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大学语文课强化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

2012-04-08 01:40李聪亮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人文精神

李聪亮

(天水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关乎人文,化成天下”
——大学语文课强化人文精神渗透的思考

李聪亮

(天水师范学院 文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0)

大学语文课在高校人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施教学时,弘扬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教育的力度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时代教育的本真诉求。为此,结合大学语文课的特点,以趣催文,以史识文,以典铭文,以教养文,才能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人文教育;人文精神

王元化先生曾在《国学名著讲读系列》序言中说过:“转型社会的道德危机和意义迷失所致社会生活的新问题及其迫切性;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的相互竞争相互激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至上的社会环境,公民社会的人文精神品质正在迅速流失;在这个背景下,青年一代人中国文化特质正在迅速丧失。……应该从生活的实践出发,根据我们变化了的时代内涵,提炼新的问题意识,回应社会的真正需要,再认传统经典的学习问题。”[1]可见,传承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语文教育的真正任务是什么?北京大学著名语言学教授陆俭明认为,首要的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但在长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只注重基础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教授,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教化作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这种狭隘的专业视野,不仅有害于学生文明个性的培养,而且有害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是极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目共睹,它影响着所有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时所必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学语文教育的手段是竭力通过古代优秀作品所传达出的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意志、信仰、品德来潜移默化、不断引导、进而激励学生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接班人。教师引导学生用人文精神和人文眼光来看待世界,面对现实和未来,“学而优则仕”。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人文教育是教育的灵魂,人文教育就是“旨在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2]在今天我国进行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大学语文面对挑战,要调整改革方向,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转型,不失时机地选择正确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人生教育、道德伦理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审美情操教育、多样文化态度教育等,体现育人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从而收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良好效果。而要实现上述目标,人文精神始终是大学语文的灵魂、方向、核心和根本。大学语文课在强化人文精神渗透方面,必须形成特色,有效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 以趣催文

汉语文是中国人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研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大学语文课就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着眼于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来提高语文能力,着眼于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着眼于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的营造。”[3]所有这些“着眼于”,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教师有兴趣教,学生有兴趣学 ,“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大学语文是最具有人文精神导引作用的课程之一,其内容广泛涉及文学、美学、哲学、历史、思想等众多领域,包含诸多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责任观等精神内涵。大学语文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也是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催生和切入人文精神,对大学生文学审美力,开拓创造力,核心素质的培养将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忽视人文精神必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4]。因此,教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凸显其人文特性,用语文教师特有的人文魅力,激发学生潜藏的文学兴趣。通过授课给学生展示和品评广阔而丰饶的文学画卷,用语文所特有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达成让学生活跃思想,启迪智慧,提升道德,培养情操,增加魅力,养成个性之目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进行中要通过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向学生传递崇高、信仰、人格、情操等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在真正平等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尊严。教会学生与人有效地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循循善诱”,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尤其是大学语文这样一门最具感性化、个性化、独特性与生动性的课程,更应该以教师全新的观念为指引,以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启发和调动学生自己体验、领悟的积极性和持久的学习兴趣,在领略拜读先辈风采文章之时,影响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和参与创作,达到以趣催文的目的。

二 以史识文

大学语文课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它汇集、承载了古今中外诸多经典名作,总体把握难度很大,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陷入就作品而讲作品的教法,让学生产生可关注可不关注的应付态度。其实,凡是能存留在世界文学殿堂的文学作品都是积极思想和高尚人格的最好载体,它们是作者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胸中酝酿后、用文字表达出的特定的精神产物。所谓“知人论世”,如果我们不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不了解作者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生阅历,缺乏作品与时代的联系性,就很难准确把握文学创作的深刻意蕴,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大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性。因此,大学语文课针对每一篇特定的作品,要纵横交错,旨在拓展并丰富人文视野与文史知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文学的价值和现实的地位,深入感悟作家作品的内蕴与艺术魅力,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教师在讲授某一篇章时,不应拘泥于单一分析课文或介绍作家生平,应明了“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的规律。在分析、鉴赏名篇佳作之时,要想更好地有利于在文学史的统领下对作家、作品作深入而准确的把握,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作品意境的体悟及精神内涵的理解,从而达到提升人文精神的目的,就必须在作品特定的历史大背景下去观照文本,纵向交代文学发展的历时特点,不同时代出现在文学史上的主要流派,重要作家,帮助学生以史识文,而不是断“时”取“文”。“这才是真正的育人”。

三 以典铭文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培养人,是把学生从一个自然的人发展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即有人文精神的人,能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者。今天,在功利文化的影响下,面对就业压力和生存竞争中的不和谐音,年轻的大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和迷茫。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语文的教学恰恰是这份重任的担当者。

大学语文涉猎的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而学习中华经典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过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文精神厚重,充盈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主题,讲授时要准确把握,热情讴歌,大力弘扬。如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重在让学生懂得屈大夫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以死殉国的风骨。涉及《论语》时,让学生知晓《论语》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解读孔子思想中“仁”的内涵,领会“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教诲,尤其是孔子为实现大同社会所担当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用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等名句激励和提升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帮助他们树立勇于走向社会,敢于迎接挑战的自信心。当然,更要突出李白作品中瑰丽、大气、浩方之作中浸润的报国之思,爱国之情。读到金圣叹评六才子书,既能了解中华经典的魅力,又能见识金圣叹的品性、才情、学养和魅力。读其《不亦快哉》,让学生懂得在平静、平淡、平凡、甚或平庸的生活中找寻人生的点滴快乐,做一个懂得快乐,在生活中追寻快乐的人。教师这样授课,不仅自然地将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作品内容的讲授融为一体,而且避免了枯燥的政治说教式灌输所带来的心理叛逆。以典铭文,可谓“善莫大焉”。

四 以教养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导向功能。教学方法多样性与学生的互动性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保证。

大学语文课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从内容到形式都色彩纷呈,无不体现出作者的自我特质。为此,大学语文课提倡采用多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思考与研判,既有逻辑推理又有形象阐释,既要理性分析,又要诗意盎然,决不能用其他学科惯用的方法衡量、规范、乃至淡化文学元素。只有使学生感悟和理解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不断弘扬人文精神,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是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自身修养,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教师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和别样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在好奇心的促动下自觉地带着兴趣畅游于绚丽多姿的文学海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滋生问题意识,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会,抓住名篇佳作中的精神实质,将其内化为人文素养的固定品质。师生关系不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关系,师生之间本身充满着人文精神。为此,必须改变被动式教学模式,活化师生关系,在活跃课堂气氛中,在灵动的思想交流中,共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实现创新。同时,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能正确处理现实之中各种关系,以平静、平淡、平实的心态面对社会与人生。但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并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彰显人文精神,真正将课程内容内化为大学生丰富的精神生活,促使其完美人格的形成,都是该课程改革的关键。

“语文小天地,社会大舞台”,大学语文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如何更好地发挥该课程“人文性”功能,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培育和提升他们在审美、感悟、想象、创造方面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观念,获得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更加健康的发展,这是教育本身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拥有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更是中文教师为之奋斗,不懈努力的方向。

[1]方勇.庄子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2]杜时钟.人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36.

[3]陈洪.大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4]邵春芳,等.加强语文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6(10):125.

[5]姚海林,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心理规律的应用偏差[J].教育研究,2008(6).

[6]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Consider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Through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Course

Li Congliang

The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occupies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y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it is important to exalt the humanistic spirit.To manifest the vigor of education of humanity quality is the key to reform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urse,with the fostering of humanity quality.

colleg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cultivation of humanity quality;humanistic spirit

G642

A

1672-6758(2012)09-0020-2

李聪亮,硕士,讲师,天水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Class No.:G64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