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婷,王彩悦,蔡志敏,李岩
火针配合阳和汤治疗皮肤病验案4则
苑婷1,王彩悦1,蔡志敏1,李岩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2.天津市公安医院,天津 300042)
针灸疗法;火针;痤疮;硬皮病;毛囊炎;汗腺炎
火针疗法源远流长,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就有记载:“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导师曾考证大针实为火针的误书。火针疗法唯借火力,无邪则温补,有邪则胜邪,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补益阳气的作用。它通过温热刺激穴位和部位,来增强人体阳气,调节脏腑,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治疗经气虚损,阳气衰弱的各种疾病,又可以散寒除湿,温化浊痰,治疗寒湿痰浊所致的各种痼疾顽症。阳和汤是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所载之方剂,由熟地30 g,鹿角胶9 g,肉桂3 g,麻黄2 g,白芥子6 g,炮姜炭2 g,生甘草3 g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治疗“流注、贴骨疽、鹤膝风、风湿、痿瘤、石疽”等病证,其组方严谨,配伍周到,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使得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正如前人云:“非麻黄不能开其腠理,非肉桂、炮姜不能解其寒凝,虽酷热不可缺一也……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也随之消矣。”故火针与阳和汤共用,增强其温阳通络之力,标本同治,疗效显著。李岩主任医师行医18载,专于火针,善用经方,对于针药并用颇有心得。兹选其典型病案4则,以飨读者。
患者,女,23岁,因“面部反复丘疹、囊肿2年,加重5个月”于2010年10月就诊。自述面部反复出现红色丘疹,后因情志因素和连续熬夜而致病情加重。曾到外院诊治,口服异维A酸胶囊及外用多种消痤软膏治疗3个月,未见好转。就诊时见面部有密不可数的丘疹、脓疱、囊肿,甚至融合成片,皮损处压痛明显,伴见畏寒、小腹冷、纳呆、舌淡、苔薄、脉沉迟。诊断为囊肿性痤疮,病情程度为Ⅳ级,证属阳虚型。治疗以多头火针点刺局部皮损,清除皮疹上的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排出囊肿的囊内物;中粗火针点刺背部穴位(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和腹部穴位(中脘、天枢、气海、关元)。配合汤药,方以阳和汤加减,处方为山茱萸、肉桂、鹿角霜、炮姜、牛膝、白芥子、桔梗、枳壳各10 g,熟地、山药、白芍各30 g,金银花、野菊花各15 g,炙麻黄5 g。1星期复诊1次。治疗2次后大部分结节变软、囊肿消退,守原法治疗,汤药每次略有调整。2个月后全部丘疹、脓疱、囊肿消失。
按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肺胃蕴湿生热,复感毒邪而诱发。而此患者素体阳虚,有夜尿频、尿急、痛经、小腹凉、下肢冷,形成上热下寒之象,上热是假,下寒是真。此型患者一般症状较为严重,多表现为囊肿痤疮。既不往外发,也不往下消,反而专往里长,若不及时治疗,皮损也会较为严重,并多形成瘢痕。用火针疗法可快速起效,使邪由内向外出,同时用阳和汤和火针的温阳作用,促使机体阳气恢复,使邪有所出路,表现为部分痤疮可以顶出脓头,痤疮根部的硬度也减小,这些都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患者,女,34岁,因“左腿外侧皮肤变硬2年余”于2010年12月就诊。起初只有在左小腿外侧有长约3 cm,宽约1 cm的皮肤变硬、变红,皮损长圆形,表面干燥平滑,呈蜡样光泽,局部无毛发,触之硬度较大。无其他不适。曾到外院做过全套免疫系列检查,无异常,皮肤活检,诊断为硬皮病。中药治疗半年后病情好转,遂停止治疗。约1年后,皮肤再次复发,皮肤紧张、发硬、发亮、紫暗、失去弹性,并且面积增大,长约15 cm,宽约5 cm,并上延至大腿外侧,近期腹部脐下有部分皮肤变红,劳累时皮损部会有胀感。既往无其他病史,现饮食大便均可,舌暗淡,苔薄,脉沉细。诊断为皮痹,证属阳虚血瘀。治疗以温通经络,和营活血,处以多头火针点刺局部皮损,中粗火针点刺后背膀胱经第一侧线穴位,腹部天枢、气海、关元等穴。中药以阳和汤加减,熟地30 g,山药30 g,白芥子6 g,桂枝10 g,炮姜10 g,鹿角霜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当归10 g,白芍30 g,生黄芪10 g,炙甘草6 g,白术10 g,茯苓30 g。1星期复诊1次。4次后皮肤已明显变软,皮损恢复常色,边界缩小。随症加减,坚持治疗3月余,患者恢复良好。
按 硬皮病属中医学“痹证”、“皮痹”范畴,其发病当责之于内为禀赋不足、脾肾阳虚,外为寒湿之邪由肌肤侵入,中伤与阻遏肌肤卫外之阳气。随着病情发展,由表入里致脏腑机能紊乱,痰浊与瘀血互结。阳和汤加减以活血通络,阴阳双补,化痰消瘀,从内改善机体体质,以扶正祛邪。火针直接作用于体表皮损部位,开泄腠理,温经活络,荣养肌肤,改善局部血运,使受损肌肤恢复其弹性和功能。
患者,男,46岁,因“头部多部位脓肿无疼痛伴患处脱发1年余”于2010年7月就诊。患者于2008年3月头顶两侧各长一指甲大小、粉红色肿物,无痛感;2星期后增大至硬币大小,仍无痛感,但出现红肿和局部毛发脱落,并且漫肿无头;而后右侧自愈,左侧愈甚,于2008年4月时最严重,在外院诊断为“头皮穿凿性毛囊周围炎”,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术后2星期伤口才愈合,且患处无新生毛发,并且在枕部和额头发髻处有新发病患,时流清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但未坚持药物治疗,曾患浅表性胃炎已治愈,无不良嗜好。初诊见患者头顶偏左有一手术瘢痕约2 cm,无新生毛发,头顶正中有2个脓包,直径约2 cm,红肿,毛发脱落,周边发髻枕部有稍小脓包,较近者有融合趋势,患处不痛。舌淡苔白,脉迟细。诊断为头部阴疽。取中号火针,点刺患处,刺破即可,让组织液与脓血充分流出,祛腐生新。中药以阳和汤为主方,处方为熟地30 g,麻黄5 g,肉桂10 g,鹿角胶10 g,黄芪30 g,白术10 g,白芷10 g,女贞子20 g,旱莲草20 g,天花粉10 g,炙甘草6 g。坚持复诊,脓肿逐渐变小,第4次复诊时,脓肿明显变小,颜色变淡,并且表面有些许新生毛发,在枕部几处毛囊出现白色脓头,为邪气欲出,有向愈之势,患者继续坚持治疗。治疗6星期后毛发生长良好,整体疗效显著。
按 中医学认为,疽类疾病为疮疡类疾病,“疽”初起属阴,属虚,属寒,愈后不佳,且病久会出现寒热错杂。阴疽多为在阳虚基础上,或有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或劳累过度所致。病机是寒痰凝滞化为阴毒。本例内服中药,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此病多为正虚邪乘,火针治疗可以开门祛邪,振奋阳气,除点刺皮损部外,也需配合背俞穴,增强脏腑正气,配合内服药物,针药并用,标本兼顾。
患者,女,35岁,因“右侧腋下化脓溃破不收口三年余”于2010年7月就诊,自述3年前怀孕期间右侧腋窝下出现多个豌豆大小硬结,考虑用药会使胎儿受影响,未予治疗,后结节变大,广泛蔓延,有脓出现,破溃后顶部有脓栓,迁延不愈,并形成瘘道。待孩子断奶后,遂来就诊。诊时见腋下溃破化脓,颜色发暗,可排出恶臭的糊状脓性分泌物,自觉疼痛,小便少,大便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为漏腋,证属阳虚邪恋,治以粗火针点刺患处,使患处脓血流出,并点刺背部督脉穴位、腹部任脉穴位。中药以阳和汤加减,处方为熟地30 g,肉桂10 g,鹿角胶10 g,麻黄5 g,党参20 g,生黄芪30 g,炮姜10 g,炙甘草10 g,苍术10 g,砂仁10 g,白芷10 g,天花粉30 g。1星期复诊1次。13星期后脓血排净,疮口愈合。
按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正气虚弱,湿热浸渍,蕴结于腋下,或心脾两虚,健运失职,痰湿内生湿聚而发。本例患者素体阳虚,又时间拖延较久,因而用阳和汤加减以温阳补血,祛除寒湿。并使用火针温热之性,激发人体阳气,使气血运行,加速流通,使脓血出净,并使疮口周围瘀积的气血得以消散,促进了组织再生,使疮口自然愈合,发挥火针敛疮生肌的作用。
2011-06-03
苑婷(1985 - ),女,2010级硕士生
李岩(1970 - ),男,主任医师,博士,E-mail:liyan66950@ sina.com
1005-0957(2012)03-0186-02
R246.7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2.0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