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璀菊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
2005年至今,从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然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何低效问题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久困而不得其解的问题?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利化是其中重要的症结之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利化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指功能上片面强调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社会即时需要服务的工具性功能,而忽视对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本体价值和育人功能;[1]其二指功效上追求当下的、即显的、表层的效果的急功近利取向,而忽视或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长远的、深层的、内在的效应。其主要表现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被单一地界定为体现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工具,反映在教学内容上,比较偏重和突显国家意志、社会价值的需要和要求,忽视了大学生内在发展需要、个人价值的体现,过多地强调了国家、社会、集体对于个体的先进性、决定性和绝对价值,忽视甚至消解了个人的需要、情感和个性。殊不知个体的人才是社会历史真正的主体。课程内容片面追求 “高大全”,超越了大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势必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了空洞的说教课而失去亲和力,使大学生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外在于个人需要的被迫要求,由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抵触甚至逆反,不能入耳,也就更谈不上入脑、入心。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蓝本。但是怎样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恰当地处理和把握教材与教学之间的转换。要么偏重于教材知识点的灌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视为单一的认知性课程,机械地按照统一教材及大纲要求进行照本宣科式地逐一讲解;要么一味迎合学生喜好,为生动而生动,或凭借自己的学术偏好信手拈来、任意发挥,或随心所欲的胡吹乱侃,与教学大纲要求相背离。结果是教师言之凿凿,学生昏昏欲睡;或者是教师言之侃侃,学生不知所云。
教学原本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过程。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仍操守 “三个中心”,即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单纯的 “外铄”过程,自觉或不自觉地以 “权威者”者自居,倾心于以我为主的滔滔不绝满堂灌输中,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多元个性诉求,只管把社会所需要单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僵化机械地灌给学生便一走了之,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和如何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的简单化不能应对学生思想困惑的复杂化,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学评价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现行量化评价体系导向下,学校关心的是排名、获奖和项目,教师关心的是津贴、职称和科研,学生则关心的是奖学金、考研和就业。教师的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往往以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级别以及申报课题的等级、资助金额为 “硬性”指标,而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则因“软性”条件而被淡化。量化背后与利益的直接挂钩进一步滋长了 “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科研劣习。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唯单纯的卷面考试成绩为重,忽视对学生政治觉悟、思想水平、道德境界的评价。学生因此只看重考试结果,不重视学习过程,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仅仅归结为完成学分或备考研究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追求 “功利”,强调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本无可厚非,这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 “功利”的道路上走得过远,无视育人价值,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弊端和危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 “受而不信、学而未修、知而不行”的窘境。
这里的 “信度”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权威度和信赖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高信度的前提是课程内容具有权威性、贴实性、针对性和相对稳定性。当今时代网络、手机等信息载体的发展迅捷,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无不产生深刻影响,他们反感和排斥一味地说教。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往往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内心状态不相契合,不能说服学生和打动学生,结果造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感,甚至产生质疑。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适应新形势需要而频繁修订课程内容,课程自身的独立性、稳定性缺失,一方面使思政课教师疲于 “变革”而乏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因内容的变动不居而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课程内容的权威性持否定态度。可见,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仅仅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则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陷入反教育、反思想政治教育的危机之中。[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是学生知情意信行交互作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单靠理性说教或简单 “外铄”是难以奏效的。功利实用的教育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救世的万能工具,[3]说教、灌输式的教学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和方法,阻断了外在教育内容与学生内在需求的联系,从而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表现出 “你讲你的,我干我的”消极态度,老师无奈之下只得借助考试手段强压学生学习。一些平时不学习的学生,为了应对考试,不惜铤而走险,抄袭作弊,这种强制的 “外铄”非但没有收到实效,反而严重破坏了学风,损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声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与信度、实效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地位直接影响信度、实效,反之,信度、实效也会对地位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大学教育重实效不及其余的功利化倾向,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格的塑造,在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落实不到位。在应有地位上的 “缺位”、“无位”,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感到自己的工作没价值、没前途,而工作倦怠、无心教学。教师的 “无为”势必造成教学上的枯燥 “无味”、无生气,进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度降低、实效受损,这又进一步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 “无位”—— “无为”—— “无味”的恶性循环中。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传授知识给学生,训练他们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惟一目标,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做人的要义。然而,教育的功利化价值取向颠倒了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把学生不是当作 “人”看待,而是作为 “物”来加工,作为投放到市场中的 “产品”来生产,[4]片面强调实用知识、技能的重要,而轻视学生内在品格和精神境界的塑造,这不但割裂了科学与人文、技能培养与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大学生失去自我,异化为技能的工具、知识的容器,从而丧失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成为有知识无德性、有文凭无文化、有欲望无理想、有目标无信仰、有智商无创新的 “畸形儿”、“贫血儿”和 “功利机器”。
伴随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主性不断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实效低迷的困境,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需从根本上克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要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利化,必须首先从观念变革开始。没有思想观念的支撑,化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利化就失去了基本的思想根基。
第一,由教师权威向学生主体转变。教师要摒弃居高临下的说教态度,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指导者,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建立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疏通师生对话的渠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自我教育者。教学内容上增强针对性、贴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领悟内涵、获得启发。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第二,由政治化目标向人性化目标转变。根据大众传播学理论,任何教育目标的达成、任何外在的约束力量只有切合人的自我发展完善需要,为个体所接受并自愿受其制约时,才能成为一种现实力量,具有约束主体行为的意义。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个人的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而社会的发展又依靠个体的发展来实现。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服务社会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完善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品德为终极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和现实的个性发展的多样性结合,[6]实现党和国家需要同大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对接。
第三,由知识传授向养成教育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将外化的要求转化和为学生内在的品格。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一般专业课,它的教学目的不是传授知识,不是一般地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要把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由理性的认知变为对象的现实行为。而一个人道德品格、政治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教化的基础上强调内化,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性修养,注重培育学生道德行为选择的自律性和自觉性,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7]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超越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利化,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坚持真懂、真信、真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真懂就是要通过深钻细研,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教师做到真正学懂弄通,深度挖掘和领会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内在魅力,才可能把理论讲深、讲透,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真信就是要从内心深处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信念,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信心。只有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笃信不疑,才能做到理直气壮、底气十足地讲授理论,才会有效地增加学生的可信度。真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真情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以理服人,而且需要以情感人。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融入真情,结合学生的切身利益、成才愿望、关注热点、思想困惑,把讲授的理论讲活、讲新,[8]做到情中有理、情理交融,使学生如沐甘霖、如浴春风,才能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来。
第二,提升教师人格魅力。身教重于言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权威,不仅来自于渊博的学识,更来自于教师在道德品格、精神素养、性格特点、育人态度等方面彰显出的人格魅力。因此,教师要重视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培养,以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求自己,既要一心做学问,又要严格做人,具有人格的自尊、自律,以自己令人钦佩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感召学生,引领学生真善美全面发展。
第三,创新教学形式。有创新才能有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多方面内容,解决的对象是学生复杂、变化的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它比一般的知识教育更宽泛、更复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单向灌输教学模式,要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启发式、互动交流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辩论、演讲、讨论、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验人生、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增强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实现由课堂教学向现实生活的延伸。
评价指标是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具有导向意义。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利化的重要环节。
第一,完善高校评价体系。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历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说素质,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9]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然而,目前在评价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时,行政管理部门主要看该校的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学校建设、教学设备等可量化的硬指标,从而造就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冷落和忽视。因此,必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在整个大学评估体系中的实质性地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作为评价高校的一个重要指标。
第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在教师职称评定及其他选先评优中,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质量作为主要指标之一,并赋予与科研同等的权重,强调教师完成工作实绩的同时,重视其个人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协作精神、教书育人、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科研工作、服务工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构建教学科研互促双赢的评价体系,以确保教师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性。
第三,完善学生成绩评定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良好思想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在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核中,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性和笔试测试的评定方式,把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结合起来,既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要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又要注重考核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取向;既要考核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考核学生的平时实践操行,以知行统一的评价体系取代单一的识记考试模式。
[1]廖芳玲,王学川.大学德育功利化的危害和根源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72-73.
[2]檀传宝.功利主义:中国德育的症候群之一 [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3):24-28.
[3]高良,孔祥悦.功利主义:德育实效性低迷的归因诊治 [J].教育科学研究,2003(9):54-57.
[4]徐生.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终极价值追求 [J].理论前沿,2009(4):17-1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6]郝文清.高校思政课培育学生个性的教学品质论析 [J].中国高等教育,2011(23):43-45.
[7]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N].甘肃日报,2010-07-30(3).
[8]赵胜营.真信·真教·真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深层解读 [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157-159.
[9]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