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雪峰,李志慧,杨东升,吉凤涛,苏双
(1.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2.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12;3.磐石市吉昌镇畜牧兽医站,吉林磐石 132316)
禽大肠杆菌病是指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引起的禽类的急、慢性传染病的总称,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气囊病(慢性呼吸道病,CRD)、大肠杆菌肉芽肿(Hjarre氏病)、肿头综合症、禽蜂窝织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全眼球炎、滑膜炎、脐炎及卵黄囊感染等。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秋冬季及初春最常发生。禽大肠杆菌病病型复杂,且由于菌株容易产生耐药性,常用的药物往往对其不敏感。被大肠杆菌污染的种蛋、孵化器、饲料、饮水、垫料、空气是重要传染源或传染媒介。禽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及腹膜炎可波及禽的卵巢和输卵管,从而引起卵污染,即垂直传染。而水平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大雏或成年禽的气囊炎或败血症多经过呼吸道感染。由于病禽粪便含有大量病菌,当其污染饲料、饮水后,可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禽,引起急性出血性肠炎及败血症。另外,由于盲目用药和滥用药,造成病禽机体功能紊乱和菌群失调,而导致APEC大量繁殖而发病,即药源性感染。值得注意的是,用带菌卵孵出的雏禽往往呈现隐性感染,在应激等条件下出现感染症状,并水平感染健康禽,呼吸道和消化道是最常见的传染途径,也可交配感染。目前兽医临床方面,大多数情况往往是APEC的继发性感染或与球虫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的混合感染。因此,需首要注意种蛋的质量问题,要选购优质雏,选择收脐良好的雏禽。孵化场和检疫单位应严把检疫关,严禁一切不合格种蛋的流通。
患雏死后剖检往往可见卵黄吸收不良,卵黄囊充血、出血,卵黄呈黄绿色粘稠状、干酪状或稀薄液状,脐部炎症。病死禽剖检可见肝脾肿大,呈铜绿色或土黄色,肝表面有纤维素膜覆盖,此膜易剥脱,肝呈紫褐色。心脏可见心包炎,心包膜水肿、增厚,并覆有渗出物,心包内充满纤维蛋白性黄色渗出液。气囊呈气囊炎病变,壁增厚、混浊,呼吸面常有干酪样渗出物附着。也有的可见输卵管炎,管腔内黏膜充血,附有干酪样物。严重时输卵管壁变薄,内含块状、干酪样坏死物。成年禽多见有卵黄性腹膜炎,腹腔中有散蛋黄液,病程较长的患禽腹腔内可见较多纤维素渗出物粘于肠管和肠系膜上,腹膜粗糙,有的可见肠粘连。
禽大肠杆菌病病型复杂,所表现出的症状与发病禽日龄、病程长短、有无混合感染都密切相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初禽只精神不佳,采食量下降,部分病禽羽毛蓬乱,拉白色稀粪,后期呼吸急促,两翅下垂,闭眼昏睡或离群静卧,重者迅速脱水死亡。雏禽感染后,多呈亚急性败血症症状,除上述症状还可见腹部膨大,脐孔及其周围皮肤发红、水肿,拉稀便,可在病后2-4日内死亡。死亡率可达50%甚至更高。成禽感染后,以亚急性或慢性败血症为主,可见腹部膨胀、眼球凹陷。有的只出现局部感染,如关节炎、眼炎,秋冬季时较多的伴有呼吸道症状。
一般的抗菌药对禽大肠杆菌病均有疗效,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诺氟沙星、新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近年来在防治过程中发现,大肠杆菌对药物极易产生抗药性。早期投药可控制早期感染的病禽,而后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采用每100 kg饲料添加40 g呋喃唑酮、0.1%氯霉素或土霉素等抗生素的方法有一定预防效果。纵观近年来防治大肠杆菌病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是以清热解毒类复方为主。如经典组方加味三黄汤:由黄连30 g、黄芩30 g、大黄20 g、穿心莲30 g、苦参20 g、夏枯草20 g、龙胆20 g、连翘20 g、二花15 g、白头翁15 g、车前子15 g、甘草15 g组成,在抗菌药物无效时,将以上中药烘干粉碎,按1%比例混料饲喂,1次/d连用3 d治愈率95%,有效率可达10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