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刘 荣
(辽宁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1998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是培养人、塑造人和完善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习人文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内在品质的重要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文化素质教育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纲要》明确要求应切实促进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人文素质教育应体现在整个教育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要将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并挖掘英语语言文化中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一直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体制,人文素质教育被忽略了,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只注重实用性和实效性。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只注重大学英语的过级率、合格率,而将科学教育和人文素质整体分割开来,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将四、六级考试合格成绩作为就业和升学的标准,使得学生只是机械地背单词、做题,忽略了语言文化的内涵,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科技教育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也与日俱增。更多的学生把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作为自己发展的重要目标。一些学校对科技教育高度重视,而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甚至认为科技教育是“有用”的,而人文教育是“无用”的。其课程设置的导向因此而受到影响,更多注重了知识的传递,而不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5%的高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了学校重点课程建设范围;有47%的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没有专项的投入;38%的高校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学分要求很低、甚至没有要求。这说明,文化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要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人文精神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自身更应具备人文素质。目前许多高校基本是按照专业、学科进行教学,多数教师也只是担任单一学科的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知识面狭窄,导致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其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需要教师具有基础性、广博性和通识性的文化知识和人文经验,所以教师不但要具有综合性的人文素养,而且还要具有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实际教学中的技能。因此,强化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从1995年开始,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在高等学校开展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后,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步深入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进步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直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包含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尽管目标是明确的,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与外国人的交流过程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学生甚至学者,对文化知识知之甚少,表现不出来自中国这一文化大国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因此,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领域人文素质教育是极为必要的。具体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培养学生对主体文化的认识,以避免在跨文化交际出体现学生主体文化的缺失。
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作为语言学科,也是一种人文学科,它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人文特性,也体现了综合的人文精神。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可以说是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基本教学手段。在实施以语言形式教学的知识传输的同时,强化语言中表现出的文化内涵的教学,从而使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拓展语言本身,还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论语》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之大。教师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影响至深。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有一大批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应积极采取措施,建设一支适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因此,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成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其次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学科知识,并掌握大量与文化相关的知识,形成综合性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与学习。
教材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作为大学英语领域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应体现素质教育的原则。首先,教材应具有体系的完备性。要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涵盖其他领域里的文化知识,或者为学生推荐一系列的涵盖历史、文化、宗教、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学科教材作为课外辅助读物。其次,教材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能使学生开拓视野,增进思维,并具有学习引导性,内容要明确,可激发学生理论兴趣;同时教材要与时俱进,具有科学前沿性。选择优秀的教材对大学英语学习的学生来说,可以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从而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为使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中得到充分实施,首先,要转变观念,调整英语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对部分学生来说只是一门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课程,针对这一情况,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许多高校及时调整了现有的课程设置,增加了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以及一些专门用途类的英语课程,这样就丰富了人文素质课程的门类,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个性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中西文化兼修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内涵培养,注重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共同提高,使学生内外兼修,从而推进学生自身发展。
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拓展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空间和渠道。因此,为学生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网络和平台,在形式上,用声音、文字、图片和影像的综合表现力来传达教育内容,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总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手段上,可以通过“网络教室”、专题网站和网页进行教育,让虚拟的空间实实在在地为教育服务;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通过网上交流,接受学生咨询,从而传道解惑。
其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具体到大学英语课外活动中,可以通过英语报纸、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此外,进行一系列英语文化知识讲座,引导大学生走向社会,与社会文化衔接,充分利用社会人文环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英语领域里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拓展知识视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切实提高学生以及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朱正伟.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2]王文庆.信息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计算机时代,2002,(6).
[3]张岂之.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0,(7).
[4]杨丽.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
[5]柴海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