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

2012-04-12 02:09:18
湖北体育科技 2012年5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教练员游泳

靳 钢

游泳是一项古老而又焕发着现代气息的体育活动。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展了相关的游泳活动——泅水,而随着现代泳池在英国的出现,游泳项目成为了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重要的比赛项目,现代游泳运动经过了百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最具观赏性的体育项目之一。游泳的项目特征不仅要求运动员的技术细腻、实效还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泳技术是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而体能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合理运用技战术的基础,是完成技术和战术配合、全面发挥竞技水平的根本保证。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的训练是掌握与运用游泳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是获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游泳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随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加强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科学系统地体能训练也就更加重要。

1 加强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1.1 科学、全面的体能训练能使青少年运动员更好的适应现代游泳发展

游泳专项体能训练交织着训练学、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是提高现代游泳运动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世界泳坛的激烈竞争中,人们对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更加关注,谁拥有雄厚的高质量的游泳后备人才基础,谁就能称霸于世界泳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水平是掌握与运用游泳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基础,青少年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未来的竞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战术水平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对少年游泳运动员科学系统地体能训练,抓好青少年的专项体能训练,使其能够适应现代游泳发展的需要。

1.2 体能训练有助于青少年运动身体的全面发展,为提高专项技能打下基础

青少年正处于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时期对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持续的不同负荷的刺激,会使运动员的身体不断产生各种适应的变化,有效地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同时,体能训练可以克服心理障碍,磨炼出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意志品,保障运动技术在战术运用中充分发挥,弥补运动技能的欠缺,也是培养运动员适应大赛心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使其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提高专项素质和技战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科学地体能训练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化、个性化体能训练,是保持不同个体相关肌肉力量特别是薄弱肌肉群均衡发展的必要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强肌肉、肌腱、骨骼和韧带等运动器官的功能,并使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得到改善。在国外,体能训练早已科学化,并成为运动员自觉的必修课。世界游泳强队对体能训练都非常重视,而我国游泳教练员,特别青少年游泳教练员既负责技术训练,又负责身体素质训练和球队的日常管理,难以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同时,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对训练量与强度模糊控制,过于注重技术的要求,致使训练手段不科学,使得过度训练现象始终存在,导致运动损伤经常发生。因此,科学地运用体能训练预防游泳运动损伤,不仅能有效地协调青少年运动员技能与体能的协调发展,还可以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潜能,延长其运动寿命。

2 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弊端分析

2.1 训练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在技能主导类竞技体育中一直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而体能主导类项目总体上处于劣势,于是错误的认为“体能”是影响我国专项竞技运动水平的主要问题。这样就出现了各级运动队对于“体能训练”过分重视,甚至出现了个别体能主导类项目“体能测试”制度,出现了“体能”与“技术”分割的、脱离的现象,造成我国体能主导类项目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而茅棚认为,“训练大方法具有普遍性,训练小方法是具体的”。运动成绩的提高,不但取决于“训练大方法”的理论认知和操作,还取决于“训练小方法”的具体操作。所以,把“体能”与“技术”分割、脱离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同时,多数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在游泳的平时技术训练中已经覆盖,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重视技术训练轻视体能训练是我国青少年游泳队普遍存在的现象,教练员认为体能训练在技战术训练中可以实施就行了,实际上这样仅解决了速度素质和速度耐力素质的问题,而力量耐力和基础力量训练没有保证,严重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2.2 训练方法、手段比较单一

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来看,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手段和负荷。训练手段确定了机体的刺激部位,而训练负荷的大小决定了某一部位所受刺激的程度,训练手段和负荷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才能确保体能训练的最终效果和训练方向发展。我国青少年游泳体能训练中普遍存在训练方法、手段单一。如力量训练时以杠铃、弹力带为主,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克服自身体重的负重练习和抗阻练习,其它方法、手段练习则很少;对速度的训练只注意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训练,而忽视了只有结合专项特点进行水中特点的速度训练才是专项运动所需的;陆上耐力训练多采用田径式长跑,忽视了力量耐力(肌肉耐力)和速度耐力,田径式长跑训练是低水平的有氧代谢训练,根本不能满足游泳项目特点的高强度的有氧代谢;对柔韧素、力量等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时往往忽略与专项相结合,个别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时,进行大力量训练,这样会影响青少年灵敏素质的发展。

2.3 体能训练缺乏系统性、计划性

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是取得最佳训练效果的必要条件。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必须通过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肌肉的变化,逐步地实现。因此,游泳体能训练只有长期系统性、计划性、科学性才能保证体能逐步提高。青少年正处于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体能训练有其特殊性,需和成人训练有所区分。由于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大多没有专业的体能教练,训练是主教练负责制,训练任务由主教练在训练前临时分配给助理教练,这势必造成体能训练的随意性、盲目性。而泳坛强国的体能教练对于每天的训练内容必须清楚地讲解、示范、帮助和纠正,体能教练每天都要带笔记本或卡片,随时根据训练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做记录,对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出了精心的指导。在这些方面我国教练员比较欠缺。

2.4 不注重训练数据的采集和训练的监控

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运动成绩竞技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练员不仅需要科学的训练安排、科学的恢复手段,还需要科学的训练监控。我国青少年游泳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往往只注重训练的内容和数量,对体能训练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明确的数据和科学有效的监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着良好的游泳项目传统,游泳体能训练积累了大量训练数据,有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有训练数据的支撑,也就减少了训练的盲目性,增强了训练的科学性。国内的青少年游泳运动队一般没有配备专门的体能训练师,很少对体能训练进行监控,即使有,也多为训练后监控,缺乏运动中监控,对体能训练监控没有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训练监控与训练本身严重脱节,很容易引发一定的伤病,使体能训练本身不但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干扰和阻碍了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结语

体能是游泳项目竞技能力发展和发挥的先决条件,没有高度发展的体能水平,不可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发挥高超的技战术。所以,加强我国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发展身体素质,基本技术的重要时期。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遵循遗传规律,科学合理地在素质发展敏感期抢先诱导使各项素质得以提高。教练员、运动员要加强学习与交流,掌握当今游泳运动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的先进理念,提高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并要结合游泳运动的专项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有效地指导训练实践。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学习,提高教练员对专项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关知识(包括训练知识、青少年的生理知识、营养学知识等)的学习,针对每个队员特点制定出相适合的体能训练计划,做到区别对待;正确把握游泳运动项目的竞技制胜规律,根据游泳专项需要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训练;要注重训练数据的采集和训练的监控,采用科学的先进技术设备对体能训练进行监控。我国的游泳运动水平要搞上去,必须加强游泳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建设,把游泳体能训练与科学化训练理论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青少年游泳运动实践。

[1]罗 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综合评价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

[2]姜瑞华.游泳专项运动技术特征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

[3]肖 阳.美篮球体能训练比较研究[J].研究与探索,2007(2).

[4]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

[5]许 琦.我国竞技游泳运动水平发展特征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6]张 玲.体能训练热点问题综合述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1).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教练员游泳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今日消防(2022年2期)2022-04-15 21:47:15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冰雪运动(2019年1期)2019-07-22 03:37:28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