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荣光 李冬梅 王琳 张静玉 高宇清 于芳 窦凌云
(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10年8月起,我院老年骨科试行“无陪”护理,即患者住院期间无需家属陪护,而是由护士承担起全部的基础护理,让老年病人既享受到精湛的骨科专科护理,又享受到具有医学专业的生活护理,如正确的体位、翻身、站立、行走等。“无陪”护理的实施,使护士近距离、全方位的护患接触,为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从而提高了老年骨科患者坚持康复锻炼的遵医行为和康复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院老年骨科病房收治65岁以上老年患者,疾病谱涵盖骨科各种疾病,但以四肢骨折、脱位多见。2010年8~12月,共收治老年患者436例,男297例,女142例,平均年龄70.33岁;其中,下肢骨折235例,上肢骨折119例,其他骨科疾病82例。
1.2 评价内容
1.2.1 康复意识评价 评价患者对康复知识的认识和训练方法的掌握。对认识不到位、训练方法不正确的患者给予反复、耐心的宣教指导,直至教会为止。
1.2.2 锻炼依从性评价 评价患者坚持完成“训练项目”的情况,观察康复效果,如肢体肿胀消退情况,感觉、肌力、关节活动度等恢复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的连续性。
1.3 结果 本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309例,一期愈合率92.6%,保守治疗12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33.21d。
2.1 护士管床,责任到人 全科27名护理人员中,除安排治疗、办公护士各一名外,其余全部为管床护士。将管床护士分为五组,每组5人,其中设组长1人,专门负责本组重病人以及监控本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每位管床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床位,12h在班,24h负责,全面实行责任小组、管床护士包干负责制。
2.2 护士回归病房,实施整体护理 护士除了负责患者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外,还要负责具有医学专业的全面生活护理。同时,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康复指导及无微不至的整体护理工作。
2.3 一对一沟通,面对面督导 护士对患者实施“责任包干制”式的护理模式,即一名管床护士在一定时间内,面对的是固定的病人。护士与患者全方位的接触,让护士能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观察和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进行面对面的护患沟通和一对一地讲解、指导,并随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包括了解患者心理动态,介绍病情进展情况,强调康复锻炼对骨折恢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患者对康复锻炼的顾虑,使康复锻炼有效进行。
2.4 康复锻炼贯穿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2.4.1 定期进行功能评估 管床护士与患者密切接触,随时对患者的伤情以及关节活动度、肌力、肢体肿胀和疼痛等功能情况进行评估,以确定体位、翻身、关节活动,以及站立、行走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2.4.2 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指导
2.4.2.1 知识讲解与方法传授 管床护士根据功能评估结果和康复锻炼计划,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方式,对病人进行康复锻炼知识和方法的讲解、宣教,使病人了解康复的目的,树立康复的理念,学会康复锻炼的方法。必要时护士要亲自示范、指导,直至病人完全掌握。
2.4.2.2 提供骨科康复读物 对有阅读能力的老年患者,推荐相关读物,如我们编写的《骨科病人健康指导》、《骨科知识问答》等读物。使病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进行康复锻炼的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康复锻炼中来。
2.4.2.3 设置训练项目并督促完成 管床护士为病人量身设置康复锻炼项目,并经常深入病房,督促病人按时按量完成每日锻炼内容。
2.4.2.4 进行体位护理,保证康复锻炼效果 老年骨科患者卧床时间长,肢体活动受限,而且不同的手术对体位或肢体摆放要求不同。因此,康复锻炼过程中必须贯穿体位护理,即应用人体力学原理,经常检查病人身体的生理曲度或肢体位置对功能的影响,以便采取良肢位、功能位或舒适体位,以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受压,缓解身体疲劳,有效预防肢体畸形。
2.4.2.5 随时调整训练方法 根据伤情及康复训练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和计划。在训练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方法,防止畸形愈合。同时要避免过早、过量训练,以免影响骨折愈合,甚至造成骨折移位、假体脱位或再损伤的发生。
3.1 提高了患者完成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加强了管床护士面对面的康复指导,起到了督促和鼓励的作用,使患者认识到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伤患,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训练的自觉性。
3.2 体现了骨科康复的整体性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使康复训练贯穿于骨科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从教育指导到预防治疗,全程关注患者的功能康复,起到了医生不能替代的指导作用,体现了骨科治疗与功能康复的一体性。
3.3 密切了护患关系 实施“无陪”护理模式,管床护士每天在病房与患者密切接触,发挥了健康教育、训练指导、康复督促的作用,管床护士不仅为患者提供及时、主动、全程、规范的专科护理和生活照顾,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做到“12h在班,24h负责”,从而保证了患者康复训练的质量和安全,及时消除发生护理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促进了患者的全面康复,也强化了患者对管床护士的信任与依赖,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总之,随着“无陪”护理工作的深入,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康复指导和功能训练逐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骨科患者所接受,一对一的讲解和每天按计划的督促指导,更进一步提高了患者完成“训练项目”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自觉地完成全程康复训练,避免功能障碍和二次伤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