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2012-04-09 11:38张小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研究

张小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论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张小山,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湖北武汉 430074

古典社会学大家齐美尔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具有四个重要特征:建构主义的社会观,另类、边缘的研究选题,多元主义的方法取向,不拘一格的表述风格,而这些特征与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相当吻合。

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论;后现代主义

一般认为,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是最被忽略的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其思想很长一段时间遭到冷落、不受重视。不过,从上世纪70-80年代开始,学术界又重新燃起对齐美尔的兴趣,他的作品广为流传,他的独特理论观点和研究方式不断受到肯定与好评,其学术声望也随之水涨船高,他进而被封为古典社会学的四大家之一,与社会学界久负盛名的“三大圣人”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相提并论。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齐美尔思想中所蕴含的后现代因素得到部分学者的关注与挖掘。事实上,齐美尔的思想极其庞杂,关注的议题也特别繁多,很难将他归入某一具体的社会学流派。但他的精神气质和研究取向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①由于后现代主义具有较强地反宏大叙事、反理论化、反系统化倾向,并且它是由非常松散、内部差异很大的相关话语合成的,因此,严格说来,将其视为统一的范式是有问题的。一些学者主张该词更好的中文翻译是“后现代思潮”,而不是似乎带有较强统一意味的“后现代主义”。本文为行文的方便,还是沿用国内学术界的习惯,保留后现代主义的称呼。相当契合,将他视为“早熟的解构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的早期代表”,或者看成“第一位后现代性社会学家”[1]132还是有比较充分的依据的,正如加拿大学者大卫·莱昂指出的:齐美尔现在不仅被公认为社会学的开山鼻祖之一,而且还是他们当中“惟一的后现代思想家”[2]20。本文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讨论齐美尔社会研究方法论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在讨论齐美尔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方法论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从大的框架和取向上看,西方社会学存在四大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可分别视为前面三大范式的奠基者,而齐美尔则可看做为最后一个范式的开拓者或早期代表。这四大范式在研究旨趣、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进而导致它们在社会研究的基本路径、具体方法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研究传统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位置,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却发展迅猛,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范式具有很强的反叛性和挑战性,它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地不同于其他三大范式。该范式旨在解构社会秩序和知识霸权,发展自我认知;认定不存在客观的整体社会以及统一的进化路径,相信只有断裂、差异以及多样化的发展过程;否认客观真理,拒绝宏大叙事及专家权威,关注话语实践,提倡地方知识及多种声音;否认社会事实是给定的、强制性的,主张社会事实是人们运用一定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批判仿效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论,质疑理性至上、量化优先的统计分析方法及其他数学方法,强调解构主义的方法、话语分析和叙事的方法,重视直觉、想象力、个人经验和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攻击一元化视角和绝对主义价值观,鼓吹多元主义的视角和相对主义价值观;反对主客对立或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分离,倡导主客交融,主张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维持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关系;拒绝在研究中一味追求普遍性、确定性、精密性、统一性、完整性、必然性、中心性、客观性、简单性等,热衷在研究中积极探索特殊性、不确定性、模糊性、差异性、碎片性、偶然性、边缘性、主观性、复杂性等;抨击单一的、程式化、标准化的表述形式,宣扬多样化的表述风格,认为文学批评、诗歌、小说、散文、传记、自我民族志等都可以作为社会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后现代主义范式具有极强的颠覆性,某种意义上它是对当代西方社会研究中认识论和方法论危机的一种反应。通过下面的讨论,不难发现齐美尔的社会研究方法论与后现代主义范式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和一致性。

一、建构主义社会观

某种意义上,齐美尔的社会观是对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的批判性超越。在他看来,社会唯实论的错误在于,简单地认为社会是不依赖于个人并且决定着个人的独立实体,过分夸大了社会的独立性和既存性,没有看到社会对于个人的依赖性和社会本身的生成性。事实上,个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正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互动,才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即社会赖以存在的形式。不过,齐美尔虽然对社会唯名论更有好感,但也指出了它的不足。社会并不是没有关联的、彼此独立的个人的简单聚合,而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诸多个人)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的复杂网络。他认为社会现实由动态的关系构成,所有要素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关系理论乃是社会学的基础[3]43。在齐美尔看来,社会现实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个体的人作为直接可感的存在,作为相互关系发展进程的承载者,通过这些进程形成一个更加高级的被称为‘社会’的团体;另一方面,个体自身所拥有的兴趣促进了这种团体的形成。”[4]15所以,必须同时承认个人和社会的真实性。齐美尔的社会观可以概括为:社会不是定型的或已完成的实体,而是由个人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复制、重塑和改造的持续生成的关系网络。而社会学要研究的是个人形成了群体,同时又被群体所决定这样一个事实[5]200。因此,在齐美尔的社会学理念里,社会在根本上就是个人之间无休止的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社会生活是不断建构的。而且个人也具有两重性:“作为认识的一个对象,人是自然和历史的产物。但是,作为一个认知主体的人既生成自然,也生成历史”。[6]序言3

在齐美尔看来,社会事实不是给定的,而是人们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社会生活并不独立于人们获得经验的方式之外,社会成员一定会与共同体中的他人分享经验与认识,而经验事实也只有纳入社会生活之中才能得到理解。人们通过解释经验并赋予其意义的方式创造出了他们经验着的社会世界。因此,社会世界是具有多重性的,“现实性绝对不是世界本身,而只是一种世界,除此之外还有艺术世界以及宗教世界,它们都是由同样的物质构成,但形式不同,前提也不一样。”[7]61进而言之,并不存在完全客观的事实,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方式会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些不同的看法可能都是有效的。科学研究实际上也是对社会的一种重构。社会结构不是独立的、外在于行动者的,行动者参与了社会结构的生成。社会成员是社会事件的创造性解释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解释赋予世界以意义。在齐美尔看来,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及其相互作用建构起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如果对社会的概念作最通俗的理解,那么,社会就是个人之间心灵上的交互作用。”[8]239正因为如此,现代性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个人内心世界的改变过程,即个体主观性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齐美尔指出:“社会在完全不同于外部世界的意义上是‘我的观念’,也就是说,是建立在意识的能动性之上的。”[9]20不像物质世界的客体可以相对独立于人们的影响与作用,社会事实全都渗透着人们的互动和反应,因而具有很强的社会建构的成分。这从齐美尔对穷人的分析中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他说:“穷人作为社会学的范畴,不是由于某种特定程度的短缺和匮乏而产生的,而是因为他得到救济或者根据社会的准则应该得到救济而产生的。”[9]363显然,在齐美尔的眼里,在很大程度上“穷人”不是一种独立于社会规范的“客观实在”,而是一种社会产物——强烈依赖于人们对待他的态度。质言之,社会事实是人们运用一定符号系统建构出来的。

需要强调的是,齐美尔曾旗帜鲜明地批驳那种所谓的历史实在论——该派认为历史科学就是“如其实际发生地”展现各个事件。齐美尔认为,这种看似有理的复制论、反映论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首先,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已经表明如下的“认识论的实在论”是错误的:它把真理解释成思维与其对象之间——从一个镜像的意义上讲——的一种符合,而这个对象必然外在于它所对应的思维。“根据数学公式或各种原子、根据机械论或物力论对真实事件的描述只是一套符号,即由心理范畴所构建的一个建构。它只是描述认识对象的符号系统。我们容易看到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讲,这种描述都不是对象本身的精确复制。”[6]90其次,在齐美尔看来,任何对社会世界的描述当然也不是也不可能是对其的精确复制,而是一种心智活动的创造物,是一种运用符号系统的建构。人们必须明白,每种认识形式都描述了从直接给定的材料到一种有其固有的形式、范畴和要求的新语言的转换。“为了有资格成为认识的对象,事实的某些方面被置于突出的位置,而另一些方面则被归类到不再重要的范畴内。某些特征被强调。某些内在的关系被建立在概念和价值的基础上。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们可以这样说——超越了实在。作为认识对象的事实被形成为新的建构,这些建构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有的性质”。[6]90-91总之,齐美尔的社会观突出了社会世界、社会事实、科学知识的建构性特征,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所特别强调的地方。

二、另类、边缘的研究选题

在社会研究的选题上,齐美尔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就是有意拒绝“宏大叙事”或“元叙述”,致力于类似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所倡导的“局部叙事”或“微观叙述”,醉心探索主流社会学不屑一顾的琐碎的、边缘的小问题。齐美尔的社会研究不是整体上的社会分析以及系统的历史分析,不属于那种对社会系统所做的结构性或制度性的探究。他并不从社会整体、社会制度等宏观结构入手开展研究,而是将社会现实所呈现的众多“偶然性碎片”或日常生活的琐碎现象作为研究的起点。其所涉及的议题之宽广和庞杂,在现代社会学家中恐无人能及。如对门与桥、眼与耳、面孔、椅子、把手、食品、气味、休闲、时尚、风格、景观、服饰、香水、聘礼、罚金、贿赂、卖淫、调情、羞耻、感谢、秘密、冒险等进行的社会学分析,非常细腻和犀利,体现出丰富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但这些都是一般社会学家不太关注的“琐事”,难登大雅之堂,基本不入主流社会学家的法眼。然而,在齐美尔看来,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充分展示了社会互动无所不在的特征,同时折射出社会整体的性质。他尤其关注所要探讨或分析的现象或事物与人的存在,与人的最日常的存在有何联系。齐美尔相信,考察日常生活的微观互动,比研究社会的主要结构和制度,能产生对社会的“更深刻更准确的”的理解。[10]74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形塑了社会统一体的结构,铸就了社会的稳定性。可以说,宏观层面的因果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微观层面的个体互动造成的。微观层面细枝末节的些微不同,也可能是导致宏观层面的巨大差异的原因所在。

在代表作《货币哲学》一书中,齐美尔非常明确地指出:“本书考察的整体并不在于对一种个别的知识内容的主张及其逐渐累积的证据,而在于寻求那种可说明的可能性,即从生活的任何细节之中寻求生活意义的整体的可能性”。[11]前言3齐美尔深信,“生活的细节、表象,是有可能与它的最深奥、最本质的运动联系起来的”。[10]65他认为社会生活的每一个碎片、每一个快照,都包含着昭示整个世界的总体意义的可能性。在齐美尔那里,探索社会整体的意义,只是社会研究形而上的目标,但研究的出发点却不是社会整体,而是看似碎片化的部分。从社会生活的细节探寻社会整体的性质与意义,具有很强的方法论的启发价值,它鼓励社会学家注重对日常生活实践的深入研究,而这也是后现代主义乐于看到的转向。

与马克思强调生产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不同,齐美尔特别注重消费对现代人的心理影响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他对首饰、香水等消费品以及时尚、风格等做了富有洞察力的社会学分析,格外重视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这些研究与分析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因为消费及文化分析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要议题,并且也特别符合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旨趣。在《货币哲学》一书的前言中,齐美尔交代了他的方法论的基本意图:“即为历史唯物主义建造底楼,从而,经济生活被纳入精神文化的原因的这种说法仍保证其阐释性价值,而与此同时,这些经济形式本身却被视为心理学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前提的更深层的评价和潮流之结果。”[11]前言3显然,齐美尔在承认经济的重要性的同时,提醒人们注意精神文化的重要价值及其对经济制度的影响,他希望揭示出现代经济形式赖以建立的心理学前提和社会学基础[12]255。齐美尔的这种研究旨趣,启发了韦伯撰写出不朽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事实上,齐美尔开启了一条从内心体验来探讨现代性的社会研究思路,即通过对现代城市生活各个片段、瞬间、细节以及现代人丰富的内心体验的考察,来描绘、揭示现代社会的特性。法国著名作家、诗人波德莱尔曾将现代社会刻画为“过渡的、短暂的、偶然的”[13]439-440,而齐美尔对现代性的考察与诊断正反映了这样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齐美尔也许是第一位研究现代性的社会学家[10]6。他尤其关注人们感受和体验现代社会剧变所产生的社会和历史存在的新的方式,通过考察社会现实的“偶然性碎片”来揭示现代性的特征。齐美尔指出:“现代性的本质是心理主义,是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甚至当做一个内心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10]51总之,在齐美尔看来,社会理论家需要处理的独特问题,就是寻找并捕获现代社会那些转瞬即逝的过渡之物或偶然性碎片。他的社会研究突出了遭冷落的情感、体验的维度,而不是受热捧的结构、系统的面向。齐美尔不仅是分析短促、偶然、邂逅的社会学行家里手,还是情感和亲密互动社会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另外,他对性别问题及女性文化、社会美学与社会空间的持续关注也是其他古典社会理论大家所不及的。事实上,齐美尔致力于对生命、性欲、身体、死亡等非主流议题的探讨,正符合后现代主义重要代表人物福柯的旨趣;而齐美尔对神秘主义的执著(尤其是晚年),与另一位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布希亚也非常类似。

三、多元主义的方法取向

在齐美尔看来,社会现实具有无限的方面

与属性,任何学科与方法都存在局限性,都不可能把握社会现实的所有方面与属性。反过来,同一个社会现象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探究会得到不同的发现,可产生意外的收获。因理论目标不同、学科旨趣相异,相同的事物在不同的学科框架中会呈现不同的性质与意义[6]135-136。齐美尔认为,社会学的一项重要贡献就是为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从而可以采用不同以往的途径去探索和认识社会领域中哪怕为其他社会科学所涉足过的各种现象[9]2。实际上,齐美尔提倡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和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他指出:“科学总是行进在一条通向以世界构想的绝对统一为终点的道路上,却永远无法企及这一终点;不论从哪一点出发,它总是需要自那一点跳跃到另外的思维方式——宗教的、形而上学的、道德的或者美学的——惟此,才能将其成果之必然碎片化特征扩张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10]65。齐美尔认为,虽然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密切相关的整体,但现实中各门社会科学却将社会分割为不同的条条块块,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地从事社会研究。对于这种囿于学科分工的局限,需要有清醒的认识。社会科学发展的早期,推行专业化的分工可能有利于社会研究的积累与成熟,但随着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严格的学科分工却可能会限制社会研究的视野,阻碍社会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齐美尔指出,“事物的能量、关系与性质——包括我们自己的自然之质——客观地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但它必得被我们的影响分解致一个有许多独立系列或动机的多样以使我们能够处理之。每一门科学都要考察同类现象且明显地区别于别门科学的问题,然而实在却忽略了这些界线,并且世界的每一个片断都聚积了所有科学的任务”[11]22。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打破学科的界限,探索跨学科或超学科的社会研究方式,可能开拓社会科学的新天地,带来某些重大的突破。在《货币哲学》一书中,齐美尔强调:“总而言之,正如一门单独科学(它一向是基于分工的)的观点从来没有穷尽一种实在的总体——所以,两个人互相交换其产品的这一事实绝不止是一桩国民经济学事实而已”[11]前言2。他一再声明,他对货币的考察,根本不是国民经济学式的[11]前言2。公允地说,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一书中对货币的研究,含有一定经济学的成分,但主要视角却不是经济学的,而是其他的多种学科视角:社会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文化学的等。该书不仅从社会学角度关注货币经济对社会及文化生活产生的作用,而且显示出建立一套文化哲学、乃至生命形而上学的努力[11]译者导言3。有一种含混的说法比较流行,称该书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内容是经济学的,论述人与人的关系的大框架是社会学的[14]152。确实,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某一学科的著作,而是跨学科、多视角的探索,运用了各式各样的多元方法。

齐美尔在社会研究中提倡一种开放式的取向,反对“为方法而方法”,拒绝运用惟一的、标准化、程式化的方法,不管它贴上怎样“科学的”、“权威的”标签。对于流行于社会学中的仿效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他当然持批判的态度,认为那是作茧自缚,不利于知识的增长和学术的发展。齐美尔否认可以对社会及人的行动做出严格的因果解释和精确的预测,因为他不认为人的心理生活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因果系统,同时不相信人的未来行为可以从他的过去中被推论出来[6]149。社会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不可能存在包医百病式的通用方法。在齐美尔看来,社会研究方法就像艺术风格一样,不能强求统一。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及研究的目的,选择或创造合适的具体方法。社会研究如同绘画一样,并不是对现象的简单复制。事实上,在齐美尔看来,任何画像都不能称为对脸本身的一个精确复制,只有在构成某种风格的描绘准则和某些技术标准所要求的描绘方法的基础上,一幅画像才是可能的。面对同一张脸,可以有不同的画像,不能说哪一幅就一定是正确的[6]21脚注。社会研究面对同一现象,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有价值的结果。

齐美尔社会研究的独特之处是开创了一种审美的视角,即运用审美观察与解释来进行社会分析。他认为现代性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外部世界的体验,关注现代个体的命运及其内心体验乃是社会研究的重要目标。而为了有效地把握个体独特性的反应,仅用逻辑理性的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运用审美观察和解释的方法,培育一种对事物有差异的魅力的细腻感受能力。在他看来,“社会问题不仅是一个伦理学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美学问题。”[8]221事实上,齐美尔认为可以将社会视为一件艺术品,并大力倡导运用审美印象主义的眼光,从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和观照社会,通过审美体验式语言来阐释社会的意义。齐美尔指出,这种审美观察和解释的本质在于以下事实:典型是在独特的事物中发现的,法则是在偶然性的事物中发现的,事物的本质和意义是在表面化和过渡性现象中发现的[10]76。齐美尔相信社会的任何一点都潜藏着释放绝对美学价值的可能。在他看来,运用审美方法需要与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研究者要以一定的观赏者的姿态从事研究,努力发现各种事物的隐蔽联系,体会事物之间的和谐之美。齐美尔的审美言说,其实质是把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的生存事实描述为审美的,旨在洞悉审美化存在的个体和社会的精神品质,特别是现代性状态下这一生存品质向审美质态的转化[15]183。齐美尔之所以看重上述审美观察和解释的方法,很大程度上也缘于他把艺术看做是克服现代性矛盾的一种方式,相信人类总体上可能会趋向美学世界。他认为现代人应该努力摆脱形式的束缚,在艺术中寻求意义甚至德性[2]21。社会科学中实证主义传统,千方百计要排除社会研究的感性成分,而齐美尔却大张旗鼓地提倡运用感性的审美体验,这种另类、异端的做法,很对后现代主义的口味,而且他的许多相关的主张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又都再度复活了。

虽然齐美尔青睐社会研究中的直观审美的方式,并因此被誉为“印象主义哲学家”、“唯美主义社会学家”,但他并不认为该方式是惟一有效的社会研究方式。他坚决反对统一的方法,拒绝提供社会研究方法的具体规则。不过,从他的理论观点和研究实践来看,他所主张的社会研究的指导性原则是:运用辩证性思维和直观性审美,注重联系与比较的路径,努力将经验观察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相结合。总之,在齐美尔的社会研究中,主观想象、抽象思辨、理性分析、审美直观、内心体验、深切感受、突然顿悟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社会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不可简单重复的劳动,它绝不该蜕化为程序化的简单操作,并不存在某种万能的方法,只需照搬借用就可以获得社会研究的丰硕成果。在这点上,齐美尔与鼓吹“怎么都行”、“反对方法”的后现代主义者费耶阿本德有较强的相似之处。

四、不拘一格的表述风格

齐美尔主要运用学术小品文的形式展示他的社会研究的发现。总体上看,他的表述自由开放、随心所欲,不太在意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逻辑,部分作品甚至带有某种游戏式的、玩世不恭的味道。很大程度上,他的作品可看做是一个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16]4。即便是他最具系统性的大部头专著《货币哲学》,也像他的其他著作一样,是在多篇文章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而且,该书保持了作者的一贯作风,不受通行的学术规范的约束,书中竟然没有一个注释,也极少正式征引他人的著作。虽然该书内容充实、资料丰富、见解深刻,但却以一种看似随意的方式展示出来。而且该书的立意并不是单一的,也没有按照某一特定学科的体系来组织材料,充分体现了齐美尔跨学科的社会研究特色。这种学术随笔的表述方式,与齐美尔倡导的多元主义方法论是相适应的,它可以更加自如地展示他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普通读者接触和领会他的深刻见解。

打破常规是齐美尔著述的一大特色。齐美尔的著作反映了他的一贯主张:从整体中任意一点出发都可以触及任何其他一点,每个现象都承载并支撑其他现象,从来没有什么与其他现象毫无关系、独自具有完全属己的有效性的绝对事物。“孤立地看,没有任何句子是真的,没有任何事物是有价值的,没有任何存在者是客观的。”[17]24齐美尔所撰写的文章开头,常常并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一个看起来似乎完全无关的事物开始探讨,进而分析所要讨论的事物的特征,最后再与讨论主题相联结[18]2。齐美尔的一大本领是将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的琐事细物陌生化,通过他的条分缕析和深刻阐释,让人们惊奇地发现它们之间的独特关系,它们丰富的社会学含义和美学价值,以及它们和社会整体的关系与意义。通过他的表述,那些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也展示出全新的面貌。齐美尔是一名讲故事的高手,在他的演讲和文章中经常引用丰富的神话寓言和各种奇闻轶事,他还大量运用类比、例证、隐喻等方法,这些都是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别青睐的。

齐美尔的写作突出了景观角度和“碎片化”的风格。一方面,他关注的是现代社会文化的碎片;另一方面,他对现代社会及文化的分析与表述也存在着某种碎片性:“他一会儿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社会现实,一会儿又从另一角度去分析,每次只关注某一社会现象、类型或过程。在这种做法中,齐美尔作品中的实在,以如此众多的生活断片和信息碎片的形式出现”[19]282。确实,齐美尔致力于描述、展示社会生活的各种偶然性碎片,试图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分析,并辅以形而上的思考与判断,现实如下的目标:从碎片中发现总体,从偶然中探寻必然,从瞬间中推测永恒,从平凡中获取美感。不过,虽然齐美尔期望从细小的生活碎片中发现社会生活总体的意义,但他并没有(也无意)运用系统化的方法将这些碎片串联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总体。齐美尔擅长精细入微地描述最普遍的日常经验,分析前人未予注意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内在意义,就像印象派绘画试图反映过去被忽略了的明暗变化和光影效果一样。齐美尔如同一位摄影师,一边在大都市中漫步游荡,一边不停地拍摄“快照”,以抓住现代社会生活的形形色色的“瞬间图像”。在齐美尔那里,碎片既是总体的构成要素,又是总体的一个缩影。

齐美尔的作品时常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让人意犹未尽、心有不甘。很多时候,作者似乎都是点到为止,有所保留。其实,这一方面和齐美尔所研究的诸多问题本身处于未完成状况,因而不能妄下定论有关;另一方面,这也和齐美尔的研究风格有关,他的主要兴趣是对各种各样的新颖题材做探索性、开创性的研究,至于开垦后田地的维持打理、精耕细作则留给他人去做。齐美尔缺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持续不断地探究的耐心,这在以是否为“专家”来衡量学者的现代学术体制中是不合适宜的。有人形象地将他比做一个哲学松鼠,从一只坚果跳到另一只坚果,并不抱住一只坚果啃个没完[5]219。在他的作品中,总是不断地转换话题,甚至改变推理的思路,游走于不同的位置,有时会让人应接不暇,难以忍受。齐美尔的这种表述风格,虽然遭到许多主流社会学家的批评,但却得到后现代主义者的赞赏。后现代阵营中解构主义的两个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

齐美尔的作品还具有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特色,类似于解构主义的文本。齐美尔又被称为“可能的”哲学家,因为在他的表述中往往不下定论,惯用不确定的“可能”、“也许”等词,这增添了论述的模糊性。在齐美尔看来,事物之间具有复杂的相互联系,很难用单因单果的简单模型进行准确的描述。“无论是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已经普遍存在这样的构想:实际发展的真正动因是繁复多样的影响力之汇总。”[4]2另外,事物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进一步加大了对其认知或把握的难度。齐美尔往往只是为人们指出理解事物的某些可能的方向,他特别关注那些不确定的、给人带来“惊奇”的“事件”,强调社会所具有的不停流动、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齐美尔的做法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那里得到肯定和发展。后者指出,“没有事件就没有历史和未来,‘可能’这个范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制造不可预见的无理由的事件。”[20]68-69事实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认为所有文本都是脆弱的、不确定的,意义是不可能被封闭的。而齐美尔擅长的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揭示习以为常、理所当然的隐蔽点,关注表面上次要及边缘性部分,在文本中突出差异、裂缝和冲突等,所有这些与解构主义的策略是极其相似的。

综上所述,齐美尔的社会研究中所显露出来的四大特征,确实与后现代主义的主张相当吻合,具有非常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因此,称他为“后现代主义的早期代表”或“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并非言过其实。

[1]Deena Weinstein,Michael A.Weinstein.Postmodern(ized)Simmel,London:Routledge,1993.

[2](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Olli Pyyhtinen.Simmel and“the social”,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10.

[4](德)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吴燕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5](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6](德)西美尔:《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陈志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7](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宗教社会学》,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德)G.齐美尔:《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宇声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版。

[9](德)盖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乔治·瑞泽尔主编:《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凌琪、刘仲翔、王修晓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David Frisby(ed.).Georg Simmel:Critical Assessment,Vol.Ⅰ.London:Routledge,1994.

[15]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6]成伯清:《格奥尔格·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德)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组演讲》,莫光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8]杨向荣:《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9](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杜小真、张宁编译:《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The Postmodernist Characteristics in Simmel'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ZHANG Xiao-sh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HUST,Wuhan430074,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four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Simmel,the famous classical sociologist:social constructionist viewpoints;alternative and marginal issues;the orientation of methodological pluralism;free types of representation.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perfectly match with the postmodernist viewpoints.

simmel;social research;methodology;postmodernist

C91-03

A

1671-7023(2012)03-0099-07

张小山(1962-),男,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SH004)

2011-11-20

责任编辑吴兰丽

猜你喜欢
社会学后现代主义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