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宇 张庆香
(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山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2011年9月~2011年11月,我们对150例老年患者输液不畅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处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呼吸内科输液不畅老年患者150例,男90例,女6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7岁。均采用一次性钢针穿刺针。穿刺部位在手背及腕部静脉95例,足背静脉55例。输液不畅判断标准(1)液体不滴;(2)滴速过慢:当调节器开至最大时,每分钟滴数仍小于20滴。
2.1 针头滑出 由于呼吸科患者输液时间长,憋喘患者较多,耐受差,为了使患者舒适,更换体位频繁,导致针头滑出的比例较大。对于这部分患者,我们应为患者固定好,并给患者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与护士一起保护患者血管,必要时应用浅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输液,增加患者舒适度,避免重复穿刺的痛苦。
2.2 针头斜面贴牢血管壁 由于固定穿刺针的方法不当,病人稍活动就引起针尖方向的改变,针斜面与静脉内膜壁接触,使液体不能顺利流入血管。处理时可适当抬高或压低,向左或向右活动针头。若针尖翘起应将针尾垫高,并调整胶布的粘贴形式和松紧度,关键是固定好穿刺针的针柄。对于手指关节可用棉签固定,既牢固又舒适。
2.3 压力不够或循环受阻 主要是输液袋悬挂过低。根据物理学定理:液体内部的水压等于液体比重和深度的乘积。输液袋悬挂越高,受力面中心距液平面的高度越大,液柱压强增大,液速加快。当药液黏稠度大或针头直径小时,需要提高液体落差,加大液压。或因输液时上卷袖口过紧或手表、手链等勒在输液针的上方,起到了止血带的作用,造成静脉回流障碍,液体输入困难。处理:加强巡回观察,及时发现血循环受阻情况及时解除。如穿刺后及时将上卷袖口轻轻放下或取下手表、手链等物。必要时抬高输液袋的悬挂。
2.4 外渗 输液外渗的机制如下:(1)血管受到药物的化学刺激,一方面血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通过药物直接刺激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以及使血管内壁受损通透性升高,从而引起炎症反应;(2)药物持续滴注,胶体渗透压降低;(3)液体静压增加;(4)继发感染,因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炎症细胞的聚集及炎症介质的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升高,而发生组织水肿。患者输液次数较多,输液后回血很好,但药液从血管壁慢慢渗入皮下,容易被忽视,导致外渗加重,输液不畅。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行为容易失控,此外,老年人的自身条件使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生理功能减退也增加外渗的可能。输液前与患者沟通,了解血管通畅情况,输液时加强巡视,尽早发现,并给与健康宣教,患者有不适及时告知,必要给予更换输液部位。
2.5 血管痉挛 老年人末梢循环差以及某些药物刺激或体液温度过低造成。可做局部热敷或按摩,也可将输液管下端固定于热水袋上。加强巡视,避免老年患者烫伤,根据细胞生态环境的要求,输入人体的液温宜在35℃ ~40℃。
2.6 输液器进液针堵塞 输液器进液针堵塞是由于进液针在往输液瓶或袋中插时,橡胶塞堵住了进液针。可给予更换输液器或用小号针头取出皮塞。
2.7 输液管或进气管扭曲 多因放置管道时未呈自然弯曲状;输液管扭曲多因病人活动肢体后管道打折,有时是某些物品或病人身体的某部位压扁了输液管;头皮针管扭曲多因固定时盘曲不当。再者临床中瓶装与软包装同用,进气管在滴软包装时被关闭,换瓶装后未开启进气管,导致输液不畅。加强巡视,及时纠正,保证输液器管道通畅。必要时在输液瓶上插入小号针头保证进气通畅。
2.8 针头阻塞 由于液体粘稠,导致针头阻塞,必要时可将两种液体串管输液,既稀释了液体有保证了输液的治疗效果。一旦针头被血凝块阻塞,不可采用强行挤压或推注得方法,以防微血栓进入人体内[2]。可用肝素盐水溶开,保证输液通畅。
2.9 茂菲氏管内液面过高或过低
2.9.1 茂菲氏管内液面过高主要原因为在液体内加入药物后未及时排气,使输液瓶内压力过高所致,可将输液瓶从输液架上取下,倾斜液体面,使插入瓶内的针头露出液面上,必要时用手挤压输液管上端。瓶内空气即进入输液管内,让液体缓缓流下,直至露出液面。再将输液瓶挂回输液架上,继续点滴。或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待溶液缓缓流下直至滴管露出液面,再消毒瓶口插入针头继续点滴。
2.9.2 茂菲氏管内液面过低因输液管排气时未控制好液面高度。处理时应一手反折茂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另一手轻轻挤压滴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内后松开手。或因输液过程中茂菲氏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引起,此时应检查上端输液管与茂菲氏管的衔接是否松动,滴管有无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器。
因此,要降低输液不畅的发生率,不但要提高穿刺技术,更要分析输液不畅的原因,针对问题找出对策,正确处理,为老年患者减轻痛苦,安全地完成输液过程。其优点有四条:(1)避免了病人再次遭受扎针的痛苦;(2)保护了血管,提高了血管重复使用率;(3)减少了更换头皮针、再次消毒和更换输液贴等经济损失。(4)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1] 戴建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0 -11.
[2] 陈美丽.18例输血不畅原因剖析.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