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政
成本控制是指医院按照财务制度要求,运用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将各种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活动。成本控制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医院成本控制的方法主要是全面成本控制,包括全员成本控制和全过程成本控制两层含义,涉及到医院内部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工。医院任何发生成本的活动,都应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1.1 成本控制是医院增加经济效益最佳途径 由于医院医疗服务的定价主要受到国家政策干预,如果不进行成本控制,降低成本,仅靠增加医疗收入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在长期看来是不可行的,同时,医疗收入的过度增加也会加重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经济负担。因此,只有实施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才是增加医院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1.2 成本控制是医院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的保障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医院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和保险报销范围的确定,使患者更加关注医院的质量和费用;保险的实施,也使患者有选择医院的权利。医院只有降低和控制成本,才能提高自身安全边际率和成本收益率,增强竞争力,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求得生存,立于不败之地。
1.3 成本控制是医院发展的基础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成本控制可使医院消耗同样的成本,提供高于其他同类医院的医疗服务数量,以较高的质量和较低的费用消耗吸引患者,增加医疗收入。这样,医院才有力量去开发新业务、新技术,寻求新的发展,使医院的扩大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1]。
2.1 加强成本的事前控制 从医院成本的内涵与其运作实际分析,其内容构成复杂,数据来源涉及面广,不仅弹性较大,变动性强,而且控制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实施成本的全面预算管理,只有把成本控制从事后算账变为事前控制,才能把握未来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变化趋势,协调各部门的行动和规划,控制医院未来的全部经济活动。
2.2 强化成本的过程控制 企业成本的过程控制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的日常控制和现场控制。针对医院这一特殊行业,是在医院各项业务运作过程中,通过对实际发生的各种成本与费用进行控制、核算和监督,以保证原定成本目标得以实现的管理活动。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总会发生偏差,应重点注意那些不正常因素的关键偏差,找到原因对策。
2.3 完善成本的事后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成本费用,必须了解存在的浪费,成本费用开支可以压缩的项目,效率偏低的原因。这就要求医院内部尽可能完善成本的系统监管,即按照成本发生的地点、环节和费用性质,确定部门责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把各项成本费用开支与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结合起来,使各职能部门在其业务活动的范围内承担起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责任,约束其费用行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1 总成本控制 医院总成本控制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医院管理层要立足于战略管理的高度,不仅要重视成本节省,如卫生材料、业务费、药品费、管理费用等,而更应该重视成本避免,即隐含的战略成本管理,如内部结构、医院规模与环境、文化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员工激励、人才培养等,这样才能全面揭示医院成本的真正构成,帮助管理层有效地进行决策。医院通过严格的质量成本控制和服务流程优化,在成本和效率上优于竞争对手,以低成本、低价格取得竞争优势。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以尽可能低的费用,向患者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服务,提高成本效益,以较低的成本升幅,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医院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医院战略成本服务。总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一般运用编制成本预算方法实现总量控制。成本预算控制是医院总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医院财务预算中的最基本的预算。它要求医院加强成本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更正、下达或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3.2 科室成本控制 对科室成本控制,运用全成本管理理念,不仅进行临床、医技科室成本控制,还要进行行政、后勤、药品、医辅科室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所有科室按标准划分成本控制单元,成本核算单元,各成本控制单元只进行直接的、可控成本费用归集,不需进行管理分摊,用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一个无缝隙成本控制平台,使整个医院成本得到有效、全方面、全过程控制。科室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制度控制、成本分类标准控制、定额控制与指标控制几种方法。制度控制是为控制成本费用开支而制定的各项开支标准,以制度来规范成本行为;成本项目分类标准控制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分类,使大量复杂多变的医疗成本项目按照标准化的原理,进行分类整理定标,达到单病种成本和项目成本及效益分析的目的;定额控制如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燃料、修理费等可以年度为期限规定支用限额;指标控制是根据有关成本、效益计划,考虑其自身业务发展情况来控制。实行指标控制除了运用一般的收入成本率、收入费用率直接控制外,还应设置目标利润率等一系列配套指标同步考核。
3.3 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标准成本的建立和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系统。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控制三部分。标准成本制定:制定标准是标准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前面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搞好项目成本核算的临床路径、单病种分类。临床科室成本中心标准成本制定:按实行单病种管理,按临床路径制定单病种标准成本。根据成本的形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单病种的变动成本为药品消耗成本、辅诊检查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固定成本为医疗管理成本。药品消耗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药品消耗量同这些药品的标准价格的乘积之和;辅诊检查和医疗服务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标准成本,再加上医疗管理的标准成本,即可得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病种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单病种标准成本制定还需要根据年度实际核算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1]贺 璇.医院成本核算问题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