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国 张国瑛 张少华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中医院(石嘴山 753400)
笔者使用大秦艽汤合补阳还五汤、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118例,获得良好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69例,女性49例;年龄3~18岁5例,19~60岁102例,61~72岁11例;病程1d~10d80例,11d~30d35例,30d以上3例。本组病例均有口眼歪斜,一侧面部肌肉松弛等症。所有病例均经CT颅脑检查。
治疗方法 治疗采用中医疗法,处方:秦艽、防风、白芷、羌活、独活、僵蚕、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各10g,细辛3g,白附子、全蝎各5g,蜈蚣1条,黄芪15g,赤芍20g。临床加减:气虚重者加白术10g,茯苓15g。1d1剂。针灸:地仓、颊车、阳白、合谷、太阳、内庭、太冲、牵正、下关、毫针刺,1d1次,每次留针30min。30d为1疗程。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患侧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患侧表情肌功能基本恢复;无效:症状无变化,表情肌功能未恢复。
治疗结果 118例,治愈109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无效率1.7%。疗程最短12d,最长30d,一般用药25d,口眼歪斜,一侧面部肌肉松弛等症消失或减轻。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28岁。以口眼歪斜,右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左侧2d为主诉来门 诊 治 疗。 查 体:T36℃,P80 次/min,BP110/70mmHg,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舌淡,苔薄,脉弦,CT:颅脑未见异常。诊断:面神经麻痹,拟方:秦艽、防风、白芷、羌活、独活、僵蚕、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各10g,细辛3g,白附子、全蝎各5g,蜈蚣1条,黄芪15g,赤芍20g,1d1剂。针灸地仓、颊车、阳白、合谷、太阳、内庭、太冲、牵正、下关。留针30min,1d1次。治疗12d后,患者口眼歪斜症状消失。额纹正常,患侧表情肌功能恢复正常。继用上方去羌活、独活、蜈蚣、全蝎、白附子,继用3剂。随访1年,无复发。
讨 论 面神经麻痹因风寒导致神经血管痉挛,缺血,水肿,使面神经受压,神经营养缺乏,甚至引起神经变性,亦有因病毒感染引起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属中医学“面瘫”,“中风中经络”的范围。主要病变是由正气不足,经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脉络经筋失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本病。多急性发作,突然一侧面部表情肌麻痹,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做皱眉,鼓颊等动作。平素气血亏虚,脉络空虚,外邪侵袭,风邪乘虚入中,以致气血运行受阻。面神经麻痹其病理基础是面神经管内段的神经营养血管痉挛,致面神经缺血、水肿、瘀血阻络。病发于面神经。大秦艽汤祛风、通络,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化瘀。秦艽、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血行风自灭;白附子、蜈蚣、全蝎祛风,通经络;黄芪补气祛瘀而不伤正;桃仁、红花、地龙养血、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经遂不利,筋肉失养,无用而缓,无邪之处,气血尚能运行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歪斜。正气不足,风寒之邪痹阻经脉之气,气血失和,筋脉纵缓不收。取太阳、地仓、颊车以疏调局部经气,温经散寒,濡润筋肉,合谷循经远取,亦有面口合谷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增强化瘀通行气血的作用,与僵蚕、地龙相用,又使活血化瘀药上行头面,直入病络之内,以改善患侧面神经之血供,使神经功能恢复而达祛风通络,补气活血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