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汉、汉英口译的教学对策

2012-04-08 19:39严静
飞天 2012年4期
关键词:口译双语专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我国口译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大幅上升,口译教学和培训也因此备受重视。我国大陆现有开设外语本科专业的高校共890所,本科生总数约30,000人,其中有部分学校开设了口译课;2006年至今,经教育部批准进行翻译专业本科试点的高校有12所,其中设有口译专业的4至5所,每年仅有毕业生几十名。这与社会实际的需求量相去甚远。

一、口译教学硬件设施的现状及出路

口译是一门集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能力与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一体的技巧性课程,进行听力训练的语音设备是口译教学中的必要手段。现在共有语音实验室12间,其中6间用于公共外语和学生的网络课程教学,剩下的6间用于专业英语听力课程和口译教学课程,其中4间教室的听力设备是2004年由外国语学院购置的,而后在新校区搬迁中整体转移过去,因此存在设备老旧的问题,影响口译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班级的设置也不符合口译教学的要求。理论上讲,口译教学班的人数设定应为10到15人。但目前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与课酬的原因,口译班学生人数一般在25人到30人,超过理论正常人数的15%。此外,“书本+磁带(光盘)”依然是口译教学的主要模式。第一,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设备资源,在课堂教学的时间段,模拟口译实战场景,把教师的讲解转化为学生的小组练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口译的技巧。第二,课后的练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查找相关领域的词汇、背景信息和影音视频资料,与教师的教学相呼应,构成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第三,开发反映实际口译情景的口译语料库,强调具体交际情景对口译策略的运用和口译效果的影响;结合具体的学习目的、监督与评价体系,有效地改善口译学习环境,拓展学习空间,有助于口译自主学习与训练的实现。

二、口译教学的师资力量、学生水平

教学软件分为教师参数和学生参数,是任何一项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角,是对教学硬件加以全面应用以期实现教学双方知识传输、技能共享教学目标的实践主体和受益主体。师资力量薄弱是本校口译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情况也不尽人意。虽然专业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基本语言能力,但口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求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流畅的双语表达能力、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较广泛的百科知识、较大的词汇量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上这些能力的养成需要学生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根据学校的教学大纲,口译课程开设的对象为本科专业外语三年级,对这些学生而言,四年的学习就是从知识点到知识面,在扩大知识面的基础上进行精、深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科研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地延续高中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因此实际的语言能力提高并不大;同时由于过多地关注英语学习而导致中文的退步,造成的后果要么是两种语言能力一起退步,要么是英语水平提高而母语能力下降,无论哪种结果,对三年级的口译课程的学习都是不利的。

口译活动涉及一项专业、一门学科或一个社会领域,因此要求口译人员对这些领域有一定的知识。但目前我们的专业和非专业英语教学直接导致了以下的结果:具有良好双语能力的学生不懂专业知识;而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语言能力不过关。英语专业学生擅长于从整体上把握所摄入的信息,能较快地对句子、段落进行解构,从而较好地完成口译的前期准备工作,但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目的语的表达常常生涩而难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听入信息的把握是从点到面,注意了句法结构却忽略了信息的整体性,因而目的语的输出虽然符合专业表达形式,却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这是其一。其二,无论哪种专业的学生,都欠缺基本的翻译技巧和理论知识。

针对学生的情况,笔者建议在加强对英语专业学生语言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求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学习与积累,巩固和提高中文水平;非英语专业、对口译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则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和专业,相应地编班学习,在他们已有的专业基础上,强化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既掌握好母语又注重提高英语水平。

三、口译教学的课程设置

口译课程的开设应该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仲伟合在 “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一文中提出一个好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三个版块组成:译员应该掌握的知识、双语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百科知识版块也包括译员必须掌握的专题知识]。据此,口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考虑同时开设以下几组课程:培养双语能力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课程”;培养翻译知识的“百科知识课程”;培养口译能力的“口译技能课程”。

随着各高校对口译课认识的提高以及对口译理论和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口译课的教学整体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实际的教学由于各个高校教学计划的不同而比较混乱。我校外国语学院的语言教学体系依然沿用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重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而非实际运用能力。但是现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已经不是传统的师范专业和经贸专业,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就显得泛而不精。在口译课程的学习中,则体现为听力理解差,翻译技巧缺乏,双语表达不流畅。除开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也开设专业英语的课程,但都是英语基础知识课程和与专业相关的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口译教学的要求相去甚远。

针对以上问题,口译课程质量的好坏就要依賴于各高校《教学大纲》的制定,应该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测试与评估体系等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我校在开课之初将教学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但由于学生面临就业、专业八级考试、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压力,导致口译教学无法按质按量地实施。现在口译课的开设时间改为第5、6学期,虽然回避了就业等问题与口译学习时间上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又凸显了学生由于双语水平不足而制约其口译技能提高的瓶颈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直线上升,一个中等规模城市所需的各类各层次口译人才一般不低于1000人。如此估算,那么全国对口译人才的需求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口译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高校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我校外国语学院近十年来的发展,沿用的已经不是传统的语言教学体系的概念,而是应用外语学系的全面发展,但是无论是在教师队伍的专业构建或是教学的内容目标和课程的设置上,迄今似乎并无具体明确的区别;对于口译教学的定位与实践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商榷与探讨。但是口译教学的重要性却是显而易见的,口译课程的开设与口译教学的发展是今后高校语言类学科的重点方向之一,这对于提高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争创教学品牌、加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我校本科的口译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作者简介:严静,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口译双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