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英,徐海燕,吴秀云
(1.衡水学院 a. 法政学院;b. 经管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2.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河北 衡水 053000)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正在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为京津冀三地迎来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衡水市处于京津冀一体规划的辐射区域,已具备深度参与的条件。我们必须破除单纯市域经济思想[1],树立科学借力发展理念,把自身置于大区域格局中乘势崛起。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在融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作为地方党委首要研究的问题就是战略定位、参与路径问题。
科学定位就是要找准自身在区域发展版图中的战略位置,是融入环首都经济圈的根本前提。从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看,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要求衡水市必须实现从盲目到自觉、从粗放到科学的战略定位。认清国际国内、主观客观形势是找准定位的前提。
经济全球化趋势决定了传统的省与省、市与市之间的个体竞争,要向区域之间、都市群之间的群体竞争转变,京津冀三地正处于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时期。以京津冀为主体的首都经济圈发展迅速升温,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经济板块。衡水市随着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软硬发展环境大大改善,正处于加速融合京津的大好时期。所有这些,都为我市加快“融入京津、服务京津、主动作为、共赢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创造了良好机遇。带来了巨大优势,展现了无限潜力,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从京津冀区域发展趋势走向看,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将带动我市社会经济由快到好、由低级到高级的良好发展态势。衡水近临京津,市区距首都北京250公里,是京南第一大站,2小时可抵达京津。北京是国家首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极为富集的资金库、项目库、科技库、人才库、信息库,是一个极具增长和带动潜力的大城市,北京的发展会对周边地区形成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另一个发展核心,是我国大型国际港口城市之一,也是衡水对外贸易的主要出海口,近年来国家积极扶持天津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建设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
根据我省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我们应做好衡水市自身定位: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把衡水市打造成环首都地区“生态宜居的园林城市”,打造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打造成为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打造成为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打造成为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
衡水腹地广阔,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经济基础,具有参与京津冀一体化的条件。衡水与京津两地在各方面互补性较强。首先,衡水与京津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三产结构具有互补优势。其次,与京津比较,衡水具有交通优势、生态优势、农业优势、人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第三,同京津产业关联度大、资源互补性强、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合作领域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利用近临京津的优势,深化与京津的合作,是加快我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期,我市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由快到好、由低级到高级的良好发展态势。这是我们把握局势、正确决策必须要充分认识和深刻理解的战略走向。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在临近千万人口的首都的衡水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既可以加快衡水市经济发展,还可以直接为首都人口膨胀、老龄化加快分忧减压。这是改变见物不见人、只看 GDP的单纯发展观念,把民生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举两得”的妙棋。衡水县域发展应以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经济为价值取向,打造山水园林城市,为首都送清风输净水。
国内外先进地区推进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带给我们诸多有益启示。从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看,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发展定位盲目、发展方式粗放的做法,唱京津戏、打京津牌、说京津话、对京津路,以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参照,采取有力度、可操作的重要措施。第一产业方面,一是要着重发展农业、蔬菜、花卉苗木、应时鲜果、食用菌等设施园艺业;二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重点培育良种猪、牛和畜禽生产基地;三是建设现代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做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第二产业,重点发展京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突出打造与京津错位配套、有序衔接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新兴能源产业、文化体育健康产业;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区域。真正把衡水打造为加速京津冀创建世界级首都圈的“助推器”,国内外企业进入京津两大市场的“桥头堡”,汇集京津外溢资源的“聚宝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梧桐树”,京津劳务、产品、资源、生态的“供应源”,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东出西联、港腹互动的“大动脉”,京津人和国外在京津驻华使者、高端人才休闲养生的“后花园”,推动我市又好又快发展。
从京津冀区域发展路线选择看,已经从过去宏观、模糊向微观、精准发展。我们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必须增强针对性、可操作性,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为契机,充分发挥政策、体制、服务、综合环境“四个梯度差”的优势,以健全完善合作机制为保障,全方位深化与京津的对接与合作,努力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规划:
1)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规划一体化。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上主动与京津衔接,将京、津、衡水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协调推进。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要素流动,推进各个层面的对接合作,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特别是要积极争取京津两地在规划铁路、高速公路、物流基地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产业布局时,统筹考虑衡水区域的发展。当前,我市要结合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加紧制定完善与京津对接合作的整体规划方案和详细规划。同时,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意见》,积极编制我市产业、旅游、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构筑环京津卫星城市带。
2)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要求,应加快构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一体化。当前的建设重点应是:利用新建的大广高速(衡水段)邯港铁路、太青客运,积极推进我市高速交通网建设,力争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大广高速是国家高速路网规划中的重要路段,也是河北省“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河北省内分为京衡段和衡大段两部分。衡大段(衡水-大名)在衡水境内长 84.132公里,涉及市开发区、桃城区等 6个县市区,已顺利建成通车,与石黄、保沧、保津、青银等高速公路互联成网,实现了衡水2小时可达北京、天津和济南、郑州、石家庄、太原4个省会城市。我们应抓住机遇,将衡水建设为华北大平原承东启西、交汇南北、呼应沿海、承接京津的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和新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型集散地。使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
3) 加快推进产业衔接配套一体化。紧紧抓住京津企业外迁、产业外溢、项目外扩的机遇,围绕我市产业规划,精心谋划,积极运作,推进产业外溢合作、企业异地发展的共赢机制建设,重点在旅游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等领域承接京津产业外溢。
旅游服务业。按照全省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总体思路,依托京津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整合我市衡水湖湿地生态文化、温泉疗养、衡水三绝、内画艺术等旅游资源,与京津旅游产品线路相互衔接,整体策划营销,共同开拓市场。同时鼓励和引导京津资金在我市兴建观光、休闲、度假、疗养基地,打造京津“后花园”,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形成“京津人建、京津人游”的良性互动局面。
农副产品加工业。立足我市特色农业优势,与京津建立《蔬菜产销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部门引导、企业对接、政策扶持等,扩大合作领域,推进蜜桃、杂交谷子、无公害蔬菜、优质杂粮等农副产品生产及加工合作,建立京津农副产品直供基地,逐步实现四季均衡供应京津的目标。引进京津先进农业技术,吸引京津企业参与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示范企业,逐步形成面向京津市场的集包装、仓储、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农产品服务网络。
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京津工业企业外迁的有利时机,立足我市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通过兼并重组、协作配套等多种方式寻求对接合作,大力引进先进装备制造和生产及配件加工等机械加工业,延伸和拉长产业链条。
现代物流业。依托正在形成的现代化交通网络,重点发展面向京津的生活资料物流,打造京南第一大区域性物流中心。打造面向西部的生产资料物流,打造面向京津、服务全国、连通国际的北方物流枢纽城市。在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承接京津物流业的园中园,逐步打造成为物流业的旗舰。
4) 加快推进人才技术信息资金一体化。作为毗邻京津地区,要积极引进人才。建立健全面向京津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通过星期日工程师、智力入股、贡献奖励、举办人才招聘会等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进经济发展中的紧缺人才。要加强科教合作。加强与京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交流,选派人员到京津院校、院所研修,组建适合两地需要的产学研联合体。吸引京津高校、名优中等学校到我市开展联合办学或单独办学,争取京津的民办高校、高等院校的独立学院和职业院校到我市办学。要畅通信息渠道。与京津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在及时为京津提供我市信息的同时,及时准确地获取京津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外迁、产业外扩等方面的信息,寻找产业承接、企业合作机遇。要大力引进资金。借助京津资金充裕的优势,搭建与京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举办各类银政、银企对接洽谈活动,扩大与京津的资金合作面。鼓励和引导驻京津的金融机构、信托融资公司和实力财团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参股地方金融企业,开展信贷业务;对接京津信用担保机构,拓宽在京津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体制,引进京津的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建设。
[1] 王爱民.衡水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8(5):19-21.
[2] 谢新栋.谈环京津环渤海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J].衡水学院学报,201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