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慧芳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简称“比访”)工作的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锻造教师的高尚师德。“比访”工作涉及到社会、学校、家长等方方面面,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教师素质现状的需要。中老年教师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教学经验,基础知识却不扎实;青年教师专业素质较扎实,但综合能力尚需提高,构建学习型、复合型教师队伍迫在眉睫。课改纵深推进的需要。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模式由“平面静寂式”向“立体活力式”转变,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智慧灵动、心情愉悦的学习境界,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家庭教育的需要。学生家庭结构、家庭背景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使家庭教育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让家长读懂孩子十分必要。
因此,“比访”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解决两个构建,即构建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构建一个家校和谐共育的文化气场。提升教师“备、教、批、辅、改”的能力。“备、教、批、辅、改”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比访”工作中,学校改革备课形式、作业形式等,让教师不做无用功,少走弯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堂上。科学规划与实施课程、课堂和课题。要把这“三课”渗透到“比访”工作之中,学校在时间设置、研究过程上有序安排,尤其要注重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研教学之困,探教学之法”。提高教师与家长、学生沟通方式的艺术性。人际交往要构建和谐的环境,沟通艺术是关键。学校提出了“阳光教师的十二项修炼”,要求教师从声音、语言、神态等方面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取得了不错的实效。改变家长育子观念与方法。家长们对孩子一味高标准、严要求,方法极端,严重损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在“比访”工作中,积极传播科学的教育思想,促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比访”工作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眼球”效应,还要在几个方面着力。确立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计划。学校要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对骨干教师要提出高标准,提供高平台,让他们在不断历练中成为教学精英和省、市名师,同时起到示范作用。完善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学校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主动发展。如学校实施“新世纪园丁工程”,推行校内教师职级制,设置“科研新秀”“科研骨干”“科研精英”“科研首席”“科研专家”五个成长梯度,让教师自定目标求发展,六年为一个成长阶段,并定期进行达标考核,与各种奖励挂钩。家访方式要具有时代性,要多元化,可以采取实地走访、短信留言、电话联系、网络沟通等多种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沟通的方式也要有所不同,如学校推出了家访沟通的“五大策略”:对优等生实行推介式家访策略,对学困生采用指导式家访策略,对品困生推行联动式家访策略,对病困生采用呵护式家访策略,对留守生采用亲情式家访策略。尊重教师、家长、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在“访”的过程中,除了学生和家长外,教师也应该纳入家访的视野。学校要做到“三访”:领导访教师,关注身心达和谐;家长访学校,感受氛围促提升;教师访万家,多能并举融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