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的综合防治

2012-04-13 17:14:58刘文钦段州华王林锋刘宝元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276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2年1期
关键词:痘疹羊痘连翘

刘文钦 段州华 王林锋 刘宝元 (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276400)



羊痘的综合防治

刘文钦 段州华 王林锋 刘宝元 (山东省沂水县畜牧局 276400)

羊痘是由痘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天花”或羊出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羊嘴唇、口腔黏膜、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特异性的痘疹,然后发展为水泡、脓疱,最后结痂。通常冬末春初发病率最高,若由于饲养环境不良或饲喂不当,也可引起继发感染,导致生长停滞或死亡,死亡率20%~50%,母羊易流产或产死胎,而且致使多数病羊丧失生产力。

1 流行病学

山羊和绵羊都可发生本病。羊年龄越小越易感,羔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多发。雨、雪、寒冷、高热、饲料缺乏、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均可促发本病、加重病情。本病的主要传染是病羊,病羊呼吸道的分泌物、痘疹渗出液、脓汁、痘痴及脱落的上皮内都含有病毒,病期的任何阶段都有传染性,健康羊与病毒接触即被感染发病。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消化道受损的皮肤。饲养人员、用具、皮毛产品、饲草、垫料以及体外寄生虫均可成为传播媒介。妊娠母羊可发生流产,故产羔季节流行,造成很大损失。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5~6d,初期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的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3~5cm。在24~48h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红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皮疹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前臂及面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羊最初表现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退,眼肿流泪,有眼屎,呼吸困难,鼻涕多。嘴唇、鼻部、脸部、四肢内侧、乳房、阴户、包皮等毛短或无毛处发生红斑,接着体温下降。随后红斑凸肿变成丘疹,数日后丘疹形成水泡,再经3~4d水泡化脓,形成脓疮,7~8d后结成干痂慢慢脱落。羊痘成年羊较轻;羔羊或体弱病羊,病情严重。怀孕母羊发生本病可引起流产。有的病羊还会出现腿瘸、眼瞎、咳嗽、拉稀等。

3 剖检病变

病羊体况明显消瘦,体表皮肤呈典型的痘疹。剖检可见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咽、气管、支气管黏膜上有浅灰色小结节,并附有浓稠粘液,肺有干酪样的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有的痘疱散布在肺叶中,触摸坚硬,瘤胃、皱胃内壁有大小不等的半球状或圆形坚实的结节,呈单个或触合存在,有的形成糜烂,有的发生溃疡。

4 实验室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如:毛稀处、乳房、四肢内侧、阴唇、包皮、尾部发生丘疹、水泡、脓疮、或干痂等病变)结合剖检变化可作出诊断。如有怀疑,可将损害的痂皮或活检组织放在电镜下观察,如发现病毒包涵体,则诊断是无疑的。实验室诊断还可通过琼脂扩散试验、自凝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及免疫荧光技术,以及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等方法,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5 预防措施

对羊痘的控制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5.1 加强饲养管理 平时应注意环境卫生,做好羊只的常规驱虫、环境消毒等工作。同时要每年抓好秋膘,可在饮水中加入少量食盐、Vc、复合维生素B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5.2 加强检疫 尽量控制引种,如确要引种,应隔离4周,检疫合格后才能混群。同时,尽量做到自繁自养,严禁公羊对外配种,大力推广人工授精。

5.3 加强防疫 (1)羊只无论大小,一律在股内侧或尾下皮内注射稀释好的山羊痘疫苗0.5ml,免疫期1年,羔羊应在7月龄时再注射1次。(2)羊疫鸡胚化弱毒苗预防接种,0.5ml/只,尾根部皮下注射,4~6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3)发病病羊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和消毒,病死羊尸体立即深埋,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源扩散。(4)发生疫情应及时上报,立即隔离、封锁和消毒,并作紧急预防注射。污染的场地要用2%火碱水、10%~20%的石灰水消毒。与此同时,必须给周围健康羊群注射疫苗。(5)病流行时,实行圈养,避免养户之间相互接触,羊场和羊圈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6)在实验室制备疫苗的工作人员防止自身接种。

6 治疗措施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给予对症治疗和采取防继发感染的措施。如果是贵重种羊,早期应用免疫血清,痊愈血清或免疫羊全血肌肉注射,特别是要注意继发感染,定期驱虫和杀菌。

6.1 局部治疗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6.2 防止继发感染 对继发感染的羊只,肌肉注射青霉素80~160万IU,2次/d,或用1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10~20ml,肌注3次。

要根据情况进行消炎、补液、强心,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如用复方连翘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卡那米星治疗,肌肉注射0.10~0.15ml/kg体重,2次/d,用黄芪多糖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每千克体重0.15~0.2ml,2次/d,同时配合一些清毒去火消炎的中草药灌服效果更好。

6.3 对症疗法 10%浓盐水液40~60ml或碳酸氢钠液250ml,静脉滴注。局部用1%高锰酸钾液洗涤患部,再涂擦碘甘油。

6.4 支持疗法 10%葡萄糖液500ml、5%葡萄糖酸钙40ml、青霉素160~320万IU、链霉素1g,一次性静脉滴注。

6.5 中药治疗实践证明中药治疗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促进痊愈。(1)病羊初期用:方1:二花6g、升麻3g、葛根6g、连翘6g、土获警3g、生甘草3g、水煎一次灌服。方2:升麻3g、葛根9g、金银花9g、桔梗6g、浙贝母6g、紫草6g、大青叶9g、连翘9g、生甘草3g、水煎分2次灌服。方3:升麻3g、金银花6g、葛根6g、连翘6g、土伏苓3g、生甘草3g。水煎,候温1次灌服。(2)痘疹已成或破溃时用:方1:连翘12g、黄柏45g、黄连3g、黄茂6g、桅子6g水煎灌服。痘疹趋愈,形成痴皮。方2:金银花15g、连翘12g、黄柏45g、黄连3g、黄苓6g、桅子6g水煎,候温1次灌服。用于痘疱已成或破溃。(3)病羊虚弱用:方1:当归6g、黄瓦6豆,亦芍15g、紫草3g、金银花3g、甘草1.5g、水煎灌服,根据病情酌加用量。2.沙参6g、寸冬6g、桑叶3g、扁豆6g、花粉3g、玉竹6g、甘草3g水煎1次灌服。方2:沙参6g、麦冬6g、桑叶3g、扁豆6g、花粉3g、玉竹6g、甘草3g。水煎候温1次灌服。用于形成痴皮。但患畜体弱。(4)治疗羊痘的其它中药方剂:方1:葛根15g、紫草15g、苍术15g、黄连9g(或黄柏15g)、白糖30g、绿豆30g。水煎灌服,1剂/d,连服3剂。方2:双花12g、板蓝根12g、蝉蜕12g、连翘9g、防风9g、生甘草9g。水煎,灌服,隔日1剂。方3:蘑菇30g、白糖3g,加水500ml。加温灌服,大羊25ml,小羊20ml,病情严重可适当增加用量,灌服完后接着灌些清水。方4:僵蚕、薄荷、赤芍、双花、升麻各6g,佩兰、板兰根、连翘各10g。小羊药量减半,水煎,候温灌服。方5:栀子10g、半夏5g、生石膏12g、双花10g、连翘12g、苍术12g、紫苏5g、滑石10g、射干10g、荆芥10g、黄芩12g、元明粉12g,水煎灌服1剂/d,羔羊减半,连用3d。方6:金银花100g、黄连100g、黄芩100g、黄柏100g、柴胡50g、栀子50g、地骨皮50g,加水10升,文火煎至3.5升,用细纱布7层过滤3次,装瓶灭菌。皮下注射,大羊10ml/次,小羊5ml/次,2次/d,连用3d,一般可治愈。

羊痘的发生,与圈舍不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饲养密度过大,圈舍阴暗潮湿,不定期消毒,还有羊痘疫苗注射不按时,夏季不药浴等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排除这些不良因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2011–09–20)

S858.26

B

1007-1733(2012)01-0036-02

猜你喜欢
痘疹羊痘连翘
“痘疹”考辨*
保和丸中连翘的作用撷菁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皮肤型鸡痘诊断与治疗
2015版《中国药典》连翘项下连翘苷、连翘酯苷A测定方法的改进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4
一例群发性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
引进小尾寒羊暴发羊痘病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3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羊痘的危害及防控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8
《痘疹活幼心法》学术思想及其若干问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