后表义差别如何?其中第二条标准是从第一条衍生出来的。综合以上两条标准,我们认为例(23)的“那个+名+啊”(包括其前的连带成分)是独立小句,语义上相对完整,有自己的语气语调,其后的逗号不能删掉;而例(24)的“那个+名+啊”既可以看作独立小句,也可以看作后续部分的陈述对象(主语),最简单的识别方式就是其后逗号的保留与删去。总之,例(23)中的“那个+名+啊”(包括其前的连带成分)是陈述性的;而例(24)的“那个+名+啊”既可以理解成指称性的,也可以理解为陈述性的。可见,所谓指称性和陈述性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在具体语境下会相互转化。

(四)谓词性词组

1 主谓词组

(25)从家出发,那个路上堵啊,熄火6、7次。(《江南时报》2008年3月4日)

(26)春晚的导演们愣是傻呵呵地以为自己折腾的整台节目就是烹制“佛跳墙”,所以那个精神紧张啊、压力巨大啊!(《江南时报》2006年2月9日)

(27)可是老爸就是不听,非要钓,说是时间还早,回家也没事,那个兴致高啊,唉,可怜我们在那被风吹得啊……(谷歌http://www.xici.net/b1092935/d115658624.htm2010年4月6日)

(28)现在轮到我来被人尊了,那个起劲,那个头大啊。(《江南时报》2004年8月18日)

(29)那个人多啊……(《时代潮》2001年第1期《长假消费:井喷市场》)

这类主谓词组用于“那个X啊”句的情况,前文已有所涉及。这里集中讨论几个问题:首先,它的层次切分是“那个︱SP(啊)”,而不是“那个S︱P(啊)”。也就是说,“那个”是用来修饰整个SP,而不单单是S的。其次,例(25)-(29)的加点部分都可由“那个SP啊”变换为“S那个P啊”,变换前后表义微别。变换前,S就是“那个X啊”的话题,变换后,“那个X啊”的话题要到上下文或更大范围的语境里去找,如(25)的“从家出发(的路程)”、(26)的“春晚的导演们”、(27)的“老爸”、(28)的“我”、(29)的“长假消费市场”。再次,“那个SP啊”句是怎么来的?在前文我们提出一个假设:检验一个词语能否进入“那个X啊”句式,关键是看它能否受程度副词“很”修饰;而主谓词组是不能直接受“很”修饰的,例(27),就不能说“很兴致高”,所以“那个SP啊”不可能由“很SP啊”类推而来。我们认为,它是由“S那个P啊”焦点标记(即“那个”)前移而形成的,副词性的“那个”之所以能前移的一个客观条件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主谓词组是可以作谓语的,这样一来,“那个”移位的前与后都是处在状语位置上。如例(27),移位前是“老爸兴致那个高啊”,移位后就成了“老爸那个兴致高啊”,句子都是通的,只是表义微别而已。

2 动宾词组

(30)那个有分量啊!

(31)每次加水那个遭罪啊。(《人民日报》2010年2月3日《春运中,他们为火车“解渴”(温暖寒冬的身影)》)

(32)吃着用7根小棍子换来的大烤肉串,他那个解馋啊。(《健康时报》2007年12月31日《“小棍子”帮儿子减肥》)

能进入“那个X啊”句的动宾词组都可以受“很”修饰,而且语义上存在性状方面的程度差异。

3 否定形式

从前边讨论的情况看,形容词、动词、名词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之下可以进入“那个X啊”句,但使用的都是它们的简单形式,此外,少数词组如主谓词组、动宾词组也可以进入。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至少还有一种否定形式也是可以的,条件仍然是:可以受“很”修饰,而且语义上存在性状方面的程度差异。

(33)你看他那个不高兴啊!

(34)队伍那个不整齐啊!

(35)那个不(能)理解啊!

(36)那个不会说啊!

四 “那个X啊”在语段中的位置

李临定、许小颖在谈到框架格式“那个X啊”时指出:“不单用,后边要有后续句,进一步作出评论。”[5](P.269)而且该书随后列举的四个例句都是符合这个使用条件的,为节省篇幅,这里仅引用第一例:“那个地区的煤那个多啊,真是刨开地面就是。”

“那个X啊”句的使用条件果真如此吗?笔者对人民网上从2000年到2010年间的语料进行穷尽性调查,共搜索到符合本文条件(即是陈述性而非指称性的)的“那个X啊”句子63句,一共67个“那个X啊”格式(因为有的句子含有不止一个“那个X啊”格式)。笔者逐一分析了“话题+那个X啊”句在各自语义相对完整的语段*我们承认“语义相对完整的语段”的提法有一定的主观性,从调查结果看,有的是单句,更多的为复句,也包括一些句群。中的位置分布情况,发现与李临定、许小颖所言有所不同,分成单用、段首、段中、段尾四种情况,具体数据为5∶9∶30∶23。为节省篇幅,四种情况依次各举一例:

(37)带兵练级那个叫慢啊!(《江南时报》2005年8月31日)

(38)猪八戒那个可爱啊,在月光下与失去的女儿说悄悄话,伤心得连吃东西都不想了。(《京华时报》2002年12月23日)

(39)两个孩子看到了白米饭,那个兴奋啊,他们飞快地用乌黑的双手把饭吃了个精光。(《江南时报》2007年8月31日)

(40)眼看着左邻右舍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春天般的暖意,连鱼尾纹上都散发出人民币的气息,咱心里那个嫉妒啊。(《讽刺与幽默》2008年2月22日)

总之,笔者认为“那个X啊”框架格式中的“那个”“啊”本身就是完句成分,从结构上讲,“那个X啊”是自由的,但语义上对语境比较依赖。而这种小句表义依赖语境的情况是几乎所有句子都如此,并非因为小句中含有“那个”“啊”造成的。

五 “那个X啊”与同类句式的比较

(一)“那叫(一)(个)X啊”

1 关于“叫”

探讨“那叫一个X啊”格式,首先会问一个问题,这里的“叫”怎么解释呢?《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分为叫1(又分四种义项:1.发声,2.招唤、呼唤,3.雇[车、轿等],4.[名称]是、称为)和叫2(使、命令),其中叫1的第4个义项约略相似。原书该义项之下的例句之一就是“这叫勇敢”。[9]所以,“那叫一个X啊”格式中的“叫”的性质为表判断义的动词,它在同义句式中的表现形式还有“那个叫X啊”、“那(可)真叫X啊”等,其中“那个叫X啊”在人民网2000—2010年间的语料中发现4例(其中一例为(37)):

(41)在八十年代的南京,游戏厅那个叫多啊。(《江南时报》2004年2月27日)

(42)哇塞,没得说!气氛那个热烈啊!现场那个叫人山人海啊!(《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0月27日)

(43)刚刚吃的第一个星期,整个星期都失眠,那个叫苦啊……(人民网2006年6月29日)

本文引言部分即指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指+量+X+啊”框架格式必须是陈述性的,这样看来,这些同义句式中含有“叫”也就是增加一个陈述性的标记而已,此时的“叫”在格式中的位置已趋向固定,意义也变得有些虚灵。

2 关于“一个”

数量词一般是不能用来修饰形容词、动词的,比如不说一个快、一个慢、一个差、一个郁闷,但现代汉语中有“喝(一)个痛快”之类的说法,其中“(一)个”的性质不好确定,吕叔湘认为这时“‘个’的作用跟引进补语的‘得’相近”,也就是所谓补语的标记。[2]朱德熙把上例中“(一)个痛快”称作程度宾语,并认为“程度宾语表示程度高”。[3](P.121)可以理解为,“一个”加上形容词、动词可以充当补语(朱德熙称作宾语)表程度高,那么,“一个”加上形容词、动词可不可以充当谓语表程度高呢?我们发现这样的例子也是有的:

(44)现在,黄磊躺在床上会想女儿长大后的事:“一想到将来她有男朋友,我就一个气啊!心想,‘谁啊,那是’!”若干年后,女儿肯定会有一个比自己更重要的男人,黄磊通常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我也是另一个男人的女儿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都市快报》2008年1月2日第16版)

朱德熙认为,“喝(一)个痛快”中的“(一)个”不能换成“那个”,[3](P.122)而例(44)中的“一个”能换成“那个”(或者“这个”——下文将讨论),这是两者有所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认为“那叫一个X啊”中的“一个”也是一种起强调程度之高作用的成分。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那叫一个X啊”称为“那个X啊”的同义句式。比如,两者都带有口语、夸张的色彩,两种说法在有些例子里可以互换,例不赘举。

虽然含“叫”与不含“叫”的格式在意义上的差别很小,但在形式上却存在一定差异。含“叫”的格式中的谓词性结构可以是简简单单的词,也可以是复杂形式,即容许较长的语言单位进入,而不含“叫”的格式则一般只要求使用光杆词。[4]例如:

(45)那叫(一)个恶心死人不偿命啊![4]

*那个恶心死人不偿命啊!

(46)我妈妈这些天对待我,那叫一个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7]

*我妈妈这些天对待我,那个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那个X啊”的话题通常是人或者事物,形式也比较简单,相应的X形式简单;而“那叫一个X啊”的话题通常是一件事,从表现形式看,当然也就复杂一些,相应的X形式就复杂一些,通常是用来说明一些事理的熟语,这时的数量词“一个”的划界作用就比较明显,表现在口语里,就是在它的后边还可以稍作停顿。

(二)“这个X啊”

1 意义虚化

正如本文引言部分指出的,“指+量+X+啊”所属诸格式中,参照使用频率等因素,其中又是以“那个X啊”最为主要和常见,与之相对应的还有“这个X啊”,两者虽只一字之差,但牵涉到“这”与“那”的指示义问题。本文第一部分提到“那个”的词义正在虚化,其指示作用正在变弱,“这个”理应同样发生变化,就意义高度虚化的状态而言,“‘那个……啊’和‘这个……啊’用法相当,常可互换”。[5](P.459)当然,互换之后,表达意义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这是因为它俩本身的指示意义多多少少总还有所存留。

先看远指的“那个”:

(9)他跑得那个快啊,简直像阵风。[4]

王立伟、安畏指出,这里的“那个”只起指示作用,它引导听话人注意在特定时空内某人或者某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他跑得快”是在过去某一时间和空间内表现出来的特征。[4]我们发现,“那个”也未必都表过去,有时也可用于将来时或一般现在时,各举一例:

(47)一想到这次竞选成功后,前景那个辉煌啊!他别提有多激动啊!

(10)红绿灯那块儿的那个小破房子就是啊!那房子,那个破啊!(《京华时报》2004年3月12日)

笔者对人民网2000—2010年间所有的63个“那个X啊”句(一共67个“那个X啊”格式)逐一进行了分析,发现用于过去时的52例(其中21例是显性的,因为上下文中有明显的过去时间词如“当时”、“去年”、“上次”、“那时”、“前些天”、“80年代”等;31例是隐性的,检验方法是“那个X啊”前可添加上“当时”)、用于一般现在时的13例(显性的例子上下文有明显的现在时间词语,隐性的例子“那个X啊”前可添加上“现在”)、用于将来时的2例(“那个X啊”前可添加“到时”)。

再看近指的“这个”:笔者对同样是人民网2000—2010年间的语料进行了穷尽性的检索,只得到6例“这个X啊”句,而且5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1例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论是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的写法都很有现场感,检验的方法是“这个X啊”前可添加上“现在”。仅举两种不同人称写法的“这个X啊”句各一例:

(48)眼看这些树越长越好,树下冒出绿油油的小草,俺心里这个高兴啊!(《人民日报》2007年11月11日)

(49)这天李先生接到通知,二周隔离期满可以走了,李先生这个开心啊。(人民网《新安全》2003年第6期)

“那个X啊”与“这个X啊”的使用条件可列表总结如下:

当然,上表中的正负都不是绝对的,只是带有这种倾向性而已。而且一般要求三项都为正才用“这个X啊”,而三项中只要有一项为负就有条件使用“那个X啊”。

2 使用频率

上文谈到,笔者对人民网各大报系2000—2010年语料的检索,共得“那个X啊”句63句,“这个X啊”句6句,比例为67:6,极不对称。唐雪凝(2009)调查了“那叫一(个)X”和“这叫一(个)X”格式的使用情况:2008年4月20日《中国青年报》的电子版中青在线,在646080篇文章中搜索,符合“那叫一(个)X”格式的有125例,符合“这叫一(个)X”格式的有9例,比例为125:9。[7]

关于“这/那”类词在实际运用中的不对称情况,不少学者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多角度开展过研究,他们的观点对笔者都很有启发。我们通过分析语料发现,就本小节讨论的两个句式而言,“那个”意义虚化的程度比“这个”高,而意义虚化程度越高则使用范围越广,使用范围越广则使用频率也就越高,因而人们对“那个X啊”的熟悉程度远远高于“这个X啊”。总之,“那个”的语法化进程比“这个”要快,程度比“这个”高。

(三)那个X

在同类句式的比较中,还存在“那个X”(无“啊”)句。如

(50)a公车接送或者豪华包车、包机,而且山珍海味吃着、总统套间住着,更有胜者还有小姐、小蜜陪着,那个惬意,那个悠闲,实在不是我等小老百姓所能享受得到的。(人民网2007年5月22日)

b公车接送或者豪华包车、包机,而且山珍海味吃着、总统套间住着,更有胜者还有小姐、小蜜陪着,那个惬意啊,那个悠闲啊,实在不是我等小老百姓所能享受得到的。

(51)a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想了,尤其是看到凌空抽射,怨气、委屈好像都被猛然倾倒了一样。感觉那个爽!(人民网2008年2月26日)

b那时候,我什么都不想了,尤其是看到凌空抽射,怨气、委屈好像都被猛然倾倒了一样。感觉那个爽啊!

(52)a都说结婚累,这累就累在前期的筹备和采购上。那个累,没法说。(人民网2006年4月8日)

b都说结婚累,这累就累在前期的筹备和采购上。那个累啊,没法说。

“啊”本身就是一个句末语气助词,这个句式加了“啊”与不加“啊”真值意义几乎没有改变,最大的差别在于语气以及情感等主观因素上。带“啊”的例句都比相应的不带“啊”例句的语气要缓和一些,不带“啊”例句的语气相比之下就显得直接一些,急促一些,干脆一些,严厉一些,或者是果断一些,急躁一些,强硬一些。如(50)的a句,没有“啊”,语气比较强硬,对当今社会那些有权人士挪用公款享乐的龌龊事件批评的语气更强,程度更深,没有任何的缓解余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那股愤慨之情。与此相反,(50)的b句,加上了“啊”,语气就缓和了好多,批评没有那么尖锐,似乎还对那种挪用公款吃喝玩乐的生活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本文研究的“指+量+X+啊”就是一个构式,该构式又是以“那个X啊”为典型,而典型中的核心又是“那个+形容词+啊”,所以“指+量+X+啊”构式的核心意义就是用来表示一事物某种性状的程度之高,伴有口语、夸张的色彩义。该构式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位置较为固定(指必须有后续句加以评论)到比较灵活(指可以独立构成小句、可以自由地出现在语段的首中尾部),从相对单一的“那个X啊”到“这个X啊”“那个X啊”并举等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功能拓展的态势。而最集中地反映了该构式功能拓展态势的要算“那个X啊”中X的功能类别由最初简单形式的形容词发展为动词、名词甚至主谓词组、动宾词组或熟语,本文就此提出三种功能拓展模式——类推、语义隐含、焦点标记移位,而这三种发展模式从根本上又是由“那个”的性质决定的。从句法上讲,“那个”是副词性指代词,可以用于状位;语义上,强调程度之高;语用上,充当句子焦点的标记。从句法、语义到语用,体现了“那个”逐步虚化的过程。

[1]刘丽艳.作为话语标记的“这个”和“那个”[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王立伟,安畏.论“指+量+形”结构[J].现代语文,2007,(10).

[5]李临定,许小颖.现代汉语短语解析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7]唐雪凝.试析“那叫一(个)X”[J].汉语学习,2009,(6).

[8]陈满华.体词谓语句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149.

[9]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吴 芳)

TheFunctionalExpansionofthe“DemonstrativePronoun(指)+Measure(量)+X+A(啊)”Sentence

XU Jian-yu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36,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corpus analysis of the language from the People’s Daily Onlin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demonstrative pronoun (指)+measure (量)” (especially “nègè (那个)”), and the functional class of X. It also covers its stylistic overtone, application scope, context, and comparison with other similar sentence patterns. In brief,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presents an expanding tendency.

demonstrative pronoun; measure word; sentence pattern; function

2010-12-10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汉-隋本缘部汉译佛经定中结构研究”(09BYY049)、2008年浙江省社科联重点研究课题“东汉-隋佛经定中结构研究”(08Z32)的研究成果。

许剑宇(1969-),男,安徽宿松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

H030

A

1674-2338(2012)01-0068-08

猜你喜欢
词组形容词句式
认识形容词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形容词找家
儿童绘本(2017年6期)2017-04-21 23:20:41
特殊句式
副词和副词词组
形容词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