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基于风险评估的航空安检模式
巴 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目前的航空安检对所有人均采取同一种模式,缺乏针对性,无法既保证安全又方便旅客。而基于风险评估的安检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旅客进行不同级别的安检,该模式的核心是在完善的安检管理系统的支持下创建分级别安检模式,以便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安检效率、节省安检资源,此项目的关键在于“低风险人员库”的建立。
风险评估;安检;可信任旅客计划;低风险人员
航空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研究数据表明,在2007年,国内航空业的创收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而且,航空及相关产业还解决了大批的就业问题。同时,航空领域的重要性也使它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对象及手段,最著名的就是“9·11”事件。至此之后,各国均不断加强航空安检的力度。但是,现行的安检措施似乎很难满足既保证安全,又可以使乘客、物资运输高效快捷的要求。
现行的安检措施使乘客不得不忍受更长的旅行时间,从而流失一部分客源。许多乘客表示,若航空安检不这么繁琐、不浪费这么多的时间,他们或许会每年多乘坐一到两次飞机。正是这一到两次的飞行,将会带来更多的航空收入和就业机会。表1显示了美国2007年5月到2008年5月因为现行安检措施而放弃飞机出行的乘客比例。
表1 从2007年5月-2008年5月美国因为安检措施而放弃飞机出行的比例
许多乘客都不满现行安检措施,部分认为安检过于繁琐,不尊重他们的时间;部分认为现行安检措施侵犯了人们的隐私,令人感到压力和尴尬;部分人认为安检措施经常性变化,令他们无法提前预测并做好准备,常常让人措手不及;还有人认为,现行安检措施增加了“好人”的出行成本,却不能有效防止“坏人”入侵。从表1可见乘客对现行航空安检方案的不满。
旅客们建议改进的安检方案是:
既保证安全,又方便旅客。
节省时间,不侵犯隐私。
安检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是持证上岗的。
每天大量的旅客都要提前很久来到机场等候安检。而现行安检缺乏针对性、对所有旅客均采用同一种安检模式,既不能对危险旅客危险物品进行有效的控制,又浪费了一般旅客的时间。每一个旅客都要出示身份证件、拿出手机、脱下外套、掏出身上所有的金属物品,然后经过金属安检门,再返回去拿好这些物品。或许这种安检模式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它绝对是低效率、高成本的,而且如此大的工作量很难保证安检质量。
现有安检措施缺乏预见性、连贯性和整体性。经常是恐怖分子采取了一种手段,相应地在这之后的安检中就增加一项安检措施。比如,在2001年12月22日,从巴黎到迈阿密的一次航班中,一个男子将炸药藏在鞋底,此后,美国安检当局立即将鞋底爆炸物增加到安检环节当中;再如,2008年3月7日,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一次航班中发现液体炸弹,此后的安检中液体检查成为一项重点。由于安检措施缺乏可预见性和连贯性,旅客无法提前为安检做好准备,增加了安检的时间和成本;而被恐怖分子牵着鼻子走的安检措施也是缺乏整体性、预见性的,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不断增加安检程序,而不采取风险管理策略,只会增加更多的运营成本。比如,每增加一项安检程序和技术,主管部门都必须雇用更多的员工、购买更多新设备,还要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1.可以高效地探测、识别恐怖分子及犯罪行为。
2.基于风险评估的安检是高效率低成本的。
3.广大乘客可以对安检环节有所准备。
4.合理高效,充分利用资源,投入与产出比适当。
安检工作的主管部门需要对安检措施进行长远的、整体的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安检措施的先进性和可预见性。安检措施要走在恐怖分子的前面才能有效地对恐怖活动进行控制;科学规范的安检措施一定是公众可以提前预知的,可以提前做好准备,节省安检时间。因此,主管部门需要在调研的基础上承担起改革的责任。
安检措施的改革需要向专家咨询。专家组的构成必须科学合理。应选择不同利益方的代表和安检方面的资深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讨论。讨论的注意事项包括:安检方案需要具有先进性,超越现有阶段;安全与效率并重;尊重旅客的隐私。
安检措施的对象是旅客。因此,安检措施的改革不能忽视广大民众的意见。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集思广益,以使安检措施更为完善。
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可信任旅客安检项目”,该项目以风险管理的方法来进行安全扫描,可以将有限的安检资源放置在重点防范的人员身上。旅客自愿将个人信息(包括指纹、虹膜、声音、步态等)录入到系统中,以证明自己是“低风险”人员。这样,机场可以节省资源,以更好地保障航空安全;而旅客也可以节省时间。也就是说,那些愿意提供个人信息的旅客可以获得一个不同级别的安检——采用身份认证的方法来部分取代人身安检,这样可以提高安检的效率。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可信任旅客安检项目”需要严格地登记、认证,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不同级别的安检。登记、认证和安检是“可信任旅客安检项目”的三要素。
该项目在建立之初,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主动推进“低风险人员库”的建立,这样可以加快该项目的完成。这个最初的群体应该包括:目前海关和边境特许的人员;持有航空特许证件的人员;政府公务人员。这些人员也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也要定期重新检验。
初步建立“低风险人员库”之后,相关主管部门应该积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去完善公共场所“可信任人员登记”制度。考虑到成本问题,应该以经常乘坐飞机的旅客作为目标进行识别登记。“可信任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无不良乘坐记录;必须持有合法身份证件;无刑事犯罪记录。同时,还应该面向公众开放申请平台,以方便公众资源申请加入该项目。
“可信任旅客”人员确定后还要采集相关人员的生物信息以备调用。
安检时,“可信任旅客”项目中的乘客可以优先通过特殊安检区——专用安检亭接受安检。旅客进入到安检亭中接受生物识别设备的检测(如虹膜、指纹等),同时,设备通过读取登机牌上的旅客姓名,然后在“低风险人员库”内寻找与该姓名对应的生物信息,这样该设备就可以与“低风险人员库”的信息进行实时的生物信息匹配,以确认该旅客是否具有“可信任”身份。
如果旅客的“可信任”身份得到认证,该旅客可直接进入到爆炸物品检测通道。可以避免脱下外衣、拿出口袋里物品、脱鞋等常规要求,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但是旅客携带的随身物品还是要接受常规安检,以确保安全。
1.要保证可信任旅客安检技术可被开发、测试、可以广泛应用在航空安检环节中。
2.需要对安检人员进行更严格的培训。“可信任旅客”项目可以帮助节省大量的安检人力、物力,但需要安检人员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这就需要对安检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包括心理素质、沟通技巧、安检技能以及情报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3.要对“低风险人员”安检模式进行宣传,使广大旅客了解并加入到这个项目中,安检程序就能得以简化。
基于风险评估的航空安检模式较传统安检更具针对性,因此,更方便旅客,具有更高的效率;该模式的关键是“低风险人员库”的建立,该库的建立需要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专家的参与和公众的支持,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1]美国航空行业协会2010年年度报告[R].
[2]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防爆安检技术论文集[C].2008.
D631.3
A
1673―2391(2012)03―0019―02
2011—12—22
巴山,女,辽宁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责任编校:郑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