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媛媛,张 梅
(济南军区总医院,山东济南 250031)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EN支持方式符合生理状态,可维持肠道完整性,避免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发生率[1],且因使用方法灵活、监护简便、安全经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在EN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相关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为提高护理人员对EN并发症的认知,降低实施EN过程的风险,现将EN的并发症及护理综述如下。
1.1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其中腹泻较常见,是干扰EN的主要问题,其发生率可达20%~40%[3]。与EN相关的腹泻并发症,通常认为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病情、营养液的种类、供给营养液的技术以及肠道对营养液刺激而发生的分泌反应等[4]。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取决于肠腔与血管内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增减率,当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时,肠腔内渗透压增高,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少,导致非感染性腹泻[5];糜烂性口炎、感染性腹泻、肠切除、放射性肠炎、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机体乳糖酶缺乏,此时摄入以牛奶为基础的EN营养液时,由于大量未水解乳糖进入肠腔,造成高渗压,减少了结肠对水分的吸收,导致腹泻;胰腺疾病、胃手术后、肠梗阻、回肠切除或广泛性肠炎的患者,肠内缺乏足够的脂肪酶,摄入EN营养液中脂肪过多可发生腹泻;营养液配制不当、温度较低时,可引起肠道蠕动增加,排空加速,导致腹泻、腹胀,尤其体弱的老年患者更易发生;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当血清蛋白水平<25g/L时,对标准食物不能耐受,出现腹泻[6],吴迪和沈可欣研究表明[7],血清白蛋白<20g/L的EN患者腹泻发生率为27%、>20g/L患者腹泻发生率为10.5%;多项研究证实[8-10],接受抗生素治疗的EN患者腹泻发生率为20%~50%,与广谱抗生素使用改变了肠道正常菌群分布、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作用有关。
1.2 吸入性肺炎 是EN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原因为胃排空不良,导致胃液及输入的营养液反流,引起误吸;鼻饲管直径越粗,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作用越大,发生胃内容物反流的机会亦相应增加,误吸也更易发生[11];幼儿、老人及危重症、呼吸道疾病等患者,因呼吸功能差、神经肌肉功能损伤,导致吞咽反射差,容易发生营养液反流。在EN支持过程中,若患者突然发生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发热、咳泡沫样非脓性痰,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叶斑点状阴影,应考虑吸入性肺炎[12]。
1.3 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 与长期放置鼻饲管压迫、刺激胃、食管黏膜有关。
1.4 代谢并发症 主要是水、电解质及糖代谢紊乱,常见脱水及高血糖。高血糖与输入营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太高有关,输入速度过快可导致非酮性高渗性高血糖,Nguyen等[13]研究显示,患者血糖>10.0mmol/L时不耐受EN的概率显著增加。高渗性脱水多发生在气管切开、昏迷、虚弱及老年患者中,这些患者肾功能欠佳,应用高渗和高蛋白的配方营养液更易发生脱水;由于膳食用量不足或过多、腹泻等原因,可导致低钠或高钠血症、高钾或低钾血症等。
1.5 焦虑 长期鼻饲患者失去对味觉的体会以及咀嚼食物、吞咽食物的感觉体验,部分患者对营养液的味觉感异常,从而对EN支持的耐受性下降[14]。
2.1 营养液的配制及保存 营养液因适宜细菌生长而易变质,因此一次配制量不宜过多,以24h内用完为宜,配制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配制后置冰箱内保存,室温下营养液在8h内用完。
2.2 做好鼻饲护理
2.2.1 营养液选用 乳糖酶缺乏患者宜选乳糖含量较低的营养液,如维沃、百普力、能全力等;对因肠内菌群失调的腹泻患者,在营养液中增加嗜酸乳酸杆菌制剂,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EN后发生代谢并发症者,遵医嘱予适量水及胰岛素纠正。
2.2.2 鼻饲导管选择 评估患者,选择管径大小适宜、柔软的鼻饲导管;因咳嗽、呃逆、呕吐等可使置入导管卷曲,末端返折进入食管,导致或加重反流,因此对存在明显反流患者选择空肠营养管,使导管下端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可明显减少反流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叶向红和倪远红[15]认为经空肠EN时行胃肠减压,可有效降低反流的发生率。
2.2.3 正确安置鼻饲体位 体位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头部抬高<30°比30~35°发生呛咳显著增高,因此,EN时头部抬高30~35°是安全顺利鼻饲的体位,有助于防止误吸[16,17]。如果鼻饲管在十二指肠,患者应取右侧卧位或侧卧位,有利于抽吸液体[18]。
2.2.4 控制营养液温度 营养液输注前分次从冰箱取出一定量,在室温下复温到30~40°C[19]再使用。任凌云[20]认为,采用输液加温器对营养液进行管外加温,使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7°C左右,避免对肠道的刺激,利于营养液吸收。
2.2.5 调节营养液输入浓度和速度 为避免高渗液在胃内潴留,营养液输入浓度和速度应从低浓度、低速度开始,以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间歇重力滴注法:适用于胃肠功能较好的患者,500ml/次,每日4次,按通常用餐时间输入,速度控制在<20ml/min;持续滴注法:采用恒温营养泵24h匀速滴注,开始滴注速度20~50ml/h,6h后若患者无不适,每12~24h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ml/h,有利于营养液吸收。
2.2.6 正确实施鼻饲操作 鼻饲前检查胃内食物消化情况,当胃内容物>100ml时,暂停营养液输入2~8h[21],以免因胃潴留引起营养液反流导致误吸,可每6h给予甲氧氯普胺10mg以加速胃蠕动[22];每次抽吸检查胃内残液后冲洗鼻饲管,抽出的胃残留液应缓慢注入胃内以免胃液内有用物质及电解质丢失;鼻饲后禁止翻身、叩背等操作,防止发生反流引起误吸;每日更换输入管道及容器,以防感染。
2.2.7 鼻饲管维护 置管成功后,正确固定导管,每天清洁鼻腔并更换固定胶布,宜使用对皮肤刺激小的3M易撕胶布,定期检查,了解鼻饲管位置是否合适,翻身前后检查鼻饲管的位置,观察有无脱管[23,24]。为预防鼻饲管堵塞,间歇喂养时,每次鼻饲前后,用20~30ml温开水冲洗鼻饲管,持续喂养时,每隔4h用50ml注射器抽吸温开水冲洗鼻饲管1次;经鼻饲管给药时,先用20ml温开水冲洗管道,每次注入1种药物,然后用5ml水冲洗,全部药物灌注完后再注入20ml温开水,切忌把多种药物混合一起或与配方饮食混合注入。郑春辉等[25]认为,一旦发生鼻饲管堵塞,用温水、胰酶等冲洗,必要时可用导丝疏通管腔。
2.3 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进行咀嚼运动,以满足心理需求;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EN的重要性,了解患者的需求,可在营养液中加佐料以改善味觉;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听音乐、看电视等,并要求患者家属给予情感支持,改善负性情绪,配合治疗。
EN是一种补充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26],但易并发胃肠道并发症、吸入性肺炎、咽部和食管黏膜损伤、焦虑等,与营养液渗透压过高、患者乳糖酶和脂肪酶缺乏、胃排空不良、置管时间长有关。注重营养液的正确配制及保存,做好鼻饲及心理护理,以降低EN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张海英,关静林,李玉珍.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8,10(2):116-121.
[2]张红燕.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B):34-35.
[3]毛春英.ICU患者肠内营养腹泻的原因及防治体会[J].中国医师杂志,2006,8(5):676.
[4]Thorson MA,Bliss DZ,Savik K.Re-examin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non-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oe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J Adv Nurs,2008,62(3):354-364.
[5]蔡志敏.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期间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2):281-282.
[6]晋国荣,张晓琳,蔡鑫.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7):112.
[7]吴迪,沈可欣.危重患者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5):587-588.
[8]徐东琳.86例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分析[J].现代医院,2010,8(10):16-17.
[9]方颖,董玲,沈锡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2):724.
[10]王燕萍,张滢,裘丽珍.老年痴呆患者内镜下经皮胃造瘘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9):779-781.
[11]熊敏,盛琍,李晓如.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33-34.
[12]睢淑清.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常见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2):539-540.
[13]Nguyen N,Chng K,Fraser R,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intolerance to enteral feeding during critial illness[J].Intensive Care Med,2007,33(12):2085-2092.
[14]张福森.危重病病人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常见并发症 [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8):24-25.
[15]叶向红,倪远红.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预防和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4):317-318.
[16]吕霞.输液泵恒温下持续喂养对减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11(24):2106.
[17]郑盼盼.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中断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11):955-956.
[18]王艳书,雷玉,孟红丽.肠内营养在外科中的应用及最新护理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97.
[19]黄海球.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22(1):47.
[20]任凌云.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10,7(10):156-159.
[21]曹玉,郑永红.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1):46-48.
[22]沈梅芬,张海英.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鼻饲并发症原因及防治[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2,22(1):116.
[23]魏琼,董津平,李慧敏,等.机械通气时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4B):58-59.
[24]张燕,果雷红.脑干肿瘤术后患者86例肠内营养治疗的并发症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5A):54-55.
[25]郑春辉,吕小芹,周希环.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防治[J].山东医药,2008,48(31):108-109.
[26]张莉花.早期肠内营养在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8,7(4):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