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传播思想探析

2012-04-12 07:15蔡铭泽
湖湘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老子万物符号

蔡铭泽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老子传播思想探析

蔡铭泽

(暨南大学,广东广州510632)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道德经》探讨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其中也包含丰富的传播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包括信息传播在内的宇宙间万事万物赖以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德”的范畴规定了真实性、以人为本和出以善心等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而“无为”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信息过滤、贵言、不尚贤和注重内在传播等基本方法。

老子;道德经;传播思想

老子是中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五千余言,主要探讨宇宙间万事万物特别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其中也包含丰富的传播思想。老子的传播思想大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道”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当然也是信息传播赖以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二,真善美等“德”的范畴规定了真实性、以人为本和出以善心等信息传播的基本原则;三,“无为”的人生态度体现出信息传播应该遵循的一系列基本方法。

一、“道”是信息传播赖以发生的根本动因

《老子》一书以《道德经》名篇,表明“道”和“德”是老子思想体系的两个核心概念。所谓“道”,是指宇宙间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在内的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所谓“德”,是指客观世界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或者说是人根据客观规律为规范自身生活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准则。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P163(陈鼓应著《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版,以下老子原文均引自该书,仅注明章节)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演化而成的生命现象。而自然界包括人类又是由于“道”的运动而演化出来的。因此,老子特别强调:“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62章)由此可见,道是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道”的规定才能有“德”的表现。善人要珍惜它,不善之人也不能违反它。如此,才能万事顺遂,天地和谐。

《老子》一书的内容分为“道”与“德”两部分。依此一分为二,“道”又可分为“天道”与“地道”两部分,“德”亦可分为“为人之德”(人道)与“治人之德”(治道)两部分。所以,“道”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天之道(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以及宇宙中一切已知和未知领域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二,地之道(已知客观物质世界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第三,人之道,其中又包括“为人之道”和“治人之道”两个部分。所谓“为人之道”或称君子之道,是指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根据“道”的要求处理人类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或准则。所谓“治人之道”或称君王之道,是指作为社会统治者的君王根据“道”的要求所应遵循的治国、齐民和律己的基本规律和准则。

那么,“道”是怎样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繁杂而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呢?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先天地生”。在物质世界未有形成之前,“道”处于一种无形的混沌状态。由于“道”的运动产生“气”,气之氤氲而生万事万物。这种关于“道”的演化的观点被后来学者全面发挥。唐代道学家李荣根据“道”的演化整理出一整套关于宇宙生成图式[2]P328:道——元气——阴阳二气——天地人三才——万事万物。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更详细绘制了“无极而太极”——“阴阳对立互动”——“五行生化”——“乾坤男女”——“万物生化”的太极图。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51章)可见,“道”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发生的根源,遵“道”即贵德,是万事万物得以孕育的基本条件。万事万物只不过是“道”得以显现的形式而已,而事物的内部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所形成的特殊势能正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基本动因。而这个基本动因也正是信息得以传递的基础。此种认识在《老子》中有清晰的阐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由此可见,在老子哲学思想中,关于事物的对立与统一、相互变化与发展的观点是非常突出的。他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在与其相反的事物相关中存在的。在事物从无到有,阴阳对立,衍生万物,最后从有到无的过程中,发生相互运动的对立双方因有无、大小、多少、强弱等不平衡,促成了信息的矛盾运动。随着矛盾的运动,信息传播得以发生。随着事物之间的不平衡逐渐达到平衡,信息传播得以完成。然而,事物之间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在由不平衡到平衡,又由平衡到不平衡的转换过程中,信息传播承担着关联灌注的作用。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还可以发现老子已经天才地预见到反映负载信息传递的符号内部的结构和运动状况,这和当代西方符号学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道的演化和符号的构成及其演化有相似之处。符号学的创始人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指出,一个语言单位有两重性,一方面是“概念”(concept),另一方面是“声音形象”(sound image),语言就是由这两个方面所组成的结合体。他把这种结合体称为“符号”(sign),把“声音形象”或“音响形象”称为“符号施指”(signifier),把概念称为“符号受指”(signified)。[3]P90符号施指又叫“能指”,是一个可以直接感觉到的指符,即“声音形象”或“音响形象”。符号受指又叫“所指”,是一个可以被推知和被理解的被指符,即“声音形象”或“音响形象”所代表的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概念和音响形象两个方面组成的。

其实,关于符号学的研究,中国古已有之。《易经》中有大量关于传播符号思想的表述,例如阴阳相交以成八卦,八卦相因而成六十四卦,而“彖传”和“象传”及“系辞”则是圣贤们对具体符号意义的解读和阐释。《周易·系辞下·二》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4]P650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先民创制符号和运用符号的动因、过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老子以一、二、三等数字代表无形质的道体至有形质的万物的生成中介过程,指出“道”禀赋阴阳二气,万物都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阴阳两气激荡而成新的和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正好深刻地反映了事物内部的“一体两面”的根本结构,而这种结构也是任何符号建构的内在联系。

二、“德”的内容规定了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

所谓“德”,是指“道”即客观世界规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或者说是人根据客观规律为规范自身生活而制定的共同遵守的准则。老子认为,“尊道而贵德”是人类社会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些准则主要包括坚持认识真实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坚持“出以善心”的原则。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正是信息传播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信息传播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

就其哲学本体论而言,老子当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类。他认为,在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主观世界之上有一个驾临万物的客观精神“道”存在,它是世界的本源,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世间万事万物的主宰。作为认识的主体,人对“道”的认识不可能通过直接实践而感知,只能通过抽象思维而体悟。他指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47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子主张对客观外界可以凭主观臆断而胆大妄为。相反,他认为由“道”演化而出的万事万物包括人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主观世界必须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遵循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并且强调“行”重于“言”。首先,他主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认识主体必须客观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而不应该凭空捏造、信口开河。其次,他认为人们应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审视自我,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能狂妄自大、我行我素。他说:“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24章)再次,他强调“贵言”、“行不言之教”。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2章)。所谓“行不言之教”不是不传播,而是强调非语言符号传播重于语言符号传播,强调“身教重于言教”。更为重要者,“行不言之教”是为了反对统治者的“言而乱教”。

新闻是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传播的关于客观事物的一种信息,它必须真实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必须具有真实性。所谓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反映客观事物的准确度,它是新闻的本质特征,是新闻的生命。传播的真实性原则是传播者首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传播内容真实是传播的开始,也是确保传播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老子的上述言论正是强调了信息传播真实性的原则。

(二)信息传播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和“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相对于天地万物而言,是一个“类”概念,是一个生物学与社会学的概念。“民”相对于“官”而言,是一个“属”概念,是一个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概念。所谓“以人为本”的原则是针对“人”这个概念范畴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人”和“万物”一样都是“道”演化出来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之一。老子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章)因此,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应该遵守客观规律,注意自我保护和自我完善,以使人之生命与客观外界和谐统一。依此类推,在人类社会中,人与人应该互相尊重,与人为善,以使人与人和谐相处。在统治者与人民的关系中,统治者应该本着“无为而治”的态度,善待百姓,以使老百姓衣食无忧、愉悦快乐。

至于“民为邦本”的主张则是孟子提出来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虽然老子没有提出“民为邦本”和“民重君轻”的思想,但他对“民”是非常关心的,并反复告诫统治者要善待老百姓,切忌残民以逞。他主张重视人的生命,改善民众的生活。他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惟不厌,是以不厌。”(72章)又主张统治者对民应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统治者专横暴戾和贪得无厌,民众往往处于缺衣少食、生灵涂炭的状态之中。对此,老子尖锐地指出,这是由于统治者连年征伐造成的。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30章)又说:“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31章)他还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胡作非为在于其本性的贪得无厌和好大喜功。他说:“使我介然有知,行之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53章)又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75章)由此可见,与对民众满腔关怀的态度相反,他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贪婪暴虐的统治者秉持尖锐批判的态度。这正是古今中外历代优秀文化传播者所具有的高贵品质,理应成为优秀的新闻传播者所应坚守的基本立场。

(三)出以善心——传播者必须遵守的道德素养

与“真”和“美”一样,“善”也是老子强调的关于“德”的重要概念。在《道德经》第8章关于“德”的总体阐述中,老子认为“善”是“德”的主要要求之一。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这里所谓的“善”,既是有德之人善于判断客观外界的形势,采取最有利于自我和他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的处事态度,也是有德之人所应秉持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利人利己的善良心态。根据这种良知的要求,有德之人,既要遵守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以天地万物为心,又要时刻关怀社会上最广大的民众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愿望。正因为如此,老子认为圣贤之士仅仅关怀那些与自己同一认知水平的“善者”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怀那些与自己认知水平不一致甚至相反的“不善者”。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德善”。他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49章)根据老子的上述主张,传播者必须以天地为心,同情和反映民情,同时要保持纯朴的自然心态,以自己高尚的精神引导广大民众,使社会风尚保持一种淳朴状态。

新闻必须报道事实,而事实必须真实。但是,新闻仅仅报道事实或强调新闻的真实性是不够的,还必须讲究新闻报道的艺术,要求所报道的新闻是美的。而新闻之美不仅表现在形式(如繁盛之美、简约之美、对比之美、过程之美、图文之美等)上,而且更主要表现在其内容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性之美,即新闻必须体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性,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某些共同的本性,比如对生命敬畏和珍惜、对宇宙万物的理解和包容等。新闻传播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它是由人所从事的反映人本身并且为人提供服务的。因此,新闻或新闻传播必须彰显人性美,必须追求和体现人文关怀。新闻的人文关怀是新闻的最高境界,是新闻的本质。有无或者能否体现人文关怀,是衡量一家新闻媒介品质高下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新闻工作者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

三、“无为而治”——信息传播的基本方法

圣人“尊道而贵德”,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必然表现为“无为”。所谓“无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尊重客观规律特别是自然发展规律,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达成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2章)其意所指,在阐明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养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与“无为”的态度相反,“有为”的统治者往往“妄为”。对此,老子反复告诫:“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16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57章)可见,老子对统治者的“有为”或“妄为”是持坚决批判的态度的,而反复劝导他们应该采取“无为”的方法,与民休息,让其安享自然,生养休息。怎样才能做到“无为”呢?老子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48章)这里所强调的不仅是一种处事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一个有所创造和有所成就的人,必须通过“为学日益”(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为道日损”(不断减损自己的欲望和凝炼自己的认识水平),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矣”的创造性境界。由此可见,所谓“无为”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外界客观规律的认知态度和“与世无争”的谦和态度,也是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思维方式。

根据上述认知态度和行为方式,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或新闻传播媒介的主管者乃至作为所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必须按照信息传播规律办事。具体到新闻传播而言,则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方法。

(一)五色令人耳聋——信息泛滥,需要过滤

老子认为,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充满着虚幻和诱惑,如果人听任欲望的驱使而逐其所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他主张对外部世界的信息应该审慎辨析,加以过滤,节制自己的欲望,有所取,有所舍。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仿。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2章)新闻传播者通过新闻传播机构控制着新闻的来源、新闻的选择和新闻的管理与流通。他们既可以选择、过滤新闻,又可以放大或缩小新闻的影响,他们是新闻传播真正的“把关人”。当今传媒业发展处于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成为新媒体后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固有格局,信息传播出现了严重过剩的情况。“把关人”的作用愈发凸显。网络时代言论传播迅速,网民在寻求信息渠道时转向监管宽松、各类信息传播流畅的网络媒体时,在认知方式上表现出对负面信息的偏听偏信。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者和新闻传播媒介乃至新闻信息接受者都应该对新闻信息适当过滤,以防止那些危害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心身和毒化社会风俗的“黄赌毒”信息和极端另类信息的泛滥成灾。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为了维护某些特权利益集团的一时需要,而实行新闻封锁政策。实际上,新闻封锁是一种愚民政策,其结果必然导致庸俗低劣信息的泛滥。这与老子所主张的“信息过滤”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二)行不言之教——贵言

如前所述,老子在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同时,也强调“行不言之教。”如果有人认为,老子是主张“愚民”政策的,是主张“不传播”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诚然,老子说过这样的话:“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65章)这里的所谓“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是不教育民众、开发民智,而是不用“智”(一切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机巧)来教育民众,使其保持“愚”的善良淳朴的本性。因此,老子并不主张统治者过分地“教育”和“训导”民众,认为这样会助长统治者的阴谋诡计和胡作非为,也会毒害民众淳朴的本性。他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兹昏;人多伎巧,奇物兹起。法令兹彰,盗贼多有。”(57章)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过分的“言”和“教”实际上是一种无德无能的表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禳臂而仍之。”(38章)由此可见,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不是不传播,而是强调统治者不要“言而乱教”。同时,老子也主张在传播中“贵言”。所谓“贵言”,就是“言有宗,事有君。”(70章)这里的“宗”即可理解为“道”,是一种无为的,不加约束的对于“道”的追求。“宗”是人类言行的最终宗旨,言语之出必须有宗旨,而宗旨是遵循“道”的,既然“道”是不可言语的,那言就必“善言”。老子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27章)“善言”即慎言,为了减少失误需要谨慎对待言语,不可信口开河,以免言多必失。因此,传播者在传播中要顺应人心,要实施潜移默化的传播,行不言之教。这种不言之教使得传者和受众之间处于平等的地位,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而然地顺从自然、顺从受众,这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播主导理念下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老子的“行不言之教”和“贵言”思想中,还包括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即主张在传播中非语言符号重于语言符号的思想。非语言符号是指借助姿势、声音和艺术形式直接刺激人的感觉器官来传递信息的语言符号之外的各种符号。非语言符号传播和语言符号传播相比,具有连续性、非线性和真实生动性的特点。两者相较,非语言符号更利于“传通”,使传播者与受传者处于平等地位,更容易形成双方的良性互动。

(三)不尚贤——注意正面宣传的负面影响

正面宣传或典型报道在我国一直是主流媒体的优势和强项。而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受众对其关注度却在弱化,典型报道在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的地位也在逐步由主流走向边缘。在多元话语流行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典型报道配合政治、对受众进行自上而下的单面灌输的宣传效果已不明显。典型报道从19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开始,到列宁时代的复兴以及我国当代的典型报道大都是不成功的。一旦典型人物从神变成人,典型报道便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正面宣传或典型报道存在负面影响,这一点老子有明确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统治者热衷于通过树立样板的方式来教化民众,本来是要引导民众“向善”。但是,这样做不但不能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的目的,相反只会导致诚信的缺失,引发民众对社会的不满。其所以如此,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自身的腐朽和虚伪。本来人们只要依道而行德,就可以达到自然和谐的状态。但是,统治者因其贪婪的本性,既不能依道,也不能行德,所以引发民怨沸腾。为了掩饰自身的腐朽和消弭民众的不满,他们往往以假乱真,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38章)在此,老子辛辣讽刺了统治者失道缺德的腐朽性,深刻揭露了其所倡导和推行的仁、义、礼等正面宣传的虚伪性。正是由于统治者腐朽性和虚伪性违背了传播的平等性和自然化的原则,所以其典型宣传的效果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18章)这正是典型宣传的本质特征和消极效果,难道不应引起当今媒体人士深思吗?!

(四)赤子无敌——内在传播为安身立命之本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亲身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四种传播形式。此四种传播形式,又可分为内在传播与外向传播两种类型。所谓内在传播,是指个人体内传播,即个人内在思维活动。个人通过眼耳鼻身舌等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刺激后,必然进行认知、辨别、选择、理解、利用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由此所建立起内在的思维循环系统。所谓外向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形式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以及由此建立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系统。就个人而言,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是其维持生存的基本保障,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则是其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果具有健全的内在传播系统和良好的外向传播系统,并使它们良性互动,则其生存与发展无虞。

反省自身,寻求内在传播系统的畅顺是老子传播思想中重要的部分。如何保持个人内在传播系统畅通呢?老子认为其要妙有三:一曰善,二曰明,三曰柔。

所谓“善”,是指出以善心、关爱生命、善怀万物。道在人世间之表现为德,而善乃是德之根本与核心,故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章)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博。骨弱经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55章)依此而言,老子是十分重视人的生命的,并反复告诫人们珍惜生命,善待自我,成为“善摄生者”。一个人不仅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不仅要善待善者,也要善待不善者;不仅要善待同类,也要善待世间万物。一个人不与自己为敌,自然心中无敌;一个人不与他人为敌,他人亦不会与之为敌;一个人不与天地为敌,天地自然不会与之为敌。因是之故,赤子无敌,绝非虚言。

所谓“知”,是指知己知彼,相机而动。出以善心,善待万物,绝非遇事消极等待,听任命运摆布,而是要审时度势,相机而动。凡事利弊相依,得失相存,大小相较,远近相形。取舍之际,人贵有自知之明。遇事若能谦卑为怀,量力而行,必定有所成就。反之,人无自知之明,必定目空一切,轻举妄动。长此以往,必然招灾引祸、自取其咎。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33章)知人不易,自知更难。两者相较,老子更强调自知之明,即一个人对自己要有客观而正确的评价。只有自知之明,才能自胜其难;只有知足常乐,才能长生久视;只有不失其所且有志而强行,才能创造生命之辉煌。

所谓“柔”,是指守弱避强,以柔克刚的处世态度。大凡人生之成功,无不善于处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有与无,多与少,利与害,大与小,高与低,强与弱,富与贫,贵与贱,亲与疏,入世与出世等等诸多种类。身处此类诸多矛盾之中,面临重重迷茫困厄之时,如何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其最佳方法唯有守弱避强,以柔克刚。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76章)弱之所以能够胜强,柔之所以能够克刚,其因何在?盖以其其新而充满生机,以其弱而招致同情,以其柔而避让凶险,以其含德之厚而天下无敌。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4]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责任编辑:孟毅辉

G210

A

1004-3160(2012)06-0094-06

2012-09-08

蔡铭泽,男,湖南岳阳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史论结合。

猜你喜欢
老子万物符号
万物皆可折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万物生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变符号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