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小 华
(华中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管子》一书托名管仲所作,它大约是战国及其后的一些零碎著作的总集。汉代刘向编订时定为86篇,今存76篇。
管仲,春秋初期政治家,名夷吾,字仲。早年经商,公元前685年为齐卿,辅佐桓公,在经济、政治方面有很多革新,齐国因之富强,桓公遂成春秋第一个霸主。
《管子》一书的思想十分丰富,而其中的《心术》上下篇及《白心》《内业》等篇另成体系,学术界一般认为当是管仲学派、齐法家对管仲思想的发挥和发展,但从其思想实质来看,应属于道家者言。道家思想的重心是治国治天下,有关“道”的哲学只是其前提,这在《老子》中已很明显。张舜徽先生著有《周秦道论发微》,揭示了周秦之际道家思想的主旨就是人君南面之术,这种见解并非新创,而是汉代学者的共同认识。本文主要根据张舜徽先生书中的《管子四篇疏证》对《心术》上篇的治国思想进行解读,并论述其思想的现代意义。
古人的文章都以特定人物为主角,并不泛用于所有的人。主角是什么人,往往并不明说而加以省略,阅读古人典籍,首先要把它所指的主角搞清楚,然后才好理解文义。
《管子·心术上篇》开始就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这里说“心”和“九窍”,是比喻君和官,也就是“上离其道”二句中的“上”和“下”,“上”指君,“下”指臣。于是下面就直接说“君”:“君,无代马走,无代鸟飞,此言不夺能。”又说:“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因此可以确定《心术》上篇的主角是“君”、“有道之君”,而不是无道之君或其他人。
张先生《疏证》开篇说:“心术者,犹云主术也,君道也。”[1]把《心术》上篇的主角确定为“君”这种特定的人,“心术”就是“君”术,又称“主术”,就是“君主之术”。不少人读古籍,往往不注意古人是为什么人而说,无意之中就把古人所说的内容应用到自己身上,这样理解古籍中的思想,就会产生偏差,不能准确理解其思想内涵。
古籍的这种情况,在理解先秦诸子时尤为重要。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对这一点早有说明,只是后人往往忽略不顾。《论六家要指》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诸子所言,都是为“为治者”而说,只是所说的角度不同,所论述的路数不同,即所谓“所从言之异路”,而为什么人而说,则没有不同,所以诸子最终是“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司马谈把他们所论的共同对象直接点明为“为治者”,也就是君,就把他们经常喜欢省略的主角给揭示出来了,《心术》上篇也不例外。类似的说法还见于《淮南子·汜论》篇:“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颜师古注云:“言发迹虽殊,同归于治。但学者不能省察,昧其端绪耳。”这与《论六家要指》的意思完全一样,说明古人对这种情况都非常清楚,只是后来的学者往往不能省察,昧其端绪,于是就把诸子的思想解释得千奇百怪。
因此今天理解《心术》上篇思想时,首先必须要把《心术》上篇的主角确定下来,才能把其中的思想内涵理解准确,而不要以为任何人都可运用《心术》上篇的思想。换言之,《心术》上篇的思想,只能由特定的人物来实行和运用,而不适用于其他人。
《心术》上篇第一段是全篇的核心,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心术》的主旨就是君主要无为而臣子要有为,君与臣要分别来做不同的事。张舜徽先生对此予以明确说明:“此篇开端数语,所以明君无为而臣有为,君臣异事之理。”基于这一主旨,就可看出篇中其他话语都是围绕着这一主旨进行阐释发挥。
第一段的原文前面已经引述,意思是说,人的心在身体中是主宰之位,这与君主是居于国家天下的主宰之位一样。人的九窍各有官能上的分工,这与百官在君主的主宰主控之下各有不同的职务和分工一样。心作为主宰,其任务是处其道,心对于一个人是如此,君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所以说“心”就是说“君”。九窍作为从属,其任务是循其理。九窍与心相对,就像臣子与君主相对一样,所以说“九窍”就是在说“臣”。
“心”处其道,就是君要主持其道,处于道的中心。“九窍”循其理,理就是道,循是顺从和遵循,就是要九窍即臣子遵循顺从君主所主持的道或理,而在不同的职务和分工中按照道的准则来做事。九窍即臣子不能做心主其道的事,只能分别按照自己的分工和特定的职能来遵循君主所主持的道或理,所以九窍即臣子的特点是“分”,这与“心”“君”的主宰、主控完全不同。
心和九窍是借喻,用来比喻君主与臣子百官在整个治国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所做的事不同,这就称为“君臣异事”。所以第一段最后总结说:“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心、君在上,作为主持者、主宰者,如果不能“处其道”(即“离其道”、“嗜欲充溢”),则在下的九窍即百官臣子就会“失其事”,即做不好各自的分内之事。可知这是强调在上的心或君人把处其道的事做好,才能使臣子百官分别做好自己的事,这说明《心术》上篇的思想主旨就是要求“君”把“道”主持好,不要偏离,不要让“嗜欲充溢”,而使臣子百官“失其事”,这是治国的关键所在。
《心术》上篇又说:“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君要做的事就是虚静,通过虚静而得道,所谓的“神”就是道,“神将入舍”、“神乃留处”,是指“道”进入君的心而留处其中,这就是君要做的事,就是对开始时所说的“处其道”的进一步解释。
篇中又说:“人皆欲智,而莫索其所以智乎。……求之者不得处之者,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这里的“人”,就是不明君道的“君”,他们追求智,却不知智是怎么来的,也不明白智与道的关系,因此求智而得不到智。“求之者不得处之”,是说求智的人得不到智在自己心中的“留处”,这与前面所说的“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洁,神乃留处”正相呼应,所以说圣人无求之*原文“正人”,据王念孙认为应作“圣人”,见《读书杂志·管子》,同治九年(1870)金陵书局重刊本。,即不求智,他的任务是求道,让道留处心中,这就是开始时所说的“处其道”。
总之,君的事就是处其道、不离其道,而《心术》上篇认为:“虚无无形谓之道。”因此君也就要虚无无形,具体而言,就是不代物动、不先物动、不嗜欲充益、不求智。
君主不仅要“处其道”,还要有“德”。“化育万物谓之德”,德是对道的实现,而君主对万物的化育,要靠臣子百官来做各种不同之事而实现。
对于臣子百官来说,他们不能像君主一样直接掌握道和德,所以君主的道和德要进一步细化,这就是义、礼、法:“君臣、父子、人间之事谓之义,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体谓之礼,简物小末一道、杀戮禁诛谓之法。”道和德决定了义,义又决定礼和法,臣子百官就是遵照义来制定礼和法,然后加以执行,这样就可以治国。总之,《心术》上篇的主旨就是君臣异事,只有异事,才能各行其责,做好各自的事。
君处其道,要做到虚静虚无,一方面是为了让君虚其欲、不求智,另一个原因则是“大道可安而不可说”。张先生对此疏证道:“《庄子·大宗师》篇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亦即大道可安而不可说之意。”[1]可知道的根本性质决定了君处其道是只能虚静而不能有动的。
《心术》上篇说明了君要怎样做到虚静虚无:“不出于口,不见于色,四海之人,又孰知其则?”即君主不把自己的意愿和想法表示、表达出来,甚至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从而让四海之人不能“知其则”。君主的这一做法被称为“去私毋言”。去私,就是去掉私欲(即嗜欲)、“虚其欲”,不让“嗜欲充益”,这样才能保证“处其道”而“不离其道”,这样才是“虚无虚静”,能“去私毋言”,才会“神明若存”。神明就是道,就是“神将入舍”“神乃留处”的神。神的若存、入舍、留处,就是道进入、存在于君的心中,而“去私毋言”的虚静虚无,是“处其道”而“不离其道”的根本保证。
篇中又说:“必知不言无为之事,然后知道之纪。”《心术》上篇一直在讲君、道、神、神明、虚、静、欲、私、言等,阐明了君主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然后引出“无为”,把前面所说的这些事情用“无为”全都概括起来了。能“不言无为”然后才能“知道之纪”,再次强调道的根本就是不言无为,这就是君主在治国问题上必须遵守和做到的准则,换言之,前面所说的“处其道”、“不离其道”,就是要君主“不言无为”,才算完全符合了道的纲纪。
君主无为虚静,又怎样治国?《心术》上篇的解释是:“殊形异势,不与万物异理,故可以为天下治。”殊形异势,这是外在事物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来说,必须面对这种千变万化的复杂局面,否则也谈不上治国。君主“处其道”而面对殊形异势的外在情况时,只需遵守“不与万物异理”的原则就够了。
万物有万物之理,这是客观世界之理,君主治国的不言无为,表面看似乎是无所作为,其实不过是不与万物异理,换言之,就是顺应万物之理。历史上,许多君主往往敢于不顺应万物之理而有言有为,而与万物异理的作为,《老子》明确加以反对,在其十六章中对此称为“不知常,妄作凶”。常即道,不知常就会“与万物异理”,就会“妄作”而有“凶”的结果。凶与吉相对,所以《周易》把“凶”列为人们行为的不好结果,力求加以避免,实在不能避免,也要设法逢凶化吉。而“妄作”则必然带来“凶”的结果,这正是《周易》以来中国文化所不能认可的行为模式。《心术》上篇要求君主不与万物异理,以此作为“处其道”、“不言无为”的治国准则,表明道家与《周易》并不矛盾,而是一脉相承的。同时说明《心术》上篇所说的君主无为之治,正是遵守道的准则,是最高明的治国。它之所以具有可行性,就在于此篇开始时所说的“君臣异事”。具体的治国事务,通过分工让众多的臣子百官来做,他们所要遵守的义、礼、法等理念与制度,则由君主根据道的“不与万物异理”的准则加以主宰、控制,这就是道家无为之治的精髓所在。人们往往以为无为之治是空谈,不可能实现,就在于不了解无为之治是由君与臣的“异事”,也就是分工合作来完成的,并不是让国家的管理者什么事都不做。历史证明,在西汉初年的无为之治时期,并不是臣子百官什么事都不做,当时仍然存在着国家的完备制度,各种官员都在按照职能的分工,各自从事着自己应做的事情,而帝王则不言无为,没有天天发号施令,代替臣子百官或者干涉他们的具体事务。所以从汉初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富民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2]。这正是道家无为之治的最好证明。由此可知《心术》上篇所反映的道家无为之治,是能够加以实施而且会有良好效果的,这与君主的有言有为的妄作之凶,是截然不同的。
在君主“不与万物异理”的命题之下,又有一个重要内涵在《心术》上篇中被揭示出来,这就是“因”:“有道之君,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静因之道也。”“有道之君”是本篇的主角,“其处也若无知”,是说他“处其道”却表现得如同无知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不求智”。但这样的君主不是傻子,而是“应物也若偶之”。“应物”就是顺应万物之理,不违万物之理。“若偶之”,是说他与万物的相应完全对称,如同身与影一样相合为偶伴。能做到这样,就是静因之道。静表示不言无为,因就是顺应万物之理,不与万物异理,能这样做的君主,就是有道之君。反之喜欢妄作的君主,当然也就是无道之君了。所以《心术》上篇又说:“无为之道,因也。”把无为之道归结到一个“因”字上,而其内涵就是前面所说的“应万物”而“不与万物异理”。其前提是对道的真切把握,即“处其道”、“不离其道”,否则谈不上什么“应万物”,做不到“不与万物异理”。
在作出如上阐释之后,《心术》上篇总结说:“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心术,即君主的治国之术。心比喻君,所以心术就是君术,即君主治国之术。张先生《疏证》中说:“心术者,犹云主术也,君道也。”就是这个意思。“制窍”,是指此篇开始时所说的心对九窍的控制、主宰,换言之,就是君主以道主宰、控制百官群臣,让他们按照由道所定的义、礼、法来做官做事而治理国家,而不是自行一套,擅自办事。如此一来,君主的不言无为与臣子百官分工守法的治理结合起来,就会把整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会出现妄作,而使天下太平,家给民足,这就是古代道家所期望的治国理想。
《管子·心术上篇》的治国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但可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对其中的思想加以灵活理解和应用。就《心术》上篇而言,应该重视的思想启示有如下几点。
第一,上下分工,各职其事。上控制下,不可互代。古代的上下是君和臣,现代则不是君和臣,这是本质的不同,但社会仍然会有上下之分,会有更为复杂的社会分工。既是社会分工,就要各明其事,各尽其职,不要随意地由在上的人代替在下的人的职责与任务。
第二,在上的人,其根本任务是掌握“大道”。所谓大道,就是对于万物以及世界根本规律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在治国上做到“不与万物异理”。这一点,说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万物及客观世界根本规律的认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上的人,应该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就在于此,同时还要认识到,要把这件事做好,还需要不少在下的人通过分工来配合。也就是说,在上的人不能只靠自己就能做好和完成这件事,仍然需要在下的人来分担。
第三,在上的人通过对“大道”的认识与掌握,还要进一步细化到“德”与“义”的层次。也就是说,不能直接给在下的人讲“大道”,而要在德与义的层次上来讲大道,让在下的人懂得德与义,然后进一步细化到“礼”与“法”的层次,也就是制度层面。
第四,在下的人,应该对“义”有正确的认识,并据以制定合乎“义”的制度,由此再根据分工和职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能认为自己有管理权,就任意地胡作非为,不管是不是合乎“义”。所以,在上的人控制在下的人,就是用“义”这个杠杆。凡是不符合“义”的人和事,就要惩罚,凡是符合“义”的人和事,就要奖励,由此来控制在下的人。
第五,在上的人以及在下的人,都要对“嗜欲”加以控制,不要“嗜欲充溢”,要在心中“扫除不洁”,不要“欲智”。嗜欲就是私欲,这里并没有让人完全没有嗜欲,只是让它不要充溢,占满全部心灵,这比理学家的去人欲、存天理要现实得多,也更有合理性。但绝对不能让嗜欲达到充溢的程度,那样的话,它就会干扰、破坏“道”“义”“礼”“法”,会做出许多不法的事,会有太多的“妄作”。
第六,坚持静因之道,应万物而不异万物之理。这揭示出人们治国不可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往往冒进而妄作,也就必然与万物异理,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会造成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现代社会只重视经济发展的GDP,往往会引人心火上升,忘记了“静因之道”。这也是一种嗜欲充溢的表现,不可忽视。
第七,重视客观世界的“殊形异势”。客观世界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人对它的认识总会有差距,不要以为自己聪明,而不尊重客观世界的“殊形异势”。道是对客观世界根本规律的认识,义是根据道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作出的义理阐释和规定,礼和法则遵循这样的道和义来制定,并且要随时认识到其中不符合殊形异势的部分,而加以纠正。所以,在上的人和在下的人,都要尊重客观世界的殊形异势。
中国数千年以来形成的思想传统有着无比丰富的宝贵思想遗产,需要我们去认识和传承。我们要运用科学理论对思想传统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根据现代社会的条件与需要,进行合理的阐释与改造,使之转化为适合现代社会条件的精神营养。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典籍及其思想,不要忘了这一任务。
[1]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