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鸿 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资源环境系,哈尔滨 150025)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特殊的时期,存在着太多的诱惑,这些诱惑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1],使传统的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尤显重要。
生活在“象牙塔”的部分大学生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价值观上发生了变化。部分学生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认为自己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应该去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这个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
当前困扰部分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他们关注社会问题,但是,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表现出急功近利,对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思考,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2]。二是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具体行为选择之间存在着差异。近年来流行的“淡化理想”、“告别主义”,“改变话语”等思潮,对大学生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时代特征,在校园里创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3]。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功能,把教育对象看成是主动者而不是被动者。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上,强化享用性功能,即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亲历亲为,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引导他们一起去追求崇高和美好的理想。第三,要把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第四,在思想教育实践上,要摒弃强制性管理和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重视教育对象个人发展的需求,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2.2.1 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4],这些都对学生的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建设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培养积极乐观态度、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通过这些建设可以创造一个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的教书育人的神圣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的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生态教育环境。
2.2.2 充分利用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空间。在网络环境下,为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应积极建设校园网络平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校园网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但其最终落脚点是要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2.3.1 解决经济困难问题
贫困生已成为当今高校一个普遍而又不可忽视的群体,国家和各高等院校都积极利用政策手段努力为贫困生铺平求学之路,如各高校的绿色通道,每年国家下发奖助学金等。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以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通过助学贷款来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把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载体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立志教育,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贫困大学生坦然面对困难、在困难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2.3.2 解决就业压力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需要政府、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努力。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增强就业信心,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建立毕业生就业回访制度,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同时鼓励和支持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训基地的实习、实训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3.3 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精神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5]。它是新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看,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正确的人生观尚未树立,学习动力不足,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会严重破坏大学生对这个社会的认知,会使他们走弯路、走错路。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针对每个人的问题而提出解决方法,使学生们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大学生作为时代重任的承担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更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塑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健康人格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更是一紧迫的现实任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Z].2004-10-01.
[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2004-12-13.
[3]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李红雷.论“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S1).
[5]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