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利用

2012-04-12 21:30傅治平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态村黎族海南

傅治平

(海口经济学院人文与经济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1100)

黎族地区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海南省委委与政府关注的大事。因为这里的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两件大事:一是关系着黎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一是关系着整个海南的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二者又存在着一个似乎难以克服的矛盾,要想帮助黎族地区脱贫致富,就要大力开发这个黎族地区,包括开发当地的生态资源;要想实现海南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严加保护这个地区的生态资源,不容许有丝毫破坏。事实上,如何找到保护与利用的结合点,不仅是黎族地区要解答的重大课题,也是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寻找的一条路径。因为,绝大多数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态都面临着保护与利用矛盾,而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影响着整个社会大环境——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的源头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几乎所有能够调节地区气候、雨水的原始森林也都在少数民族地区。而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就必然要对身边的自然生态进行开发。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又将如何解决呢?

一、黎族地区自然生态在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中的地位①本节内容参见《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

黎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对海南省整个岛屿的生态环境的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如果按流行的说法,把海南中部山区当作海南的心与肺,那么黎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就是心脏里流淌的血液,就是提供呼吸的肺叶。黎族地区的自然生态对整个海南的生态环境而言,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关系,是海南生态环境的生命线。

早在2005年,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要求,编制了《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对海南省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分,并按地貌、水热组合等自然条件划分出4大类生态区,即海南海岸带生态区(Ⅰ);海南环岛台地、平原生态区(Ⅱ);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Ⅲ);南海海域和南海诸岛岛屿生态区(IV)。在这四类生态区里,除了IV类生态区属于海洋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捕捞和油气资源开发,不属于黎族人的聚居地之外,其他三类区划里都分布着黎族人,其中又以Ⅱ、Ⅲ类生态区划里的黎族人居住得最为集中。

海南的Ⅱ类生态区划,包括除海南岛中南部等高线海拨300m以上的中部山区以外的环形陆地,海南环岛热带农业生态区属海南岛环岛台地和沿海丘陵地区。该地区位于海南海岸带生态区和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之间,在行政分区上包括海口(含原琼山市)澄迈和临高三市县的南部,定安和屯昌两县全部,文昌和琼海两市的西部,万宁和陵水两市县的中西部,保亭的东南部,三亚的中北部,乐东的中东部,东方的西北部,昌江、白沙和儋州三市县的西部。总面积为16,338.34k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7.8%。这一生态区划所纳入的陵水、保亭、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白沙、儋州等市县的地区,皆为黎族主要聚居之地,其他市县也有一些乡镇,属黎族聚居之地。

海南的Ⅲ类生态区划,包括海南中部山地雨林和季雨林生态区,是海南岛中南部地区等高线海拨300m以上的中山低山及部分丘陵分布区。包括五指山、黎母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五大山及其周边地区。本区是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与主要水源涵养区,是海南省的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也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里,中部山区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区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地区的总面积为10,939.25km2,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99%,在这一区划里,是黎族人主要的集散地。这一地区所包涵的六个市县,几乎都是民族自治县。它们分别是五指山市(海南建省前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所在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

在《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里,通过两项评价对不同的生态区划的功能作出了相应的评价。这两项评价,一是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根据这两项评价的结果,可看出黎族地区的在整个海南生态功能区划中的重要地位。

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生态系统对区域各种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的敏感程度,它反映的是区域生态系统在遇到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的大小。《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从六个方面对海南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这六个方面是:水土流失敏感性、土壤沙化第三性、气象灾害受损敏感性、近岸海洋水环境污染敏感性、海岸带退化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同时,根据生态环境的敏感度划分了五个等级,即极敏感性、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一般地区。各项评价综合的结果表明,海南省生态环境综合敏感性空间分布格局为:海南中部山区是地质灾害易发生区,也是海南岛生态环境极敏感区;海南省的乐东、东方、昌江等市县是湿度小,土壤贫脊,河流下游及出海口可能受潜在地质灾害和土地沙化的影响,是生态环境高度敏感地区……。这项评价的结果告诉我们,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皆属于极敏感性和高敏感性的等级,是海南生态链条最为较脆弱的一环,必须极度重视、高度关注,并小心呵护。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是针对区域典型生态系统,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综合特征,评估其提供服务功能能力及重要性大小。《海南省生态功能区划》主要选择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洪水调蓄、土壤保持和海岸带防护等服务功能,对各区划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行了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海南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分布格局为:(1)极重要区是中南部山区的五大森林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分布有红树林的区域,面积约2,893.93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5%;(2)高度重要区域是极重要区外围的中部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琼中、五指山、白沙、乐东、陵水、昌江等中西部县市,面积8,782.96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5.7%;(3)中度重要区域是海口、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三亚、儋州、临高等市县海岸带及近岸海域和南海诸岛,面积11,209.19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4.6%; (4)其他地区为一般重要区域面积10,536.0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8%。这项评价的结果告诉我们:黎族地区处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高度重要区域,是海南生态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生态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整个海南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对这一区域严加保护,并努力使其服务功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从上述两项评价结果中可以看到,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整个海岛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水源涵养、水资源保护,也关系到海南岛对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的能力。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海南全岛的水质和空气质量,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这里是海南生态核心保护区;保护好了它,也就保护好了海南全岛的生态系统!

二、黎族地区面临的生态困境

海南的自然生态之优,是海南人骄傲的资本,也是国际旅游岛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块金字招牌。随着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加速,也让海南人沉重思考起一个属于世界性的难题,如何解决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保护与利用的两难困境。或者说,如何减少因经济社会发展而付出的生态环境的代价,成为海南,尤其是黎族地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当前,黎族地区的自然生态主要面临着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在掠夺性开发的强力下显露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该如何克服?

由于海南岛是一个独立而脆弱的生态系统,黎族聚居的中部山区的植被资源受到损害后,必将引起全岛性气候干旱,土壤干燥,生态恶化。毋庸讳言,由于历史上黎族地区原始森林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功能下降,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气候趋向干,中部热带森林破坏带来的恶性生态学效益波及全岛,并引发了频繁的旱灾、洪涝、蝗灾等灾害。同时,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剧,主要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对源头水质构成一定威胁。因此,有专家呼吁:中部生态核心区的保护刻不容缓!海南是个孤悬海中的岛屿,地形呈中间高周边低之势,因四面环海,淡水资源更多时候是依赖来自中部山区的地表径流,而水源则靠呈生物多样性的植被来涵养。然而,相关数据显示,解放初期,海南岛上的原始森林尚有1290万亩(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约占全岛面积的25%,而现存原始林面积仅占全岛面积的4%,大部分已被各类经济林所取代。在一些地方,经济林已经种到了山顶。而且,一些地方对经济林的利用,则是采取成片砍伐的方式,砍伐过后普施除草剂后再植新树。这种掠夺式的开发,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也加剧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据我们到南渡江源头的一些乡村调查,过去山间河沟里流的水,可以直接饮用,还是当地农民的天然泳池。现在不仅不能饮用,在河沟里洗澡皮肤会过敏发痒。这一些告诉我们,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根本经不起折腾。

解决这个困境的路径,无非是加大对黎族地区的生态保护,禁止对这一地区进行掠夺性开发。在这一地区所采取的任何开发行为,都不能伤及该地一草一木。但是,光有口号还不行,必须有过硬的措施,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态保护机制。同时,要退经济林还生态林,扩大植被面积。

困境之二,保护与利用的“两难”如何求解?

我们过去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过去人口数量少,对自然的需求与索取小,对自然的开发力度小,虽然也有破坏,但毕竟没有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也没有超出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过去,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交通不便的高山密林处,难以开发。或者说,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多是那种原始的生产方式——刀耕火种,即使不采取保护措施,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不会超越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黎族地区生态环境虽历经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所带来的浩劫,经过数十年的自我修复,仍能保持青山绿水的笑颜。但是,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单纯地“靠山吃水、靠水吃水”的发展模式根本不相适应了。例如,海南从建国初期的200多万人,增长到现在的800多万人了,且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对自然的需求与索取成十倍、成百倍地增长。这一切如果都向脚下这块土地索取,这土地是无论如何难以承受的。为了保护生态安全,许多地区对水源林区均采取许多措施进行保护,比如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天然林等。但是,山被封了、树也不能砍了之后,以改善百姓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就会很快显现出来,最终,已经实现脱贫的群众可能因为失去获取经济利益的机会而再次返贫,一些水源林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依然“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事实上,一些边远地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并非本地原住民的开发所致,而是因为强大的外力的干预所致。许多地方的原始森林的掠夺性砍伐及野生动物的滥捕滥杀,其实多是外来者——地方政府引来的开发商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而造成的。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一个一直没有找到最佳答案的“两难”困境。解决这个困境的路径,并不是强调对生态环境无条件地保护,而是考虑如何科学利用,使生态环境在利用的基础上可持续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不能静止地保护而不开发,但也不是过度的开发而不保护。那么,怎样才能让黎族地区的发展步伐赶上其他发达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呢?在探讨黎族地区的发展与其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方面,应该说,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无疑是开发与保护的一个最佳结合点,因为旅游文化产业是无烟产业,也是一种对环境破坏程度较轻微的产业。或者说,是一种保护性开发。是为了保护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的开发。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旅游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进。当然,在规划生态保护区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也必须制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在加大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突出对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或者说,黎族地区未来的发展思路,是一种保护性开发的发展思路,这是基于生态环境资源的脆弱性的特点而确立的发展思路。

困境之三,生态保护的代价,由谁“买单”?

水向低处流,下游人喝上游水,似乎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过去,喝着下游水的人从来没有想到该为上游的水源守护者做些什么。一句话,上游地区为保护全社会共享的生态资源而付出的代价,不能再单单由生态守护者买单了。

为了解决生态保护的“买单”问题,曾有人设计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实现整体搬迁的方案,但这一方案被证实并不十分科学。因为,即或是生态核心保护区,其中的居民其实就是生态链条上的一环,这一环也是促进自然循环运动的重要一环,迁移原住民,也等于打破了生态链条的一环,取消了生态地区最合格的保护者,有可能使大自然的循环不再具有良性。因此,在生态功能区保持适度的原住民人口数量,也是必须的。不过,对于继续生活在生态保护区的原住民,对其承担的保护责任,则应有相应的补偿。因此,生态补偿也在为了生态保护中的一个关键词。早在海南提出建设生态省的目标之初,就在《海南建设生态省发展纲要》提出“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要求受益地区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补偿有自然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的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而导致的财政损失。而在之后修编《纲要》时,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补偿机制,在第八部分“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中,增加了“水源受益地区对水源保护地区的补偿”的内容。但是,仍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生态补偿太少,并不能成为黎族地区发展的助力,甚至还不能依靠补偿而摘掉贫困帽子。

为了能够使生态补偿真正发挥促进少数民族对生态的保护和利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补偿的额度。完善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必须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给予补偿,资源增值转移必须对当地居民优先受惠权给予补偿,补偿费计入资源价格。(2)规范自然资源价格。自然资源价格应反映自然资源使用的成本。自然资源使用成本包括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资源消费成本、环境复原成本。资源品消费成本通过征收资源品消费税补偿。环境复原成本通过列支资源生产消费费用标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的补偿,补偿费标准依据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品消费情况而定。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应满足生态复原的要求,对未来发展的补偿应当为消费者所承担。(3)设立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发展补偿基金。把一部分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通过税收途径转为积累,用于支持形成未来发展长期效应的基础建设,未来发展基金的形成通过扣除不可再生资源总成本中的资源品消费成本来获得。

三、黎族自然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模式探讨

为了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黎族地区的生态资源,笔者在这里提出一个生态保护和利用模式。按照生态建设指标实现的难易程度,以及经济生产的产业链上下游顺序,将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分成四种模式:禁制性利用、保守性利用、限制性利用和开发性保护。这四种模式,分别应用于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一)禁制性利用。禁制是指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资源采取强制性手段保持其原生态状况,并通过法制手段禁止对其采取任何的破坏性开发行为。往往禁制性的东西都有其独特性,也会吸引人们的关注与探索。禁制性利用,就是对禁制的内容合理、合法地利用,使之在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产生其他方面的效益。

在有着黎族人居住的五指山,其大山腹部有着影响整个海南气候的原始森林。这类生态环境资源的经历了数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积淀,形成了良好的生态链,一旦破坏,再难恢复。但是,这里的奇山异水、珍奇特种和热带的雨林风光,却却吸着无数觅奇探险的人。也许,禁制性的生态环境不能变成使用的物资产品,却可以创造出巨大的观赏价值。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虽然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对生态环境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但是,却可以在这些的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科普旅游和一些科学探险活动。这一点,国外都有成功的先例。例如,美国的黄石公园,就是一个禁制性利用的典型案例。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的国家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

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中,那些属于生态核心保护区的地方,都是可以适用于采取禁制性利用模式的地域。例如,在昌江黑冠长臂猿自然保护区,肯定是严格禁止对黑冠长臂猿的捕捉与骚扰的,但是,却可以提供一些“远观”的条件,供外来者前来观察其生活起居。再如,那些原始热带雨林中,固然不准许任何采摘捕猎行为,但可以允许游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观赏那些大自然给人类的美丽馈赠。

(二)限制性利用模式。限制性利用,是指对在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过程采取一定的限制性政策,从而使某些特定的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这个模式适用于允许适度开发的生态功能区。

限制性利用,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给予一定性的条件限制,确定出相应的标准,能够怎样,不能够怎样,。所有标准的制订,都必须根据该资源的再生能力及可恢复度来确定,从而达到保护作用。例如,在一定的景观里,对建筑物的高度、风格就有限制。例如,对土地的使用,就有相应的规定,什么样的土地、什么地方的土地,只能作什么用,而不允许挪作他用。例如,对三亚的海滩,就规定了海边60米内不允许建筑房屋酒店。例如,对任何开放范围内的十年以上的树木,就规定不允许砍伐……

二是指对各种生产生活活动的污染物进行限制性的排放,以此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这里面包括排放地点和排放量的限制,即任何污染物都有指定的地点,都有额定的排放数量。现实中,我们在关于排污量方面已经有一个企业准入的标准。但许多时候,是把污处理设计量减去后的标准。一个企业进来时,如果严格按照设计的污处理标准进行生产,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性的效果。关键是,有的企业为了节省污处理的开支——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往往会在污处理方面偷工减料。因此,限制性保护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除了确定限制标准之后,还要随时随地地检验。

因为限制性保护是在允许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进行有效地限制,既要科学,又要及时。某种意义上讲,限制性保护是最难的一种。因为它介乎于开发与保护之间,如果把握这个度,就看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了。

对于限制性保护的生态环境资源,最适宜的开发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再就是按照生态环境资源分布的状态划分主体功能区,明确规定不同主体功能区允许开发的项目,在某一主体功能区的开发项目,限制其在其他主体功能区实施。这样的模式,有助于主体功能区内的生态环境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保护。

(三)保守性开发。保守性利用是指某地区的部分自然资源保护现状较好,有较强的生态修复能力,能够适度开发,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使之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其特点是本地区该项自然资源的评估指标高于生态建设标准指标,有较大的弹性空间来承载建设开发和满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在保守性利用的模式里,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即生态环境资源的保守存量。保护性保护,允许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但保守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我将其称之为保守存量。所谓保守存量,说通俗一点,就是开发“红线”。即任何时候的开发都不能逾越这道“红线”——不能对保守存量有丝毫减少,任何时候任何开发行为都不能越过这道“红线”。在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一般是根据生态环境的可承受度来确定可开发规模的最大化。换言言,开发规模的最大化,必须控制在生态环境资源的保守存量范围之内。例如,当前的黎族地区的植被覆盖率都在80%以上,那么任何时候,对这一地区的保守性利用,就必须以这个80%的为保守性利用的“红线”。

生态保守存量是维持一个地区生态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指标,从指标的变化可以预测到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如果希望该地区生态环境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保守存量就只能出现正增长,而不是负增长。

(四)开发性保护。开发性保护,指在对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所实施的保护,或者说,通过开发使其得到有效地保护。例如,在黎族地区建立生态博物馆,就是一种开发性保护。尤其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把某个生态环境资源良好的地方开发成风景区,并非为了把那里变得面目全非,而是要让那里更好,更能吸引人。当然,也有弄巧成拙的。不结合当地资源特色而别出心裁地弄个非驴非马的项目,那就一定大煞风景。因此开发性保护,特别强调的开发的科学性,强调“熊掌与鱼兼得”。

开发性保护的生态环境资源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原生态资源的开发性保护。例如,代表黎族文化原生态的一些工艺纺织品,以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仅从保守性保护的角度来保护,就难免会使那些遗产最终湮没在历史的河流。但是,如果将其开发成旅游商品,则使其在开发过程中得到保护——并得到传承。当然,这种开发应该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云南丽江的古乐,就是开发性保护的范例。

二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之生态环境资源能够可持续地再生。能够对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循环利用。也包括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因此,循环经济模式也是一种开发性保护模式。

三是对开发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占用、消耗,采取代偿性保护。例如,某项工程确实要占用一块绿地,要砍掉一些树木,则须在另外的地方,如在指定的荒山荒滩,培育出相应的绿地或树木,以之代作补偿。这样,不管开发占用了多少绿地,砍掉了多少树木,最终不改变生态环境资源的保守存量。

四、黎族地区文明生态建设载体的转型

在海南,在全国率先创建了文明生态建设的新载体——文明生态村。迄今,文明生态村已经成为一个享誉全国的品牌。生态村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在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上限之下,运用生态科学原理和生态链接工程而建设成的村落,它的宜居水平比一般的普通村庄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而文明生态村,就是三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行政村。在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热潮中,黎族地区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是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立足山区实际和生态优势,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下经济、生态经济,使农业生产和农村文明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农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可以说,文明生态村是海南自然生态保护和利用的最佳载体。当前,为适应打造国际旅游岛的需要,全岛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正在实现四个方面的大转型,黎族地区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也要融入这个转型之中去,加快促进黎族地区文明生态建设载体的转型与创新,从而使黎族自然生态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利用。

一大转型:把单一品牌拓展成综合品牌。

海南创建文明生态村的初衷,是以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单一性品牌,其内涵、目标、主要内容,与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目标、内容是有差异的。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文明生态村的内涵一步一步地得到深化和丰富,其创建目标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精神文明建设这个范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新农村建设的范畴,成为了农村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目标。因此,当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之后,文明生态村建设在发展中使海南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先发优势。海南省委省政府很快统一认识,明确地提出,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海南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载体、主要抓手,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统一,把文明生态村打造成一块新农村建设的“绿色品牌”。从这一点而言,打造国际旅游岛,文明生态村创建的目标,就不再仅仅是新农村的目标了,而且要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单元、作为国际旅游岛的一个重要品牌来认识。将其纳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整体规划来考虑。而且在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拓展的同时,其推动创建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也由单一性向综合性拓展。不仅宣传部门要抓、农业部门要抓,旅游部门也要抓。要把文明生态村当作全社会合力打造的综合品牌。当前,一些地方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换了个新的叫法——美丽乡村建设,意在把文明生态村进一步建设成供国内外朋友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二大转型:把生态品牌转化成特色品牌。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持海南农村现有的良好生态。文明生态村作为一个个鲜活的实体,在保持海南农村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而美化了农村的面貌,使海南农村成为安家乐业的桃花源。当然,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目标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独有优势,开拓一条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海南省委省政府在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综合载体、主要抓手,最核心、最基础的任务应该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在发展经济方面,应该选择现代产业的新模式——生态经济。并且在发展生态经济的同时,尽可能突出生态旅游的特色,使文明生态村成为生态旅游的经济亮点。此前,一些地方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开发乡村和民族风情休闲旅游相结合,使当地成为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新兴旅游点,已经取得了好的成果。要充分利用黎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不同主题的乡村游连片区,如热带黎家风情乡村旅游景区、农家乐生态旅游区、民俗文化和乡村探险游区,等等。

三大转型:把环境品牌锤炼成民生品牌。

海南的文明生态村将“文明”冠于最前面,并与“生态”融为一体,就是强调从大文明视点出发,把新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形成崭新的现代农村的文明。在文明生态村创建中,突出了环境的“硬”、“软”两个方面。在硬环境方面,就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卫生环境,改变群众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改变农村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民生问题,更好更快地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软环境方面,注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切实解决农村、农民在精神文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脏乱差”的环境,也改变了不文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农民文明素质,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转变了农村社会风气。改变了千百年来形成的旧风俗、旧习惯,树立起了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杜绝了超生、聚众赌博、封建迷信等现象,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此外,增强了农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赖。特别是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形成的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激发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文明生态村建设成为海南最大最好的一项民心工程、最大最好的一块民生品牌。白沙黎族自治县打造的“罗帅模式”,就是这样一个改造了落后的民风民俗的民生品牌。在罗帅村里,民居整洁漂亮,村里环境优美。村里大道比城里马路还要干净,进入民户家门,就像进入城里一些讲究的家庭一样,进门就要换上主人为之准备的干净拖鞋。就像记者形容的一样:这里成了一个美丽乡村童话的开始。

四大转型:把地方品牌提升成国际品牌。

打造国际旅游岛,文明生态村将面对国际,将成为国际游客自由休闲的旅游地。因此,在创建过程中,要加进去国际旅游的元素,更要按照国际标准来打造。海南一些学者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前景曾寄予很高的期待,他们认为,要通过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战略,把海南建设成为人类生存示范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城乡一体的和谐社会示范区。而联合国地球理事会主席莫瑞斯更是预言:海南有望成世界生态文化中心,展示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永久利益,日益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目的地。有一句国际流行语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海南的黎族是一个有独特文化的民族,如果在充分挖掘出其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设计黎族地区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使之成为具有民族风情的美丽乡村,必将使文明生态村这个地方性品牌以更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生态村黎族海南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霞溪村水土保持生态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国外生态村生态理念实践及启示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鹰潭市审计局成立了“文明生态村”帮建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