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与自考本科考试沟通模型设计与运行研究

2012-11-15 09:03:28徐群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自学考试职业

徐群亚

高职高专教育与自考本科考试沟通模型设计与运行研究

徐群亚

(台州市教育考试院,浙江台州318000)

分析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各自的特点与共性,构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模型。基于模型分析,从组建沟通衔接领导机构、课程体系建设、授课方式的选定、沟通衔接效果评价等方面对衔接运行过程进行设计,实现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目的,此过程在部分高职院校试运行,效果较好,为相关院校提供有效参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模型;高职高专;职业教育;衔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和考试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制度的一种创新,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技工荒”的出现,社会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衔接,相互借鉴和沟通,优势互补,发展自学考试应用技术本科专业,有利于调动广大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对进一步的开拓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

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模型设计基础分析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特殊教育模式,以学历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属于较为典型的应试教育。但自学考试的实践性环节薄弱,理论和实践很难同步,考生在实践环节,实验实训和技能培养等方面的需求和要求难以实现,整体专业技能水平不高。

1.2 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的特点包括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技术性。培养具备从事一定职业或岗位所必需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某一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其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强调实践性。但职业教育现在大多是属于专科层次,学历层次不高,而且理论知识没有很强的系统性[2]。

1.3 两者的共性

多样性是两种教育形式的本质属性之一,从办学形式、学制年限、课程内容、专业设置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能满足多种社会需求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两者都是相对开放的社会教育,都具有就业属性,且人数较多,入学资格相对宽松。两者在专业培养方向上较为接近,带有显著的职业性和技能性,教育目的一致,都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需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沟通衔接的模型设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本衔接”教育是指高等职业学院专科层次在校生在就读期间,学有余力,同时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学习和考试的一种新的自学考试形式,部分学生获得更高的学历,满足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继续深造的愿望。根据这种特殊对象的情况。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教育模型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模型中主要涉及社会需求、沟通模式、衔接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构建。

模型中,其中大中专学生指为取得大学文凭的人员,包括学校大中专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各类接受远程教育的人员等,但是缺乏过硬的技能水平,在企业里缺少实战经验。社会已经就业的从业人员指已经从业,但是有文化、技能提升需求的人员。两种都是学历层次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为获得学历、学位需要所参加的课程学习,同时在此过程中训练在职场所需要的基本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规范,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训练,增加实践经验,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和质量,达到提高就业质量的最终目的。

3 沟通衔接运行设计

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面向社会需求,实现毕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自学本科考试主要通过在专科层次学习期间进行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扩展、补充、提高,为技能人才提供升学通道。职业教育与自学本科考试沟通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运行设计。

3.1 组建沟通衔接领导机构

学校应建立沟通衔接委员会、成人教育学院办公室和系分管领导、教学秘书等三级管理组织体系。成立分管校长主抓的组织机构,由成人教育学院牵头具体确定战略思想和制定发展规划,专业课程的开设、教学计划的统一和制定、考试和命题的组织,学生的管理;牵头组织教师深入相关学校及部门调研,与企业积极沟通,在沟通中创建合作平台。院校内部形成责权分明、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积极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与高职高专相沟通途径探索,扩大自学考试生源,促进自学考试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实现两种教育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机构负责具体事务的沟通和协调,主要负责两者教育衔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3.2 课程体系建设

3.2.1 课程体系定位

课程设置要防止高职高专教育、高自考本科、中等职业学校的重复倾向,同时要摆脱本科压缩型。在课程设置时既要强调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又要强调实用性及应用型,适应职业需要,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进行构建,这是在高职院校的层次设置本科专业的课程的定位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生产实际、面向社会需求,探求实现毕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学习强调在专科层次基本和够用基础上进行扩展,提升,针对某一具体专业进行系统化学习,专业课更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专业课的教师具有“双师型”素质。

3.2.2 课程体系制定

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专业定位的准确性,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保证课程教学的学分和学时,校企双方共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人才需求。在具体设置上,高职高专教学计划的课程门数与学时上进行拓宽,学习阶段分为专科阶段和本科阶段,课程划分为沟通课程、衔接课程、核心课程,沟通课程包括公共课,凡在专科阶段已学过与本科专业中名称相同的公共课程且学分不低于本科专业中的课程学分,成绩合格的,承认其课程成绩及学分。获得相应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的可申请免考英语;衔接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选择,与高职高专教育中课程名称相同或相近,总门数占本科考试课程1/3左右,由组织方负责组织考试;核心课程考试门数不少于5门,统一使用自学考试规定的教材、考试大纲,参加省统一考试。同时,增加选修课和综合课,以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经验情况及时间进行选课,促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实现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机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实质性改观,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和就业紧密联系,学校目标定位和培养规格与企业对接,同时,学校达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

3.2.3 授课方式的选定

目前,高职毕业生很难在企业得到轮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难得到实质性改观,制约着企业和学校的发展,也是经济社会在产业升级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学生就业质量难以保证[3]。

通过“校中厂,厂中校”运行模式和推行“准就业”实践教学模式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提高“实战”能力。部分专业课程通过“专业导师制”形式,加强对高年级学生学习系统指导,提高学生问题分析、科研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融专业入产业”,校企双方以项目、科研项目、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地方为目的。通过这种桥梁纽带,能够逐步破解高职院校和企业双向需求难以得到解决的困境,带动相关课程群的发展,推动教学团队的建设,促进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的提高,强化梯队结构,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经济社会产业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多方共赢”,优势互补。

4 沟通衔接效果评价

构建“多元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省级、主考学校和高职高专学校三级督导机制,实现对衔接过程实时控制[4]。根据“高教性、职教性、地方性”的特点,对两者教育衔接质量监控与评价,分析对影响衔接质量的各个因素(学校设施、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同时,明确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根据计划的实施,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客观评价效果,将实际绩效与计划目标对比,以激励为引擎,以考评为手段,循环往复,通过反馈机制,通过衔接质量监测体系的连续有效运行,以企业需求为准则,促进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质量的提升,切实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监控过程见图2。

5 结论

通过探讨高职高专教育与自考本科考试沟通衔接的模型与对衔接过程重要环节的设计,达到借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办学校、主考学校在内的普通高等院校师资力量及其他条件,提升高职高专学校学生与社会已就业人员的学历层次。通过两种教育形式的相互借鉴和沟通,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开拓教育资源,扩大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扩大生源、发展自学考试应用技术本科专业,促进本、专科教育资源共享、均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1]叶文辉,姚永秀.自学考试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与改革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2]闻有信.职业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3]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占山.浅谈高教自学考试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Research on Connection Model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lf-study Examination and its Operation

XU Qun-ya
(Tai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Taizhou 3180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eatures and similarities of higher education self-study examin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nection model of the two,this paper conducts connection and operation design from the aspects of building connection leading institutions,curriculum system establishment,selection of lecturing methods and effect evalu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applied technology education objective.This process operates well in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will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colleges.

Higher Education Self-study Examination;model;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vocational education;connection

G710

A

1001-7836(2012)05-0012-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05.005

2012-03-30

徐群亚(1966-),女,浙江台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职业教育、考试学研究。

猜你喜欢
自学考试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我爱的职业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