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解析

2012-04-11 23:20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经济企业

曹 宗 平

(华南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解析

曹 宗 平a,b

(华南师范大学a.经济与管理学院;b.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广州510631)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主体之一的民营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服务居民生活等方面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刚性政策、资金不足、家族制运行模式等要素的制约,其发展态势明显滞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既要矫正认识上的偏差,又要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以完善。

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国有经济

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

由于中国的经济体制历经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轨,我们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转变过程。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基本消灭”,到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国对民营经济的定位经过了“零度容忍”到“逐步松动”再到“完全放开”三个渐进阶段。理论认识决定实践路径,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同样也历经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其实,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在自然垄断领域、国民经济关键行业和参与国际重大项目竞争等方面具有规模和科技优势,民营经济则在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解决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作为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相协调的经济主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安置就业、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统计,2011年前10个月,中国共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 082万人,而民营经济中仅私营企业前9个月就提供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万个;按个体户新增户数计算,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数达200多万,这为大量城镇无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分流人员等群体创造了众多就业岗位[1]。目前,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60%以上、农村居民收入的近40%都来自工资性收入,而70%以上的城镇居民、85%以上的农民工都在民营经济单位就业。同时,民营经济在矫正政府投资缺陷方面也具有先天优势。一般而言,政府借助公共投资弥补市场失灵并进行“相机抉择”,可以熨平经济周期波动,政府投资具有力度大、见效快、阻力小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持续时间短、预算约束弱和经济效益差等弊端。相反,民间投资所具有的机制灵活、产权清晰、潜力巨大、效率较高等比较优势正好可以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可见,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排斥关系,而是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只有各种经济形态共同发展,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平稳、协调和持续发展。

二、制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解析

虽然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安置就业等诸多方面功不可没,但受改革开放前突出公有制经济绝对控制地位、改革开放后过分注重引进外资的惯性思维影响,中国民营经济一直难以在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下与其他经济体展开竞争。近几年,随着各级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出台的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政策,国有经济备受尊崇,民营经济则处处遭受冷遇。在这种大趋势下,国有企业不仅固守着垄断性行业的先天优势,而且还频频向竞争性领域渗透,挤占民营经济的市场空间,导致民营经济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非国有经济投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也慢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研究发现,民营经济发展逐步放缓的原因大致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观念制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在发展经济的实践层面上,资本的意识形态色彩已渐淡化,但人们脑海深处似乎总抹不去民营经济的“原罪”。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赞同: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他们更倾向于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辖区经济发展、安置就业和方便居民生活的工具,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更多地把发展民营经济当做提振经济走出低谷的权宜之计。似乎一旦经济形势好转之后,民营经济的发展便可有可无。可见,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并没有真正做到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一视同仁。

2.“三重门”的阻隔。与观念上的滞后性相一致,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实践中很难推开“三重门”的阻隔。(1)“弹簧门”,即民营经济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强挤进垄断行业的大门,但即使不“犯规”,也存在随时被非市场因素“弹”出的可能。2005年2月,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非公经济36条”出台,2006年12月,有关部门便出台了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军工、电力、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里,要保持国有经济的“绝对控制力”,进入这些领域的民营企业很容易被“弹”出。当前,国有企业正在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大举扩张,民营企业则难以招架并纷纷后退,如航空、钢铁、轻工纺织等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也在不同程度进行着。显然,在这一波国有经济扩张浪潮中,民营企业不仅被“弹”出了垄断性行业,也被“弹”出了竞争性行业。(2)“玻璃门”,即不少行业虽然不存在显性的进入壁垒,民营经济似乎“看得见”也“进得去”,但由于市场准入程序颇为复杂,行政审批中存在人为“梗阻”,事实上民营经济仍然“进不去”。目前,中国除了法律明文规定的行政审批外,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另有一整套的游戏规则,如果涉及垄断行业,情况更为复杂,因为垄断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一般还有行业潜规则。准入审批一般存在模糊地带和灰色空间,审批过程不透明,加之受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行政部门在审批中对不同性质的企业掌握不同尺度,施以不同标准,致使民营经济很难跨越市场准入门槛。(3)“铁门”,即一些行业明文禁止民营经济进入或者强令已经进入该行业的民营企业退出。由于许多行业改革不彻底,许多体制性问题限制了民营经济进入,如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曾一度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但很快又被确定为国有企业垄断性行业,强令民营企业全部退出;电信被几个国有大企业垄断,没有民营企业进入的空间。垄断坚冰和对民营经济不信任使民营经济投资环境极其逼仄,生存在不确定状态下的民营经济很难有长远发展规划,往往只能热衷于短期投机项目,现实中大量民间资金盲目炒楼、炒煤、炒棉、炒矿、炒股等现象便是佐证。

3.资金不足的困扰。众所周知,企业资金主要源于三条渠道,一是自有资金积累,二是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三是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对中国4 200多万户民营中小企业而言,后两条融资渠道严重阻塞。相关抽样调查显示,中国民营企业自我融资比例高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其他渠道为5.5%,这意味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基本上是靠自有内源性资金的积累滚动起来,而作为外源资金来源的其他两股资金流几近枯竭。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双重风险迫使国有商业银行难以向以中小企业为绝对主体的民营企业授贷。截至2009年11月底,在中国金融机构14.65万亿元的短期贷款中,民营经济获贷约6 896亿元,仅占全国短期贷款的4.71%。显然,中国民营企业获贷少之又少。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规模限制,占全国企业总数99.6%的民营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偏少,经营风险过大,银行出于规避市场风险的考虑,不会轻易注资;另一方面在于企业性质的制约,尽管国家规定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资质审核上不得歧视民营企业,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避免陷入因给民营企业贷款日后难以收回的纠纷中,银行工作人员出于化解社会风险的考虑,一般也会本能地拒绝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上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中小板,出现了“大多、中少、小无”的严重不合理现象。目前,在350多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按其上市前一年的销售收入规模来衡量,大型企业占2/3,中型企业占1/3,小型企业一家都没有。另外,曾被长期深陷资金饥渴症的民营企业寄予厚望的创业板也让人大失所望,最近开设的创业板竟然没有一家小型企业入围。证券市场青睐“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的偏好再次得到证明。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民营企业生存环境骤然恶化。规模扩大、业务拓展、技术改造、员工培训、研发创新、聘请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等等无一不需要大量资金,而资金匮乏恰是众多民营企业的短板。由于通过正规渠道无法获得企业所需资金,一些民营企业主又不甘心坐以待毙,转而求助于地下钱庄等灰色金融中介,形成错综复杂的民间借贷链条。由于国家对这种饮鸩止渴式的非规范民间借贷缺乏疏导、管理滞后,很容易积淀成危及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资金供给严重不足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乃至于勉强维持的最关键要素。据统计,全国每年新生15万家民营企业,同时每年又死亡10万多家,有60%的民企在5年内破产,有85%的企业在10年内死亡,其平均寿命仅为 2.9 年[3]。

4.产业调整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中国民营经济主体在发展模式上表现出鲜明的路径依赖特色。迄今为止,中国90%的民营企业仍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加工制造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和房地产领域。随着劳动力、土地、原材料、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的连连上涨,以及人民币不断升值和中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外向型加工制造类民营企业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许多民营企业被迫通过减少订单、压缩规模、裁减员工等手段艰难地挣扎在生死线上。而第三产业中的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业都是资金和技术门槛很低的行业,有限的投资领域必然诱导众多的民营经济主体过度拥挤在这些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行业利润一降再降,企业发展前景模糊。房地产业虽然利润相对丰厚,但由于资金门槛和政策门槛过高,能够挤进该领域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随着众多大型国有企业携巨额资金强势进入房地产领域,即使是那些已经跻身该领域的民营企业也可能遭遇到空前的竞争,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随着老百姓对不断攀升的房地产价格的诟病之声日渐高涨,政府出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理顺经济结构的综合考量也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遏制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态势,因此,少数民营企业分享房地产业相对丰厚利润的最后盛宴也未必能持续太久。可见,民营经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产业定位调整的滞后性大大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5.自身机制的制约。中国民营企业之所以能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夹缝中成长为占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员工归属感强、管理决策快、代理成本低、经营机制活等特点是民营企业在与其他类别企业竞争中所呈现出的鲜明的比较优势。管理体制上强烈的家族色彩在企业初创时期显得尤为重要,血缘、亲缘等亲情关系内化了许多管理成本,弱化甚至消除了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然而,随着外部环境变迁、经营规模延展和业务多元化,尤其是随着企业资产的不断累积,家族成员间的利益偏差日益扩大,家族企业昔日的比较优势反而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民营企业小富即安式的理财观念、封闭式的用人机制、内源性的融资体制、家长式的决策模式、内外有别的管理体制、柔性的财务制度、试错式的发展路径等均潜藏着巨大风险。

三、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民营经济之所以发展滞后,其关键原因在于长期受制于以上几个方面的障碍因素。要引导民营经济摆脱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在舆论上澄清误解,在政策上为其松绑,在产业上施以引导,在机制上加以完善。

1.转变观念。实践证明,民营经济非但不是可有可无的经济形式,非但不是介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之间的点缀,非但不是化解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而且还是一种与二者并驾齐驱的充满活力的经济形态,在安置就业、提供税收、增加收入、优化结构、方便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地区经济现实,那些经济繁荣、人民富庶、社会稳定的空间地域无一例外都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在思想观念上应该给予民营经济国民待遇,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资金供给、行业引导、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一视同仁,逐渐淡化其意识形态色彩,取消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为其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2.拆除“三重门”。拆除“三重门”,应以国务院2010年5月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考虑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快制定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备案,以此为依据,促使各个部门和地区确保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加快推进以资源价格和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垄断行业成本公开与监管制度,逐步消除既得利益集团利用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利润现象。(3)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缩小行政审批范围,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健全对行政审批的监督监控和绩效评价机制,建立政策执行评价制度及政策执行不到位的行政问责制度。(4)强化法制手段,完善后续保障。鉴于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一般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建议加快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特许经营权立法;同时,加快完善和落实保护私人财产权和现代产权关系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民间投资及投资后产生的收益。

3.突破资金匮乏的瓶颈。针对民营企业资金极度匮乏的现实,在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利润率和通过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行业盈利水平的同时,重点应放在疏导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上。在吸纳金融机构贷款方面,关键点在于放松金融管制,引入民营机制,鼓励和引导中小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或中小商业银行,激活累积于各类银行的数十万亿元民间储蓄,搭建民间资金转化为有效投资的平台。同时,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企业技改的各项贷款优惠政策,单列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研究,引导民营企业加快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与此同时,在推动旨在为民营企业融资服务的证券市场建设方面,要注重两方面的工作:(1)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尽早建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组建民间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政府二次担保、市场化运作的民间担保公司,为民间投资担保。(2)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完善创业板市场,发挥创业板作用,并不断完善民间资本的退出渠道。

4.加快产业调整力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尽管受制于多重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深陷传统行业的过度竞争漩涡以及市场反应迟钝无疑是关键原因。随着国家和各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民营企业昔日“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竭泽而渔式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必然遭遇越来越多的现实挑战。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应该设法变危机为机遇,用好用足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加大对企业技改方面的支持性政策,努力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暂时兼顾企业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同时,重新调整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定位,通过自主研发、资本运作、战略联盟等方式努力向价值链的高端即研发和营销延伸,为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目前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尽快实现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华丽转身,力争在国家所确定的战略性新型行业中抢占制高点,以为未来的竞争提早储备技术和人才。

民营产业转型的路径大致分为两条路径:(1)继续发挥其在传统行业的比较优势,在空间上逐步向中西部和资源密集区转移,以便既能获取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又能因为接近市场而最大限度地节省物流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仍能保证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同时,在技术层次上要逐步通过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完善产品的性能,借此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提高产品的技术壁垒。(2)从传统产业中有序退出,逐步向技术类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对大多数长期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民营企业而言,与其苦苦坚守竞争惨烈、利润日渐稀薄的传统产业,倒不如主动放弃,通过收缩乃至剥离某些业务,集中优势资源争取早日进入新兴行业,抢占市场先机,潜心培植后续竞争能力。

5.调整运作机制。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是推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外因,调整民营企业的运作机制才是提升民营企业整体运作绩效的内因。尽管家族企业具备某些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优点,但同时也具备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多元化和管理的复杂化,这些弊端会数倍放大,最终蜕变成企业继续发展的巨大阻力[4]。目前中国许多民营企业正经受三股难挨的阵痛:一是面对结构升级,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产业?二是面对第一代企业主年岁已高,企业管理权如何实现代际传承?三是面对家族化经营机制的失效,如何推动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顺利转型?从企业发展史考察,家族化是企业创建时期最容易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企业将逐步丧失家族制的固有优势,要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机会,将不得不实现向现代公司制企业的转型,即通过构建相对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企业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适度分离;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充实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借助外脑的技能优势,引领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倘若家族化民营企业能早日实现向公司制企业转型,必然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度,这对其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和拓展外源性融资都是大有裨益的。

[1]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EB/OL].(2012-01 -11)[2012 -04 -12].www.gov.cn.

[2]王剑.民间投资:历史考察、近期动态与趋势判断[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

[3]蒲祖河.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温州个案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1).

[4]王连娟.家族企业传承潜规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F276

A

1007-4937(2012)04-0056-04

2012-03-18

曹宗平(1968-),男,湖北广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从事企业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陈淑华〕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