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艳 张兆蓬 王学员 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天津 30013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中老年人群的多发病、常见病,以记忆、认知、言语、性格、行为、判断力、注意力、逻辑推理等方面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主要表现,并影响患者的职业、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的状态[1];是老年人痴呆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5%,其中VD的患病率为1.1%[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VD患病率为324/10万,约有 VD患者420余万人[3];且其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当前,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和药物。笔者运用电针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49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组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98例纳入对象均为我院神经内科病房及门诊2008年~2010年接诊的V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电针、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联合治疗组男23例,女26例;年龄68.1±4.2岁;病程8.45±3.21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67.9±4.7岁;病程8.61±3.27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及纳入标准 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①符合第4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4],且痴呆持续6个月以上;②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5];③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6],文盲<17分,小学文化<20分,中学以上文化<24分;④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既往和近期有卒中发作史;病情波动,呈阶梯样进展;⑤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等;⑥海金斯基(Hachinski)缺血指数评分(HIS)≥7分者[7];⑦CT或 MRI证实脑内有多灶性皮质或皮质下缺血性病变;⑧排除痴呆其他原因;⑨入组时患者及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原因的痴呆,或经DSM-Ⅳ标准诊断为其他原因痴呆的病例;②既往有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病史;③脑器质性病变、肿瘤、寄生虫病;④ 患有严重内脏疾病和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如恶性肿瘤、失语、视听障碍等;⑤治疗依从性差。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治疗均进行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及基础性疾病的常规治疗。此外,所有患者都进行基础电针治疗。
基础电针治疗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操作:取穴内关(双)、人中、三阴交(双)、风池(双)、百会、四神聪;常规皮肤消毒后,选用华佗牌30号1.5寸针灸针进行针刺。各穴得气后除人中穴外均连接G6805-2Ⅱ电针仪,选疏密波,频率1.3~1.7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留针30min,1d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
电针、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组在基础电针治疗基础上,加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全身放松,舒适地坐于治疗椅上,采用依瑞德公司生产的YRDCCY-I型磁场治疗仪。治疗师手握探头(圆形线圈),正对联合治疗组患者头颅右额叶前部背外侧治疗区域(DLPFC),调整治疗参数,采用频率10Hz,刺激强度80%MT(运动域值),刺激间隔20s,刺激时间1s,治疗20min。1d1次,共治疗8周。
对照组在基础电针治疗基础上给予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操作方法同联合治疗组,但进行经颅磁刺激时仅将探头垂直于患者颅骨,使信号不能穿过颅骨作用于大脑。
疗效标准 采用1990年5月全国老年痴呆专题会议修订的《老年呆病疗效评定标准》判定[8]。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神志清醒,定向健全,回答问题正确,反应灵敏,生活能自理,能进行一般社会活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增加≥4分;有效:主要精神症状有所减轻或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回答问题基本正确但反应迟钝,智力和人格仍有部分障碍,MMSE评分较治疗前增加>2分但<4分;无效:主要症状无改变或病情有发展,生活不能自理,回答问题不准确,神志痴呆,MMSE评分较治疗前增加≤2分或下降者。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制成数据库文件,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工作。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及两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结果 见表1~3。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比较()
注: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按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P联合治疗组 4917.56±4.4724.59±5.52 <0.05对照组 4917.78±4.5623.87±5.38 <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注: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按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P联合治疗组 4921.56±10.4710.39±5.42 <0.05对照组 4921.78±10.3616.87±8.03 <0.05
讨 论 血管性痴呆为现代医学分类命名,属中医学“呆病”、“善忘”、“语言颠倒”、“郁证”、“颠证”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血流量减低,脑实质多发小灶性缺血改变和特定皮质神经传导功能缺失的结果,是由于大脑特定部位如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的血管源性损害所致。
研究发现,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可从多方面、多途径起作用,对改善脑血流量、抗自由基损伤、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高凝状态、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神经元均有较好的作用,为针灸防治痴呆提供了实验依据[10]。
经颅磁刺激(TM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影响和改变大脑功能的生物刺激技术,它是利用时变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质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近年来,TM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性脑皮质刺激方法已被应用于各类脑系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但在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尚缺乏相关应用报道。
本研究结果证明,电针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肯定了经颅磁刺激针对血管性痴呆的辅助疗效,为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和科学研究开发了新途径和新方式;同时进一步拓宽了经颅磁刺激的临床应用范围,值得临床加以推广。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研究样本的含量偏少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试验条件进行更进一步的控制,将会使设计更趋完善,结果更有说服力;而经颅磁刺激针对本病的疗效机制探讨也尚属空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1]Roman GC.Defining dementia:clinical criteria for thediagnosis of vascular dementia[J].Acta Neurol Scand,2002,106(Supp1.178):6-9.
[2]Roman GC.Vascular dementia.Advanceds in nosology,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J].Panminerva Med,2004,46(4):207.
[3]赖新生.针刺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4):212-213.
[4]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4-446.
[5]陈俊抛,林 煜.痴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72-73.
[6]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29-301.
[7]Hachimki VC,Uif LD,Zilhka,Ed a1.Celd-blood flow in dt[J].arch Neumt,1975,32:632-637.
[8]中国中医药学会老年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老年呆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乡村医药,1995,2(1):19-20.
[9]EatonMP,hr0dyMP.Assoesment 0folderpeople:Self-maintaining and in,cmm-ntal activities ofdailyli-ng[J].Cerontologist,1969,(9):17.
[10]毋振华,张海峰.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