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雄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对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主体性与历史性作为唯物史观的两个重要范畴是结合在一起的,但是由于一定的现实与理论原因,两者却出现了分离状态。这使得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以及同实践活动的结合出现了一些问题。
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1]241。唯物史观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2]73在这里,主体不是孤立的存在物,而表现为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因此,“对于马克思来说,主体不再是自我意识或自我,而是人的历史存在。”[3]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个人全面发展”三大社会发展阶段,都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唯物史观包含着主体性和历史性,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主体性是指人们在对象化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自觉能动性,历史性则是人们对象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过程性。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主体性,因此主体性只能在历史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它必然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因而,“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85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离不开主体性的发挥,在主体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社会不断地变化与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4]118-119、“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5]131这样的主体性与历史性便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抽象的主体与抽象的客观世界了,而成为实践活动本身的两个属性。在唯物史观中,主体性与历史性是有机结合互相依存的,实践活动便是主体性与历史性结合在一起的中介和关键。“实践主体的历史性生成与‘主体—客体(理性的内部分裂)’的历史性整合其实是同一过程,这使得他最终必须坚持一种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历史性’概念。”[6]
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关系不是直接的结合在一起,两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它们的结合需要一定的条件。
主体性与历史性在理论和现实中往往出现两者分离的状况。在理论方面表现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2]58,历史性变成了外在事实的堆积而主体性则变成了想象的和孤立的主体存在物。无主体的历史和无历史的主体导致了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分离,进而陷入了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二元对立状态。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将重点集中在唯物史观的历史性方面,强调客观规律性,对于主体的培养与全面发展关注不足。这样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分离与对立使得唯物史观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分离也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主体发展的自由程度与开放程度在不断地增强,主体的各方面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主体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的发展被简化为GDP的增长,社会建设发展相对滞后,道德价值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和挤压。在全球化的冲击与巨大的社会变迁背景下,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片面发展、物质主义的泛滥、生态问题等各种问题和矛盾逐渐凸显。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出现了不协调。这些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主体性与历史性分离的重要表现。因此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关系既是唯物史观中的理论问题,也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分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主体性与历史性难以结合有复杂的历史原因:古代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活动领域和范围很有限,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有限的物质条件极大制约着主体性的发挥。由于社会发展缓慢和交往的局限,历史过程性往往表现为一种循环和自发状态。主体性与历史性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基本上互相分离,处于简单的联系之中,难以有机的结合起来。近代社会以来,随着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主体在社会中的自由度和发展空间有了极大的提升。生产的社会化以及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都体现出历史发展的进步性与规律性。主体性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社会分工越来越丰富,人的实践活动更加依赖科技发展,主体性片面的发展,使得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了问题。社会关系的紧张、价值观念的混乱与衰落,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等现象是现代实践活动中主体性与历史性分离甚至对立的表现。主体性与历史性的分离也有着不同的理论原因。主体性与历史性作为理论本身的两个方面分离的主要原因是许多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当某种理论把主体性与历史性仅仅当做理论来看待时,脱离了二者产生的具体条件,一味的进行抽象,而不是立足于具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发展要求,就会将两者孤立起来。要么只看重主体性,成为无历史性、无客观性的虚无的主体性理论;要么只注重历史性成为无主体的完全自发的客体过程理论。除此之外,主体性与历史性完全被局限于一种现实直观,对于现实缺少一种批判的态度,没有把握两者深层次的关系。
主体性与历史性的结合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唯物史观通过实践的途径将人与客观世界结合在一起,在现实的对象化活动中,人与客观世界相互影响,成为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性与历史性,从而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谓主体性建构的历史性原则,就是将时间、历史的因素置于主体之中,把主体看作是一个历史的实践过程。”[7]主体性在实践活动中融入到历史进程中去,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也反映出主体性的特征和内在尺度。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活动包括物质生产、社会状况、意识三个领域。在实践三因素中,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决定着一定的社会状况和意识。因此,主体性与历史性的有机结合途径便包含在这三个领域之中。
首先,在物质生产领域中,主体性的发挥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应用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它通过社会化生产更加有效地改造自然界,使得物质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这本身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领域中,主体性与历史性的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与物质的丰富相互作用,劳动真正成为主体性的目的与手段,这当然离不开对于历史条件和历史规律的把握;其次,在社会关系领域中,主体性与历史性结合离不开社会交往。在不同的社会交往进程中,个体之间的现实联系日益密切,个体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形成和实现不断丰富的主体性,消除自身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孤立的个体向共同体中的自由个体的转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离不开发达的生产力和共同的劳动生活等历史条件。而且孤立个体向社会化的个体的转变是一个有简单到复杂的现实过程是历史规律发展的要求;最后,在社会的意识领域,主体性意识以及历史性意识的结合必须立足于社会存在本身,意识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必须要与实践结合。社会意识通过反映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真正的把握住历史规律性,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使得历史发展符合人的发展需要。
唯物史观在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要立足人的发展和实践活动,使得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历史规律结合起来。唯物史观要求在反映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以及主体的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主体性与历史性的结合。这样,主体性的发挥成为一种历史过程,而历史性的发展也与人的发展相一致,主体性与历史性在互相对立的同时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唯物史观中的主体性必须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反映出人的超越性的特征。唯物史观中的历史性则反映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离不开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和历史条件制约。主体性与历史性的结合是实践活动自身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主体性与历史性也不断的变化发展,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55。唯物史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因此它本身就是一个理论整体。主体性与历史性统一也是唯物史观整体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理论与现实统一的重要条件。
在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既要分析具体国情,遵循规律,推进社会发展,又要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主体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在当前中国的具体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实践观确立,主体性与历史性在唯物史观理论中实现了有机统一,进而使得唯物史观在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理论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主体性与历史性结合的方式和程度也不断地发展和增强。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张汝伦.主体的颠覆:从黑格尔到马克思[J].学术月刊,2001,(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 郗戈.历史性视域与现代主体性哲学的命运[J].人文杂志,2011,(5).
[7] 李荣.马克思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