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应普世价值侵蚀的挑战

2012-04-12 00:29廖和平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普世大众化民主

廖和平

(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一、普世价值及其危害

所谓“普世”一般有三层涵义:“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具有普遍永恒性,它不仅仅适宜于一时一地,而且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上述三个基本条件,才能称为普世价值命题,而这些基本条件又表明了普世价值成立之困难。”[1]212普世价值就是对任何人、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需要也都适用的一种价值及其体系、观念,其实质是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是美国学者福山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福山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上再没有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可以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相竞争与抗衡,资本主义将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好的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已经破产,人类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存直到永恒。在普世价值中,历史终结论更是走向了极端,资本主义就是人类社会自始至终的唯一。这在历史和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没有哪一种价值体系在世界各地都被实行和认同。一些人所谓的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普世”过。在理论上和逻辑上也是说不通的。

虽然从理论上来讲“普世价值”并不成立,但其流行危害极大。

(一)扰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得人们判断是非利害的标准混乱无序

“普世价值”的目的之一是制造和掌控舆论话语权和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以表面上的非政治性话语——“普世价值”来宣扬他们的政治主张,期待用貌似中性化的学术性词汇来迷惑人民群众,以达到用隐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占领人们的头脑,取代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人们思想的武装,达到掌控意识形态支配地位的目的。如果任由这种思想蔓延,将会大大削弱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影响力,严重危害党对意识形态领导的主动权,也将严重危害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接受度的降低,使人们价值观念产生冲突,是非标准混淆,对错误思潮缺乏必要的戒备和鉴别力。

(二)威胁人民政权

国家政权是政治斗争的核心目标。“普世价值”的目标指向就是国家政权。流亡美国的敌对分子胡平就在其《简评中共民主白皮书》中宣称:“民主就意味着政党轮替,民主就意味着领导权的开放竞争”,“中共一方面承认民主是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却又把民主的公认定义和标准撇在一旁而自己提出一套截然不同的定义和标准,这实际上是否认民主的普适性,也就是否认民主本身”。国内的显得隐讳一些,用一种一般化、抽象的理论来表达同样的要求,只是没有点破而已,国内有媒体声称:“不同的国情,有着同样的民主要求,也要有同样的建设努力。国情性的特色路径,最终是要走向普适的民主”,“世界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有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接受实行的民主,有这里所说的普世价值的民主”[2]。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局面日新月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意识形态教育有所淡化,导致部分人包括部分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解模糊化。“普世价值”趁虚而入,如果不进行大力驳斥和抵制,将会出现人们对社会主义怀疑和排斥的局面,有可能导致社会主义政权垮台。

二、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应普世价值的挑战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必须也能够作出回应

“普世价值”侵蚀的危害开始显现,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挑战日趋明显,我们必须要作出回应,否则后果不堪设象。马克思主义能完成迎接“普世价值”挑战的任务吗?回答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对“普世价值”作出全面审视与批判。

从哲学上说,所谓“普世价值”早应进入历史的垃圾桶了。认可与追求一种纯粹的绝对同一早被哲人们所批倒与拒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超出一定范围真理就转化为谬误。人类社会是多元性并存,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甚至政教合一的民族国家,一种社会制度在不同国家又有自身特点,作为社会存在反映的思想体系的哲学,绝不可能得出绝对的同一性,也就不可能得出普世价值中普遍适用的模式。即使在此基础上按照规律对未来社会展望的统一形态,那也高于现存社会形态。“普世价值”只是某些人心里的幻想罢了。

从政治上说,民主、自由、平等这些“普世价值”并不普遍适用。它们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在不同阶段其内涵甚至完全不同,它们与社会形态或者说社会制度是一致的。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它们分别属于奴隶主、地主和资产阶级,奴隶和农奴是没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有所进步,无产阶级有形式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实质却几近于无。无产阶级对平等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消灭阶级本身,“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3]448这就是说,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恐怕是“普世价值”所不敢也不愿面对的。当然,也有一种平等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真平等的,“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3]445但这是“普世价值”论者不愿面对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自身是有罪的,有罪之人提出的主张恐怕无法得到普遍认可吧。民主和自由更是与社会制度直接同一,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民主自由,又哪来“普世价值”?

就经济而言,这是最容易迷惑人的了。很多人在哲学和政治学上反对“普世价值”,但一进入经济领域就犯迷糊了,认为在经济领域内是存在“普世价值”的。价值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依附于商品,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即便是使用价值也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具有社会历史性。所以,经济上的“普世价值”一样不存在。

说白了,“普世价值”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以抽象的、一般的面貌出现,以一般代替特殊,以抽象代替具体和内容,用以迷惑人。作为在160年前就被马克思恩格斯批倒了的理论,在21世纪换一种形式来欺骗人,是杜林理论的翻版,恰恰说明了资本主义鼓吹手的黔驴技穷。

“普世价值”理论主要是政治的,是对发达资本主义政治体制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在20世纪末出现在中国并泛滥也是主要针对中国政治建构和体制现状的,对此,我们必须用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并在其中总结完善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当代马克思主义作出回应。

当代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中国革命和建设成功证明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中国仍在高速发展,人民对党和国家衷心拥护,这本身就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平等的胜利。中国的民主、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比“普世价值”的民主、自由、平等更高一个层次,它是形式和实质的统一。当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不足,需要完善。

(二)作出回应的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马克思主义回应“普世价值”理论及其侵蚀的挑战的方式只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依托符合时代精神的实质内容、通俗化和民族化的表现形式以及优化的传播机制,在主流政治力量与民众自身的双向作用下逐步走向广大人民群众,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4]。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自身步骤和环节。

1.当代马克思主义干部化是关键。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表率,如果干部都不相信当代马克思主义,其所作所为必然违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党和政府形象的影响是相当恶劣的,老百姓就更难相信当代马克思主义了。只要干部相信当代马克思主义,为人们作出表率,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就容易了。马克思主义干部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还因为这既是必然和必须的要求,也是因为,进行马克思主义干部化是比较方便进行又比较难达到效果的。方便进行是因为政府以行政的行为在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有组织、政治、纪律和资金方面的便利。难以达到效果是因为干部本身的世界观已经成熟,他们面临权力和金钱等诱惑,难以把握和掌控自己,容易偏离马克思主义要求。但干部化的实现与否却是大众化的决定环节,决定着大众化的成败。

2.当代马克思主义党员化是基础。《共产党宣言》提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285中国共产党免于自身的特殊利益,其利益与中国人民完全一致,它代表并实现人民的利益。但党员个人是有自身利益的。共产党员相信马克思主义照理说是天经地义的,也是基本的要求。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入党在政治经济上有一定益处,部分人入党是为了现实利益而不是基于信仰。另外,一些人入党时是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但他们有的没有系统学过马克思主义,入党后不一定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我国共产党员有8000万之众,如果都信仰当代马克思主义,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人口基数。党员在普通群众中往往威望较高,有标杆作用,可以直接影响普通群众。如果当代马克思主义党员化成功,共产党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去教育群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成功了一半。

3.当代马克思主义学生化是主干。学生人数多,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与形成时期,理想色彩浓厚,好学,易学,易组织。他们对自己父母等亲人也有影响。如果能够真正把学生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通过他们在自己亲人身边的宣讲,影响面是非常广的,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成功了,所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学生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干。

4.当代马克思主义群众化是难点。群众是最现实的,对他们来说,信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得到什么,使自己生活幸福。只要能让他们生活舒坦幸福他们就会听你的,相信你。问题是我们的社会发展程度比较低,生活水平比发达资本主义低得多,这使他们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看法有时难免消极。另外政府的个别决策对普通群众的利益关注和照顾不够,有时还有损害群众利益及与群众争利的现象,导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有排斥心理。贪腐干部也起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再有,普通群众数量众多,人口分散,难以组织,这导致群众化难度非常大。

5.当代马克思主义应用化是归属。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能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去看待所处的世界,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自身去改造外在世界。这决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应用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属。只有达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化,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说完成和成功了。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策略和措施

(一)真正落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

目前,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漂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中央领导人一直强调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党章和宪法中也规定了其指导地位,以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确定了下来,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人却是自觉不自觉地偏离马克思主义,尤其在经济建设中,用新自由主义甚至实用主义来指导工作。认为只要能做成事情就是好的。中国传统上“以吏为师”,领导人的做法和看法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想法。正因为部分领导人的做法,使老百姓思想处于混乱状态,其价值取向也是实用主义的而非马克思主义的,一切以利益为导向,使其在思想上没有依归,这是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阻碍之所在。要真正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切实落实当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样,老百姓才会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

(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基础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旨归,是人民幸福公平的保证,必须要大力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只是形式还不行,必须体现在实质上,就是体现在分配方式上,分配方式不行,公有制的优越性就是虚假的。因此必须改善分配方式,真正做到按劳分配,使财富分配有利于劳动人民,使人们过上富足的生活。人民生活好了,才会相信我们党和政府,才会相信社会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谭培文教授说:“认知客体(对象)的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基础。”[6]要证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使人们生活快速提高。“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9人本身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的生活感受性,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相信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和教育就容易接受。

(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革命时期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就在于其民主前景使人向往。社会主义能战胜资本主义主要也是社会主义民主高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全面的彻底的实质的民主。但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与民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不管是认知上还是实践上都很不深入和完善,甚至于在形式上还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使我们在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处于下风。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发展,其民主的形式与内容都发展得很充分,虽然不改其实质上的虚假性。社会主义民主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建设时间又短,认识又不深入全面,所以在民主形式和内容上有所欠缺,虽然在实质上保证了民主的广泛性和公平性,但是没有内容和形式,民主的实质也难以实现。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加强,要向资本主义的民主学习与批判性借鉴。要吸取本国传统的优秀的民主思想、自由思想和民本思想,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民主建设中必须不断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认知主体的真诚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前提。”[6]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46认知主体的真诚性就是出自主体内心的认可和同意,即把真理的信念自觉上升为信仰,自觉自愿地按照认可对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党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化身,党和政府的形象好,人们就会真诚地认同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毛泽东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迫切地需要建设这样一个党,建设这样一个党的主观客观条件也已经大体具备,这件伟大的工程也正在进行之中。”[7]602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建设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通过其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否则,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转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终是要群众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指导自己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必然就意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怎么从中国的特殊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和共性,成为全世界都适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个十分艰巨但却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有可能。人们对它的信任才会从具体操作措施的信任进入到思想理论本身的信任,才会对其思想的真理性信服。这需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去总结其实践经验。正像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中说的,“现在许多人在提倡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了,这很好。但是‘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如果是不但口头上提倡提倡而且自己真想实行大众化的人,那就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否则仍然‘化’不了的。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8]841只有在群众中在实践的建设中去总结和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提升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得回到理论本身,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去提炼一般化的思想,使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提升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高度。

(五)以大众文化的方式实现渗透式的教育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大众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值得借鉴,它以娱乐、休闲、平面化的方式而不是说教的方式让大众轻松接受它,实现毛细血管式渗透,影响人的思想。要让人接受就必须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以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式进行。列宁说过:“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9]467-468为人民群众所真正掌握的理论内容可能很抽象深奥,是语言的表述方式一定要通俗易懂,老百姓不会也不可能去看那种很学究式的文章,更加不会对干巴巴的所谓时髦词语给予关注。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0]382因此,我们在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时一定要贴近群众,要用简洁的语言,生活化的世俗性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进行。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另外,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要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思潮进行批判式的辩论,使人们在辩论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进而接受马克思主义。“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某一种错误的东西被人类普遍地抛弃,某一种真理被人类普遍地接受的时候,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错误意见作斗争。这种斗争永远不会完结。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11]785马克思主义不怕争论,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是在不断争论和批判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这其中被人们所接受的。

[1] 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2] 蒋旭东.“普世价值”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黄俊,肖东波.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谭培文.世界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的可能性[J].教学与研究,2009,(9).

[7]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普世大众化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普世价值论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普世价值论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好民主 坏民主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普世价值”的应有取向探索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