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金,张红梅,卢 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辽宁沈阳11003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成药典。作为宋代国家级的成药制作和使用标准,《局方》对宋代以降的中医药各个方面的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早期本草文献中地黄仅有干地黄和生地黄两种,而现代中药学一般将地黄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局方》中地黄的使用情况对理解现代中药学与早期本草文献的这种差别应有所帮助。
《局方》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因不同时期的增损,其卷数历经了从《太医局方》三卷、《和剂局方》五卷、《局方》十卷的变化[1]。现在通行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本为十卷本[2],具体分为治诸风附脚气(卷一);治伤寒附中暑(卷二);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卷三);治痰饮附咳嗽(卷四);治诸虚附骨蒸,治痼冷附消渴(卷五);治积热,治泻痢附秘涩(卷六);治眼目疾,治咽喉口齿(卷七);治杂病,治疮肿伤折(卷八);治妇人诸疾,产图(卷九);治小儿诸疾,诸汤,诸香(卷十)。各类方剂基本按照“和剂局方”(本书早期的五卷本内容)、绍兴续添方、宝庆新增方、淳佑新添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的顺序排列。
与《局方》时间相仿的本草学专著是《证类本草》[3],书中对地黄的认识对后人理解《局方》中地黄的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书中引文表明,在早期的本草文献中,地黄有干地黄和生地黄两种,这两种地黄的作用类似。一般认为,早期文献中的生地黄即现代所说的鲜地黄。在干地黄部分的引文中有“生者尤良”的说法,似乎暗示干地黄中存在生熟之别。因为行文的原因,我们无法确定在干地黄的诸多治疗作用中哪些“生者尤良”。当然,这一说法也可以理解为生地黄较之干地黄的作用更好。对于生地黄的使用,早期本草的内容指明为“皆宜捣饮之”,即宜服用生地黄汁。
关于干地黄的制作方法,《证类本草》中主要引用了3种方式:一是早期本草文献中所谓“阴干”,二是陶隐居所谓“捣汁和蒸”,三是《雷公》蒸后拌酒再蒸法,文中所引用的《图经》和《衍义》两书对陶氏的说法有详细说明。此外,所引《日华子》中有“日干者平,火干者温”,因缺乏详细的说明,难以明确其具体的炮制细节。
在干、生两种地黄的认识方面,陈臧器《本草》中有“蒸干即温补,生干则平宣”。《药性论》中以干地黄能补、能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生地黄能解诸热,通利月经闭绝,“不利水道”,消瘀血,虚而多热宜用。《衍义》认为后世顾虑地黄生及生干者太寒,故用熟者。
《证类本草》中引用了地黄应用的实例,除服食养生之外,还有其他用途(见表1)。
表1 《证类本草》中引地黄应用实例(服食养生除外)
从表1中不难得出,实际应用中,在只用地黄,或药味极少的方剂中,使用生地黄的机会较多;生地黄主要以生地黄汁的形式内服及外用,或以捣烂的形式外用;生地黄汁煮熟使用或干地黄一般用于出血病症中。
按以下原则对不同种类的地黄或其组合形式在《局方》中的分布情况进行计数:有蒸制过程的干地黄为熟干地黄;熟地黄即熟干地黄;可以制为散剂者为生干地黄或熟干地黄;方剂随病情出现加减变化时使用地黄的情况不予计数;书中含地黄的方剂有4次重复情况,因病种、时期不同,汇总时均重复计数。具体情况为:卷一·绍兴续添方中没药降圣丹,其方见卷八·绍兴续添方中,用生干地黄;卷五·治诸虚附骨蒸之十全大补汤与同卷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十全饮,两方用药相同,均用熟地黄;卷九·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中南岳魏夫人济阴丹与同卷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益阴丹,为同一方剂,用熟干地黄;卷九·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之琥珀黑龙丹与同卷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之黑龙丹,为同一方剂,使用生干地黄。
按上述原则得到的《局方》中地黄分布情况如下:①《局方》中对地黄的使用形式有生地黄汁、生地黄、干地黄(生熟均可)、熟干地黄(或写作“熟地黄”)、生干地黄、熟干地黄与生干地黄同用6种。②《局方》中地黄的使用形式在书中的分布情况如表2~表8所示。
表2 《局方》中生地黄汁的分布情况 (例)
表3 《局方》中生地黄的分布情况 (例)
表4 《局方》中干地黄(生,亦可熟)的分布情况 (例)
表6 《局方》中生干地黄的分布情况 (例)
注:为方便阅读,表格中将各篇章原名简化如下:“卷之一·治诸风附脚气”作“诸风”,“卷之三·治一切气附脾胃、积聚”作“一切气”,“卷之四·治痰饮附咳嗽”作“痰饮”,“卷之五·治诸虚附骨蒸”作“诸虚”,“卷之五·治痼冷附消渴”作“痼冷”,“卷之六·治积热”作“积热”,“卷之七·治眼目疾”作“眼目疾”,“卷之七·治咽喉口齿”作“咽喉”,“卷之八·治杂病”作“杂病”,“卷之八·治疮肿伤折”作“疮肿”,“卷之九·治妇人诸疾”作“妇人”。“和剂局方”作“和”,“绍兴续添方”作“绍”,“宝庆新增方”作“宝”,“淳佑新添方”作“淳”,“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作“吴”,“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作“续”。
表7 《局方》中熟干地黄与生干地黄同用的分布情况 (例)
表8 各种地黄在《局方》中分布情况汇总 (例)
《局方》中地黄的应用有如下特点:作为国家级的用药指南,《局方》所使用的地黄均可以明确辨认出其种类。生地黄汁在《局方》中用于丸剂的黏合,常常与童子小便、酒、蜜、酥中的一种或几种同熬,亦有直接用生地黄汁成丸的方剂,说明与干地黄分生熟的情况类似,地黄汁在实际运用中也有生熟的区别。书中生地黄仅见于交感地黄煎圆一方,制作过程中生地黄与生姜分别绞汁,互炒,说明书中所称生地黄为现代所谓鲜地黄。书中使用干地黄的方剂仅有人参当归散一例,并在用法中注明“地黄宜用生干者,虚甚则用熟者”。说明当时用熟地黄重在补虚。生干地黄在书中多为洗净后焙干,有时直接入丸散,有时入煎剂,有时熬膏作丸,用法不一。生干地黄有时与熟干地黄同用。生干地黄的使用目的似乎是为了制剂的方便,其治疗作用应类似于现代所用的生地黄。
在《局方》使用地黄的各种形式中,以熟干地黄的使用频次为最多。这与《证类本草》中举例以生地黄居多有很大不同。熟干地黄主要用于诸虚骨蒸和妇人病部分。按时期看,“和剂局方”及“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中使用熟干地黄较多。因为书中其他形式地黄的应用较少,熟干地黄的这一分布特点与全书地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书中熟干地黄的炮制方法应为“净洗,酒浸,蒸,焙干”,此种方法与《证类本草》所引《雷公》法相近,亦可能与前人所谓地黄得酒良的观点有关。
[1]章健,李洪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书考略[J].中医文献杂志,2001,8(4):11-12.
[2]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3]宋·唐慎微.证类本草[M]//尚志钧,郑金生,尚元藕,等.点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