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进行体句的认知研究
——以“在”进行体句为例

2012-04-12 07:07:11梁德惠
关键词:焦点范畴原型

梁德惠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100089)

汉语进行体句的认知研究
——以“在”进行体句为例

梁德惠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北京 100089)

以小说语料库检索结果为语料,分析“在”进行体句的认知特征。进行体可以看作一个范畴,汉语进行体范畴成员有表示动作进行的进行体和表示状态持续的进行体,其中前者为原型。原型与成员之间存在引申和演化关系。“在”标志句子的焦点,常用于表示句子的前景,但仅限于“在”所在的小句,该小句可能构成整个复句或句群的背景。

汉语进行体;在;认知研究;范畴;原型;焦点;前景

一、动作进行和状态持续的词典释义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进行体的解释是:某些语言中的一种语法体,表示动作没有完成、正在进行或发展之中。这一定义强调了进行体表示的是“动作的进行”,比如,she is wearing contact lenses(她正在戴隐形眼镜①)。[1]

《语法调查研究手册》对进行体的解释是:进行体(非静态(动态)动词的持续体),用于动态动词,表示行为在时间中的进行过程,不关注动作的起点和终点。[2](P468)持续体的定义是,持续体是对某种能够被静态谓词所表的持续状态的观察,不关注起点和终点。②

本文中进行体的基本意义是表达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以广义的进行体概念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

二、“在”进行体句的语料分析

(一)语料来源 我们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为语料,自建了一个以句为单位的、封闭的小型语料库(约240万字),从中选取研究所需的句子。个别语料选自《毛泽东选集》(1-3卷)。

(二)标注方法 我们对检索到的“在”进行体句逐一标注,区分了“动作的进行”和“状态的持续”。表示动作进行的,如:

他已经看见父亲的头拐来拐去在人群后面向前边张望,显然是在寻找他;

表示状态持续的,如:

听说眼下是向前在追,而这女娃娃还躲人家呢!

(三)标注标准 我们认为,动词本身是否具有动作性,并不足以作为判断的标准。如:“骂”和“唱”同样具有动作性,且动作都具有延续性,但是包含“骂”和“唱”的句子可以表示动作进行,也可以表示状态的持续。如:

(1)玉亭已经给他汇报了村里谁在骂他。

(2)少安和润叶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他们村的红火人田万有在唱。

“在骂他”在这里不表示动作的进行,而表示“讨厌他、对他有意见”的状态,因此应该标注为“状态持续”,而“田万有在唱”表示动作进行,应该标注为“动作进行”。

我们在句子层面上研究问题,故标注的标准以整个句子的语义为准,而不以动词本身的词义特征为准。

(四)数据 根据我们的标注结果,“在”进行体句共266句,表示动作进行的94句,约占35%,表示状态持续的172句,约占65%。

在对语料进行分类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判断一个进行体句是表示动作的进行,还是表示状态的持续,并非易事,因为二者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不是界限分明的。比如:

有时简直不是在劳动,而是在倾注一腔热情。

此句中的“在劳动”,可以理解成劳动动作的进行,但同时也未尝不可以理解为劳动状态的持续,“在倾注一腔热情”意义抽象,不适宜理解为动作的进行,应该理解为描述人的状态,照应下文,我们把“在劳动”也确定为状态的持续。这种语境的依赖性,使得汉语进行体句所表示的语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③这启发我们思考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的关系,以及汉语进行体的认知特征。

(五)进行体范畴和原型 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原型(prototype)理论,原型是范畴(categories)的典型实例,原型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由“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并非满足一组充分必要的条件。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平等,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有的典型性显著,有的则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范畴呈放射状结构,原型位于范畴结构的中心位置。[3]

原型理论启发我们:进行体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范畴,“动作进行”和“状态持续”可以看做是该范畴的两个成员,两成员间界限模糊、相互重叠渗透。

从字面意义理解,进行体当然指的是动作的进行,事实上狭义的进行体概念也仅指动作的进行,而状态的持续被归为持续体,如本文前述刘丹青的观点。这也说明,进行体的原型是表示动作进行。

另外,在我们所获得的语料中,表示状态持续的语料占65%,从数量看占绝对优势的并不是表示动作进行意义的进行体句。但是,数量并不是判断范畴原型的第一标准。其标准主要是原型的典型性,即对范畴的代表性,同时须符合母语者的语感。进行体中表示动作进行的句子最能代表进行体范畴。其他意义都是由“动作进行”这一语义引申而来。这一点类似于文字学中字的“本义--引申义”的关系。④

汉语进行体句表示“状态持续”的语义是由“动作进行”引申、抽象而来,如:

抗战中间有许多党派,党派的力量有大小,但是大家同在抗战,完全应该互相团结,而决不应该互相“限制”。

“抗战”在这里表示的是“处于抗日战争的状态”,并不指称正在进行的某场战争,表示状态延续的“在抗战”的意义是由具体的多次战争或者宣传主张等行为引申、抽象而来的。因此,从动作的进行到状态的持续,两者之间并非彼此断裂毫无关系,而是存在着语义上的引申和抽象的关系。

我们认为,进行体可以看作一个范畴,汉语进行体范畴成员有表示动作进行的进行体和表示状态持续的进行体,其中前者为原型。原型与成员之间存在引申和演化关系。

(六)背景与焦点

1.背景与焦点的概念

根据功能语法的理论,已知信息在句子功能观里称主位,指的是对读者或听者来说不是新的信息,述位指新的信息。用于指称主位述位区别的其他说法有主题——述题,背景——焦点,已知信息——新信息。⑤功能语法中的“背景(backrground)”与“主位、主题、已知信息”具有相同含义,前景与“焦点、述位、述题、新信息”具有相同含义。“‘在’最符合进行体的典型义,它主要用于作为前景(foreground)内容的主句。而单用表进行的‘着’的句子,常用于作背景(background)的从句(偏句)”。[2](P468)

2.“在”进行体句用于前景

我们逐一考察了检索到的266个“在”进行体句,发现“在”进行体句中,“在”后的动词无一例外均是句子的语义焦点,是句子的语义重心,即前景。这验证了前文所引的“‘在’常用于作为前景内容的主句”的说法。如:

(1)县革委会上下几个院子里,到处都能听见他亢奋的声音在布置各项工作。

(2)家里没什么硬正吃的,只喝了几碗稀饭,每往上担一回水,他几乎都是在拼命挣扎。

(3)学校大门口,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在相互送别。

例(1)凸显的是“他布置工作”这一事件,例(2)凸显的是“他拼命挣扎”这种状态,例(3)凸显的是“同学们相互送别”这一情景。我们看到,上述所有例句中,“在”后的动词都是句子的语义焦点和语义重心,亦即前景。

3.“焦点——背景”的层级性

有一种现象值得特别讨论,如:

(1)“生民同志,这是去工作,而不是去制造一条新闻!这个城市的绝大部分人每天都在挤公共汽车,我们去挤一次,又有什么了不起!你赶快去打电话,让新闻单位不要派记者来!”

这个例句是一个句群,其中“这个城市绝大部分人每天都在挤公共汽车”这个小句中,“在”后的“挤公共汽车”是小句的焦点,而这个小句又构成了整个句群的背景。

(2)原西河上在修建大桥,河中央矗立起几座巨大的桥墩;拉建筑材料的汽车繁忙地奔过街道,城市上空笼罩着黄漠漠的灰尘。

这也是一个句群,小句“原西河上在修建大桥”,“在”后的“修建大桥”是小句的焦点,这个小句又是整个句群的背景。

(3)过去一些不务正业的人在发财,而有的困难户却没有集体的关怀,日子很难过下去。

这也是一个句群,小句“过去一些不务正业的人在发财”,“在”后的“发财”是小句的焦点,这个小句又是整个句群的背景,以此为背景,凸显了困难户的艰难。

(4)城市在熟睡,他醒着,眼前不断闪现的永远是那张霞光般灿烂的笑脸。

这个句群中,小句“城市在熟睡”,“在”后的“熟睡”是小句的焦点,小句又是整个句群的背景。

(5)笑声在远去,在消失……朦胧的泪眼中,只有金色的阳光照耀着这个永恒的、静悄悄的小山湾。

这个句群中,小句“笑声在远去,在消失”,“在”后的“远去,消失”是小句的焦点,小句又是句群的背景。

(6)国家在呼唤他们,可是他们只能装聋。

这个句群也是如此,小句“国家在呼唤他们”,“在”后的“呼唤他们”是小句的焦点,小句又是句群的背景。

(7)生活的大轮在铿锵地前行,时间却在无声地流逝——一九八四年就要结束了。

这个句群中,有两个“在”进行体句对举,“在”后的成为各自小句的焦点,两个小句共同构成了句群的背景。

(8)他一边在和哥哥添炭,一边吞吞吐吐对哥哥说出了他的心事。

这是一个复句,“和哥哥添碳”是前一分句的焦点,这个分句又是整个复句的背景。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认为,就像句法可以做层次分析一样,“背景——焦点”是也有层级性的,“在”指示句子的焦点,仅限于“在”所在的小句,该小句可能构成整个复句或句群的背景。

三、结论

进行体可以看作一个范畴,汉语进行体范畴成员有表示动作进行的进行体和表示状态持续的进行体,其中前者为原型。原型与成员之间存在引申和演化关系。“在”标志句子的焦点,常用于表示句子的前景,但仅限于“在”所在的小句,该小句可能构成整个复句或句群的背景。

注释:

①词典中的译文“她戴着隐形眼镜”,这么翻译是错误,应译为“她正在戴隐形眼镜”。汉语“戴着隐形眼镜”是对状况的描述,而不表示“戴”这个动作正在进行。“戴着隐形眼镜”英译为“she wears contact lenses”。感谢北京大学医学部美国专家高山博士为此句提供了详尽的解释。

②该书关于“体”的定义比较宽泛,将完成体、完整体、非完整体、惯常体、持续体、进行体、开始体、终结体、反复体、单变体、瞬间体、延续体、同时体等都列为“体”,本文所指的进行体大致相当于该书的进行体和持续体。

③这里模糊性指的是“动作进行”和“状态持续”的界限模糊。

④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存在一个历时发展的先后顺序,但本文此处借用这个概念并不强调进行体范畴的两个成员的历时发展关系。

⑤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also FSP):a type of linguistic analys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ague School which describes how information is distributed in sentences.FEP deals particularly with the effect of the distribution of known(or given)information and new information in DISCOURSE.The known information (know as theme,in FSP),refers to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new to the reader or listener.The rheme refers to information that is new.FSP differs from the traditional grammatical analysis of sentences becaus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ubject-predicate is not always the same as the theme-rheme contrast……other terms used to refer to the theme-rheme distinction are topic-comment,background-focus,given-new information.

[1]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9-100.

A Cognitive Study of Chinese Progressive Aspect

LIANG De-hu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10089)

Based on novels corpus (2,400,000Chinese characters included),we study the cognitive features of Chinese progressive aspect.We find that progressive aspect could be regarded as a category which includes two family members,the one that indicates an action is incomplete and the one that shows status continuing,the former is prototype.Extending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prototype and the other family member."zai(在)"often marks the focous which are foregrounds of sentence.

Chinese progressive aspect;"zai";cognitive research;category;prototype;focus;foreground

H146.3

A

1674-0882(2012)05-0074-03

2012-06-23

梁德惠(1973-),女,吉林长春人,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 冯喜梅〕

猜你喜欢
焦点范畴原型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焦点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包裹的一切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两会”焦点
南方周末(2018-03-08)2018-03-08 08:34:56
本期焦点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42
焦点
摄影之友(2016年8期)2016-05-14 1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