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教学改革模式
徐淑华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杭州310018)
针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的现实情况,响应中央16号文件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各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做了诸多的尝试和改革。在此基础上,就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对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有所启迪。
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改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品”,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支撑。因此,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基于中宣部、教育部和团中央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调研的情况(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积极、健康、向上,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问题不少、挑战严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亟需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国内众多高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方面,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大方向。因而,高校大多纷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勇于创新,大胆改革,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也相继取得了一些教学创新成果。笔者在目前纷杂的教学改革中,尝试就“专题教学,巡回授课”的教学改革模式作以深入剖析。
所谓“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是指根据学校的同年级的班级编制和每学期的上课时间的周次安排,决定有几个教师组成一个教学组,全体负责一个学期的一门课的全部教学任务。每个教师专门负责自己承担的专题的教学任务,并按着时间顺序在几个轮次的不同班级中巡回授课的教学方式。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巡回授课”的教学方式也是如此,既有优势,也有弊端。笔者不想纠缠于教育“主体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主客体说,无主体说,主体间性说。笔者比较认同主体间性说)的争论之中,直接就从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新方式对于教育者——教师而言,可谓受益颇多。首先,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充分备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相对于一个教师对整个教程的泛泛备课而言(虽然说,教师的职责决定教师不管备什么课,备多少课,都要竭尽全力、尽职尽责。然而时间和精力有限,有时很难做到这一点),“专题教学”就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全力准备有限的内容。“专题教学”可以使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和深化,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这样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听性和实效性,大大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发挥专长,展示个性魅力。一般情况下,参与“专题教学”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能够胜任的内容,而不是机械地分配教学任务。如果内容有冲突,教师之间再作协调。通过自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进行授课。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就会充满自信,精神饱满,富有激情、感染力和吸引力,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一种生动活泼和充满情趣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教师从事科研有了时间上的保证。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相连的,对于从事专业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相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显得相对轻松一些。而对于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往往联系不大,甚至是截然分开的“两张皮”。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科研压力。如果教学耗去教师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疑会对教师完成科研任务和提升科研能力有较大的影响。高校“两课”教师的教学任务都相对繁重,笔者所在的高校也是如此(每个教师每学期一般要承担8~10个自然班(包括合班)的教学工作。每学期至少布置2~3次平时作业,还有一次期中考试,以及期末考试。作业、试卷的批改需要很大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还有教案的准备、课件的制作以及学院和部门的固定的或不固定的事宜安排)。“专题教学,巡回授课”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的冲突,有利于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最后,教师可以感受不同的教学氛围,增强自己的教学信心,而且可以加深对学校本身的了解。高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的素质也大相径庭。如果不是采取“巡回授课”的方式,一个老师必然是一个学期,甚至是一个学年固定在相同的几个班级授课。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信心,进而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另外,“巡回授课”避免了一个教师总是在相对较差班级授课的尴尬处境。“巡回授课”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巡回授课”可以使教师对学院的学生整体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了有些教师产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偏见,有助于教师对学校有一个真实、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从而在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
对于受教育者——学生而言,“专题教学,巡回授课”也有一定的优势。第一,“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化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如果不是“专题教学”,一个教师必然面面俱到,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学很容易陷入泛泛而谈。这种流水式教学,毫无生气,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内心就有排斥倾向,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而“专题教学”,无论是教师的备课充分程度,还是授课的激情程度,均胜于非专题教学。教师在专题问题认识上的精到和讲解的精彩,也会深深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和共鸣,在聆听和碰撞的交融中,学生对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或许这种教学方式才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大脑,终生受益”的理念有所实现。第二,有助于学生减少对教师的审美疲劳,感受不同教学风格,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从教学资源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巡回授课”是对一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整个学期去面对一个教师,极易造成审美疲劳,最终可能会丧失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信心。“巡回授课”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教师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其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如何合理使用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师的轮换不仅仅是换人,也是思想观念、教学风格、为人之道等方面的轮换,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视角和思想冲击,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三,有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教师群体有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一门学科,由什么样的人去讲授,这很重要。“巡回授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这个群体,使学生从心里认同这个群体,从而形成较好的教学氛围,这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第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专题教学”缓解了教师的时间压力,使得教师可以有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些课外的辅导以及生活、升学和就业等方面的咨询,参与和指导学生社团的活动,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使学生感受课外教师的风采和亲切感,同时,学生也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样,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开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这种教学改革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予以关注和尽力克服。如果一项改革的弊端极大地消减了改革的优势,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这项改革的成熟度、目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了。
对教师而言,首先,“专题教学”不利于教师对教学大纲以及课程体系的全面和深度把握。按照目前的这种教改安排,即使一个教师每次轮流的专题不同也要花上2~4年的不等时间,才能把整本教材的内容轮完。这个周期太长,再加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变动较快、改动较大的特点,所以对一个教师来说,要完整地熟悉一门教材难度很大。而任何一门教材内容都是一个体系,只有熟悉整个内容体系,才能深化对教学大纲以及教师自身承担的专题的认识。不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其次,“巡回授课”的教师在每班滞留时间过短,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采取大班集体授课的形式,往往是把不同专业的众多的学生合成一个班级,人数较多,在“巡回授课”中,教师往往还没有熟悉这个轮次班级的学生就已经结束教学任务而转到另一个轮次的班级了。源自苏格拉底和孔子时代师生朝夕相处的熏陶濡染的“人师”作用被大班集体授课的师生关系所取代,教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纯粹的“灌输者”了。教师往往一个学期教学下来,却几乎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当然,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和漠视,而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停留在纯粹的礼仪性层次上了。从事“两课”教学的老师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学生,如此一来,教师就只能永远为他人作“嫁衣”了。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你承认与否,其生命意义总是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教师在内心总是渴望来自学生的那份尊重与情谊。
对学生而言,首先,教师变动频繁,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笔者就曾听过学生发牢骚,认为“巡回教学”中教师更换太频繁了,让他们一下子难以接受。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对一个教师的见面→认识→认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渡的。但是,学生一旦认同某个教师,短时间内很难再去接受另一个教师。因为,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思想理念不同,“巡回教学”却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断去适应风格迥异的教师,给学生一种额外的心理压力。有些学生感到特别的别扭、难受,进而排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见,在一定的时期内,维持一个班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稳定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规律。否则就与教学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其次,这种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隔膜感。本来就是大班集体授课,课堂上师生交流沟通就已属不易,“巡回授课”又把师生关系推到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学生一般也希望与教师进行交流,当然,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对教师有所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这种隔膜感阻断了师生之间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很难进行,即使有互动,效果也不好。第三,由于不同专题的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内容难免有交叉重叠,使学生可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负累之感。教师一般以教案、课件为基础,很多情况下都有课堂的临场发挥,教学内容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因此,在“专题教学”的情况下,教师之间的沟通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本身的体系设计问题,难以完全避免内容的交叉重叠。学生有时会产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很累或没有什么意义的想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
笔者也曾在多所高校听过同行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观摩课,并与教师有过教学方面的交流与切磋。目前高校重视的程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相适应的情况很普遍,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授课的压力很大,也很辛苦。学校的重视固然重要,教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近年来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改革尝试以及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感受,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巡回授课”教学改革模式的利弊谈一点浅见,希望能对继续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所裨益。问题是一定要先分析,然后去解决。不过,笔者始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定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不断改革内容和方法,不断创造新经验、新方式。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然,改什么,如何改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过程。我们要直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和情况,迎难而上,争创辉煌!
“Special Subject Teaching,Itinerant Lecturing”Teaching Reform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XU Shu-hua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In light of university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atu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s,to respond to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No.16 document,it is imperative and urgent to reform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order to better achieve teaching effect and fulfill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universities make a lot of attempts and reform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Special Subject Teaching,Itinerant Lecturing”teaching reform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inspiration for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pecial subject teaching;itinerant lecturing;reform
G642.0
A
1001-7836(2012)05-0049-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5.020
2011-12-07
徐淑华(1977-),女,浙江淳安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