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玲玲 陈旭晔 纪 晶
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姜玲玲 陈旭晔 纪 晶
目的:探讨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对72例恙虫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一般护理、高热护理、焦痂及溃疡护理、皮疹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均治愈或好转,无1例死亡。结论:严格缜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诊治恙虫病的重要手段。
恙虫病;观察;护理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系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类为主要的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1],临床上以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2]。该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本地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黄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北翼,近两年来,本地区恙虫病发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以10~12月发病为多见。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恙虫病72例,经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现将护理观察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例恙虫病患者中,男29例,女43例。其中20~29岁3例,30~39岁1例,40~49岁13例,50~59岁11例,60~69岁22例,70~79岁18例,80~89岁3例,90岁以上1例。
1.2 流行病学资料 职业:农民57例,退休职工6例,居民4例,工人4例,教师1例,以农民居多数。发病月份:4月份1例,10月份7例,11月份59例,12月份5例,以11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距入院时间:1 d 2例,2 d 2例,3 d 5例,4 d 6例,5 d 12例,6 d 2例,7 d 24例,8 d 2例,9 d 1例,10 d 13例,14 d 1例,15 d 1例,20 d 1例。发病前20 d内确定有野外作业史及活动史者61例,不确定者10例,否认有接触史者1例。地区分布:本地区该病散发流行涉及14个乡镇。
1.3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发病急骤,均有发热,以高热多见,热型以稽留热为主,其中体温>39℃者47例,38~38.9℃者23例,37~37.9℃者2例。部分患者有畏寒、寒战、头痛、疲乏、四肢酸痛等伴随症状。有焦痂者59例,焦痂的部位多变,具体部位为头顶、鼻侧、耳后、锁骨处、背部、臀部、髋部各1例,颈部6例,肩部4例,腋下7例,胸部3例,乳房下3例,肘部2例,腹部3例,腰部3例,腹股沟4例,阴囊会阴处4例,踝部3例,大小腿部10例。有溃疡者10例,具体部位为腋下4例,眼角、颈部、乳房下、肘窝、腹部、大腿根部各1例。皮疹51例,腹泻2例,淋巴结肿大10例,脾脏大5例。肺部啰音30例。中性粒细胞升高27例,下降11例。心功能损害16例,肝功能损伤27例,肾功能受损3例。其中合并两个以上脏器功能受损者21例。神经系统症状:头晕、晕厥共6例。
1.4 治疗 71例患者一经诊断均予以多希环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1例患者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治疗,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43例治愈出院,29例好转出院者预后随访均痊愈,无1例死亡。住院时间3~17 d。
2.1 心理护理 该病由于起病急骤,持续高热,患者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延误诊治,加之入院后环境的改变,患者易产生不安、焦虑、恐惧、悲观心理。管床护士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向其耐心介绍病区环境,管床医师、护士,了解其心理需求,在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向其讲解本病的病因、治疗方案、预后,并向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的负性情绪。
2.2 一般护理
2.2.1 休息与活动 病房内应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限制探视陪护人员,保持环境安静。急性期尤其是高热伴有心、肺、肝、肾、脾等脏器功能受损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康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以不感疲劳为宜。
2.2.2 饮食护理 一般给予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饮食。本病致病的主要因素为病原体死亡后释放的毒素,可导致各脏器的炎性病变,内脏普遍充血[1]。为防止胃黏膜出血,急性期应忌生硬、辛辣、刺激及高温食物,可少量多餐,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期可多饮水,进食适量水果。肾功能受损时,应给予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
2.3 对症护理
2.3.1 高热护理 本组72例患者均有发热,以高热患者居多。对于高热患者首先应密切观察热型,有无畏寒、寒战、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等伴随症状。测体温4 h 1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2000 ml。体温高于38.5℃者给予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尽量避免酒精擦浴,尤其是伴有皮疹或出血疹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降温后30 min复测体温并记录,及时更换汗水浸湿的衣裤、床单。当出现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虚脱症状时,应立即保暖、给氧,遵医嘱注意补充电解质及水分。
2.3.2 焦痂与溃疡的护理 焦痂与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3]。本组患者中有焦痂59例,溃疡10例。患者入院后应仔细检查患者的皮肤及黏膜,尽早发现焦痂与溃疡,可帮助医师尽早确诊与治疗。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不可强行撕脱痂皮。溃疡创面可用0.5%的碘伏消毒后以无菌纱布覆盖,以防继发感染。
2.3.3 皮疹的护理 本组有51例患者有皮疹。密切观察皮疹的形状、分布、数量及消长情况,指导患者着宽松棉质睡衣。保持皮肤清洁,清水清洗,忌用碱性肥皂及沐浴露清洗皮肤。洗浴时水温38~40℃为宜,水温太烫可加重毛细血管扩张致瘙痒甚至出血。修剪指甲,勿搔抓。必要时可遵医嘱予以复方炉甘石洗剂涂擦患处。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4.1 肺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如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胸痛者取患侧卧位,给予氧气吸入3~4 L/min。(2)观察有无咳嗽、咳痰及痰液的性状、颜色、量。痰液黏稠者予以翻身拍背,必要时雾化吸入每日2次。(3)当血氧饱和度下降(低于90%)伴呼吸困难、气促加重时提示呼吸衰竭,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可大流量面罩吸氧,或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当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伴有口唇、指甲发绀,提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立即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4]。
2.4.2 心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恙虫病所致心脏损害主要为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5]。(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减少心肌耗氧,减轻心脏负担。(2)遵医嘱抽取血标本检查心肌酶谱。(3)通过心电图或24 h持续心电监测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4)严格输液管理,应用输液泵准确控制滴速,20滴/min。(5)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
2.4.3 肝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及精神状态,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胀及疲乏时,及时遵医嘱送检血标本查肝功能酶谱。(2)观察皮肤黏膜有无黄疸现象。(3)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流量,减轻肝脏负担。(4)遵医嘱应用护肝药物。(5)给予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禁忌使用损伤肝功能的药物。(6)密切观察有无肝昏迷先兆症状。黄疸进行性加深,性格发生改变,凝血酶原时间>16 s,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抢救。
2.4.4 肾功能受损的观察及护理 (1)注意观察尿量、颜色及血压的变化。(2)观察皮肤有无水肿,水肿的部位、程度等,每周测量体重。(3)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4)遵医嘱及时送检尿标本、血标本,监测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素氮等数值的变化。(5)嘱患者卧床休息。(6)给予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饮食。
2.5 药物护理 多希环素治疗恙虫病不仅疗效佳,且经济,逐渐成为医师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其不良反应主要以胃肠道反应多见,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告知患者多希环素宜在饭后服用,应用多希环素治疗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2.6 健康宣教 通过对本组72例病例的调查可发现,人们普遍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做好防治知识的宣教尤为重要:(1)认真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做好灭鼠工作。(2)田间劳作时,穿长衣长裤,并扎好袖口、裤口,可在外露皮肤上喷洒防虫剂。(3)外出野营、郊游、钓鱼时尽量避免直接坐卧于在草地上。(4)勤洗勤晒衣裤、被褥。(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恙虫病损害是全身性的[6],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累及脏器越多,误诊率越高,可达71%[7]。而患者对该病认识的局限,防护知识的缺乏,无形中更增加了潜在的危险性。在临床护理中,必须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严密观察各系统的症状。而认真落实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对症护理、并发症的护理、药物护理及健康宣教等各项护理措施,对本病的及早诊断、有效治疗、安全用药十分重要。严格缜密的病情观察,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恙虫病痊愈的关键。
[1]陈灝珠,林果为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88-490.
[2]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21.
[3]叶锦芳,陈秀英.恙虫病的临床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12,34(1):153.
[4]刘英莲.90例重症恙虫病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5:107.
[5]林荣汉.233例恙虫病并心肌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8(6):179.
[6]方美玉,林立辉,刘建伟主编.虫媒传染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254-265.
[7]何时军.严重恙虫病的认识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6):403-405.
2012-05-22)
(本文编辑 曹素文)
226400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九病区
姜玲玲: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10.3969/j.issn.1672-9676.2012.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