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

2012-04-12 05:51余高峰
关键词:原语连贯省略

余高峰

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

余高峰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语篇是一个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语篇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文章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结合科技语篇翻译实例,探讨了在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为了达到译文语篇的连贯性,译者通常采用的一些翻译策略。

科技语篇;语篇连贯;翻译策略

语篇(text)是指任何不受完全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交际功能,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单位。语篇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这个术语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维因里希(Weinrich)于1967年提出来,此后,语篇语言学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的关注。荷兰著名心理语言学家范代克(Teun van Dijk)(1979)指出,语篇语言学实际上不是指某一种理论或者某一种研究方法,而是指把语篇作为研究目的的任何研究。德·波格然德(de Beaugrande)和德雷斯勒(Dressler)在其《篇章语言学入门》()一书中详细介绍了篇章语言学的七个标准:衔接(cohesion)、连贯(coherence)、意图性(intentiona- 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l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篇际性(intertextuality),从而确立了衔接与连贯在篇章语言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这七个标准中,无疑“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因为,衔接和连贯是其他标准的基础,其他标准需要在衔接和连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衔接是语篇的重要特征,它主要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均可体现在结构上的粘着性,即结构上衔接。可以说,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连贯是语篇的主要特征,它指的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语义连接。因此可以说,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其实,就当今的翻译实践来说,大多是语篇翻译,毫不夸张地说,是以语篇为单位的翻译活动。翻译过程的产物是由(原语)语篇诱发的语篇(text-induced text)。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在其《系统功能语法概论》一书中指出,翻译的对等单位应该建立在语篇上,即翻译应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景语境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因此,在翻译实践中,语篇衔接、连贯策略研究也就显得越发重要。

在当今世界,高科技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在全球已得到广泛普及,国际间的经济、科技交往蓬勃发展。人们迫切需要通过科技语篇的翻译了解信息,了解先进国家的先进科技知识。因此,了解科技语篇的特点,掌握科技语篇的翻译方法,应是译者尽快把握的原则。基于此,本文将根据韩礼德的衔接、连贯理论来探讨在科技语篇翻译过程中一些连贯策略,以期对科技语篇翻译实践有所裨益。

一、语篇连贯理论概说

系统功能语言学第一次将语言研究从传统的字词句层面上升到语篇的层面来进行研究,这是对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贡献。目前,语篇分析可以说已深入人心。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部分可以说是它的精髓部分。语篇功能部分包括三个子系统,即主位—述位系统、已知信息—新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

衔接这一概念是由韩礼德(Halliday)在1962年首次提出的,1976年他和哈桑(Hasan)合著了《英语的衔接》()一书。这本书可以说是衔接理论创立的标志。书中指出衔接是一种语义概念,指存在于语篇中,并使语篇得以存在的语言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衔接通常可分为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连接词语(conjunction)、照应(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等。在语篇翻译中,要充分认识原文中的衔接手段和方法,使译文尽可能地体现出原文的衔接方式,有时在译文中也可以变换衔接的手段和方法,使译文达到和原语篇异曲同工的效果。在语篇翻译中,对语篇衔接的认识和把握,会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连贯是词语、小句、句群在概念上、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连贯的语篇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结构从头到尾贯通全篇,将所有概念有机地串接在一起,达到时空顺序的明晰,逻辑推进层次分明的效果。可以说,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语义连贯是构成话语的重要标志,译者只有看清似乎相互独立,实为相互照应的句内、句间或段间关系并加以充分表达,才能传达原作的题旨和功能。语篇连贯问题主要表现为:逻辑重组、推进层次、叙述思路的转换。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保证译文语义连贯必不可少的条件,不然的话,译文就会出现凌乱、混淆乃至误译。

二、科技语篇的功能和特征

由于人们的各自社会活动范围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语篇有着不同的语言特征。科技英语语篇不同于小说、诗歌之类的非标准语篇,它属于一种非常正式的语言,这是由它的表意功能、篇章功能、人际功能决定的。科技英语语篇包括科技论文、实验报告、介绍科技动向和实验的操作规程,还包括描写和解释大自然现象的语篇等。科技英语语篇的显著特征就是注重行文的连贯性、清晰性和流畅性,通过严密的逻辑和客观描述来表达科学事实。科技语篇的篇章结构方面亦有着十分清楚的模式,语言程式和体例大致不变。因此,科技语篇翻译首先要注重的应该是两种语言间的信息转换,翻译的重要原则应是忠实,即保留原文与译文文体特点,注意其一致性。此外,翻译时亦要求概念明确、逻辑关系清晰、数据准确无误、文字简洁明了。

三、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词法、句法和衔接方式上均存在差异,其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原语和目的语之间不能完全进行等值翻译。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相应的变通处理,同时要遵照原作者的意图结合语篇的逻辑关系、结构方法进行译文的构建。也就是说,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必须树立较强的语篇意识,必须站在整个语篇的高度,以一种动态的视角来审视和组织译文,使译文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意思更加明确、清晰,语义完整、语言表达自然流畅。要达到这些要求,在翻译实践中,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下面就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连贯策略进行探讨。

(一)增加必要的词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翻译中不必苛求译文与原文一致,而应根据汉语的习惯,对译文进行合理的增译。所谓增译,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从而使译文在语法、语言形式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并使译文在修辞、语法结构、词义或语气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以求译文更为通达、顺畅。增译法是科技英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手段之一。

例1 A new kind of computer—,,is attract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译文 一种新型电脑正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它造价低、体积小、重量轻。

原文中用三个形容词“cheap,small和light”在勿需任何限定词语的情况下,就将一种新型电脑的特性描述得清清楚楚,这是原语言的特性所决定的。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了“造价、体积、重量”三个词语,使译文恰到好处地衔接了句子前后的语义关系,更有助于读者顺利地阅读和理解原文。

(二)重复关键词语

英汉语虽属不同语系,但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其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思维内容也有其共通性。从语篇篇章的角度来看,二者在词汇衔接方式上也自有其相通之处。因此,在英译汉时可以重复原语的衔接手段,实现篇章等值与连贯。

例2 In general, drying ameans the removal of relatively small amounts of water or otherfrom thematerial to reduce the content of residualto an acceptably low value.

译文 一般来讲,干燥一种固体指的是从固体材料中除去相对少量的水或其他液体,从而使残留液体的含量减少到可接受的低值。

原语篇中重复使用“solid”和“liquid”,使整个语篇紧密连接,准确而清晰地向读者解释了如何“干燥一种固体”的程序。而译文也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语“固体”和“液体”,对它们进行了相应的重复,成功地复现并保留了原语篇的衔接方式,达到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效果。

例3sterilized by irradiation have much the same flavor, texture, color and nutritional value as their fresh.

译文 经过辐射消毒的肉类,其色、香、味和营养价值与鲜肉相差无几。

通过分析可知原语中的“meats”和“counter- parts”是两个异形近义词,通过它们构成了原语的紧密衔接,同时这两个词本身具有意义完全对等的汉语词语“肉”与之对应,所以汉译时,采用了与原文一致的衔接方式,即重复了原语的衔接手段。

(三)替代

英语语篇具有简洁、避免重复之特点,因此,在英语语篇中通常会用代词代替与前文相同的部分。汉译时,为了避免指代混乱,造成误解,有时要重复代词所指的相应名词,使译文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例4is almost pure iron. It is not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school shop because ofhigh cost.forges well, can easily be bent hot or cold, and can be welded.

译文 熟铁几乎就是纯铁。熟铁在校办工厂里不太常见,因为价格很贵。熟铁好锻,很容易热弯和冷弯,还能够焊接。

原语篇为指代式衔接,句中分别用it,its,it来替代上文中的wrought iron,因此,原文显得简洁,避免了过多的重复,而且前后关系非常清晰。而译文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了同词重复衔接,这不仅符合汉语词汇衔接习惯,而且使译文的表达更加准确、明了。

例5 There are twoinside the boiler, an innerand an outer, which extend a long forward.

译文 锅炉有两个火箱,一个内火箱,一个外火箱。这两个火箱都向前延伸很长一段距离。

原文中分别用one和which代替了上文中的boxes,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为了使译文更加清晰、准确,译文中还原了它们所指代的名词,采用了名词重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省略

英语语篇中经常会出现某种省略现象。通过省略某些词项来达到上下文衔接的目的。省略是在简洁和清晰两者之间的一种协调,省略通常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分句性省略。在翻译时,常常需要将原文中省略的词语复现出来,使译文表达更加准确、流畅,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6 When try to decide whether an object will float in water, you need to know whether its density is greater or less than that of water. If it is greater (), the object will sink, if () less (), it will float.

译文 如果要测定一个物体能否浮在水面,就需要清楚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还是小。如果密度比水大,那么物体就会下沉。如果密度比水小,那么物体就会漂浮在水面。

例7 All other sounds are essentially mixtures of frequencies, and can generally be described as notes if () harmonious or () noise if they are an unpleasant mixture of random frequencies.

译文 所有其他的声音基本上是各种频率的混合物,如果声音悦耳,则通常可称为律音;而如果声音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随机频率的混合物,则通常称为噪音。

以上两个原语篇中带括号的斜体字是省略的部分,尽管有了省略,但其意思表达非常清晰、明确,同样也避免了语言使用的累赘,使整个语篇显得更加简洁。但在翻译时,就需要复原这些省略的部分,不然的话,译文就会显得表达不清,缺少连贯性。

(五)主位、述位易位

语篇分析研究成果表明,主位推进对语篇连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英汉语篇中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基本上是一致的,科技语篇自然也不例外。但是,英汉科技语篇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英语科技语篇通常采用主位同一推进模式来发展语篇,而汉语科技语篇则倾向以述位同一模式来推进语篇。因此,在翻译时,切不可盲目地追求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而是要弄清原语篇的信息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根据译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功能对等。

例8 The smaller particulates are called aerosols. The largest aerosols are just visible with a good microscope. Examples are the finer components of tobacco smoke, insect dusts, and larger viruses.

译文 较小的颗粒物叫气溶胶。香烟烟雾的微粒、杀虫剂的粉末和大的病毒是最大的气溶胶,可用高分辨率的显微镜进行观察。

译文并没有按照原语篇的顺序进行翻译,而是将二、三句融合为一句,并将第三句的内容提到了第二句之前,使译文显得更为紧凑,逻辑更为清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例9 It may be economically sound, in the long run, to subsidize their initial production, even at prices above the projected market for natural hydrocarbon fluid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duction of depen- dence on oil imports.

译文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资助开发气体等燃料,即使价格高于自然氮氢化合液的市场价格,但为了加快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在经济上可能还是合算的。

原语篇中,采用了it is…句型来引导全句,其目的是为了强调一个国家自主开发天然气的合理性,说明在这方面的投资从长远利益是合算的,理由、原因的表述只能后置。而译文则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将理由、原因先表述出来,然后才说结果或目的。译文完全改变了原文的表达顺序。

(六)信息结构

在科技英语语篇中,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放在句首加以突出,以显示其重要性,而汉语则与之相反,通常是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句末,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感觉。在翻译这类语篇时,译者要根据汉语的特点,对译文的信息结构予以适当的调整。

例10 Aluminum remained unknown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ecause now here in nature is it found free, owing to its always being combined with other elements, most commonly with oxygen, for which it has a strong affinity.

译文 铝总是跟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最普通的是跟氧结合,因为铝跟氧有很强的亲和力。由于这个原因,在自然界找不到游离状态的铝,所以,铝直到19世纪才被人发现。

译文通过词序调整,使之符合汉语先原因,后结果的表达顺序,注重语义逻辑的行文习惯。

例11 Gas being compressed enters and leaves the cylinder through valves which a reset to be actua- ted when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cylinder contents and outside conditions is that desired.

译文 当汽缸内外的压力差达到期望值时,阀门开始驱动,被压缩气体才通过阀门进出汽缸。

译文将原语中的时间状语从句提到了句子的前面,就是逆着原文的顺序进行翻译。这样的译文既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又显得结构清晰、语义连贯、通顺。

(七)整体连贯

在翻译实践中,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译文,若孤立地看单个句子,好像译文没有问题,但如果从整个语篇的角度来看,会觉得译文不够连贯,缺乏逻辑性,读起来觉得费解、别扭。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译者要通篇考虑,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对某些部分进行调整或重构。

例12 CO is a colorless, odorless, tasteless gas that fortunately is not known to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vegetation, visibility, or material objects. Its do- minant environmental impact appears to be toxicity to man and animals, which arises from its well-known competition with hemoglobin in red blood ells, as in equation 3.1.

译文1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幸好尚未发现它对植物,对能见度,或者对物质材料有什么坏的影响,它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对人体和动物体有毒,其毒性在于它与红血球里的血红蛋白争夺氧,见反应式3.1。

译文2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对植物、能见度和各种物品都没有害处,可是,由于它跟红血球里的血红蛋白争夺氧(见反应式3.1)对人体和动物体有毒,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译文1也将原文的意思译出来了,译文也还算通顺,但其前后逻辑关系不清,表达不够明确。译文2则不然,通过调整部分内容,使译文显得逻辑性非常强,因果关系明确,准确无误地传达了原语篇的信息。

例13 But the crust of the earth is constantly changing; gigantic forces are continually at work, shaping and reshaping the rocks of the crust.

译文 但是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巨大的力连续不断地起着作用,使地壳的岩石不断改变形状。

本句译文没有按原语篇的顺序进行直译,而是考虑到全文语义的连贯、明确,将原文中用作状语成分的现在分词译成汉语的谓语,因此,译文的行文具有非常好的连贯性,且语义表达简单明了。

四、结束语

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科技英语语篇翻译中保持译文连贯的几种翻译策略,期望对科技语篇翻译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翻译不仅发生在词语或句子层面,还应该扩充到语篇层面,即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而语篇翻译的过程实质上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因此,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树立明确的语篇观,在充分理解原文语篇结构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汉语衔接和连贯手段,使译文既能充分、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为汉语读者所接受,译出高质量的译文,为东西方的科技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1] 余高峰.语篇衔接连贯与翻译[J].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2009(4): 47-51.

[2] Neubert A, Gregory M S. Translation as Text[M]. Kent: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 胡壮麟, 朱永生, 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5]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6] 任俊香.科技英语语类的语篇特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 30(4): 124-126.

[7] Beaugrande R, Dressler W.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 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1.

On the Coherence Strategy in Sci-tech Text Translation

Yu Gaofeng

(,,,)

Text is a complete, natural semantic unit.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s actually to recognize and reconstruct the textual coherence, and to a large extent,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extual coherence and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directly involve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strategy. Combined with ex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o as to reestablish textual coherence in sci-tech text translation.

-;;

H059

A

1009-895X(2012)03-0182-05

2011-12-12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1YS127)

余高峰(1959-),男,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E-mail: yugaofeng8@yahoo.com.cn

猜你喜欢
原语连贯省略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浅谈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中间的省略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