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田红霞,王文豪,张焕云,苏秀珍
(1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 巨野 274900;2巨野县田庄卫生院;3垦利县黄河口医院)
重症外伤截肢患者的心理护理
王海霞1,田红霞1,王文豪2,张焕云3,苏秀珍3
(1巨野县人民医院,山东 巨野 274900;2巨野县田庄卫生院;3垦利县黄河口医院)
损伤;截肢;心理护理
我院从1999年10月~2012年6月共收治16例因车祸引起肢体严重损伤致截肢患者,对他们在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进了分析,表现为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针对这两种心理效应,分别采取护理措施,使患者在身心两方面均达到了良好的康复。现总结报告如下。
患者上下肢截肢手术患者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9~54岁,平均年龄32岁。部位:上肢11例,下肢5例。15例确诊截肢,1例血管修补保肢失败后6h截肢。
人在健康状况突然受到巨大的打击时,会产生心理应激。在应激过程中,心理情绪因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应激反应结果发挥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本文患者的应激均为外伤性截肢。
2.1 正性心理效应 大部分患者产生正性心理效应,即渴望得到最佳最及时的抢救和治疗,有强烈的求生欲望,并希望得到理想的预后。如本组1患者,男性19岁未婚,因车祸致右下肢截肢,入院时其父亲找熟人托关系要求最好的医生,用最高档的药品。这些患者一般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但由于发病突然且重,对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感到十分害怕,担心今后面临的生活问题,部分患者还担心医疗费用问题。
2.2 负面心理效应 即悲观失望,精神崩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突然袭来巨大灾难,引起超常的心理上刺激,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失去肢体沉重打击,怕毁了前程,怕失去恋人或配偶等等,有的患者表现为不吃不动,暗自落泪,有的大喊大叫,大发脾气,不听起旁人的安慰和鼓励、拒绝治疗,消极等待死亡或想自杀。某患者入院后确诊左胫骨支架的外固定,血管吻合修补术,手术失败后决定左下肢高位截肢术,当患者知道截肢手术后,大发雷霆,护士给予安慰,并与之解释手术的重要性,但患者根本听不进去,拒绝治疗甚而想自杀。
截肢患者多为重症患者,接诊护士应主动热情,入院后积极协助医生做好抢救治疗工作,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并家属了解病情的危重性及手术的必要性,以敏捷的动作、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术后对患者关心体贴,要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创造舒适、温馨、融洽的环境,经常用安慰、鼓励、期望的语言、眼神和动作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的心理。
3.1 对正性心理效应患者的护理对策
3.1.1 交流性护理 针对有自信心理但又带有焦虑、恐惧心理患者,首先给予鼓励和支持,根据不同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社会背景,灵活进行心理疏导。对青年患者进述张海迪、桑兰等身残志不残的故事,激励他们敢于面对现实及生活,将来同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中老年人,用坦诚的态度与之交谈,对他们的遭遇及灾难深表同情和理解,阐明精神因素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争取早日康复,重新挑起家庭重担,对经济因难的患者,协助他们联系交警和车祸方,共同解决经济问题,或者通过策划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3.1.2 常识性护理 护理人员通过疾病和康复知识的宣教向患者提供最新医疗信息,缓解其紧张心理和满足对知识的需求。患者在手术后常有肢体疼痛,应耐心向他解释,大约1~3个月消失。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残肢功能锻炼,便于今后安装假肢,术后6个月左右可考虑安装假肢,并提供有关安装假肢的医疗信息。
3.2 对负性心理效应患者的护理对策
3.2.1 支持性护理 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一般都情绪急噪,缺乏应有的耐心,护理人员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以大量的事实,说教为主,关心、鼓励为辅,动员这类患者现身说教,道明肢体残疾与生命的价值不可同日而语的,动员家属一起劝说,同时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及时指导今后自理生活的方法,给予其心理和体力上支持,用温柔、体贴的语言安慰,鼓励患者,战胜痛苦,获得康复,忌批评、训斥和表示不耐烦等。
3.2.2 引导性护理 对此类患者要因势利导。截肢后部分患者对患者对自身形象的改变感到十分悲哀,从而产生孤独,忧郁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护理人员应鼓励他们表达出目前体形改变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保护其隐私和自尊,给予正面引导,帮助他们适应日常身体结构改变的行为,如使用拐杖或安装假肢。
3.2.3 强制性护理 对劝说听不进去的、拒绝治疗者,可使用强迫性方式或用镇静剂。如前面提到李某,我们先使用镇静剂,待患者情绪稳定后,再动员他的父母,未婚妻共同做思想工作,最后患者十分配合做了截肢手术,这些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与他们交谈时,应掌握好说教尺度,保护他们的自尊,引导患者将负性心理变为正面性心理。
随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目前截肢患者呈上升趋势,对这类患者的治疗护理,心理障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很必要的,使患者能面对现实振作精神,重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以良好的姿态回归到社会中去。
R687.5;473.6
A
1008-4118(2012)03-0064-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2.03.38
2012-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