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东,吴平
(1.北京市通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通州 101117;2.吉林省四平市畜牧兽医培训中心,吉林四平 136000)
(一)发病情况 北京市某养猪场饲养母猪400头,2012年4月,有10头母猪产下180头仔猪,其中20头仔猪16日龄时突然发病,病猪精神差、吃奶少或不吃、腹泻,排黄绿色稀便;有的病猪头颈偏于一侧,走动时向一侧转圈。曾用止泻、助消化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并且有10头死亡,有整窝蔓延的趋势。2012年5月初,又有3头怀孕母猪曾发生流产,当时该母猪已怀孕3个月,初期表现精神差,食欲减少或不食,过几天后,从阴道里流出暗红色或褐色分泌物,随后出现流产。
(二)临床表现 发病仔猪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一般体温正常,病的后期可降至常温以下,步态不稳、运动失调、做同一方向的圆圈运动或前冲后撞或以头抵地而不动、有的头颈后仰、前肢或四肢张开,全身肌肉痉挛、强硬(特别在颈部和颊部),肛门红肿、尾巴周围有污物,病情严重的仔猪表现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肌肉阵发性痉挛、出现转圈或侧卧、有的在地上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并口吐白沫。 也有的病例病初就发生两前肢或四肢麻痹,不能起立,病程可达一个月以上。
(三)病理剖检变化 病死猪剖检可见心包积液、积液浑浊,心外膜、内膜出血,肝有坏死灶,脑及脑膜充血、水肿和炎性病状,脑脊液增多、稍浑浊,肾包膜,肋膜,腹膜及肠黏膜出血,胃肠内附有较多粘液,黏膜充血肿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汁。
(四)实验室检查
1.无菌采取血液进行涂片,用革兰氏染色,显微镜检查可见两极浓染、革兰氏阳性、单个分散或两个菌体排列成V形或栅栏状排列的小杆菌。
2.无菌采集肝脾组织,分别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血液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有散落的菌落生长;麦康凯培养基无菌落生长,血液琼脂培养基生长的小菌落呈圆形、光滑、透明、淡蓝色、菌落周围有狭窄的溶血环,48 h后菌落增大、透明度降低。
3.血清学试验。无菌采集哺乳仔猪血10份,母猪血10份,并分离血清,分别做以下试验。
(1)猪瘟抗体监测:用HA试验监测结果为仔猪猪瘟抗体保护率为70%、母猪猪瘟抗体保护率为100%。
(2)猪瘟感染抗体检测:用ELISA试验检测结果为阴性。
(3)猪伪狂犬病的检测:用ELISA试验检测结果抗体保护率80%、感染抗体为阴性。
4.用凝集试验检测李氏杆菌阳性。
5.粪便检查。无菌采集哺乳仔猪的粪便,涂片,显微镜检查未见寄生虫卵。
(五)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为哺乳仔猪李氏杆菌病。
(六)治疗措施
1.全群仔猪上午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或链霉素注射液和金银花六味注射液分别进行肌肉注射,下午用氟本尼考注射液和复方黄连素注射液分别进行肌肉注射,用量遵照药品说明,1次/d,连用5 d。
2.对症治疗。对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猪,可肌肉注射盐酸氯丙嗪,1次/d,连用5 d。
3.在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电解多维,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母猪的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和强力霉素,防止继发感染,连用7 d。
(七)预防措施
1.将病猪隔离,病死猪尸体深埋,并用5%火碱对污染场地进行消毒,1次/d,连用7 d。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特别是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3.加强消毒,平时每3 d用过氧乙酸、百毒杀、聚合酮碘、蓝光等消毒剂带猪消毒一次,每两周用火碱全场消毒一次。
4.加强免疫。目前尚无本病菌苗可作为预防,重点做好猪瘟、口蹄疫、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病的免疫。
5.加强灭鼠,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