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邻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试论电影配乐的审美表现力
张若邻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配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影片审美特征的关键要素。电影配乐可以调节、渲染气氛,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表现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心理,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升华影片的主题,调动观众情绪,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
电影配乐;审美特征;表现力
电影艺术自1895年诞生至今已有117年,从1908年圣·桑为电影《吉斯公爵被刺记》配乐开始,电影配乐也已百年有四。从早期无声默片到后来的有声电影,电影音乐也由单纯的配乐发展到独立的音乐体裁,以至于今天任何一首歌似乎都可以毫无理由地成为电影原声音乐的一部分。《中国大百科全书》对电影音乐的注解是: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奏通过录音技术与对白、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它是我们20世纪所新出现的一种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1]今天,我们可以把电影里出现的音乐分为两部分:电影插曲和电影配乐,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已变得越来越难分了。法国印象主义作曲家德彪西说:“音乐能从无中生有制造出幻想的形象,创造出夜晚充满魔幻的诗意真实和神话的境界,创造出这些在微风吹拂下人所不知的万籁。”[2]56电影音乐伴随着电影艺术走过了一百多年,自身也发展了一套完善的配乐体系,并成为电影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家可以根据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和蒙太奇结构来创作音乐,烘托气氛,暗示情节,刻画心理,在对画面起到辅助叙事作用的同时,丰富影片的表现内涵和艺术感染力,为影片的叙事营造出一种意境之美,使观众获得完满审美体验。
电影配乐是从默片时代开始。默片就是无声电影,但不是没有声音的电影,只是电影中没有人物的对话声音。事实上,早从1895年起,戏院为了掩饰放映机与观众的声音、器材故障或换片之空白时间,以及加强开场效果与戏剧张力等,已开始提供现场音乐。当时的音乐多以钢琴现场演奏为主,偶有穿插乐团演奏或收音机直接播放。[3]
默片时代,由于电影配乐无法同步,戏院解决配乐的方案一般有四种,钢琴即兴演奏只是其中之一。钢琴即兴演奏,就是钢琴家坐在舞台上,一边看着银幕一边根据剧情的发展即兴创作一些音乐来烘托气氛,比如爱情场面就弹一些浪漫曲、夜曲,追逐场面就弹快速的音乐等等。2012年获得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艺术家》让人们再次重温了无声电影的历史场景。影片一开场便生动地展现了默片时代电影配乐的技术手段:一个小型的管弦乐队在靠近观众席的地方演奏,乐队的上方便是播放影像的屏幕。在当时,伴随着这样的电影配乐方式,涌现出大批的钢琴师和作曲家,像肖斯塔科维奇、奥涅格这些作曲家在年轻时都曾在戏院做过这种工作。
默片时代的另外三种电影配乐方案是:(1)电影公司提供“配乐单”,“配乐单”是电影公司提供的,大多放在拷贝盒里一起发行,上面写明了在影片的哪个段落需要钢琴手或者小乐队演奏哪段音乐(往往是古典音乐或者流行名曲),“配乐单”免去了即兴创作的麻烦,但难免会千篇一律;(2)戏院配乐,即戏院不用电影公司指定的音乐,而是雇一个音乐指导,由音乐指导根据影片情节来安排音乐,但这种配乐大多会被不同影片重复使用;(3)原创配乐,就是聘请专业作曲家为特定影片创作配乐,这种方式成为后来电影音乐创作的主流。[4]比如,默片大师卓别林对于他的每一部电影制作都是亲力亲为,他对电影音乐部分有着独特的构思。他的音乐情结源于他的成长环境,他的父亲是声乐家,母亲是喜剧演员与歌手,父母从小对卓别林的音乐培养为他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卓别林曾说过,他很想成为一名首席小提琴手,如果这个志愿不能实现的话,他会选择在轻歌舞剧团拉琴。在卓别林的影片中,几乎所有的电影音乐都是由他一人完成的。由于对音乐的极致追求,他要求自己电影的音乐创作也要极尽完美。
概而言之,电影艺术在诞生之初,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用语言表白来传递人物内心情感活动,但是导演已经注意到,要让电影这种新兴艺术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要摆脱枯燥无味,打通银幕上的人物故事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于是音乐作为沟通观众与银幕的桥梁应运而生。可以说,电影配乐造就了一个行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套好莱坞的模式。
1928年10月,《爵士歌王》在百老汇的华纳剧院首演,这部影片是从一部百老汇音乐剧改编过来的,被宣传为“第一部带有对白”的电影,电影史上把它定位为“有声电影”。声音首次成了电影的一部分而不是被剥离在外的。随着电影技术手段的提高,画面与声音合成的问题解决了,电影幕布下的配乐乐队解散了,人物情感活动的语言对白可以直接传递给观众,但电影配乐却没有寿终正寝,恰恰相反,电影配乐正在不断创新。配乐不再停留在运用已有的作品之上,而是更有表现力、更能贴近电影内容的音乐作品。许多有着天赋的音乐人,将他们的音乐灵感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融化到电影情节中,对表现电影内容、感染观众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电影配乐的审美表现力也得到重视和研究。
电影配乐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是主题曲式的配乐,这种配乐自成一体,对电影中剧情的发展,往往没有实质的帮助;二是乐剧式的配乐,仿华格纳乐剧,是为影片中人物或某一意念之特性而创作的基本音形,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转变,这种配乐方式,对剧情的发展变化和理解有很强大的启示性。本文侧重于考察第二种方式的电影配乐,它在突出影片主题、加强影片戏剧性、渲染影片气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表现力。
(一)暗示情节发展,诠释影片主题
1929年,第一部“百分之百”的有声电影《纽约之光》(Bryan Foy导演)上映,标志着有声电影彻底进入艺术殿堂。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恰如其分地、有效地使用音乐,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使音乐真正发展为电影艺术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用音乐诠释一个非音乐主题,是电影配乐的一个显著特征。比如,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影片《红色小提琴》,片用一个凄美的音乐主题纵贯全片,大部分音乐段落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加以配器、演奏上的变化而形成。在影片中,这一主题是这把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小提琴的象征,也是整个故事发展的灵魂。这是一部属于音乐的影片。在音乐的起伏与变化中,影片完成了穿越时空的宏大叙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极具历史感的传奇故事。[5]又比如《阿甘正传》,影片通过阿甘这个虚构人物的人生遭际来叙述战后的美国历史,其中三十多首歌曲则是从另一条线上标出每一段历史特征。电影中的有些情节,根本无须更多对白,一首歌就能起到点睛作用。当珍妮与阿甘分手去旧金山时,导演用了两首非常感人的歌曲:《旧金山(别忘在头上插朵花)》和《变变变》;当阿甘刚刚来到越南战场,这时响起了CCR的《走运,儿子》的前奏;当阿甘在越南前线的乡间小路缓缓前行时,吉米·亨德里克斯的《沿着瞭望塔走》又出现了;当阿甘从东跑到西、从白跑到黑时,响起的是《继续跑》和《走自己的路》这两首歌。这些歌曲,都是导演从几万首歌曲中经过反复挑选敲定下来的,其艺术用心,就是通过歌曲从另一条暗线来再现美国历史和影片的主题。[6]
(二)渲染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心理
好的音乐是一种享受,好的音乐也可以成就一部电影。电影音乐能够衬托环境渲染气氛 从而升华影片主题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跟耳朵。
以好莱坞一部经典的英雄梦电影《角斗士》为例。影片中,背景音乐为渲染场面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当《The Wheat》响起时,其中的女声低吟回旋悠扬,和影片起始麦柯希穆手抚麦穗的镜头昭示出影片悲怅的主基调;接着响起的《The Battle》则是大战开始的点睛之作,血腥的杀戮场面、肃杀阴冷的氛围、悲壮死战的残酷都通过音乐得以诠释并凝固;随后,《The Night Of Rome》以浓郁的中东器乐旋律为背景,鼓乐张驰有度,和恢宏的罗马古城的壮观相得益彰。整个电影的音乐富于浓厚的宗教色彩,再结合交响乐烘托出情节的曲折,思乡情、亲情、忠义情、复仇情与对生命的超脱感都揉合在弦乐与民族管乐的尽情挥洒中。[7]
在当代电影配乐大师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作曲家恩尼奥·莫里科内。《海上钢琴师》(又名《声光伴我飞》)、《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战火浮生》等电影的背景音乐都是由这位大师所创作的。莫里康内的音乐似乎不同于为某一特定类型电影所作曲的音乐家,他的曲风可以说是多变的。无论是惊悚片,探险片,爱情片,他都会尝试着为其配乐。他的音乐魅力就在于配乐是可以纯粹的聆听的。也许你不一定会记住电影的情结或内容,但当莫里科内的音乐响起时,那些画面就会潮水般地涌现在头脑中。他的音乐总是会带给人惊喜,永远不会落入那些俗套的电影配乐规则之中。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当女主角随着镜头缓缓走来时,音乐失去了往常那种慵懒、迷幻的色彩。相反,莫里科内选择的则是有点滑稽可爱的背景音乐来表达男孩们对女主角的痴迷,侧面衬托了女主角的风情万种。这是莫里科内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地方,他尝试着用不同的音乐、从角度去表达可能相似的故事情节。在《海上钢琴师》中,当1900的主题响起时,男主角那种对于外面世界的渴望但却排斥和执着于内心刻画的完美世界的复杂心情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表现。更加精彩绝伦的是,莫里康内的《five portraits》在影片里将五位过往的旅客的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满怀心事的忧郁男青年,自恃清高的风尘女子,混迹于头等舱为寻找不可思议爱情的穷酸小子,等等。就像男主角说的一样,听听他们的音乐,描绘的不再是一首首旋律而是一段段故事。正是这样的音乐配合着画面生动的表演,才让人们过目不忘。莫里科内的音乐可以自由的把握各种人物的形态和心理,他将音乐赋有了人性和生命。他的音乐展现着人们的各种情绪,这种情绪仿佛就像是被刻画出来的一样,能够被人们所触摸和感受。这也是他的音乐之所以让人无法忘记的理由。
再如张艺谋的电影《菊豆》,影片结尾时,偌大的火苗不断地窜动,神情木然的菊豆站在熊熊火焰背后,不知是对生活的万念俱灰,还是对大火后生活重生的一丝希冀……。此时,如泣如诉的埙乐与噼噼噗噗的大火相互交织,音乐与音响相得益彰,饱满的情绪己经达到高潮。这个结尾段落艺术风格极其独特,情绪传达极富张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三)调动观众情绪,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无论是初期电影的无声时期还是后来发展的电影的有声年代,音乐的语汇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画面所不能代替的。电影中的音乐所要做到的是将的电影描绘成音乐中的一部分,娓娓道来一段段故事,最终让音乐触碰的是人们心灵,而不是过眼云烟,曲终人散。
在早期的默片电影中,卓别林的电影音乐可谓经久不衰。《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撰写的浪漫抒怀曲子《A Hugh Meal,Thanks to the police》就是用华丽的曲式配合流浪汉的狱中生活。小人物的无奈在浪漫的背景音乐的衬托下,更显得无助和讽刺,音乐与画面的反差则更能激发出人们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似乎就是卓别林音乐的精髓,幽默而富有深意,在浪漫华丽的感性直观中透出一层忧郁和哀伤。卓别林曾说他喜欢华丽的音乐为他的喜剧带来一种情绪上的厚度。这也是卓别林电影总带有强烈的戏剧色彩的重要原因。
谁没有被奥斯卡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My heart will go on》感动过?乐曲的开始,风笛声悠悠飘扬散发,顿时,海面上弥漫着美好却又感伤的情怀,照应着泰坦尼克号甲板上那对张臂迎着海风的情侣,乐曲的起起伏伏,似乎在诉说着他们的爱情历程和他们不被世俗承认的纯美之爱。在曲子的最高处,他们超越生死的爱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后的尾声余音缭绕,在幽蓝的天空中飞翔飘移,没有纷扰与害怕,在接触海平面的一刹那,如丝般滑过肌肤,又是那样的忧郁而感伤,美得令人心痛。而我们作为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也会心随乐动,情因乐起,不自觉地被影片的音乐所牵动。[7]
音乐是一部电影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经典的电影配乐能成就一部经典的电影。我们曾会因为一首熟悉的音乐,想起很多影片的画面。电影配乐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审美特性也是丰富多彩的。片头的音乐主要起着开场白的作用,是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主题音乐贯穿影片内容的始终,使观众对整部电影留下独特的印象;插曲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对影片情节推波助澜,增加整部影片的节奏感;场景音乐则主要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电影配乐有时候能起到用言语所不能表达的艺术效果。它可以烘托电影的气氛,推进剧情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升华影片的主题。如果说电影画面带给我们的是视觉的直观感受,电影音乐则能让我们的感官全面激活起来。当然,电影音乐不是单纯为了场景需要而创作的,优秀的电影音乐创作离不开作曲家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只有一个有着音乐理想的人,一个对音乐有着敏锐感受力和思想追求的音乐家,才能为电影谱写一段段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旋律。这样,当我们再次用心聆听一段电影的背景音乐时,我们听到的就不再是单纯的优美旋律,而是别人诉说的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1] 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2] 刘智强,韩梅.世界音乐家名言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
[3] 杨海军.浅谈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J].时代文学,2010,(1).
[4] 韩斌.电影音乐白皮书——从默片到早期有声片的配乐[J].音乐爱好者,2004,(2).
[5] 徐莹.从影片《红色小提琴》看电影配乐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09,(23).
[6] 王晓峰.电影音乐的魅力[N].西藏日报,2001-12-23.
[7] 王晖.电影故事的格调灵魂——电影音乐[J].电影评介,2008,(10).
Discussing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the Movie Soundtrack
ZHANG Ruo-ling
(ArtInstituteof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Music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lm art which constitutes the key element of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lm.The soundtrack can be adjusting and rendering the atmosphere,fueling the plot,displaying the figures emotional performance,portraying characters’psychology,and increasing the sense of rhythm for the entire film.More importantly,it is the sublimation of the film’s theme,mobilizing the audience’s emotions.Music has certainly helped to underline movie scenes.
soundtrack;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expression
J617.6
A
1674-2273(2012)04-0122-04
2012-05-26
张若邻(1991-),女,安徽合肥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在读生。
(责任编辑何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