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行学说的起源看五脏五行属性演变及其意义

2012-04-13 05:31刘西建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五脏学说脏腑

刘西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济南250355)

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用以识别、归纳各种事物的自然属性。本文从探究五行学说的起源入手,把握五脏五行配属的演变脉络,揭示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以此说明五行学说对目前的中医临床仍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五行学说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医临床实践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从创立之时的周朝至西方文化渐浸的近现代,五行学说就在责难和批判中不断得到广泛运用和持续发展。尤其在五行学说已退出主流文化的今天,中医学仍以此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是否已经过时,甚或成了“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1],这是我们中医工作者目前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从历史上看,五行与五脏的配属经过了一个从哲学到医学的转变过程,五脏的五行属性亦随之发生了演变。审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就要理解五行学说的本源和精神实质,否则就成了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1 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最早最具体的描述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关于其起源,学术界进行了不少讨论,概而言之,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有如下几种。

1.1 五材说

五材说认为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国语·郑语》曰“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1.2 五方四时说

中国古人认为自己处于大地中央,中心加上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共五方。由于时空的一体化,那么这五个方向也就代表了五个时节,这种按五方和四时划分空间和时间的方法是通过原始天文学建立起来的,在这五个方位上按时节进行或运行的事物,就是五行。五行说作为一个系统出现的地方,凡是在着意阐发五行体系的系统涵义和功能的地方,总是以五方四时的范畴为理论基础。在五行的时、空模式下,“金、木、水、火、土空有其名而无其实,他们不过是用以表示四时五方的符号而已”[2]。

1.3 五数说

有学者认为五行观念的产生与人类最初的计数方式有关。古人在计算和分配食物等活动中逐渐产生了对数的认识,显而易见手是人类应用最早、最简便、最方便的计数工具之一,于是就有了以五为基数的计数方法。希腊阿提卡数码、罗马及中美洲玛雅记数符号等均显示了以五为基数的累加计数法[3]。多种文明早期阶段都采用了以五为基数的记数方式这一特征,说明许多民族都曾把五看作重要数值,在此种计数方法的影响下而形成关于“五”的特殊观念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以上认识外,还有五星说[4]、原始图腾和自然神崇拜说[5]、历法月令说[2]等。笔者认为,五行的起源应是先有对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物的简单认识(如对“五”的认可),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吸收了当时的天文学、农学、数学、冶金、地理学、医学等先进知识,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的系统论思想为核心,以生克制化、运动有序的控制论思想为表现的哲学分类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世界万物都可以按照其一定的功能表现,以“木、火、土、金、水”抽象出来的属性为依据,纳入其中。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五行的属性配伍只具有比附性或象征性意义,这实质上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逻辑关系的抽象符号体系在广为运用。利用的是五行循环相生相克的逻辑关系模式,而不是关于木火土金水的具体属性内容[6]。如果把“木可以生火,金如何生水”作为驳斥五行学说的基本论据,显而易见是落入了机械唯物论的窠臼。

2 五脏五行属性演变

五行学说被古人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典章、制度、农业,到军事、艺术、伦理、道德,以至占卜、风水、相命等无处不在。不可否认,这种机械套用的方法有故弄玄虚和封建迷信的色彩存在。中医学借用了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五行学说,构建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体系。如果不了解先秦两汉时期的五脏五行配伍演变,就很难理解《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的精髓。毕竟,五行配伍思想为当时的医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7]。

2.1 五脏解剖位置与自然时空方位对应模式

这种对应关系见于《礼记·月令》:春三月,“祭先脾”;夏三月,“祭先肺”;中央土,“祭先心”;秋三月,“祭先肝”;冬三月,“祭先肾”。其五脏与五行的配属关系是按照祭祀所用动物五脏的解剖位置应四时五方所得到的。人如果“面南而立”,所得到的五脏五行对应模式也是如此。古文《尚书》、《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太玄·玄数》等古文经学都是执这种观点。

2.2 五脏解剖位置、功能特点与自然时空方位部分对应模式

《管子·水地篇》云:“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主肝,甘主心。”[9]即五脏五行的配属关系为脾主酸,属木;肝主苦,属火;心主甘,属土;肾主辛,属金;肺主咸,属水。从这种对应模式可以看出,位居中央的心和东方的脾对应五行属性同古文经学,北方为肺属水,南方为肝属火,西方为肾属金。有学者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古人针对单纯按脏腑解剖位置对应五行的不合理处进行的调整。《管子》把难以解释的现象进行了按脏腑功能属性的修正。如“肺的病变,最常见的是咳逆喘息,反推肺的正常气机不该是属火炎上,而是向下沉降”[8],具有“趋下”的特点,据此改为属水,于是便形成了脾属木,肝属火,心属土,肾属金,肺属水的对应模式。

2.3 脏腑功能特点对应模式

古人对脏腑功能的认识主要来源于解剖知识、生活实践观察以及医疗经验积累,在此基础上,运用察外知内、取象类比、整体观察等方法,观察到内在脏腑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经过概括、抽象、推理,逐步归纳出来的。在这种过程中,单一的形态解剖学所对应的五行关系,经过临床实践,逐渐演变为功能对应模式,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这种模式的建立,使得中医学脏腑的概念由形态学实体演变为功能态模型。除了《黄帝内经》外,古文经学的许多著作大多持这种观点。郑玄在《驳五经异义》评价说:“今医疾之法以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则有瘳也。若反其术,不死为剧。”

总之,五行学说由哲学向医学渗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不同的五行五脏的配属关系模式,经过医家在实践中反复验证,最终确立了《黄帝内经》中的配属模式。有学者认为正是医学实践决定了五脏五行配属关系模式的最终定型[9]。

3 结语

从五脏五行配属关系的演变可以看出,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石之一,《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五行藏象理论是经受了几千年临床检验并行之有效的。五行学说对于阐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脏腑功能相互影响以及临床防治疾病,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科学地理解和把握五行学说的内涵,运用整体观察和类比思辨等思维方法,并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地加以发展,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医理论体系。

[1]田代华.五行学说是制约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因素[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10(3):96.

[2]刘宗迪.五行说考源[J]. 哲学研究,2004,11(4):37,39.

[3]胡化凯.五行起源新探[J]. 安徽史学,1997,12(1):27.

[4]潘顺安.五行的起源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9(4):110.

[5]臧振.五行起源新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8(4):86.

[6]胡化凯.论五行说的历史性批判[J]. 社会科学战线,1997,12(1):188.

[7]胡化凯.五行配伍理论的科学价值初探[J].大自然探索,1994,15(2):19.

[8]常立果,艾浩,烟建华,等.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J].山西中医,2007,12(1):53.

[9]李玉清.从五脏五行配属关系的多样性看医学发展的轨迹[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4):45.

猜你喜欢
五脏学说脏腑
General principle of high-quality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rrying on the essence,while pursuing innovations”
关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新思考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一 “色眼”与“五轮学说”
失眠与五脏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