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王福磊,闫换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对指(趾)甲检验的作用研究
李 琳,王福磊,闫换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对指(趾)甲的形态特征、成分及其上的甲油、甲垢进行观察和理化检验,不仅可以辅助诊断某些疾病,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法医学意义。
指甲;甲油;甲垢;疾病;法医学
指(趾)甲由甲体及其周围组织构成。甲体为坚硬透明的类长方形角质板,紧贴于甲床上,甲床由非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和真皮组成。甲体的近端埋在皮肤所成的深凹内,称甲根。甲体两侧嵌在皮肤所成的甲襞内。甲根周围为复层扁平上皮,其基底层细胞分裂活跃,称甲母质,是甲体的生长区。甲母质新生的细胞发生角化,并向甲体方向移动,使甲体生长。各指(趾)甲的生长速度并不相同,且与年龄、温度等因素相关。这种在人体上并不起眼的组织,在医学尤其法医学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以指甲为代表,笔者概述了指甲在医学上的应用情况,以使其得到更为全面的认知和更广泛的应用。
指甲由硬角蛋白组成,表面较平整,有光泽,有很细的平行沟纹。其非游离部分平均长度约为 12.8mm,厚约0.50mm~0.75mm。甲体纵长约占末节指长的1/2左右,小指的横弧与纵长基本相等,其余指甲横弧大于纵长。拇指甲横纵比约1.8:1。甲床呈红润光滑的椎面体,指压甲体可见甲下毛细血管网自然弥散。常态见清晰的新月形弧影,间质呈半透珍珠状,色泽深晰。
当指甲发生某些变化时,能给人们提供某些疾病的信息。除了像先天性厚甲综合征、嵌甲性甲沟炎、甲真菌病等一些指甲自身病变外,还提示身体上的其他疾患。观甲断病即是傣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
指甲的形状可能表现为葱管样、竹笋样、蒜头样、软薄样、横沟样、脆裂样、疰蚀样等;指甲的颜色可能呈现青紫色、蓝色、黄色、白色、黑色、红紫色及斑点样改变。指甲杆状膨大、匙状甲、林赛氏指甲、泰利氏指甲、蓝新月、博氏线、黄甲征候簇、不规则凹点、成行的凹点、裂片性出血、褐斑或黑斑、指甲上有竖纹或波纹等均可提示有这样或那样的疾患,如指甲杆状膨大可能表示患有气肿、结核病、心血管病、溃疡性结肠炎或肝硬化。匙状甲则与缺铁性贫血病、梅毒、甲状腺障碍、风湿热等有关。指甲半月痕大小、颜色的改变也常提示一些病症的存在。
汪红艳等人的研究表明,正常人、食管癌患者及食管癌术后者的指甲在红外光谱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表明FTIR光谱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快速诊断方面有着十分美好的前景。张晨阳研究得出,鱼鳞病患者不但内皮蛋白表达下调,而且脂质膜套中类脂含量降低,鱼鳞病患者指甲蛋白的电泳图差异可作为鉴别疾病的潜在指标。由于储存在指甲远端距甲床1 mm处的肌酐能反映患者3个月前的血肌酐水平,秦小琪等对利用指甲肌酐ROC曲线下面积鉴别诊断急慢性肾衰竭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报道。
角鲨烯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有美肌效果,药用可治疗脚癣、皮肤粗糙及裂纹。角鲨烯还可作杀菌剂,对白癣菌、大肠杆菌等有杀灭和抗感染作用。外敷可以治疗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内服可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正常成年人指甲中的脂类主要成分为角鲨烯,其含量高低是衡量机体是否健康的指示剂,在医药与保健食品方面将有广泛的用途。
1.形态观测
甲象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提示个体的伤病史,有利于进行个人识别。指甲端的修剪情况,可以反映死者生前的生活习惯特点。有人习惯个别指甲留得较长,这种指甲长度的差异对分析抓痕,进行同一认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甲床的颜色变化可以提示中毒和窒息等。
女性指甲较男性一般短而窄,平均比男性薄0.05 mm~0.07mm,颜色较浅,表面较光滑,甲纹纵嵴较少、较低、较平滑,分布比男性密且普遍平行,具有比男性较好的规律性。Widjaja等应用Raman光谱学分析法分析指甲的分子结构,采用自建模式推断性别的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指甲表面具有形态结构一致的生长纹痕,具有很强的个人特性、特征再现性和稳定性,并且内表面的纹痕较外表面更为清晰完整,更易于比对检验,因此,指甲表面的纹线特征可用于个体识别。随着年龄的增长,指甲显得营养缺乏,纵纹便会逐渐增多加深,纵纹的多少与深浅反映了一定的年龄变化,可据此来推断年龄,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地探讨研究。阎立强测量了21岁前不同年龄段健康个体指甲的厚度,检验得出同一年龄段不同个体间无显著性差异,为进一步通过厚度对年龄进行判断提供了依据。
2.成分检验
人类生存依赖的水、空气、食物等均含有各种微量金属元素。不同年龄段的人指甲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指甲和头发一样,其不断地生长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排泄活动。根据这些由体内带出的物质成分,可分析判断出人体内蓄积的元素。指甲平均每天增长0.15mm,根据检测出毒物的长出位置,可以推断出慢性中毒死者的被投毒时间,从而对嫌疑人进行排查。Irving等应用LC-MS-MS法可以在指甲内快速检测到人体内药物以及毒品的代谢物,可很好地了解被检者近期的药物滥用情况。
张万洲等应用电子显微镜对正常健康人的指甲和单根头发中镁、铝、镐、钙、铬、锰、铁、铜、锌、铅、硒等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人体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分布与同期指甲中的微量元素分布基本一致。这就扩大了进行同一认定的检材的范围,使获取的作案人剪去的指甲与提取的毛发进行比对成为可能。
3.DNA分析
在实际办案中,遇到碎尸案或白骨化的遗骸时,指甲由于稳定性高而常被保存下来,能够提取到指甲也不失为良好的检材。对指甲残片进行指甲本体DNA检验的技术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分析指甲的线粒体 DNA和核DNA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指甲油又称“指甲漆”,是最常见的美甲材料,其主要成分为70%~80%的挥发性溶剂,15%左右的硝化纤维素,少量的油性溶剂、樟脑、钛白粉及油溶颜料等。指甲油涂于指甲后所形成的薄膜,坚牢而有色泽,既可保护指甲,又赋予指甲一种美感。指甲油不仅能显示主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也表明其个人喜好和生活习惯。
康秀文等探讨了分析鉴定指甲油中主要成分的初步方法,通过对指甲油中复斌型悬浮剂主要成分的分析鉴定,对指甲油的组成、性质有进一步的认识。微量物证技术的发展,可以检测指甲油的成分来认定其来源,进行同一认定。
美甲胶水、闪粉、亮片、贴花及假指甲等饰品,同甲油一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为侦查破案提供一定的线索或证据。
指甲的卫生程度可以反映个人习惯,还可以推断其职业特点或行为经历。甲垢成分复杂,往往含有自身的表皮落屑、衣服纤维及与职业有关的碎屑(如木材、金属、纤维、染料、油漆、沙土等)。受害人与作案人的指甲表面或指缝中也可能分别附着有对方的血迹、皮屑、肌肉组织等微量生物检材,对这些自体或异体物质的检验,可以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的信息。
指甲缝处于手指末端,内容微量生物物证不易腐败且保存较好,能够准确地提取到死者双手指甲缝内脱落皮屑细胞,检出作案人的DNA,为案件侦破提供关键线索和科学证据。甲垢中异体DNA分析有无价值受性别因素和作案方式因素的影响。作案人与受害者近距离接触时,尤其是女性在被害时本能反抗,其指甲最容易留下作案人的物证,如强奸案件。检验受害者指甲内容物将对案件的侦破发挥重要作用。服毒自杀者指甲内的残留毒物也可以帮助案件定性。因此,不但要注意检验受害人的指甲,而且要重视提取作案人的甲垢。在一些投毒案或爆炸案中,作案人可能接触毒物或炸药,指甲内可能会残留有毒物或炸药的成分。随着GC/MS、GC/NPD等高灵敏度分析仪器的推广应用,通过微量毒物分析来确定案犯的方法越来越普及。把作案人指甲作为检材,对指甲垢残留毒物进行检测,可为警方侦破投毒案提供有力证据。由此可见,检验被害人和作案人的指甲内容物对案件的侦破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
总之,随着法律对证据的要求日益严格,应尽可能地扩大证据的种类和提高证据的有效性。指甲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微量生物检材,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汪红艳,吕银,王凡.食管癌患者指甲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8(12):331-334.
[2]张晨阳.先天性鱼鳞病患者的指甲和鳞屑的表型改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3-24.
[3]秦小琪,李惊子,王海燕.指甲肌酐ROC曲线下面积对急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诊断[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6):56-357.
[4]Widjaja E,L im G H.An A.A novel method for human gender classification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of fingernail clippings[J].Analyst,2008,133(4):493-498.
[5]阎立强.指甲厚度与个人识别[J].辽宁警专学报,2000(2):25-28.
[6]Irving R C,Dickson S J.The detection of sedatives in hair and nail samples using tandem LC-MS-MS[J].Forensic Sci Int,2007,166(1):58-67.
[7]张万洲,张国有.指甲与头发中微量元素分析[J].九江医学,1996(2):65.
[8]康秀文,王宝丰,唐清.指甲油中复斌型悬浮剂成份[J].分析天津化工,1997(2):38-39.
D631
A
1673―2391(2012)03―0177―02
2012—01—23
李琳,女,山东滨州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责任编校:李 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