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杜晓健
腓骨肌腱脱位、半脱位在踝部肌腱脱位中最为多见,但该病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常见。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陈旧性腓骨肌腱脱位患者9例,采用改良Thompson外踝沟加深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9例,均为年轻男性;年龄17~26岁,平均年龄21.8岁;均为单侧损伤,左侧3例,右侧6例,合并下肢及足踝部皮肤烧伤4例。腓骨肌腱完全滑脱至外踝前侧6例,腓骨肌腱于外踝沟中向外侧脱出3例。均有踝部明确外伤史,但无踝部骨折史,其中1例为年幼时(6岁)即明确诊断,待骨骺闭合后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患者采用侧卧位,患侧在上,神经阻滞麻醉,大腿应用气压止血带,于外踝后缘做长约5 cm纵切口,远端稍向前呈弧形。逐层切开显露腓骨于外踝后缘前方约0.5 cm处切开上支持带及骨膜,锐性切开滑脱部腓骨肌腱鞘,探查肌腱,骨膜下剥离,将骨膜连同腓骨肌腱一同牵向后方,以微型球形磨钻削磨加深踝沟至深约0.5 cm,宽约1.0 cm,长约3.0 cm,成形外踝沟,使之前缘削磨呈内凹形,用1.5 cm直径克氏针于腓骨后缘钻4个相距约0.5 cm骨孔,将腓骨肌腱置于加深的内凹形踝沟内,用3-0可吸收缝线将上支持带,腱鞘及骨膜组织经骨孔平行褥式紧缩缝合于腓骨外踝沟外缘。术后伤足采用短腿石膏下托或支具下托功能位固定4周。4周后去除外固定行患肢负重,加强足内翻、外翻及背伸、跖曲功能练习。
9例患者术后经康复指导功能练习,其中3例早期术区局部有肿胀现象,经康复治疗及休息后缓解,经1个月左右活动后肿胀症状消失。6例患者术区无明显肿胀及其他不适主诉。经12~36个月,平均28个月的随访,9例患者术前的踝部无力、不稳定、活动时弹响疼痛等症状均消失,正常生活,参加体育活动,无1例复发,腓骨肌肌力测定正常。根据AQFAS踝关节功能评分,9例患者均为优。
外踝后方近端较宽广,远端呈锥形变小并有一浅沟,称腓骨外踝窝。腓骨肌腱鞘起于外踝顶点上约3.5 cm并向远端延伸约4 cm,腱鞘和周围的韧带组织在腓骨后形成一个骨-纤维管道,该管道前壁为腓骨外踝窝,外侧壁为腓骨支持带,内侧壁是距腓外侧韧带和距腓后韧带。腓骨肌支持带分为上支持带和下支持带,在单纯切断下支持带后,腓骨肌腱的稳定性不受影响,但单纯切断上支持带后,将跟骨外翻后腓骨肌腱有脱位趋势,因此认为腓骨肌上支持带是稳定腓骨肌腱的重要结构[1]。
治疗陈旧腓骨肌腱脱位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腓骨肌支持带结构的解剖修复、重建和加强,Thompson外踝沟加深术,骨挡手术及肌腱改道移位术[1]。根据临床解剖,我们设计的手术方案较传统手术方法有以下优点:(1)由于锐性切开腓骨肌腱滑脱部腱鞘,且在骨膜下处理骨质,可最小程度的损伤包绕腓骨肌腱周围的软组织结构,从而不影响肌腱的滑动性;(2)改良Thompson外踝沟加深术与Thompson外踝沟加深术虽有相似之处,但Thompson外踝沟加深术于骨瓣下刮除松质骨时,其深度、宽度不易控制,骨瓣镶嵌时存在松动、移位的可能,且上支持带松弛不能改善。改良Thompson外踝沟加深术应用球形磨钻骨膜下操作削磨加深内凹形外踝沟,能很好的控制其深度、宽度及光滑程度,使骨道表面光滑,经骨孔平行褥式紧缩缝合上支持带、腱鞘及骨膜组织时可使肌腱周围软组织结构牢固,而且不影响肌腱滑动。(3)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无需内固定,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功能恢复好,疗效可靠。
1 王正义主编.足踝外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