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利 叶家豪 魏 青 杨 帆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1科(北京100091)
眩晕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常合并呕吐等症状,严重干扰日常生活。导师李涛教授从事脑病科临床医疗近30年,尤其对眩晕的辨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临证中笔者深感导师对眩晕病症的良好疗效,现将导师辨治眩晕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滋阴平肝定眩法 《内经》中提出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肾藏精,为人体阴阳之本,肝肾阴阳,相互制约,协调平衡,病理上也密切相关。导师认为,眩晕发病原因常见的有肝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虚阳上扰;或阴血不足、血虚生风,甚或者肝郁化火、内伤肝阴、肝火上炎,但共同点皆为阴虚阳亢。临床以头晕、心烦易怒、头目胀痛伴有苔少为辨证关键。在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时,导师常采用自拟滋阴平肝定眩汤,主要方药如下:天麻、白蒺藜、女贞子、旱莲草、柴胡、白芍等,方中天麻、白蒺藜平肝,白芍柔肝养肝,女贞子、旱莲草为二至丸平补肝肾,柴胡疏肝。如相火亢盛,常加知母、黄柏,肝火偏亢则常加栀子、青蒿、龙胆草。
病案1:患者迈某,女,49岁。2011年4月14日因“反复发作头晕2年,加重1周”就诊。患者时头晕,偶视物旋转,生气后明显,心烦,急躁易怒,偶有心慌、恶心呕吐,潮热汗出,口干眼干,耳鸣,时有头胀头痛,夜眠差,大便干,纳食,小便正常。查体:Bp120/80mmHg,舌红少苔,脉弦细。既往体健。辅助检查未见异常。辨证为阴虚阳亢,治以滋阴平肝,佐养血疏肝。予滋阴平肝定眩汤加减:天麻20g,桑叶、女贞子、旱莲草、白芍、生龙骨各10g,柴胡、钩藤、菊花、当归各12g,栀子、川断各15g,白蒺藜、夜交藤、柏子仁各30g,服用7剂后头晕较前好转,口干、大便干突出,上方加生地、仙鹤草各30g滋阴生津,继服7剂后患者症状大部分缓解,再继服7剂。治疗1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头晕未再发作。
2 化痰降逆止晕法 痰浊内生是眩晕病的一个常见类型,导师认为此型多由素体脾运失健,聚湿生痰,又复肝风内动引动痰浊上逆,头部经脉气血不利所致。临床以眩晕伴恶心呕吐、胸闷脘痞为辨证要点。治疗上以化痰降浊为法,自拟化痰降逆止晕汤,主要方药如下: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泽泻、旋覆花、生姜等,上方主要由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而成,以收平肝降逆、健脾化痰之效。并注意疏肝理脾,可酌情加用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等药。
病案2:患者王某,女,60岁。2011年8月4日因“反复发作头晕1月余,加重6h”就诊。患者2月前做家务时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不能睁眼、右耳耳鸣、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动则加剧,平卧休息1d后症状缓解,遂至北京某医院就诊,查血压140/65mmHg,头颅CT:左放射冠疑似梗塞,给予扩血管及降压治疗(药物为前列地尔、马来酸桂哌齐特、氯沙坦钾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后症状有所减轻。此后头晕反复发作数次,每次平卧休息1d后症状减轻,在至我院门诊就诊途中头晕再次发作,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心慌汗出,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口干,纳食差,眠差,大小正常。查体: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痰浊上扰,治以化痰降逆。予化痰降逆止晕汤加减:半夏、旋覆花各10g,天麻、茯苓各30g,白术20g,泽泻15g,生姜12g,共14剂。服至3剂时眩晕症状消失,二诊时上方继服7剂 ,3月后患者因欲复查头颅CT再次就诊,诉头晕未再发作。
3 益气温阳补虚法 李涛教授认为,脾主运化,脾胃功能正常,气血充裕,上充清窍,头目得养。若脾失运化,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反生痰浊,阻滞脉络,致清阳不升。但脾之健运,需肾阳之温煦。脾虚眩晕临床以头晕伴有神疲乏力、脉虚为辨证关键。治疗上在益气健脾的同时,加温补肾阳药以助脾升清阳。拟益气温阳补虚汤,该方主要由李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而成,主要药物如下:黄芪、白术、党参、当归、陈皮、升麻、蔓荆子、仙灵脾、甘草等。
病案3:患者靳某,女,42岁。2011年4月28日因“反复发作头晕4月”就诊。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沉,劳累后诱发,偶有头痛,无恶心呕吐,头晕与体位变化不相关,平素疲乏、怕冷,纳差,易腹胀,恶生冷食物,夜眠差,便溏。舌淡红,苔略灰白,脉细弱。既往有干眼症、胆汁返流性胃炎、直肠息肉和乳腺增生病史。查体:Bp 120/68mmHg,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辨证为气虚清阳不升,治以益气温阳补虚。予益气温阳汤补虚汤加减:黄芪30g,白术、党参、菟丝子各15g,当归12g,陈皮、蔓荆子、仙灵脾、远志、菖蒲、枳实各10g,升麻、干姜、甘草各6g,服用7剂后患者诉头晕、腹胀、纳差、疲乏、怕冷较前好转,睡眠未见明显改善,二诊时加柏子仁10g,夜交藤30g,柴胡12g,继服14剂后,患者头晕症状消失,睡眠较前好转。1月后患者因失眠再次就诊,患者诉头晕未再发作。
4 体 会 眩晕辨证,李涛教授重视区分有无视物旋转,旋转为“眩”,头昏蒙为“晕”。头眩多为痰浊内生之象,头昏沉为脾虚之征。而急躁易怒、怕热汗出,为阴虚阳亢之表现。眩晕有虚实之别。《景岳全书》云“眩晕一证,虚者居八九,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之一二耳”、“无虚不作眩”[1]。虚证虽多,而以阴虚和气虚多见。
在选方用药上,阴虚阳亢证,导师认为重在滋阴,故在天麻、钩藤、白蒺藜、生龙骨等大队平肝药中,加入滋阴效果显著的二至丸,共奏滋阴平肝定眩之功。《本草正义》认为旱莲草“入肾补肾阴,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本草备要》云女贞子“益肝肾,……补风虚,除百病”[2],《本草求真》云:“旱莲草……功专入肝入肾,……合冬青子名二至丸,以补肝肾”[3]。再配合菊花、栀子清肝热,柴胡、白芍、当归疏肝柔肝,川断补益肝肾,止晕效果显著。
痰浊上扰型眩晕,临床多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但导师认为该方虽可燥湿化痰熄风,但是定眩止晕作用不足,故常加入降逆化痰之旋覆花以更好的止晕。《本草汇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也。”[4]浊阴得下,清阳复升而止晕。
气虚清阳不升之眩晕,当益气温阳补虚,导师以益气聪明汤加减补中益气、升发清阳。正如《景岳全书》载“胃阳虚,清阳不升”。再加入仙灵脾、菟丝子、干姜等温脾肾阳药物以助脾升阳,远志、菖蒲、枳实共用化痰开窍,当归辛苦温润、养血补虚温补下元[5],陈皮苦温理气健脾,共奏温阳补虚益气止晕之功。导师常根据症状分析病机,再针对性的选方用药,疗效颇佳。
[1]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12-312.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558-558.
[3]黄宫绣.本草求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98-299.
[4]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13-413.
[5]谢 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