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高职院校航海心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2012-04-13 07:59王志昌
航海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船员

王志昌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 361012)

一、航海职业的特殊性对海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环境、经验和知识对人的心理活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海上的工作、生活环境与岸上有很大的差别,海员所处的环境最主要的特点是两极化: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孤独的心理环境;风平浪静时的诗情画意与狂风暴雨中的末日情怀;正常状态下的轻松与应激状态下的紧张;正常工作时的单调性与紧急任务时的无序性;松散的人际关系与严格的等级制度;性别的单一性与靠泊不同国家港口的风花雪月;晕船、时差变化、噪声污染、地理位置及季节的频繁改变等。这些因素对海员的心理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远离家乡和亲人,有较强的孤独无援感和空虚感,船员之间心理沟通与情感交往机会较少,彼此生疏,加重孤独感导致心理退缩。特别是在外派船上,多种国籍海员之间的言语障碍、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因素,容易造成人际关系淡漠,沟通障碍。因此,开展在职船员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以适应IMO对船员心理健康提出的要求,业已引起各国海事主管部门及航运公司的重视。作为培养未来航海人才的航海院校,在加强专业知识与航海技能教育与训练的同时,应把学生的航海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提到更高的层面上。

二、我国航海心理研究及航海心理教育的现状

我国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航海心理学研究开始于1989年第一部《航海心理学》教材公开出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基本形成航海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雏形,近几年也相继发表了一批航海心理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标志着我国航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地位的确立。在航海心理学研究体系中,王有权教授对航海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方法以及航海心理学科研设计与选题做了论述,周燮生对海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选拔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朱国锋对海船驾驶员职业适宜性理论及其方法作了初步的理论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对在职船员的心理培训与指导有重要的意义,对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的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交通运输部已将航海心理学列入航海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但从教学实践看,高职院校航海心理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航海心理学教材匮乏

目前,适用的航海心理学教材较少,比较通行的教材是大连海事大学王有权教授编写的《航海心理学》。该教材围绕航海心理的主题,就心理素质培养、心理与航行安全、心理健康维护、海员人际心理和海员心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心理规律进行了全方位的简述,但该书更多的是阐述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缺乏航海的实际案例及案例点评,缺乏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感觉该教材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2.教学方法单一、滞后

目前大部分航海院校的航海心理学教学还是采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课时限制、师资不足和节约成本等因素,该课程大都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课堂秩序相对松懈,课堂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指导,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教学效果明显削弱。

3.课程边缘化,师资队伍有待整合提高

高职院校航海心理学的教学时间并不长,有的职业院校不开设或只把该课程当成选修课,课程地位边缘化;从事海员心理学教学的教师大多是航海、轮机的专业教师、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在知识结构上各有各的优势和缺陷。航海、轮机专业出身的心理学教师具有丰富的航海经验,但心理学基础不够扎实;而心理咨询师出身的教师,却对航海职业的实际情况不了解,缺乏航海经历。因此,需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航海心理学作为非专业的特色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处于从属地位,其发展受到明显的制约,由于师资、经费等原因,教师缺乏深造的机会。另外,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师隶属于不同部门,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状态,加上课时多、教学任务重,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个人的自由空间被大大缩减,从而影响了教师创新能力的提升及师资队伍的整合。

三、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学生心理状态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进入大学后,宽松的学习氛围、陌生的环境、远离亲人和朋友以及一定的经济压力,使一些学生产生适应不良、人际关系不融洽、对学业和前途担忧、对自我的不认可等心理问题,出现焦虑、恐惧、自闭、逃避、抑郁、自卑等心理状态,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学生的重要因素。

除上述共同的心理特征外,航海专业的新生更有着与其他专业新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对航海职业环境及职业取向的迷茫与期盼;对未来航海职业四海为家、周游世界的向往与担心等。特别是近年来就读航海专业的学生更多的是来自边远内陆地区,他们有的甚至从没见过大海,航海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职业,他们知道这个职业的收入丰厚却没能真正理解这个职业的风险与竞争对心身素质的特殊要求。

四、航海心理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航海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船员除了应具备良好的智力因素还应该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并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对在校航海专业学生开展航海心理教育的方法不能只采用课程化教学,在课程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解的是普通心理学常识而不是系统化的心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航海心理教育应是多方位、多渠道进行的,可以说从入学开始的专业介绍、思品课程、专业课及实践教学到就业指导都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航海心理教育。

一是专业介绍与职业环境教育。在新生入学时的专业介绍中,应针对生源的特点,让有航海资历的船员用切身经历使学生对未来的职业性质、职业特征、职业环境及对心理和身体素质的要求有感性的积极的第一印象,确立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但同时也要让学生对航海职业的艰辛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这对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信念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的专业介绍中更多的是对航海专业特点的介绍,而忽视了航海职业环境的介绍。专业介绍应与职业环境教育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海洋、巨轮及港口国的风光,若是能加上船员具体的海上生活、工作的图片就更加生动,更能引起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坚定学生从事航海事业的信心。

二是普通心理学常识教育。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系统地讲解普通心理学知识,只能有所侧重地讲解与航海职业相关的重要的心理学常识。除应着重介绍心理过程及影响心理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基本原理外,应对晕船的生理及心理过程、孤独的心理机制及调适、人际关系心理及应激心理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使学生能对海员常见心理状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这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心理调适有关键的作用。

三是爱国教育与外事教育中的心理激励。爱国教育是思品课的重要内容,但传统思品课中进行爱国教育的资料和方式对于航海专业的学生不具有职业针对性,应调整相关内容和方法,通过资深船员在国外的经历与心路历程,生动地向学生显示国强民尊的体验,是一种很有效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更多的是在专业教学中寓育于教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船、敬业的职业操守,是一种心理导向。外事教育是航海专业学生所特有的,除了外事纪律教育,应加强学生民族尊严的教育,也是一种爱国、自尊自爱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是性心理教育。航海专业的学生未来面对的是比较特殊的职业环境:海上生活、工作的性别单一性、各国性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多样性及性别角色的定位单调特征等,这都是有别于岸上生活的性心理环境。虽然学生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也能了解到一些性心理与生理的知识,但如果没有正确的性心理教育,将对学生的性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开展正确、有效的性心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抵抗与免疫力。

五是心理调适方法。心理调适是使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意志、意向等心理活动进行调整,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回避——转移注意力,尽可能躲开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变通——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酸葡萄与甜柠檬效应;转移——换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升华——让积极的心理认知固着,把挫折变成财富;换位——换一种认知解释事物,更新观念,重新解释外部环境信息;补偿——改弦易辙不变初衷,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求实——切合实际调整目标等。此外,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懂得道法自然,珍惜当下,去贪欲弃我执,学会自我调节以减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愉快与不适应。

六是就业指导中的心理教育。人的一生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工作上,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理想相应,与自己的期望相适,与自己的能力相符,就会以苦为乐,奋发成才,在职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反之亦然。航海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率很高,但就业后却可能遇到工作不愉快、不适应的情况,又放弃海上职业。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引导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期望与能力设定好由普通船员到高级船员、由高级船员到船长(或轮机长)的职务提升计划,然后告诉他们达到既定目标后对生活、事业、人生规划的意义及体现的价值和为此可能付出的努力与代价,让他们既有热爱航海职业的长远理想又具有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要让学生心理上有强大的期望同时又有为之奋斗而付出艰辛努力的心理准备。

七是情景、案例分析法。心理学教学应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乐,能引导学生今后自我学习、自我调适心理。通过设定情景进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对航海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学教学,用具体事例来说明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兴趣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喜欢心理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当然,案例的选择与设计以及教师的合理引导是案例分析法教学的关键,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还应有相应的海上生活与工作的经历。这也是现在职业院校心理学教师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需要对教师进行整合与提升。

[1]阳德华,高和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3).

[2]熊 燕,彭 萍,胡一秋,等.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6).

[3]顾永健.航海心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4]孙 哲,陈尧忠.内河航运与海运心理卫生[M].天津:天津出版社,1995.

[5]郭其顺.世界海难事故的现状与原因分析[J].中国船检,2000(3).

[6]戴运昌.航海行为科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6.

[7]朱国锋.我国航海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航海.2001(2).

[8]邱新涌,张建号.航海安全管理应重视海员的心理健康[J].航海技术,2007(2).

[9]王有权.航海心理学[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船员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全球高级海员达137万 供求缺口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