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锦,康金莉
(石家庄铁道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高等教育被界定为: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其涵义随历史发展而发展,因国民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而趋于明确[1]。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是鸦片战争后在西方的“船坚利炮”推动下为挽救封建统治危机而产生的。为适应新的教育制度,我国在考试体制、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进行了艰难而曲折的探索。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考试制度的国家,在自西周起两千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世界各国教育制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按照考试对象和考试功能,考试可以划分为对人才的选拔即“选仕类考试”和对学生习得知识的测定即“育才类考试”。本文意在对清末以来“育才类考试”即学业考试制度的发展变迁做系统的梳理与评析,以期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学业考试制度的改革有所启示。
近代考试制度起自1862年中国最早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与新式学堂教育的快速发展相适应,近代学堂考试制度获得同步发展。至20世纪初年,清末新式学堂大致经历了洋务学堂、维新派学堂和资产阶级新式学堂三种类型[2]。其中维新派学堂为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等人创立,没有形成确定的考试制度,因此本文不作涉及,主要讨论洋务学堂与资产阶级新式学堂的学业考试制度。
1.近代中国考试制度的萌芽:洋务学堂。洋务派学堂起自19世纪60-90年代,共创办各类学堂约30余所,主要培养通晓西方语言、具备近代科技,懂得现代军事与外交等新式人才。为培养新式人才,洋务学堂建立了新的学业考试体系。
洋务学堂最早从西方引入现代通行的百分制评分方法,建立了以月考、季考、升级考及毕业考试为主要形式的新式考试体系,考试内容主要以西方语言、科学技术、军事、工程技术等西学为主[3],洋务学堂开创了中国实践类考试的先河,将操作课程纳入毕业考试的内容。如同文馆开设英语口试,要求学生翻译洋字照会和外文条约;各军事学堂进行实习和演练等操作考试;水师学堂开设上船一年实际操作课程;制造学堂要求学生直接下厂房以训练动手能力[4]。洋务学堂相对于科举考试的“纸上谈兵”实属标新立异,是一种划时代的变革。
2.近代学业考试制度框架的形成:新政学堂。1904年清政府推行新政,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5]中规定:清政府建立起从小学至大学的完整现代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为学校教育的第三阶段。与新政学堂教育体制相适应,清政府学部为规范新式考试制度,颁布与修订了大量的学堂考试章程文件。
1907年清政府学部颁发《改定各学堂考试章程》,将学堂考试分为临时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及升学考试5种类型,并对考试办法与管理规程进一步细化。新政学堂的突出特点是将西方评定成绩的百分制加以制度化。《钦定高等学堂章程》[6]规定:“考试皆以百分计算”“评定分数,以百分为满格;通各科平均计算,每科满六十分者为及格;不及六十分者为不及格。”百分制具有量化与精细化等优点,对以后中国考试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民国初期大批回国留学生将西方的新式教育与考试制度介绍到国内,中国对西方教育与考试制度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开国元勋孙中山提出了以“考试权独立、官员以考定资格、考与选互补”等为核心内容的考试思想,为近代化中国考试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北京政府考试制度如下:
“五四”时期自由思潮泛滥,灵活性成为高校考试的最大特点。北京政府将考试权下移,高校学业考试的内容、形式、标准等权力都下放给学校,由各大学自行制订标准。北京政府时期《修正学生学业成绩考查规程》[7]规定:(1)平时考查,由教员根据学科性质,可自定考查方法;(2)对考试不及格者,除留级外,另可暂时升级,限期补考;(3)对有实地练习的学校,若实习成绩达不到丙等,则不得毕业,这使得学校更重视实践教学。(4)强化对体育成绩的要求,规定体育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北京政府时期过于灵活的考试体制带来种种弊端,出现了各地各校自行其是、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问题。
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之后,旋即于1912年1月25日发布《中华民国教育部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8],明确宣布,“废止旧前奖励出身”,1912年10月24日发布的《大学令》[9]规定,大学毕业授予学位,实际上以学位制代替了奖励科举出身制。这使得新的考试制度彻底摆脱了科举考试的阴影。南京国民政府确立了近代学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与之相适应建立了相配套的考试制度体系,并在考试制度构建、考试管理、考试理论与技术等方面,实施了许多有益探索。
南京政府更倾向于考试权力的上收与对考试的严格监管。1947年公布实施《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籍规则》[10]规定,各科考试须有校外委员参与,必要时教育部可以派员监试;学期试验由院长同各系主任及教员共同组织;毕业考试由教育部派校内教授副教授与校外专门学者组成委员会,由校长任委员长;毕业实习为必修科目,实习制度由各学院自行制定,但须呈经教育部核准。这些规定说明严格高校管理的决心。
洋务学堂虽部分引进了西学的内容与考试制度,但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影响,校方和学员均对新式课程持有抵触情绪和应付态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政学堂是清政府在镇压了要求维新的知识分子后迫于形势创办,创办者们本身就是科举出身的传统制度的守护者,因此其对高等教育与新式考试制度的引进更多在于表面文章;北京政府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业考试制度与评定标准,且相互之间差异甚大,缺乏统一的管理秩序,新式考试制度难以实现规范与完善;南京政府在学习西方考试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建成了比较适应当时中国国情的学业考试制度,但新式考试制度与中国社会的结合,需要长时期的磨合,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南京政府对新式考试制度仍需艰难的探索和尝试。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几十年间,从洋务学堂的萌芽,到新政学堂基本框架的形成,从北京政府时期考试权限下放的灵活性探索,到南京政府时期考试权限上收的规范管理,中国近代高等学业考试制度几经变迁,不论从考试权限、考核方式甚或考查内容,都经历了曲折的探索:洋务学堂首开中国实践类考试先河,将操作课程纳入毕业考试;新政学堂引入西方的百分制并加以制度化;北京政府将高等学业考试的权力都下放给学校,做了大胆常试;南京政府高等学业考试的严格管理和注重实效的特性,为当时确保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设计是在缓慢地向近代化迈进,各个方面都在逐渐地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萌芽走向规范,经历了逐渐脱离旧式传统束缚,但又比较能够适应同时代社会需要,较好地保障了中国新式高等教育的质量。一系列考试制度的出台,高等教育学业考试结束了自1862年以来的萌芽与尝试阶段,近代学业考试制度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从一个侧面反应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考试制度不会被历史所淹没,并最终成为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
我们重新认识近代高等教育学业考试制度,既是为了更全面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这段历史遗产,同时也试图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为当前我国高校“育才类”教育考试制度改革提供有关考试制借鉴。虽时过境迁,但其中许多做法,如严格考试标准,注重平时成绩、注重教育效果等做法,对今天我国的高等学校学业考试制度改革,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李红.晚清高等教育考试制度近代化:演进、特点与启示[J].考试研究,2008(3):57-61.
[3]孙春芝.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1996(3):93-97.
[4]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61.
[5]学部奏修改各学堂考试章程折(附:章程)[M].《学部官报》第十三期本部奏章.
[6]杨学为.钦定高等学堂章程.第十节[M]//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 第六卷(清).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68.
[7]潘愁元,刘海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29.
[8]林家有.政治·教育·社会—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考察[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145.
[9]台湾“考试院考铨指导委员会”.中国考试制度史[M].台湾正中书局,1983:243-276.
[10]专科以上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 [J].教育通讯,19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