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 250022)
文化现象是与文化本质相对应的一个文化哲学范畴,主要是指文化的外在形态和面目,特别是表征着文化之间关系的某种状态,它又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播、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是三种主要的动态文化现象,它们与文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文化发展产生着极为复杂的影响。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日益广泛和迅速,文化冲突日益直接和激烈,文化适应日益迫切和严峻,它们对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繁荣发展与文化安全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从文化哲学角度就文化传播、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深入的学理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文化传播广义上包括文化传承与文化播化两个层面。文化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无疑要依赖社会主体在文化方面的不断创造、更新,否则它只能是重复的、僵死的。也就是说,文化必须借助于内生过程,借助于文化的不断自我更新,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当然,文化的代际传承也是造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正因如此,《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
文化传递同文化既成是相互规定的。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程度的文化积淀,有了既定的文化事实,才能有传递的客体或遗传的内容。同样地,正是因为文化能够被传承,具有可继承性,才能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造成既定的历史文化遗存。文化传递与文化流失正相反,历史上,不少文化如玛雅文化由于种种原因而发生断裂、最后湮没了;有的文化从原生地一旦流失就在本土出现断代;有的文化经过一定的历史过程而自然衰亡。可见,不论是文化整体抑或是某一文化原素,只有在人类自身的持续的解读、传习和内化过程中,它才能被继承下来。
但文化传承对文化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功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文化的纵向传承有利于保持社会及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历史条件,为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准备必要的资源。如果没有文化的遗传,人类的一切文化活动将从最原始的空白开始,这不但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可以说,没有文化的遗传(或者说文化继承)也就没有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明史。也许正是由于对文化传承的巨大历史作用的深刻感悟,人类形成了“古已有之”和“越老越好”的文化心态,而这正是文化保守主义产生的重要的深层的心理根源。另一方面,文化传承也会导致传统积淀越来越厚,使后来人的历史包袱不断加重,从而束缚人的手脚,扼杀人的文化创造活力;文化传承还会使人趋于保守,变得懒惰,不思进取;尤其是文化传承会形成过时的、与已经变化了的时代和社会形式不相适应的文化传统,演变成新社会、新文化成长的制约因素,成为文化创新发展的障碍。文化虚无主义显然看到了文化传承的负面效应,但是它把这种负面效应过分夸大了,走向了极端,从而导致文化发展观上的谬误。由此出发,文化虚无主义提出,要实现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根本铲除传统文化,与过去的一切文化决裂。但是,文化本身具有极大的可传递性,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样态,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往往会渗透在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而这一切又是通过不自觉的方式完成的。因此,且不说理论上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是否合理,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根本做不到的。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或这种文化的部分因素从一个社会传播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地传播到另一地,又称文化扩散,是基本的文化过程之一,也是不同社会、不同文化之间联系、交往的重要形式。不同社会之间的交流除了人员和物品的流动以外,恐怕主要就是文化流布了。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人的迁徙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人员的流动来实现的。文化传播方式有直接采借和间接传播两种,前者是把外来的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后者是一种文化元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地区,引发传入地的人创造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传播过程分为接触与显现、选择、融合三个阶段。文化传播是引起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批判地采借和吸收外来文化是实行社会文化改革、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必要条件。
文化传播可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事实层次上的文化传播。这是对客观上文化交流的认证、诠释,它需要借助于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提供的社会实证资料,作多方面的文化比较研究。毫无疑问,文化封闭与文化传播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只是程度、范围不同而已。某些文化扩散论者主观上错误地认定文化交流事例,忽视不同社会自身的文化创具力。从文化起源上说,应该肯定文化多元论更为科学,更加符合人类文化发生发展的客观实际。文化一元论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归结为某一种文明如埃及文明的向外扩散显然难以令人信服。有些文化进化论者以人类文化类同性为前提,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都会直线地从简单文化向复杂文化进化,当不同民族出现同一文化现象分布时,这不是传播的结果,而是同一发展过程中达到同一水平的表现。由此可见,文化进化论忽视了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虽然它看到了文化同一性的一种客观原因。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规模和频度并不一样。现代社会较之于传统社会,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内容也更为丰富。
二是价值层次上的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无论对传播者还是对接受者都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大小之分、优劣之别。关于文化传播功能的评论曾引起了长期而激烈的争论。在我国新时期的文化论争中,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延缓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有人主张中国要赶上世界强国就必须搞三百年的殖民地;有人认为“西学东渐”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利大于弊,有人认为它破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使整个社会丧失了“阿里斯玛”的支持;有人认为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搞经济特区,会丧失国家主权,破坏民族工业,有人认为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笔者认为,文化传播存在二重化的功能:一方面,文化传播、文化交往有利于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之间彼此了解、沟通,促进不同社会之间资本、技术、信息、人员等的流通,推动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实现国家间、民族间、地区间的文化融合、文化移植。另一方面,文化传播也可能导致输入方社会秩序的崩溃、社会结构的畸形发展(如许多殖民地国家片面发展某一农作物),强化其对文化输出国的依附性而丧失文化发展上的自主性,而且文化传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消极文化因素带到被传播地。总结世界文化传播的历史,应当承认,文化传播总体上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作为社会开放或封闭的重要内涵与标志,文化传播成为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些专制的、封闭的奉行文化孤立主义的社会,其文化发展从而社会发展一般较缓慢,而那些民主的、开放的坚持文化融合的社会,其文化发展从而社会发展则较为快速。当然,文化传播社会作用发挥的具体情形实际上要复杂得多。优势文化向处于劣势地位社会的输入,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优秀文化的传播无疑会促进社会的进步,例如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带来的是后者的文明发展;如果是落后文化向先进文化入侵,就会使拥有先进文化的地区遭致破坏;对外开放往往在引入优质文化的同时也裹挟进劣质文化,譬如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固然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外域文化,可也带进了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落后的文化。
影响文化传播实际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我们首先分析一下阻碍文化传播的因素。文化差异虽然能引起和促动文化交往——满足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需要,然而文化差异同时也会造成文化偏见、文化冷淡以及文化屏障,引发文化的陌生感、异类感,容易使彼此之间产生误解、怀疑乃致仇视,从而给文化交流造成障碍。例如语言,它就像一堵围墙,使不同群体相互隔绝。而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倾向,更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仅难以做到与“文化无涉”,反而使彼此很可能产生仇视和对立(冷战时期两大集团的对峙即可说明这一点)。如果存在文化歧异而又没有自觉意识到这种差异,或者根本不承认文化限囿,就会进一步强化文化屏障。“例如,我们看到西方人接吻,开始总不习惯。这很正常,说明我们东方人与西方人之间有文化差异。如果我们意识到并承认我们的不习惯是因为我们受文化限囿,那么我们就会比较客观地去看待这种行为;反之则可能会把我们的文化道德准则强加给别人,对此作出刻薄的评价,造成相互间的厌恶甚至憎恨。”①[英]诺曼·丹尼尔:《文化屏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在交通通讯手段落后的历史时期,高山、荒漠、大海等自然因素也成为文化隔绝和文化分立的重要原因。国家利益特别是经济竞争与冲突有时也会限制和妨碍文化的传播,如许多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关起门来搞建设,就在于它们害怕外资、外商会冲垮本国民族经济。相反,哪些因素能推动文化的传播呢?有时,导致文化阻隔的原因也是导致文化传播的动因。文化差异既可能滋生文化隔膜、文化屏障,也会促进文化沟通、文化交流。人类对异质文化的好奇心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内驱力,域外旅游、探险、社会考察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跨文化的沟通。交通、通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电子化、网络化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社会、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文化传播的规模被空前地拓展了。另外,国际贸易的扩大、资本的扩张、世界分工的变化等在推动全球化趋势的同时,也扩展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空间”,为全球化与文化传播的相互作用创造了条件。人类对多样化文化的渴求,对多种生活方式的追寻,同样推动了文化在不同区域社会之间的流动。当然,文化传播得以顺利展开除了优越的外部条件外,最根本的还在于文化本身具有可传播性。
文化冲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文化之间所发生的矛盾、斗争和对抗状态。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个体、集团、社区和民族的文化,会有不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及不同的习惯,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
文化传播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过程。广义的文化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社会冲突,但社会冲突的内涵更宽泛些,它涵盖人际冲突、经济冲突、政治冲突等。我们这里讨论的是狭义上的文化冲突,即不同文化主体之间在价值观、思维模式、人格、道德、审美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斗争。文化冲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不适应。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是文化传播过程中呈现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文化冲突代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斗争性,而文化适应则表征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同一性。这两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任何两种文化体系之间必定会存在某种矛盾,同时又有一定的相适应之处,例如中西文化在价值观上存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显著差异,但两者在人文主义方面能够找到沟通彼此的契合点。两种不同的文化在开始接触时可能不太协调,但经过一个时期的磨合,多数时候会变得相互适应起来,如西方的市场文化,长期以来在中国遭受到误解、排斥和大力批判,但改革开放后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必要手段而逐渐被大众所认同。人类文化正是在各种既对立又统一的作用过程中向前发展的。
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生产力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科学技术的不同,本族与外族文化难以适应;文化本身的阶级性,难以被所有人接受;在本族文化内的法律、哲学、宗教、艺术、伦理价值等观点的影响下会产生一种习惯势力,抵制外来文化,于是产生文化冲突。”②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版,第128页。由此可见,文化的差异性、阶级性和习惯性促成了文化冲突。当然,文化冲突的原因远不止上述这些。意识形态的竞争,政党之间的分歧,优势文化的侵略,尤其是价值观、风俗习惯的巨大差异,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文化冲突。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战争(如十字军东征)、拒斥、厌恶(反感),又有批判、恐惧(由外来文化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压力产生)、困惑及其他种种不适应。文化冲突随着社会类型、关系结构、社会主体等的不同而不同,既有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也有群体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冲突,还有不同政党、不同学派之间的文化冲突。同社会冲突一样,文化冲突不仅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也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存在样态。不同类型的文化,其冲突状态也不一样。同质文化之间的相遇引起的冲突较少,而异质文化的接触激起的冲突则较为激烈。物态文化可传性、同质性较强,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因而不易引起冲突,其结构也能较快地改变;与此相反,人的心理、观念、人格、价值观等精神态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冲突,而且在冲突中不易改变。如在许多阿拉伯产油国,很多人拥有高级轿车、豪华住宅,享受着由外国输入的各种物质形态的文化成果,但他们的国家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国民性情等不但很难改变,而且屡屡同西方文明发生冲撞。
文化冲突具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区域性,即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矛盾;二是时代性,主要表现为新旧文化的对抗,当新文化兴起、传播时,往往会受到传统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三是民族性,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语言、习俗、行为方式等个性,当它们之间竞争加剧时会激发为文化矛盾,我国历史上道教和佛教的对抗即是显例;四是阶级性,不同阶级在价值观、利益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文化冲突带有强烈的阶级性;五是集团性,学派、帮派、宗教组织、行会、小社群等集团在文化上也会产生冲突。
文化传播过程中虽然包含着文化适应,但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冲突不仅是传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它的伴生物。由宗教文化、经济文化、价值文化、伦理文化、政治文化等的分立、歧异、竞争导致的冲突,历来是聚讼不已的领域。例如,关于如何评价奴隶买卖、殖民统治、宗教战争、鸦片战争等文化冲突问题,一直存在严重的分歧。文化冲突作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文化现象,其社会历史作用极为复杂。欧美之间16世纪的文化冲突的确给土著印第安人带来空前的灾难和痛苦,切断了土著人的文明进程,但也正是这种文化冲突为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等在美洲各地的扩展创造了条件;拉丁美洲文化在经过最初的激烈冲突之后,逐渐相互妥协、相互调和以致相互适应,最终在许多方面走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道路,形成了独特的杂交文化。文化冲突曾促使大清王朝采取严厉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但开明人士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掀起了影响巨大且深远的洋务运动。文化冲突或多或少地会损害国家主权,损害某些人、某些集团的利益,损害本土文化的独占地位,这些很可能成为一些国家实施文化封闭政策的重要理由,于是文化传播经过文化冲突而走向文化封闭。这种文化闭锁状态从根本上会阻碍一个国家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反之,当先进的外来文化与落后的本土文化发生激烈的撞击时,如果文化输入国能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冲突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意识到这种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阵痛或必然代价,主动迎接文化挑战,努力化解文化矛盾,用先进的外来文化积极改造本国陈旧的落后文化,就能最终实现文化整合。新时期中国实施的对外开放政策可以说是为消解文化冲突作出的明智选择。可见,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如果说前者是文化传播中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的话,那么后者是文化传播中矛盾同一性的表现。文化适应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可以指一种文化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保存自己的特性,也可以指社会主体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的协合力;既可以指不同文化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一致现象,也可以指两种文化间接交往的协调过程;既可能表现为起点上两种文化一开始碰撞就能协同发展,也可以表现为结果上一种或两种文化通过调整、变革而彼此和平相处。文化适应是一个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吸收的双向过程。当一种文化输入另一文化体系之中时,不可能完全被吸收,而要作适当的转换、变化,使其本土化,才能适应当地文化体系。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汉字文化在传入亚州一些国家的过程中,逐渐舍弃某些文化特质,并同当地文化、社会制度等融合起来,产生出某种具有新质的文化体系,从而大大促进了其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亚州国家借助于一定的自我变革如心理调整、制度改革等以适应由中国输入的异域文化。
要有效化解由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适应,促进文化的融合性、协调性发展,除上述自我调整、自我转换外,还要注重文化整合、文化一元与多元有机结合以及文化的借鉴和吸收。
一是文化整合。目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世界范围内文化的相互激荡和传播,就其积极方面而言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技、管理经验、思想观念等先进文化成果,提高文化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活力,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形成各种文化力量相互竞争乃至相互冲突的局面。特别是各种文化形态和成分通过不同渠道的渗透使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呈现多元并存的状态,不仅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统一,反而引致思想文化的离散以致分裂,所以,必须加强文化整合工作。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会、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影响文化整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人口迁移因素、文化自身因素和时间因素等。特别是当拥有不同文化的族群杂居在一起时,他们的文化必然相互吸收、融合、涵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接受现代文化的人口增多,特别是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的迅速发展,文化整合的速度也显著加快了。一般说来,有效的文化整合都会给社会带来新鲜的血液,提高内部凝聚力,促进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推动整体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是文化一元与多元有机结合。目前,由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引发的文化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化与国际化等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由于文化传播往往由强势文化国家发起并推动,经济文化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文化一体化进程中扮演着主导角色,因而文化播化往往会伴生文化入侵或文化帝国主义问题,造成文化的民族特色丢失、传统文化断代、文化自我认同危机。许多论者固守极端文化多元主义或极端文化一元主义立场。文化多元主义者攻击西方文明向落后地区的侵略,抵制西方文化的霸权,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坚守文化的民族根基。西方一元主义者则指责文化多元主义是坚持种族中心的分裂主义、保守主义,主张应以西方文明为摹本、样板,构建一种为人类共享、共有的一体化文化体系。笔者认为,应将文化一元与多元有机结合起来,既大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并促使它走向世界,又广泛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促使文化的有机整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和谐共存。
三是文化借鉴和吸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民族的文化都越来越成为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各国、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互补和合作,不断突破本地区、本民族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而走向世界。要使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适应,就必须增强本土文化的竞争力,在同各种文化的竞争、对抗过程中提高文化的鉴别力。当外来文化同本土文化发生冲突时,既要看外来文化是否优秀,如果是,就要毫不犹豫地舍弃过时的旧文化,又要看本土文化是否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如果是,就要大力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点上,沈家本的“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之为悖。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当取而不取,是之为愚”①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36页。的中外法律文化观,无疑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此外,还要顺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文明的多样性发展。就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而言,要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分析“文化传统”,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在充分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择优汰劣,致力于文化的独立创造,致力于文化创新,建设具有本民族特色、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新形态。②许青春、朱友刚:《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交互作用的路径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