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建,童维风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临泉 236400)
航天炉粉煤加压气化属于加压气流床工艺,是在借鉴壳牌、德士古及GSP加压气化工艺设计理念基础上,由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独特创新的新型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先后在安微临泉,河南龙宇,山东鲁西等地建成并投产,装置分单炉日产720t和1 500t两种炉型,临泉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到156d。
航天炉由烧嘴、气化炉燃烧室、激冷室及承压外壳组成。其中烧嘴为点火烧嘴、开工烧嘴和粉煤烧嘴组成的顶烧式组合烧嘴。气化炉燃烧室内是膜式水冷壁结构,其主要作用是抵抗1 450~1 700℃高温及熔渣的侵蚀。为了保护气化炉压力容器及水冷壁盘管,水冷壁盘管内通过中压锅炉循环泵强制维持水循环。盘管内流动的水吸收气化炉内反应产生的热量并发生部分汽化,然后在中压汽包内进行汽水分离,产出5.0MPa的中压饱和蒸汽送入蒸汽管网。水冷壁盘管与承压外壳之间的环腔通入流动的CO2(N2)作为保护气,水冷壁表面焊有抓钉并附着一层耐火材料。煤粉和氧气、蒸汽在1 500℃的高温下瞬间完成燃烧反应并生成熔融态灰渣,在回流气体的作用下,熔渣被甩到水冷壁表面。随着渣层厚度的增加,外表渣层就变成了熔融态,并向下流淌而使渣层厚度减小。当厚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热传导作用增大,使熔渣温度降低而固化,渣层重新聚积增厚。这样维持动态平衡,实现 “以渣抗渣”,保护水冷壁免受高温烧蚀和熔渣冲蚀。
渣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炉内温度,炉温的波动会造成渣层厚度的变化。过厚的渣层会使气化炉下部堵渣而停车。过薄的渣层会失去对水冷壁的保护作用。鉴于炉温对气化炉的重要影响,对其准确的测量和判断就极为重要。由于气化炉内部处于4.0MPa高压和1 500℃的高温状态,常规手段无法直接测量温度,只能通过一些间接手段来判断。一般采用间接测温法,CO2、CH4含量,以及蒸汽流量、合成气流量等方法判断。
由于气化炉内温度较高,无法直接测出炉膛内的温度,一般热电偶不直接插入炉膛,而是插在耐火材料中,防止炉内高温气体的直接辐射,保护热电偶,以延长热电偶的使用周期。通过热电偶显示的温度趋势来判断炉温的变化。气化炉主要测温点有十个,上锥段四个,炉膛上、中、下各两个。辅助测温点十二个,分别测缓腔、盘管、支撑板温度,以辅助判断气化炉的运行情况。经过一段时间运行,炉膛上部的测温点最易损坏。我公司2008年原始开车时,最高显示温度1 800℃,超过设计温度100℃,根据对气化炉内部检查结果,发现渣层严重破坏,水冷壁烧穿,炉膛上部测点运行不到一个月就被烧坏。
用热电偶测温较准确,但费用高,使用周期短。气化炉运行后期,则不能使用和参考。
粉煤和氧气、蒸汽在气化炉内反应后,生成CO、CO2、H2和微量CH4。如果氧气加入量增加,CO、H2、CH4的燃烧就会加剧,使炉内温度上升。CO和CH4在反应后生成CO2,造成CO2含量升高,而CH4含量下降。反之,炉温低时,CO2含量下降,CH4含量上升。所以,通过出口合成气中CO2或CH4含量的变化可以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
在无法直接测量气化炉内部温度的情况下,用汽包蒸汽流量来判断气化炉温度的高低,以及气化炉水冷壁挂渣的情况,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蒸汽流量直接反应气化炉高温气体对水冷壁热辐射的强弱,气化炉温度的变化很快就会表现为蒸汽产量的变化。所以,此种方法判断炉温,响应时间短,最为真实可靠,也是炉温控制的重要依据。
利用蒸汽产量来判断和控制炉温时,有一个缺点,就是容易出现失真。所以要求蒸汽流量计指示必须真实、准确、灵敏,不能出现假数据。我公司1#系统,由于是第一套试验设备,对蒸汽流量的估算不足,流量计量程过大,小流量不能正确显示,操作时可根据蒸汽外送阀门的开度来判断蒸汽流量的大小,只是反应稍有滞后。
合成气流量,一般作为辅助方法来判断炉温的波动。在氧负荷一定的情况下,一般合成气流量是在一个范围内平滑的小幅度上下波动(排除流量计失真现象)。如果合成气流量短时间内突然增大或降低,则说明气化炉内的温度出现波动,造成合成气带水量增大或降低,致使合成气流量趋势出现向上或向下的拐点。
用这种方法判断炉温,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比如煤质的波动,是在操作中无法预知的。煤中碳含量的变化,挥发分的变化,也会影响合成气量的变化。特别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煤掺烧时,实现完全匀质化比较困难,对合成气量的变化影响更大,这主要是根据操作人员在长期的操作中总结出的经验进行有效判断。
除以上方法外,气化炉的温度还可以根据气化炉的渣口压差,水冷壁盘管内的水密度,气化炉压力的变化,气化炉液位,合成气的出口温度等判断,进行辅助控制。
由于对气化炉内部温度的测定是间接测量,无法迅速、直观地进行判断,只靠单一的一种方法,容易出现误判,给生产带来隐患。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必须结合3种或3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气化炉的温度是因为O2和C反应放出热量形成的。所以气化炉的温度控制,实际上就是O2/C的控制。控制O2/C一般有以下方法。
(1)由CO2分析仪/控制器进行比率的自动控制。
(2)由CH4分析仪/控制器进行比率的自动控制。
(3)手动调整比率。
(4)自动设定比率值,这在开车阶段适用。
比率控制信号通常对于3个粉煤管线是相等的。
正常运行,较理想的是采用间接调节方法中的控制合成气CO2(CH4)含量的方法来调节。
在开车期间,或者严重失调期间(通常只有在CO2和CH4两个分析仪均失效时)直接调整O2/C。
利用CO2和CH4控制,主要是根据CO2随O2/C的增大含量上升,CH4则下降,O2/C下降将表现为相反的规律。
我公司由于是全国第一台航天粉煤气化炉,开车时没有相关的实践数据,致使CO2和CH4的一些比率曲线无法置入系统,目前主要采用直接O2/C控制法。这种控制方法,最大的缺点,是操作中的调节幅度不易把握,对炉温的调节反应滞后,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
稳定气化炉温度,入炉煤质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只有保持入炉煤的品质一致,才能保证其灰熔点和粘温特性的稳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煤混烧,在入炉前必须保证混煤的均质化。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配煤系统,同时保证煤源的稳定。
我公司从2008年系统运行以来,试烧了十几种不同的原料煤,进行了多种掺烧配比探索,目前主要掺烧的煤种有神木煤、新疆煤、晋城煤末,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石灰石(助熔剂)。前期掺烧过一段时间的榆神煤,其灰渣粘温特性较差,对炉温的控制非常苛刻,不允许超过50℃的波动,最终造成炉内严重积灰,下渣口堵,迫使系统停车。
使用不同的煤种,石灰石的添加量要随之变化。两种以上的煤混烧,可不添加石灰石,但其灰熔点不允超过1 400℃。航天炉是顶烧式烧嘴,煤灰熔点过高,不利于气化炉顶部的挂渣。
粉煤输送过程中,流量的不稳定容易造成入炉氧煤比失调。要保证煤粉管线稳定,即要保证粉煤的密度和速度稳定,所以,粉煤的悬浮和流化效果必须稳定,在气体输送下,使粉煤均匀分布。这就要求粉煤的水分、粒度,输送气体量,必须严格控制,以防止流量计工作不正常。
粉煤输送与气化炉保持0.7~1.0MPa的压差。炉压波动会造成压差变化,粉煤流量波动,入炉氧煤比失调,同时也会使烧嘴火焰长度发生变化,不利于炉温调节和水冷壁挂渣。
稳定的氧流量是稳定氧煤比的基础,氧流量波动的原因主要有空分氧气输送波动,气化炉压力不稳定,氧气调节阀的精度差。氧流量波动会使入炉煤粉、蒸汽产生波动,不利于炉温的调节。
鉴于炉温对气化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对其进行精确和平稳的控制。由于气化炉温度只能间接判断,这就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须不断积累经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判断并采取改进措施,这样才能实现气化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