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娟娟 陈桃珍
(1,2.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传媒管理系,湖南 长沙 410100)
新闻出版总署规定,出版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随着我国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编辑队伍的需求量将日益扩大,为广大出版与发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去向。《图书编辑实务》是出版与发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也是一门技能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课。它主要讲授图书出版领域的编辑现象,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规律,涉及图书编辑的基本理论和编辑实践的各个环节,进而为学生适应相关岗位的岗位能力和成为出版与发行的专业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重视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对于课程标准的指导意义,认识课程标准与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区别,将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与《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进行有机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对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推进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增强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就业、创业能力,有重要意义。[1]对职业教育而言,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到实处的关键问题,是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要求组织教学,以培养出相应规定要求的不同级别的技能人才,即“对证施教”。国家职业标准对各行业的职业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体现为与工作岗位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依照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纳入教学内容之中,将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的编制,强化学生技能训练,能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为将来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打基础,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首先,《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重要的核心课程,它的内容涉及到图书编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是对编辑出版工作的内容、知识水平和技能的要求,因此,它的内容也涉及到相关图书编辑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这点而言,两者具有同一性和相似性。
其次,编辑出版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编辑出版职业的基本要求,它直接准确地反映了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体现了编辑出版人员从事编辑出版职业所应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2]
1.《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与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要求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高等教育类型。高职学生的培养,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有助于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谋求个性发展所需的态度、能力和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又要注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而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是国家对编辑出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针对具体的编辑出版职业岗位提出的、完成这一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重视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实践工作能力要求,重点强调实践及操作技能要求。《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遵循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它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确定,而不是根据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确定。因此,它们在内容的要求和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2.《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与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内容的差异
(1)《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内容专业针对性强,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内容涉及面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多门课程共同承担完成的,《图书编辑实务》作为出版与发行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是国家对编辑出版职业的基本要求,对本职业的活动领域、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水平做了明确规定,内容较《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广泛。
(2)《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拓展性,国家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内容具有较强的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也是一种学历教育。《图书编辑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图书编辑岗位技术领域的需要,又要有助于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谋求个性发展,还要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需要。因此,《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教学内容除了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备教育外,还必须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技术应用能力等的培养,协调处理好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关系,内容应具有拓展性。
(3)《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注重知识和技能要求,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内容注重职业能力。《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教学内容侧重学科相关的知识、原理,注重通过知识的传授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而在操作技能方面,教学内容相对较少。[2]编辑出版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编辑出版职业的基本要求,重视岗位的具体要求和实践工作能力要求,不论综合能力或专项能力,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任务来描述和规定的。能力体现在职业活动或工作任务中,能够完成某一等级全部“技能要求”中提出的工作任务,就是具备了这一等级的职业能力。因此,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及工作程序,有着非常具体的操作技能要求。[3]
《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思路,是以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中的编辑出版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选取图书编辑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突出图书编辑业务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与湖南教育报刊社、湖南教育书店、湖南人民出版社、南方出版社、湖南少儿出版社、数字时代出版设计有限公司等业界专家共同研究、合作开发,《图书编辑实务》课程运用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融入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过程要素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原则,将工作过程的主观要素转化为学习过程的内容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将工作过程的客观要素转化成学习过程的情境要素(条件、场景、环境),将工作过程的自然逻辑与学习过程的认知逻辑有机结合,重构课程内容。
1.以实训项目为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做”结合
根据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图书编辑实务》课程的关键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课程划分为10个大项目,并且在10个大项目下面又按照工作岗位要求将它们进行充分合理的细分,将每个大的项目划分为2-4个不等的任务,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并且有物化的成果,可供评价和讨论。这样一来,10个大的项目通过23个任务的实施来完成。这23个任务相对于10个项目来说,更加详细,更加具体,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通过这20多个任务的进行得到实实在在的锻炼。因此,在大的项目下划分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综合实训项目又和各个项目中的实训有机结合,可分可合。
2.认真学习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充分结合课程特点,项目设计合理可行
《图书编辑实务》课程项目的设计完全与编辑出版职业岗位要求相通,如图书组稿、编辑加工、市场调研、发稿、审稿、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编辑应用文的撰写等项目就是来源于编辑出版职业岗位的典型任务。根据课程特点,在最大限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把握知识深浅的要求,灵活进行项目设计。
3.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训课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训
《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是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训课时各占50%。项目1讲授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项目2-9按照编辑出版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流程,以理论课时与实训课时结合的方式,训练学生形成图书编辑过程中的能力,提高其技巧,在能力训练过程中讲授相关知识。穿插其中的课程综合实训,是课程所有单项能力的综合体现,从时间上基本贯穿整个学期,最后以物化的实训成果反映学生综合实训的成绩。
《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所有综合实训项目均采用项目分组教学,实行全程考核。
1.在教学和实训项目中分别组成6人的编辑部,根据人数分成7-9个编辑部。
2.每一项目完成后提交成果报告,用PPT或文字方案形式进行编辑部(小组)汇报,由编辑部主任和教师、行业专家共同对团队和个人进行评点、打分,并评出2个“最佳编辑部”和10名左右的“优秀图书编辑”,进行一定奖励。
3.在实训项目的评价中对个人和团队分别考核,个人考核成绩的确定为团队成绩和个人表现各占50%,其中个人考核为编辑部主任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共同确定。
通过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将编辑出版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要求与《图书编辑实务》课程标准有机结合,一方面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图书编辑基础理论,熟悉图书编辑的整个运作流程,会撰写有关图书编辑的常用应用文,从而培养学生的图书策划能力、审稿能力、编辑校对能力、业务应用文的撰写能力等,进而为培养编辑岗位的岗位能力和成为出版与发行的专业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能为学生将来通过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打基础,让他们获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初级)。此外,还能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有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端创意型、技能型人才,以适应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陶新艳)
[1] 张麦秋.课程标准引入国家职业标准分析[J].职业,2008(3):63-64.
[2] 谢红勇.高职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的比较[J].大家,2010(5):116.
[3] 邓红珍,徐肇杰.试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J].职业教育研究,2010(2):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