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河北省唐山市图书馆 河北唐山 063000)
图书馆如何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李巍
(河北省唐山市图书馆 河北唐山 063000)
公共图书馆 读者服务 读者需求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文献资料的地方,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媒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阵地。尽可能地满足读者各种需要,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应重视人文环境的构建,提倡人文关怀,以人为本。
图书馆的构成要素包括文献资料、馆舍、设备、人员等,而其中的主体要素是人。因此,图书馆应该围绕“人”这个核心,创建“读者第一”的机制。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沟通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了解读者的需要,全方位服务读者,赋予图书管理新的服务功能,帮助读者将需求与图书内容准确沟通,达到真正的服务型管理,要求图书管理人员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新服务意识。
图书馆作为向广大读者、向全社会开放的公共服务机构,具有开展社会教育,传递文献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等功能。图书馆要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必须不断完善自己。
1.1 图书馆要以实用为原则 应以服务为基础进行馆藏资源建设,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建立相应的藏书体系和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藏书结构应适应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要搞好图书馆服务工作,高素质的服务人才是关键,这要求图书馆员不单要有丰富的图书馆学知识,还应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及高尚的职业道德,以保证能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图书馆服务工作。
1.2 读者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所在,是图书馆存在的根本 图书馆应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吸引广大读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图书馆的宣传力度,让各类型读者(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不同知识水平和不同理解能力的)了解图书馆,培养读者利用图书馆学习、工作、娱乐等兴趣。
1.3 图书馆应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要有走进来、走出去的服务理念。通过举办书展、科普展览、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读者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的功能。同时还可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社区的文明建设等活动,如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兴趣小组、课外阅读等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实现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开发智力资源的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信息化、网络化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体现出多样、多层次的特点,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方式已不适应新的需求。
2.1 改变服务的内容 管理人员要熟悉各种图书的信息发展方向,帮助读者了解其所要得到的资料。同时要利用电子传媒、网络技术建立新的文献数据载体为读者提供服务,把传统的纸质文献服务发展为以电子信息为载体文献的服务,使读者可以从容随意地查找并利用文献信息,使读者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
2.2 改变服务的方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来帮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根据读者所需,向其提供解答的线索或相关的文献资料及其存放位置等的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宣传报道,向读者提供馆藏文献的内容和最新动态,使读者能快捷地获取图书馆最新的文献资料。
2.3 创新服务的方向 图书馆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网络发展的机遇,加快各图书馆间的计算机联网,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信息。建立电子传媒,为读者提供阅读浏览、馆藏文献资料检索等信息服务,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快、广、深的需求。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可建立信息的数据库,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展得更有特色、水平,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2.4 提高馆员自身素质 不管图书馆坐落在何处,开馆时间和设备怎样,也不管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怎样,一个图书馆的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图书馆工作者,馆员素质直接影响读者服务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其次,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再次,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习实际的比拟,并且体现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能力培养的统一。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从言语和手势表情中,听懂和看懂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4]。
3.2 演示胚胎结构演变时,必须结合解剖学的方位,比如交待清楚比拟代表的是腹侧还是背侧;矢状位还是水平位等。
3.3 教师作为施教者,处于主导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视[3]比拟应配合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与互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3.4 避免比拟过程中“跑偏”、“过度”等引起误导 比如要引导学生勿混淆指示性比拟与形象性比拟,明确各手势代表的意义,勿随意引申等。
[1] 邹仲之,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
[2] 张金平,赵 静,史玉兰,等.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5):108
[3] 邹仲之,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2
[4] 沈兴华,蒋春雷,刘 磊.医学专业课堂教学与表情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597
(2011-12-20 收稿)(王一伊 编辑)
G 25
C
2095-2694(2012)03-4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