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探讨

2012-04-13 08:58陈筱云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肾络浊毒水液

孙 茹,陈筱云

(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 2.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和最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DN的患病人数也与日俱增,因此,预防DN的发生和干预DM早期病变是提高DM患者生活质量、延长DN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所在。目前中医在治疗DN方面的优势日益彰显出来,根据临床特征,可将DN归属于中医“消渴”、“水肿”、“关格”、“尿浊”等范畴,部分医家亦将其称为“消渴肾病”。导师陈筱云在治疗DN时根据其病机演变规律,应用“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分期分型综合调治,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医辨证理论体系指导下,根据DN的病因病机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各医家对其治法持有不同的观点。吕仁和认为DN应分三期进行辨证论治:即早期(四型:肝肾阴虚、肺肾阴虚、阴阳两虚、脾肾阳虚)、中期(五型:气阴两虚、浊毒内留,气血两虚、浊毒内留,阴阳气虚、浊毒内留,肺肾气虚、浊毒内留,心肾气虚、浊毒内留)、晚期(尿毒症期)[1]。毕桂芝等[2]认为DN的病理基础总不离阴虚燥热,精血亏虚,其标在肾络瘀阻,治以活血化瘀,疏通肾络为主。林兰认为DN的进展多由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最后至浊毒内阻,临床上将DN分为八型,治疗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温阳利水为主[3]。此外,中医外治法在治疗DN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何泽[4]根据“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中医理论,将具有通腑排毒、化浊解毒、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保留灌肠,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衰退。姚旭英等[5]依据中医学“经络传导学说”“内病外治”等理论,通过药物对足底穴位的刺激和渗透作用,采用中医足浴疗法治疗DN也收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此外还有报道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命门火衰型DN,治疗后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减轻[6]。

2 导师临床体会

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导师陈筱云认为DN的病理基础初为阴虚,日久伤阴耗气,后期则以气阴两虚为主,阴损及阳,终致阴阳两虚,浊毒内停,脉络瘀阻。据此病机演变规律,陈筱云在治疗DN时进行临床分期辨证论治,采取分期分型综合调治的方案,在益气养阴或滋阴助阳的基础上,重视“摄精泄浊、化瘀解毒”法的应用,尤其重视对肾功能的保护[7]。

2.1 摄精泄浊

蛋白尿为临床上诊断DN的最主要标志。中医学本身并无“蛋白尿”之病名,就其临床特征而言,可归属于中医学“尿浊”之范畴。DN“浊”之产生,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精气外泄”和“湿浊下注”两个方面。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精,食物之精华也”,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水谷精微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脾的运化和转输。DM病程日久导致脾肾俱虚,升清摄精无权,水谷精微失于转运输布,水液代谢障碍,湿浊下注;《圣济总录》曰:“消渴日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发为水肿。”即明确指出了肾气虚衰为DN之根本。肾虚则封藏失职,固精无力,导致精气下泄而产生蛋白尿。治疗常以健脾益气、补肾摄精为主。临床常用中药黄芪、太子参、茯苓、白术等健脾益气;熟地、山药、山茱萸、女贞子等益肾填精;芡实、五味子、金樱子等收涩固精。DN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病理产物,常见的有水、湿、痰、瘀等。DN日久,脾失健运,脾虚则水液代谢失常,湿浊弥漫布散于周身;肾主气化,司开合,肾虚则气化无权,水液代谢失常,日久可致痰凝、血瘀、湿阻、水停等病理机制的形成,病理产物水、湿、痰、瘀在体内蓄积过多,则形成浊邪,水湿浊邪下注于膀胱,随小便而排出。因此,我们在治疗上当以泄浊为法,具体包括利水、渗湿、祛痰、化瘀,方可选用五苓散、黄连温胆汤等,常用中药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等以利水渗湿;半夏、竹茹、陈皮、瓜蒌、胆南星等以祛痰化饮。

2.2 化瘀解毒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DN初期以气阴两虚为主,迁延日久,伤津耗气,气虚则血运无力,阴虚则虚火内生,灼伤津液,血液运行不畅而致瘀阻脉络。吕仁和[8]认为 DN的病位在肾之“络脉”,病理为“络脉癥瘕”。徐振华等[9]认为,血瘀存在于DN的全过程,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血瘀在本病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上应特别重视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常用中药有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水蛭、三棱、莪术等,临证还应辨血瘀病因,在活血通络的基础上适当佐以益气、理气、补阴、补阳等作用的中药,从而使全身气血阴阳达到协调平衡的状态。DN日久,脾肾俱虚,水液代谢失常,产生水、湿、痰、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在体内蓄积过多,邪盛而化生热、湿、痰、瘀、浊等毒邪,各种毒邪胶着难解,侵袭肾络,损伤肾脏。南征认为DM病久者,会使本体大伤,致络病瘀血,血瘀痰生,热结毒生,毒伤肾络,肾络瘀塞[10]。临床可见水肿、泡沫尿等症状,因此,在治疗上我们应重视排毒,通过清热、利湿、祛痰、化瘀等方法来达到排除毒邪的目的。

3 小 结

通过在临床上进行大量观察,我们在应用“摄精泄浊”、“化瘀解毒”等方法治疗DN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外,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灵活运用益气养阴,化痰祛湿,泄浊解毒等方法,疗效颇佳。由此可见,中医药在治疗DN时,采用内治法或外治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都具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中医药在治疗DN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的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1]王越.吕仁和用“六对论治”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4):46-49.

[2]毕桂芝,仝小林.络病研究及治疗进展[J].首都医药杂志,2005,16(3):46.

[3]倪青.著名中医学家林兰教授学术经验系列之四病机以气阴两虚为主治疗当益气养阴为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4):145-146.

[4]何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8-29.

[5]姚旭英,史耀勋,王泽生,等.中药足浴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4):23-24.

[6]高丽娟.穴位贴敷治疗命门火衰型糖尿病肾病20例[J].光明中医,2011,26(6):1192-1193.

[7]陈筱云.摄精泄浊、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理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3):257-258.

[8]吕仁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23.

[9]徐振华,李咏梅,左效臣.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杂志,2007,6(5):56-57.

[10]于敏,史耀勋,田谧,等.南征教授从毒损肾络立论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74-75.

猜你喜欢
肾络浊毒水液
曹式丽教授应用辛通畅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概述*
背后七颠百病消
脂蛋白肾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基于肾络理论浅析慢性肾脏病的辨证施治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肾络瘀阻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